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 CBETA Online
傳教大師將來台州錄
No. 2159

[1]傳教大師將來目錄

刻根本大師將來錄序

大師入唐求法目錄有二本其一則記於台州所得經疏名目謂之圓宗錄其一則記於越州所受密典名數謂之越府錄越府錄有元祿年間印本而文字紕訛不正今因就橫川松禪院所藏大師真筆以摸出之其圓宗錄元龜之亂散失不知所在故就正二位前權大納言宗建卿所藏寫本以錄出之且挍以東寺觀智院所藏寬治五年寫本遂并上翼傳之萬世以備法門盛典云爾

文政四年辛巳大師千年遠忌之初夏

叡嶽新探題權僧正真超識

進官錄上表

沙門最澄言最澄聞六爻探[A1]𧷤局於生滅之百物正名未涉真如之境豈若隨他權教開三乘於機門隨自實教示一乘於道場哉然則圓教難說演其義者天台妙法難傳其道者聖帝伏惟陛下纂靈出震撫運登極北蕃來朝請賀正於每年東夷北首知歸德於先年於是屬想圓宗緬懷一乘紹宣妙法以為大訓由是妙圓極教應聖機而興顯頂祕法感皇緣而圓滿最澄奉使求法遠尋靈蹤往登台嶺躬寫教迹所獲經并疏及記總二百三十部四百六十卷且見進經一十卷名曰金字妙法蓮華經七卷金字金剛般若經一卷金字菩薩戒經一卷金字觀無量壽經一卷及天台智者大師靈應圖一天台大師禪鎮一頭天台山香爐峯送檉及柏木文釋四枚說法白角如意一抦謹遣弟子藏經奉進但聖鑑照明二門圓滿不任誠懇之至奉表戰慄謹言

延曆二十四年七月十五日 沙門最澄上

傳教大師將來台州錄

日本國求法僧最澄等勘定合疏記等壹佰貳部貳佰肆拾卷之中(別絹圖壹卷但疏紙陸行捌佰玖拾漆紙)

  • 妙法蓮華經玄義十卷(智者大師出)(二百七十二紙)
  •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十卷(荊溪和尚撰)(三百四十三紙)
  • 妙法蓮華經文句疏十卷(智者大師出)(三百三十七紙)
  • 妙法蓮華經文句疏記十卷(荊溪和尚撰)(五百一十五紙)
  • 妙法蓮華經觀音品義一卷(智者大師出)(四十紙)
  • 妙法蓮華經觀音品義疏二卷(智者大師出)(三十八紙)
  • 妙法蓮華經科文二卷(左溪和尚撰)(八十五紙)
  • 妙法蓮華經觀音品偈科文一卷(一紙)
  • 妙法蓮華經大意一卷(荊溪明曠座主述)(一十紙)
  • 妙法蓮華經文句序一卷(會稽沙門神𢌞述)(三紙)
  • 妙法蓮華經懺法一卷(或名三昧行法)(智者大師出)(一十八紙)
  • 妙法蓮華經三昧補助儀一卷(荊溪和上撰)(三紙)
  • 妙法蓮華經大意一卷(五紙)
  • 妙法蓮華經玄義科文一卷(七紙)
  • 妙法蓮華經文句疏科文一卷(六紙)

    已上一十一部一十三卷同帙 法華部(一千六百八十三紙)

  • 摩訶止觀十卷(智者大師出)(三百七十紙)
  • 摩訶止觀補行傳弘決十卷(荊溪和尚撰)(七百四十七紙)
  • 摩訶止觀文句二卷(荊溪和尚撰)(七十八紙)
  • 摩訶止觀義例二卷(荊溪和尚撰)(三十一紙)
  • 摩訶止觀心要一卷(八紙)
  • 摩訶止觀音一卷(八紙)
  • 摩訶止觀略音一卷(一十五紙)
  • 摩訶止觀大意一卷(荊溪和尚撰)(一十紙)
  • 摩訶止觀八教大意一卷(荊溪沙門明曠述)(一十五紙)
  • 摩訶止觀科文一卷(八紙)
  • 摩訶止觀三德圖一張(六紙)

    已上九部一十卷同帙 止觀部(一千二百九十六紙)

  • 禪文修證十卷(智者大師出)(一百七十九紙)
  • 禪門章一卷(智者大師出)(五十九紙)
  • 禪門要略一卷(智者大師出)(五紙)
  • 修禪六妙門一卷(智者大師出)(一十三紙)
  • 口決禪法一卷(智者大師出)(九紙)
  • 四念處四卷(章安和尚撰)(六十八紙)
  • 觀心論一卷(智者大師出)(九紙)
  • 觀心論疏二卷(章安和尚撰)(八十六紙)
  • 小止觀一卷(卷上智者大師出)(一十七紙)
  • 覺意三昧一卷(智者大師出)(一十九紙)
  • 雜觀行一卷(智者大師出)(八紙)
  • 觀誦經記一卷(荊溪和尚撰)(五紙)
  • 金光明懺法一卷(智者大師出)(四紙)
  • 方等懺補闕儀一卷(荊溪和尚撰)(三紙)

    已上一十四部一十七卷同帙 禪門部(四百八十四紙)

  • 維摩經玄疏六卷(智者大師出)(一百一十六紙)
  • 維摩經疏記三卷(或六卷 荊溪和尚撰)(一百四十八紙)

    已上二部九卷同帙

  • 維摩經略疏十卷(荊溪和上撰)(三百九十四紙)
  • 維摩經疏私記三卷(上卷玄義 傳法弟子道𨗉撰)(一百四十八紙)
  • 四教儀十二卷(智者大師出)(九十七紙)
  • 發願文一卷(南岳思大師說)(一十四紙)
  • 聖四十二賢聖儀一卷(荊溪和尚撰)(三紙)
  • 涅槃後分科文一卷(荊溪和尚撰)(六紙)
  • 五方便義一卷(智者大師出)(一紙)
  • 十不二門義一卷
  • 天台山國清寺百錄五卷
  • 天台山智者大師靈應圖一張
  • 天台山國清寺壁上大師說法影像并佛頂及維摩四王六祖像一卷(顏真卿撰)(十一紙)
  • 天台山智者大師別傳一卷(沙門道證述)(一十二紙)
  • 天台山智者大師讚一卷(三紙)
  • 天台山智者大師墳裏碑一卷(慈力居士馬碓撰)(五紙)
  • 天台山智者大師墳前左碑一卷(會稽上皇山人萬齊融述)(五紙)
  • 天台山智者大師墳前右碑一卷(龍泉寺崙法師述)(五紙)
  • 天台山章安大師別傳一卷(沙門法鐃集)(七紙)
  • 天台山六祖略傳一卷(終南山宣律師等述)(七紙)
  • 天台山第五祖左溪和尚傳一卷(五紙)
  • 天台山第六祖荊溪和尚碑一卷(校書郎安定肅撰)(五紙)
  • 天台智者大師佛隴道場記一卷(安定梁肅撰)(九紙)
  • 天台山國清寺碑一卷(李邕撰)(七紙)
  • 天台山國清寺石泉碑一卷(五紙)
  • 南岳思大師別傳一卷(五紙)
  • 南岳高僧傳一卷(黃門侍郎盧藏用撰)(一十五紙)
  • 南岳記一卷(李邕撰)(三紙)
  • 南岳并天台山記一卷(五紙)
  • 天台山智者大師別傳論一卷(梁肅撰)(六紙)
  • 天台山十二弟子別傳(一十五紙)
  • 學意三昧文句一卷(荊溪和尚撰)(一十紙)

    已上二部七卷同帙 維摩部(九百三紙)

  • 大般涅槃經玄義一卷(章安和尚撰)(四十七紙)
  • 大般涅槃經疏一十五卷(章安和尚撰)(四百八十三紙)

    已上二部一十六卷同帙

  • 大般涅槃經疏一十五卷(荊溪和尚再治)(五百八十九紙)
  • 大般涅槃經音儀一卷(法宣撰)(三十七紙)
  • 大般涅槃經疏私記十卷(傳法弟子道邃撰)(三百八十三紙)
  • 大般涅槃經音一卷(二十八紙)
  • 大般涅槃經疏抄五卷(三百三十六紙)
  • 金剛錍論一卷(荊溪和尚撰)(一十五紙)
  • 金剛錍論記(荊溪沙門明曠述)(一十八紙)
  • 金剛錍論科文一卷

    已上七部二十卷同帙 涅槃部(一千八百三十七紙)

  • 華嚴經骨目一卷(荊溪和尚撰)(五十八紙)
  • 法界次第三卷(智者大師出)(八十紙)
  • 安樂行一卷(南岳思大師說)(一十三紙)
  • 金光明經玄義一卷(智者大師出)(二十六紙)
  • 金光明經疏三卷(智者大師出)(八十九紙)
  • 菩薩戒經義記二卷(智者大師出)(四十四紙)
  • 請觀音經疏一卷(智者大師出)(一十四紙)
  • 觀無量壽經疏一卷(智者大師出)(二十四紙)
  • 阿彌陀經疏一卷(智者大師出)(五紙)
  • 阿彌陀經決十疑一卷(五紙)

    已上一十部十五卷同帙 雜疏部(三百六十八紙)

  • 圓教六即義一卷(智者大師出)(五紙)
  • 六即義一卷(四紙)
  • 受菩薩戒文一卷(南岳大師說)(七紙)
  • 受菩薩戒文一卷(荊溪和尚撰)(一十紙)
  • 七日懺法一卷(一十四紙)
  • 天台宗大意一卷(三紙)
  • 天台松讚一卷(章安和尚作)(三紙)
  • 法華三周圖一卷(六紙)
  • 韋虗舟判斷天台四教諍文一卷(一紙)
  • 日本國求法齋文一卷(七首)(一十紙)
  • 日本國求法目錄一卷(一十四紙)

    已上三十八部四十卷之中(絹圖一張現四十一卷)

天台闕本目錄

合疏并義等壹拾肆部肆拾壹卷

  • 仁王般若經疏四卷
  • 金剛般若經疏一卷
  • 彌勒成佛經疏五卷
  • 釋論疏二十卷
  • 三觀義二卷
  • 觀心釋一切經義一卷
  • 釋十如是義一卷(智者大師出)
  • 釋一切經玄義一卷(智者大師出)
  • 七學人義一卷(智者大師出)
  • 七方便義一卷(智者大師出)
  • 一二三四身義一科
  • 小止觀一卷(卷下)
  • 觀心誦十二部法一卷
  • 般舟三昧行法一卷

    已上疏并義等一十四部四十一卷開元二十二年龍泉寺岑法師與僧道謀所書智者大師墳前右柱碑上雖有名目然梁本未得

天台隨部目錄

合雜義等壹拾伍科

  • 三觀義一科(入止觀部)
  • 釋二十五三昧義一科(入四教義并法華玄義部)
  • 四種三昧義一科(入止觀部)
  • 四種四諦義一科(入法華玄義部)
  • 七種二諦義一科(入法華玄義部)
  • 三諦義一科(入法華玄義部)
  • 四門義一科(入四教義并止觀及肅玄法華維摩等部)
  • 四土義一科(入維摩疏部)
  • 四不生義一科(入涅槃疏并止觀等部)
  • 四悉壇義一科(入法華玄義并四教義等部)
  • 十法界義一科(入法華玄義并四教義等部)
  • 十法成乘義一科(入止觀等部)
  • 請觀音三昧行法一卷(入止觀并天台國清百錄部)
  • 方等三昧法一卷(入止觀并天台國清百錄部)

    已上一十五科義隨智者大師即章安和尚私記其義隨義為卷前後所記散在諸恐後學致疑故龍泉記中故存名目部之中其義都盡不急之故今不別卷耳

天台疏點經目錄

合漆部伍拾伍卷

  • 妙法蓮華經七卷
  • 維摩經三卷
  • 大般涅槃經三十八卷
  • 請願音經一卷
  • 觀無量壽經一卷
  • 阿彌陀經一卷
  • 金光明經四卷

    已上大乘經依天台疏科點已畢

大乘經律并陀羅尼目錄

合壹拾參部壹拾玖卷

  • 菩薩戒經一卷
  • 蘇悉地經三卷
  • 蘇婆呼律經三卷
  • 新譯梵漢兩字大佛頂陀羅尼一卷
  • 梵漢兩字隨求即得陀羅尼一卷
  • 梵漢兩字佛頂尊勝陀羅尼一卷
  • 梵漢兩字千臂陀羅尼一卷
  • 梵漢兩字千手陀羅尼一卷
  • 梵漢兩字一字呪王陀羅尼一卷
  • 梵漢兩字文殊師利五字陀羅尼一卷
  • 梵漢字隨求即得曼荼羅一張
  • 梵種子曼荼羅一張
  • 大佛頂通用曼荼羅一張

別家抄記等目錄

合漆部貳拾漆卷別家部一千六百三十五紙

  • 四分律鈔記一十九卷(一千三百八十紙)
  • 十四科義疏二卷(一百二十紙)
  • 十四科義抄一卷(六十六紙)
  • 因明疏二卷(加注因明一卷)(六十三紙)
  • 釋氏齋儀一卷(二十紙)
  • 釋氏齋儀記一卷(二十五紙)

    已上五部八卷同帙

  • 別物

    合三種

    • 禪鎮一頭
    • 說法白角如意壹抦
    • 天台山香爐峯檉柏木并檉木文尺四枚

右件天台智者大師所釋大乘經等并所說教迹及第二第五六祖等傳記并別家抄等總有百二十部三百四十五卷除經教迹所用之紙八千五百三十二紙最澄等深蒙中慈造於大唐台州臨海縣龍興寺淨土院依數寫取勘定已畢謹請當州印信示後學求法有在然則郎中法施之德永劫無窮眾生法用之用長夜不盡願傳法高光廻向使君念念增福剎那圓智然後普及十方一切含識俱乘一寶車同遊八正路怨親平等自他俱也

大唐貞元貳拾壹年歲次乙酉貳月朔辛丑拾玖日乙未

日本國比叡山寺求法僧 最澄錄

日本國求法譯語僧 義真

日本國求法傔從 丹福成

勾當大唐天台山圓宗座主 西京和尚道邃

最澄闍梨形雖異域性實同源特稟生知類懸解遠求[1]天妙旨又遇龍象邃公總萬行於一心了殊途三觀親承祕密理絕名言猶慮他方學徒不能信受處請當州印記可不任為憑大唐貞元二十一年二月二十朝議持節台州諸軍事守台州刺史上柱國淳給書

日本國入唐使

持節大使從四位上行太政官右大辨兼越前守

藤原朝臣 葛野麿

准判官兼譯語正六位上行備前椽

笠  臣 田 作

錄事正六位上行式部省少錄兼伊勢大目勳六等

山田造 大 庭

錄事正六位上行太政官左少史兼常陸少目

上毛野公 穎 人

文政四年刊大谷大學藏本
校者曰天下顯戒緣起有台字
𧷤【CB】,頥【大】(cf. T49n2036_p0574a19)

顯示版權資訊
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