歡迎使用 CBETA Online
禪林備用清規

No. 1250-A

[1]放形骸黜邊幅守禮者莫能與之辨而其從心不踰矩卒有合於自然是則繕性之效略外以理內斯見之矣淫慾嗔恚皆謂之道大雄氏託言為喻以語夫上知愚者不察悉得以自恣職教者憂之是為清規而曲為之防數百年來遵守罔替世愈薄而俗愈侈奇衺美𭦟充滿區宇澤山咸大師始輯其未備詢于耆舊證于編簡作備用十卷以拯其極其勤苦之志於是書足以見之余甞聞咸師縛律以為禪守其師說不肯以從于人清嚴峻整道不頑薄[2]敬避其死也尤奇偉余愍夫吾儒之教淪弊若是使有若咸師一正之斯得矣序其書所以識吾徒之未能也

泰定二年六月  清容居士 袁桷 敘

No. 1250-B

禮於世為大經而人情之節文也沿革損益以趍時故古今之人情得綱常制度以撥道故天地之大經且吾聖人以波羅提木叉為壽命而百丈清規是而出此固藂林禮法之大經也然自唐抵今殆五百載風俗屢變人情不同則㳂革損益之說可得[A1]近者大川笑翁二祖唱道南北山日用軌則盛於當代至元戊寅依石林和尚於南屏猶得見其遺風餘烈及友雲明西堂出所藏抄本究心訪問編集成始此書之作或以為僧受戒首之或以住持入院首之壬午依覺菴先師於承天朝夕扣問因得以祝 聖如來降誕二儀冠其前其餘門分類聚釐為十然猶未敢以傳學者丙戌夏留雪竇千峰琬西堂論其詳丁亥春溪西澤和尚正其舛得於見聞者稔而尚以未身行之為愧壬辰夏首眾雙徑小座湯有位次高下之爭諸方往往廢而不舉愚以西堂一首座再出都寺三出後堂四出藏主維那知客侍隨職為位請於雲峰伯父力行焉訖事無敢譁者元貞乙未備員永嘉天寧大德庚子補番易永福巳主廬山東林皆行之無易庶幾人情為折中然視古之清規不幾於繁縟乎蓋凷桴土皷不可作於笙鏞間和之秋汙樽杯飲不可施於犧象駢羅之日曰禪林備用清規備而不用之謂也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至大辛亥秋  廬山東林 弌咸 書

No. 1250

[3]禪林備用清規

禪林備用清規卷目于后

  • 卷之一
    • 天 聖節陞座諷經
    • 地 旦望祝聖陞座
    • 玄 藏殿祝讚諷經
    • 黃 朝廷祈禱
    • 宇 如來降誕
    • 宙 成道涅槃
    • 洪 達磨忌
    • 荒 百丈忌
    • 日 開山忌
    • 月 諸祖忌
    • 盈 嗣法忌
    • 𣅳 送法衣
  • 卷之二
    • 辰 坐禪
    • 宿 坐參(晚參)
    • 列 五日上堂
    • 張 小參
    • 寒 入室
    • 來 告香
    • 暑 普說
    • 往 念誦
    • 秋 四節念誦
    • 収 請益
    • 冬 秉拂
  • 卷之三
    • 藏 楞嚴會
    • 閏 眾寮結夏
    • 餘 眾寮楞嚴
    • 成 新挂搭入寮茶
    • 歲 入夏戒臘茶
    • 律 挂草單
    • 呂 出圖帳
    • 調 排被鉢位
    • 陽 戒臘牌
    • 雲 方丈小座湯
    • 騰 僧堂特為湯(四節)
    • 致 結制行禮
    • 雨 方丈特為首座大眾茶
    • 露 庫司特為首座大眾茶
    • 結 首座特為(後堂大眾)
    • 為 旦望巡堂茶
    • 霜 講兩巡茶
    • 金 方丈點行堂茶
    • 生 頭首點行堂茶
    • 麗 庫司點行堂茶
  • 卷之四
    • 水 專使請住持
    • 玉 西堂頭首住持
    • 出 受請眾請陞座
    • 崑 西堂頭首受請陞座
    • 崗 煎點住持當代
    • 劒 煎點西堂頭首新命
    • 號 山門管待(新命當代專使)
    • 巨 西堂頭首受命管待
    • 闕 辭眾上堂茶湯
    • 珠 見職首座西堂(次頭首辭眾)
    • 稱 入院古法
    • 夜 入院新法
    • 光 請齋
    • 果 開堂祝壽
    • 珍 巡寮
    • 李 特為茶湯
    • 柰 小參
    • 菜 檀越陞座
    • 重 管待專使
    • 芥 留請兩班
    • 薑 參訪出入
    • 海 交割什物
  • 卷之五
    • 鹹 煎點住持
    • 河 兩班寢堂煎點
    • 淡 諸山辦事(法眷小師煎點)
    • 鱗 尊宿相訪
    • 潛 諸山法眷(尊長嗣法相訪)
    • 羽 官員相訪
    • 翔 施主請陞座齋僧
  • 卷之六
    • 龍 請立僧首座
    • 師 請名德首座
    • 火 兩班進退
    • 帝 挂鉢請知事
    • 鳥 侍者進退
    • 官 方丈特為新舊兩班湯
    • 人 堂司特為新舊侍者湯茶
    • 皇 庫司特為新舊兩班湯藥石
    • 始 送鉢位
    • 制 管待新舊兩班
    • 文 住持垂訪點茶
    • 字 方丈特為新首座茶
    • 乃 新首座特為後堂大眾茶
    • 服 交代茶
    • 衣 入寮出寮茶
    • 裳 頭首江湖茶
    • 推 寮主副寮進退
    • 位 諸莊監収
    • 遜 頭首寮舍交割什物
  • 卷之七
    • 國 百丈龜鏡文
    • 有 住持
    • 虞 前堂
    • 陶 後堂
    • 唐 都監寺
    • 弔 書記
    • 民 藏主
    • 伐 維那
    • 罪 知客
    • 周 知浴
    • 發 知殿
    • 商 侍者(燒香 書狀 請客 衣鉢 聖僧)
    • 湯 列項職員(副寺 典座 直歲 莊主 寮元 寮主 副寮 望寮 延壽堂主 街坊 水頭 炭頭 磨頭 園頭 樹頭 淨頭)
    • 坐 百丈規繩
  • 卷之八
    • 朝 持犯軌儀
    • 問 遊方參請
    • 道 相看
    • 垂 挂搭歸堂
    • 拱 大相看
    • 平 大挂搭歸堂
    • 章 小挂搭歸堂
    • 愛 西堂首座挂搭
    • 育 諸方名勝挂搭
    • 黎 法眷辦事挂搭
    • 首 拋香相看挂搭
    • 臣 謝挂搭
    • 伏 回禮
    • 戎 謝挂搭茶
  • 卷之九
    • 羗 當代住持涅槃
    • 遐 遺囑遺書
    • 邇 入龕念誦
    • 壹 主喪
    • 體 請佛事
    • 率 移龕
    • 賓 挂真舉哀致祭奠茶湯
    • 歸 祭次
    • 王 對靈小參念誦奠茶湯
    • 鳴 出喪挂真奠茶湯
    • 鳳 秉炬挂真
    • 在 入塔
    • 樹 全身入塔
    • 白 唱衣
    • 駒 管待
    • 食 孝服
    • 場 上祭資次
    • 化 念誦(入龕 初夜 宿夜 起龕 涅槃臺全身入塔 法嗣 小師)
    • 被 兩班悼住持
    • 草 遺實式
    • 木 佛事資次
    • 賴 估唱衣單式
    • 及 下遺書
    • 萬 嗣法師遺書至(并遺書式)
    • 方 住持後事
    • 葢 病僧圓寂
    • 此 浴亡
    • 身 諷經
    • 髮 分剽
    • 四 請佛事抄劄
    • 大 鎻龕念誦致祭
    • 五 出喪
    • 常 茶毗
    • 恭 唱衣
    • 惟 入塔
    • 鞠 亡僧後事
    • 養 念誦式(保病 病重 宿夜 起龕 茶毗 唱衣)
    • 豈 口詞
    • 敢 衣單式
    • 毀 俵經錢榜式
    • 傷 三等板帳
  • 卷之十
    • 女 日用清規
    • 慕 十威儀頌
    • 貞 日用偈章
    • 潔 月分標題
    • 男 百丈沙彌受戒文
    • 効 新戒參堂
    • 才 訓童行
    • 良 行堂普說
    • 知 警眾法器

禪林備用卷之一

天 聖節陞座諷經

啟建屆期僧行不給假堂司整備黃榜上殿經單差僧簿維那先五日粥了備柈袱爐燭香小片紙書記寮插香觸拜缺員書狀侍者同當還香拜稟云(天○節拜請製右語)製了先呈方丈親送堂司還觸拜維那染䟽用黃紙僉貼○○處如法嚴整隔宿備柈袱爐燭香合維那具威儀行者帶人力拓柈上方丈僉疏者覆住持出即炷香稟云(來日啟建○節拜請和尚僉疏)呈疏僉了而退行者就覆方丈來早諷經挂諸處諷經牌燒香侍者覆方丈來早上堂正日僧堂徧食槌浚再槌一下云(白大眾粥罷聞鍾聲各具威儀詣大佛殿啟建天壽聖節謹白)復槌一下往住持前問訊面北巡堂一帀至外堂下間至上間歸內堂中問訊出正日行香了侍者覆住持粥了上堂頭挂上堂牌大殿排香燭湯茶鐃鈸手爐堂司報方客頭先覆住持覆侍者鳴皷堂司預鳴眾寮前板三下集眾坐堂單寮蒙堂諸寮並外堂坐住持出寢堂坐侍者問訊東班立行者西立轉鼓侍者下法堂上角立頭首下地聖僧前問訊領眾出堂上法堂前一字立問訊歸立西班大眾鴈列于后

行堂鳴板三下參頭領眾列庫堂前或土地堂前問訊知事班集法堂西班歸班[A2]亦一字列座前問訊都寺引班歸左朝揖立定

眾行者至法堂上間左列迎住持侍者入請住持住持轎到眾前行者列知事後眾去頭袖問訊住持和南登座侍者隨上座香合蓋盛香皷絕捧呈住持祝香了侍者接香以左手插爐中手拈從香一炷蓋合住持上脚踏問訊[A3]衣趺坐者下座先末班引過座下一字列問訊燒香侍者引班歸位次首座領班座前一字列大眾同問訊歸班次東班出班行者隨問訊歸位有東西堂座下出班問訊(叉手出班合掌歸位)侍者登座開合左手上香一炷蓋合轉身提坐具問訊住持謂之請法側立拱聽問答回提綱不許敘謝官貴況語餘事結座白云(大眾各具威儀詣大佛寶殿啟建○○節)下座鳴大鐘眾到殿點茶湯侍者下畢鳴行香鈸維那轉身爐前揖住持上香侍者捧香合次東堂西堂出班兩序對出無借香問訊(堂中立僧)大方西堂先於立班西堂前出班也東序右手上左轉歸位西序左手上香右轉歸位出班畢大眾同展三拜此拜佛為告天祝
壽也住持不収具就跪爐非法維那白佛宣疏至右伏以住持再燒香展拜跪爐知客跪進手爐侍者跪進香合宣疏畢知客跪接爐住持収具

或住持受州縣關請上首知事偏位跪爐庫司客頭跪進手爐跪接爐庫司茶頭跪進香合

惟那舉楞嚴回向啟建堂司行者隔日將轉僧簿請住持頭首眾僧僉書上下字名具寫差單輪排經目于上揭挂殿內至日持同眾上殿看經各務嚴肅鳴大鐘上殿各炷香三歸位看經維那當詣殿燒香一炷大展三拜知客躬當點湯茶庫司嚴設香燭點心湯茶堂司行者送恐有缺典維那時當照拂至晚鳴大鐘下殿每日僧員依戒輪定堂司庫子直殿行者時時守防官員到來拈香鳴鐘集眾諷經方丈庫司迎送
聖節內遇八佛殿念誦巡廊鳴板眾集相對鴈立持至鳴大板即鳴大鐘燒香歸位維那出班念誦見後誦畢鳴僧堂前鐘三下眾散先不請湯也凡遇聖節啟散暫到客司給由隨身照證住持領眾看經知事營供俵嚫
一人壽務在處誠當報水土之恩也滿散節目並同堂司製疏具列經文例留交割準備刷具凡住持公歸日不問近遠鳴鍾集眾門迎詣方丈人事眾散住持更不相巡寮報禮也

陞座回向(前同榜意今辰啟建住持臣僧升于此座舉唱宗乘所集洪因端為祝延聖壽萬安者)白佛偈(玉毫騰輝金色炳耀具大人相號正徧知瞻之仰之福滿沙界)

(大圓滿覺應跡西乾心包大虗量周沙界)

回向(上來諷誦洪因祝延  聖壽萬安金剛無量壽佛仁王菩薩云云)

佛殿念誦(皇風永扇帝道遐昌佛日增輝法輪常轉為如上緣念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

路由(暫到一僧某甲上座今月幾日恭遇天○節[A4]於本寺啟散訖憑此為照者年月  日某寺知客某押給)

右語

()伏以紅日升時四海賴照臨之慶白雲深處年伸祝頌之誠以不可思議之功𤏩倍無有筭數之壽量

皇帝陛下恭願淵獻珠山獻玉令夷夏之歸仁車同書同文盡山川之一統但臣僧()下情無任瞻
天望聖激切屏營之至謹疏

()天開閶闔慶流虹遶電於斯辰人効華對悉望日瞻雲於此際爰畢三旬之華藏聿嚴萬歲之山恭願曆數在躬文明至治九五福曰富曰壽彊為休八千歲為春為秋自今而始

地 旦望祝聖陞座

預晚燒香侍者詣方丈咨稟上堂次早問訊時提起令客頭行者挂牌報寮早粥不鳴下堂鐘方丈客頭敷陳法座茶頭秉燭裝香堂司行者覆首座眾寮前鳴板三下(報眾坐堂首座與眾頭首立僧堂前候鼓初鳴入堂首座居後入轉鼓首座領眾詣法堂兩班問訊法座各東西列班住持登座祝香了出班)聖節同禮古之學者疑未決出眾請問宗師答話貴在解粘去縛今之索[A5]失古意先大慧深非之

住持舉揚端祝
一人之壽有官客略以敘陳激發學者細大因緣在五參升堂山門大小事務方丈會茶講議晚參訓習童行各有其時法堂演唱宗乘不可敘談世諦眾聽也

玄 藏殿祝聖諷經

夫旦望藏殿祝聖諷經者期帝道遐昌法輪常轉也粥罷行者報堂鳴鐘集眾鳴皷轉藏行者鳴鈸維那舉云(稱念摩訶般若波羅密多)住持領眾繞藏行道三帀以表法輪三轉立定維那舉大悲呪

回向(大圓照中有華藏海功超造化道絕名言三光電卷而實相閑六合雷奔而湛然寂不思議法難盡讚揚某州某寺住持臣僧月旦令辰謹集合山僧眾恭趁藏殿繞旋行道稱念摩訶佛母聖號諷誦秘章所集洪因端為祝延 今上皇帝聖壽萬安金剛無量壽佛仁王菩薩云云)

(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本然常清淨天人得道斯為證三寶從茲現世間)

黃 朝廷祈禱

凡遇焚修祈禱須䖍誠齋沐如法鋪陳華果新鮮燭殊勝殿宇時時洒掃僧眾整肅威儀官員拈香禮迎送住持知事無涉他緣耆舊寮舍常切嚴淨必致效功有攸歸山門祈禱庫司先覆住持意旨預呈維那堂司行者報寮挂牌二時集眾諷經啟散嚴設供養遇夏祈禱楞嚴會不得就便回向指日告功每日早粥下堂到殿諷經輪日回向隨方毗尼有處五參陞堂則不諷經非法也若旦望下堂須必祝聖諷楞嚴呪須結呪心漸次方緩緩舉呪克期功効冀專誠

宇 如來降誕

將屆誕期堂司行者率眾財具數送櫃頭營供養古法也在住持講行維那命書記製右語僉疏並與聖節同庫司預令行者嚴設毗藍園內安太子銅像煎香湯安二小杓盆內大佛前敷陳供養至日粥罷住持陞座祝香提綱回向結座下座云(大眾各具威儀詣大佛殿浴佛諷經)大眾同到殿住持上香三拜不収具進前獻湯進食侍者下竟復位三拜上香下嚫點茶三拜収具鳴鈸維那揖香住持上香侍者捧合兩班無借香問出班了大眾同禮三拜詳為 聖節禮同

如或住持它緣首座偏位跪爐聖僧侍者堂司庫子跪進手爐香合方丈侍者亦得(為法重也古宿公論唯佛祖忌當首座代住持為傳法故聖節知事代為山門也大慧笑翁皆行之維那白佛宣疏了舉浴佛偈行道浴佛須備銅錢浴佛將畢舉楞嚴會上起呪諷了回向云上來諷經功德回向真如實際莊嚴無上佛果菩提四恩等報三有齊資十方三世云云)

陞座回向(某州某寺四月初八日恭遇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尚降誕之辰比丘眾率長財入常住營備香羞以伸供養遺教遠孫  比丘某甲升于此座舉唱宗乘所集殊勳上酬 慈蔭者)

白佛偈(一月在天影涵眾水一佛出世各坐一花白毫舒而三界明甘露洒而四生潤)

浴佛偈(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聚五濁眾生令離垢同證如來淨法身)

右語 兜率天宮不起于座而常說是法毗藍園內乘大願輪而示現受生顧上下與四維稱獨尊於三界芳流像教屬此日之誕彌瑞湧龍淵効當年之灌沐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尚伏願運甚深之智回既倒之狂瀾盛世光明上延
聖主無疆壽微塵含識同證如來淨法身謹疏

宙 涅槃成道

凡疏語回向(涅槃成道)之辰預日製疏率眾財回供養出班展拜佛誕禮同

唯涅槃陞座先當早粥下堂殿拈香諷經

佛誕涅槃成道常住設供無嚫(唯佛誕涅槃成道香住持懷中取出自插爐中)白佛偈(淨法界身本無出沒大悲願力示有去來正覺山前覩明星而悟道大千界內駕慧日以流輝) 回向(上來諷經功德回向真如實際莊嚴無上佛果菩提四恩普報三有齊資法界有情同圓種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云云)

右語 千百億身徧塵區而不滅七十九載順世相以無常想滿月之慈容對中春而殞涕慨此拈花之微旨漸成蔓草以難圖供効純陁誠伸追遠師釋迦如來大和尚伏願覺天空闊蕩蕩乎無能名焉慧日流暉皜皜乎不可尚矣盡眾生法界涅槃妙心

(成道) 雪覆千山大地春回寒谷星明午夜覺天雲散長空示六年苦行之因證歷劫進修之果()等叨承末運忝嗣宗猷深懷麻麥之飡茲焉有愧虔奉蘋蘩之供理亦難忘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尚伏願餘光照臨開發蒙昧大千國土永延
聖主福壽康寧一切眾生咸證如來智慧德相

洪 達磨祖師忌

將屆諱辰堂司預命製疏僉疏佛誕禮同既尊佛祖禮宜一體今尚簡無疏非尊祖重道之意住持專誠山門執事備辨維那侍者提點法堂敷陳玩具書𦘕參頭差行者排辦守直法座挂真嚴設祭筵爐瓶香一一如儀上間即設禪椅拂子衣架挂法衣下間設椅子經桉爐瓶香燭經卷而[A6]設床榻者非堂司行者覆方丈諸寮當晚諷經并覆來日半齋各具威散忌諷經參前鳴僧堂前鐘集眾鳴皷獻特為湯住持上香三拜不収具進前上湯侍者下竟復位三進前勸湯問訊三拜収坐具行者鳴手磬維那出班念誦式見後誦畢鳴僧堂前鐘三下眾散昏鐘鳴集眾諷經住持上香維那舉楞嚴呪回向次參頭領排前喝參禮拜諷經作寮排列聲喏參拜諷經日早粥罷住持如常上香上湯維那舉大悲呪回向半齋鳴僧堂前鐘集眾法堂上下間面祖排立住持上香三拜不収具點湯進食侍者下竟復位三拜前燒香下嚫三拜収具鳴皷講特為茶禮燒香揖茶三拜鳴皷三下住持舉拈香佛事畢行者鳴行香鈸維那轉身爐前揖住持上香侍者捧合次東堂西堂兩班出班畢無借香大眾同展三拜維那白真宣疏跪爐疏畢舉楞嚴回向

山門設供無嚫有品食三拜恐禮過成[A7]

念誦式(切以悲願深重道大難名忝借潤於餘波致有光於後裔仰憑大眾念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十號了 上來念誦功德奉為初祖菩提達磨大師上酬慈蔭十方三世一切云云)

初夜回向 (淨法界身本無出沒大悲願力示有去來仰冀真慈俯垂昭鑒今月初五日值菩提達磨大師示寂之辰比丘眾率長財入常住營備香羞預伸供養諷誦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神呪所集殊勳上酬慈蔭伏願群機有賴報揚少室之家風妙智無窮成就大乘之根器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云云)

散忌回向(上來諷經功德奉為初祖菩提達磨大師莊嚴無上佛果菩提十方三世云云)

右語 西竺國無邪見師大破六宗之惑東震旦有大乘器肇開五葉之春爰逢[A8]履之辰敢効蘋蘩之菩提達磨大師伏願彌堅本誓不墜單傳俾四七二三之道愈光歷百億千萬之年永茂

荒 百丈祖師忌

昔白雲端禪師立祖堂綱紀序云吾道盛於此土提達磨之綱焉剏立禪林之制百丈大智之紀焉實天下之共知而柰何天下祖堂中各以開山傳次者為其祖殊不思乃宗乃祖所傳所持之㝡者乎呼教來五百年後達磨始來嚮之諸家之賢者豈不知性即乎聖何為竟自以性以聖之泥乎乃須少林之後猶彈指頃不假文字語默有無釋然亡其所待而自得還其本又古之岩居穴處者但以法為勝為殊不慮今日其間者驕獨大智禪師慮之而廓以禪林之度由是資之而少林之風至今靄然於天下吾欲天下祖堂中以達磨大智正其位以開山傳次者倍之貴來者尊其始歸其大豈不然乎 大哉白雲禪師發揚祖宗潛德幽光若揭日月俾天下學者知所宗仰今諸方叢林遇大智忌而不能設為主法盍思白雲之意正月十七日正忌維那預製疏僉法堂鋪設預夜諷經上食拈香佛事大眾拜跪爐諷經散忌與達磨忌禮一同

右語 大智洞明十日照臨百世真機普赴六趣攝化群生叢林聿新斯文未喪百丈大智禪師巍巍乎疊矩重規瞻在前忽在後轟轟乎朝鐘暮皷老者安少者懷闡爾宗猷繩其祖武謹疏

日 開山祖忌

當遵舊典不忘厥祖可力行之若檀越建寺就請開例當修忌或立事巧於山門者勿拘也須當於法堂中間鋪設集眾諷經出班展拜與達磨忌同禮

回向(寶明空海湛死生漩澓之波大寂定門融今古去來之相仰冀真慈俯垂昭鑒今月某日伏值開山某人和尚示寂之辰常住營備齋羞以伸供養比丘眾諷誦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神呪稱揚聖所集殊勳奉為真慈    伏願曇花再現重開覺苑之春慧日長明永燭昏衢之夜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云云)

月 諸祖忌

道行崇重功宰山門隔日法堂鋪陳不可越例若列祖如常粥罷諷經當請牌座法座敷設供養依法出住持兩班展拜侍者班尾拜借香問訊或大眾拜有見只就祖堂下食一位諷經(甚非禮也)

回向(仰冀真慈俯垂昭鑒今月巳日山門伏值前住當山第幾代某人和尚示寂之辰營備香羞伸供養諷誦大悲神呪所集殊勳奉為真慈增崇品位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云云)

盈 嗣法師忌

先德唯以激唱宗乘發明自[A9]誨示方來知有授受以報德也巴陵三轉語作忌不墮流俗後世道不及務在廣設祭筵修營厚供可無愧乎近代大川做浙翁和尚忌橫川設天目和尚忌方丈設位置食一燒香一炷大展九拜不許諷經二大老深有意焉

然尊師重道禮不可虧忌辰當須設供衣閤中預計錢物歸常住置祭設供法堂鋪陳法座挂真達磨忌

講特為湯請名德西堂光伴列坐之右無則[A10]住持行禮鳴皷三下退座

堂司行者覆參前諷經挂報諸寮并報來日半齋各具威儀散忌諷經昏鐘集眾諷經侍者令方丈客頭預請兩班耆舊伴真湯果於法堂上間設位行者計位鋪排如法眷尊長同門兄弟皆當請之小師師孫不可同席

無量壽禪師設忌第三座小師伴真湯果非禮也

僧眾諷經散侍者揖請兩班耆舊住持引入座坐定住持離位前上香上湯復位侍者燒香下湯行湯果

次早粥罷上香上湯住持展拜僧眾諷大悲呪回向鄉人法眷隨即舉呪

半齋鳴僧堂前鐘集眾住持展具三拜香下食三拜下嚫鳴皷行特為禮燒香下茶三拜鼓三下退座収具出班燒香侍者捧合住持舉佛事兩班出班不借香大眾同禮三拜盖在(座下皆曰參學[1]諷經散忌凡諷經時住持只立真左有法眷同列齋時入堂住持燒香一炷)大展三拜入位者行嚫多見法堂諷經俵嚫甚非禮度

𣅳 送法衣

專使首到客司人事知客同專使上侍司煩通報方或即相接或在來早侍者令客頭報請兩班專使插香先通客禮起爐前謝茶畢再插香兩展三拜則止之柈袱托呈法衣信物入座光伴獻茶罷轉特為位獻湯兩班同送安下侍者引巡寮別日致祭堂拈衣有佛事禮與下遺書同

禪林備用卷之一

𭦟 [○@編] 𣅳 [療-(日/小)+土]
佚失首葉惜哉
敬字原本不明
(便宜上,表題ヲ附ス。[○@編]
諷等二十九字當作大書連續下文歟
已【CB】,巳【卍續】 已【CB】,巳【卍續】 斂【CB】,歛【卍續】 已【CB】,巳【卍續】 已【CB】,巳【卍續】 已【CB】,巳【卍續】 諂【CB】,謟【卍續】(cf. B19n0103_p0681b01) 瘞【CB】,[療-(日/小)+土]【卍續】 己【CB】,已【卍續】 已【CB】,巳【卍續】

顯示版權資訊
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