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 CBETA Online
搜尋:天堂
#行號
10158c19。是時婆娑婆達多語優波笈多言。善哉善哉。摩訶薩埵。以汝力故覆三惡道大苦惱處。開發天堂涅槃之道。復次如來應等正覺及以法僧我今歸依。復說偈言。我往歸依佛兩足第一尊佛眼若三惡道大苦惱處。開發天堂涅槃之道。復次如來應
卷/篇章<1  ...67[8]910>
搜尋「天堂」 1 / 1 次
阿育王經

阿育王經卷第八

[3]子五人傳授法藏因緣[4]

優波笈多因緣

爾時舍那婆私於大醍醐山起寺已即便思賣香商主名笈多生已未生見其已生兒名優波笈多世尊所記無相佛我入涅槃百年後能作佛事生已未生見其未生那婆私以方便力教化賣香商主令其精進時舍那婆私一日多將弟子入其家別日與一弟子入其家復於一日獨入其家笈多當作佛事見舍那婆私獨來其家問言聖人何故獨無弟子隨從長老語言我是老人得有人隨從於我若有人樂精進出家則有隨從笈多語言我樂在家受五欲樂不能出若我生兒當隨長老長老言如是如是恒作此願勿令退失乃至笈多生兒名阿波笈多[5](翻不正護)至其長大舍那婆私往至笈多所語言汝先有願若我生兒當與長老今兒已生此兒有德汝當聽其隨我出家笈多言我今唯有一兒若第二兒生當與長老舍那婆私思惟此兒是優波笈多不見其非語笈多言如是乃至第二兒生名陀那笈[6](翻寶護)至其長大舍那婆私往笈多處語汝先願第二兒生當與我今兒已生汝當聽其隨我出家笈多答言長老勿瞋我有二兒共治家業一令覓物一令守護若第三兒生當與長老舍那婆私復更思惟此是優波笈多不見其非是語笈[7]如是至第三兒生端正好色甚可愛樂過人之色不及天色是故名為優波笈多是兒長大父留之以法治生多獲其利時舍那婆私往笈多處語言善男子汝先願第三兒生當以與我今兒已生汝當聽其隨我出家笈多答言我當作誓令其治生若長若退不得出不長不退乃聽出家是時魔王令摩偷羅國一切人眾悉買其物令其得利乃至舍那婆私往笈多所時優波笈多正在賣香長老語言汝心心法生云何為善云何為惡波笈多答言我今不知心心法云何為善云何為惡長老語言若心心法與貪嗔癡相是名為惡與不貪不瞋不癡相應是名為乃至長老復於異時更往優波笈多所語善男子汝云何心心法生為善為惡我今不知心心法云何為善云何為惡長老言汝今欲知心心法為善惡者若能受道除心心法惡我當作事時長老以黑白土為丸而語之言若汝黑心起取黑丸若白心起取白丸當作不淨觀如所說念佛應當思是時優波笈多欲[8]善作心心法而取多黑乃至不得一白丸復更思惟取二分黑丸一分白丸復更思惟取半黑丸半白丸復更思惟取二分白丸一分黑丸復更思惟乃至一切白心起悉取白丸是時摩偷羅國有婬名婆娑婆達多[9](翻天主與)其有一婢往優波笈多處買香多得香還其主問言汝於何處得此多香將不於估客偷此香來婢答言[1]客名優波笈多形色具足言語微妙以法賣物其主聞已於優波笈多起婬欲心復令其婢至優波笈多處汝當語彼云我欲與汝共相娛樂乃至其婢白優波笈多優波笈多言汝可答彼我今相見未是其時婢還白其主其主云彼不能以五百銀錢與我故不來復令婢往而語之言我不須錢但須汝來共相娛樂其婢復往優波笈多所說其此言優波笈多猶答言我今相見未是其時乃至別有長者子往婆娑婆達多所復有一商主從北天竺來將五百匹馬及種種物至摩偷羅國至已問摩偷羅國人此國何處有第一端正女人國人答言[2]女人第一端名婆娑婆達多商主又言我今欲以五百銀錢及種種寶物往至其處是時婬女貪其物故殺長者子取其身骸置不淨處與後商主共相娛樂是長者子親善知識於不淨處覓得身骸往白國王國王語言汝可取彼婆娑婆達多截其手脚及以耳鼻散置野外至如王教令截其手脚散置野外是時優波笈多聞婆娑婆達多手脚被截散在野外便思惟我於本時不樂見之共受五欲今時欲見觀其手脚及其耳鼻復說偈曰

昔以最勝衣  
及種種寶飾
如是等眾具  
莊嚴於其身
若人樂解脫  
欲厭離於世
是時不當見  
寶飾莊嚴身
今時應往觀  
無慢無歡喜
其色還本相  
視之生厭離

爾時優波笈多將一小兒捉繖隨從行至野是時其婢[3]念其恩住其身邊驅逐烏鳥不令侵[A1]乃至其婢語之先數遣喚優波笈多其人今來起欲心耶其主聞之即便說我好形容今已毀壞實為大苦於此地上為血所污舉身皆赤我身如是云何見之而起欲心語其婢言我手脚耳鼻集之一處無令得見乃至其婢集在一處以衣覆之時優波笈多至已對婆娑婆達多立而觀之婆娑婆達多見優波笈多語言聖善至昔時我身堪受五欲于時遣使而言非時今手脚被截在血[4]何故而來復說偈言

前時之身  
猶如蓮花  
大價寶衣
以為莊嚴  
而無功德  
故不見汝

我今如此汝何故來即身離莊嚴離歡喜為塗香見之驚惋優波笈多答言我今非是起欲心來為見貪欲想及不淨想是故我來復說偈曰

以諸寶衣  
及種種花  
莊嚴汝身
見者心亂  
一切眾人  
有欲見者
以無物故  
而不得見  
今汝此身
散在諸處  
一切眾人  
無不見者
色還本相  
離於莊嚴  
臭處如是
尸骸共住  
身薄皮覆  
以血灌之
薄皮覆[5]  
以肉泥之  
千脈纏縛
處處周遍  
此身如是  
[6]何起愛
復說姊妹  
外可愛色  
世間人見
起於欲心  
若知其內  
即得解脫
貴賤尊卑  
皆有臭尸  
愚者見之
起於淨見  
智者見之  
起不淨見
此身臭穢  
是不淨處  
以種種香
用以熏身  
此身可惡  
垢膩膿血
種種衣服  
以自莊嚴  
身不淨篋
以水淨之  
愚夫罪人  
愛著此身
若有人聞  
佛說善法  
隨從受持
厭離五欲  
樂解脫心  
入寂靜林
依道為[7]  
渡有彼岸

婆娑婆達多聞其言深畏生死聞佛功德[8]其意樂於涅槃即便說偈答優波笈多

如是如是  
如汝所說  
汝實智慧
有大慈悲  
今當更說  
如來妙法

乃至優波笈多次第說法所謂四諦優波笈多更觀其身觀其身竟得厭欲界以自說法故通達四諦得[9]那含婆娑婆達多得須陀洹果是時婆娑婆達多語優波笈多言善哉善哉摩訶薩埵以汝力故覆三惡道大苦惱開發涅槃之道復次如來應等正覺及以法僧我今歸依復說偈[10]

我往歸依佛  
兩足第一尊
佛眼若青蓮  
天人中可貴
清淨離欲法  
無上應真僧

乃至優波笈多以說法故令其歡喜還歸本去已未久婆娑婆達多即便命終生於天是時諸天為摩偷羅國人說其生天諸人聞已供養其身是時長老舍那婆私往笈多所語言汝當聽優波笈多隨我出家笈多答言我先有約令其治生不利不銳乃聽出家乃至長老舍那婆私以神通力令其治生不利不銳是時優波笈多即自思惟稱量算計不利不銳舍那婆私更至笈多所而語汝此兒是佛所記我入涅槃百年後當作佛事汝當聽其隨我出家乃至笈多聽其出是時長老舍那婆私將優波笈多往那哆婆哆寺與其出家受具足戒至第四羯磨除一切結得[1]羅漢果是時舍那婆私語優波笈多言善男子[2]佛所記我入涅槃百年有比丘名優波笈多無相佛當作佛事是再說佛弟子中教[3]第一善男子汝當作佛法饒益優波笈多答言如是[4]那婆私教其說法摩偷羅國一切人民聞有比丘名優波笈多無相佛當說法無量千人皆欲往聽乃至長老優波笈多入三昧思惟見佛說法處四眾圍繞如半月形復更思惟世尊說法次第云何即見次第謂欲味欲過欲出及四信等如是次第乃至涅槃優波笈多亦如是說法是時魔王於大眾中雨於真珠以亂人心眾人亂故無有一人能見四諦優波笈多見眾心亂即自念言誰作此事以亂眾即見知是魔王所作至第二日倍多人來優波笈多更次第說四諦真法是時魔王復更雨金以亂眾心無有一人能見四諦優波笈多見眾心亂即自念言誰作此事以亂眾即見知是魔王所作至第三日復倍多人優波笈多復更說法是時魔王更雜雨珠金及作天伎樂[5]眾人未得離欲見色聞聲其心變動不復聽法是時魔王即以花鬘繫優波笈多[6]乃至優波笈多思惟誰作[7]即知是魔[8]所作優波笈多生意魔王於世尊法藏常作亂事何故世尊不教化之即自思惟是我可化佛記於我為無相教化人攝受故乃至思惟今欲化之是其時不即見魔王受化時至是時[9]長老波笈多取三死尸一者死蛇二者死狗者死人以神通力變三死尸以作花鬘往魔王處魔王見優波笈多生大歡喜優波笈多已受我化即便以身欲受花鬘優波笈多自手縛之即以死蛇繫其頂上死狗死人繫其頸下優波笈多語魔王言如汝先以非法之花以辱於我如是我今還以死尸繫縛於汝今已與佛子和合若有神力可以現我譬如大風能動海水以為波浪而不能動摩羅耶山[10](翻離垢山)是時魔王欲脫死尸用力極多而不能脫譬如蚋子不能移山魔王瞋忿上昇虛空而說偈[*]

若我自不能  
從頸脫死尸
有餘天能脫  
其力則大我

長老優波笈多復以偈言

汝往歸依梵  
及日月帝釋
入火及大海  
不燥爛不脫
我以此死尸  
繫著於汝頸
神力之所作  
無有能脫者

爾時魔王往摩醯首羅及帝釋等三十三天四天王為脫死尸而[11][12]復往[13]梵天大梵語言善男子十力弟子神力所作能脫之如大海岸水不能破復說偈曰

如蓮花絲  
縛於雪山  
有能稱舉
此不為難  
神通之力  
死尸繫身
我今不能  
為汝脫之  
若我諸天
所有之力  
不及如來  
弟子之力
譬如餘光  
不及火光  
如此火光
不及日光

魔王[14][15]何教我所作我於今者當歸依誰大梵[*]汝今速往歸依優波笈多如人於此地墮即於是地得起汝今從其神力墮還從其神力起是時魔王方知佛子神力為大即便思惟復說偈言

若梵王歸依  
佛弟子法藏
誰復能思量  
如來之神力
如來之神力  
實能降伏我
但以慈悲故  
是故不降伏

我今已知佛力不復廣說復說偈言

今我已知  
世尊慈悲  
心離煩惱
譬如金山  
我無明故  
處處亂佛
處處作惡  
而不降伏

爾時欲界主魔王無逃避處離優波笈多而思即捨慢心往優波笈多處禮其足說言長老我從菩提樹間乃至今日於世尊所起種種惡無量無數復於娑羅國婆羅門舍佛往彼處令不得食是我所作我所作惡佛亦不嗔我或時化作龍蛇惡鬼種種可畏以怖尊亦不嗔我長老今日無有慈悲令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見怪笑令我羞愧優波笈多言汝無智慧不能思惟欲以如來慈悲功德比於比丘譬如芥子比須彌山無異螢火等彼日光取一掬水同於大海如是沙門慈悲不得比十力慈悲佛以是因緣汝所作罪佛忍受之魔王言佛斷一切惑除一切疑有大忍辱我以煩惱惡故常欲惱佛世尊以慈悲覆護於我以是故佛不伏我長老當說優波笈多答言善男子汝今當聽汝於[1]多作眾惡種不善法除於如來生[2]信敬心無以除滅是故佛見當來久遠不伏於汝復說偈言

汝心少敬重  
如來則發起
從小增長大  
當得涅槃果
汝所作眾罪  
今但略說之
當以念慧水  
洗除煩惱垢

爾時魔王念佛舉身毛竪如歌曇婆花[3](不解翻)復說偈言

我多種種  
苦惱世尊  
世尊不瞋
我願相應  
如兒罪過  
父不責之

爾時魔王多時思惟佛恩以念佛故令其心冷禮長老[4]足而說偈言

長老今日  
已攝受我  
能令於我
恭敬世尊  
今以死尸  
繫縛我頸
以為莊嚴  
唯願大仙  
以慈悲力
為我脫之

長老優波笈多言若能有約當[5]脫之魔王問言云何為約優波笈多言汝從今去莫惱比丘魔王答言如是如是復當云何教我所長老答言世尊法藏當廣流布是我所作是時魔王驚而復說教我所作長老答言今當知如來入涅槃百年後我時出家世尊法身我已得見世尊色身我所未見汝今為我所攝受故如來色身汝當現我我於今者更無所樂唯樂見佛身魔王偈答

當共作約  
若見我作  
如來身色
不得見禮  
此是一切  
智恭敬故
長老禮我  
我當自滅  
[6]無有力
擔聖人禮  
如伊蘭芽  
不能勝持
象牙所擔  
故先共約

長老優波笈多答言如是我不禮汝魔王復小待須臾乃至我入林中猶如往昔有一長者名曰首羅我於爾時欲亂彼故化作佛金色晃曜圓光一尋猶如日光如是色身不可思議我今故作令人見者悉生信樂時長老優波笈多答言如是[7]便為除三種死尸為欲見於如來色[8]是時魔王即入林中化作佛身作佛身竟從林而出譬如女人入屏帳裏種種莊嚴莊嚴既竟然後乃如來色相無有譬喻令人見者無不歡喜譬如采畫有種種色爾時魔王以變化色莊嚴林竟[9]作舍利弗以置右邊作目揵連以置左邊復作阿難持鉢在後摩訶迦葉阿㝹樓馱須菩提等一千二百五十諸大聲圍繞化佛如半月形作是化已往至優波笈多所優波笈多見佛身色生歡喜心即從坐起觀佛色身[10]不暫捨即說偈言

無常無慈悲  
破壞如來色
如來無常故  
滅色入涅槃

優波笈多緣念佛故心不能捨我今見此化身見真佛無異一心合掌略以偈讚

面勝於蓮花  
眼勝優波[11]
色勝眾花林  
亦勝於真金
可愛過於月  
光明過於日
智深過於海  
不動過須彌
行勝師子王  
眼瞬勝牛王

復次歡喜滿心大聲而說[12]偈言

以心清淨業  
今得此妙果
以自業所造  
不由他所作
無量無數劫  
修淨[13]口業
具足行六度  
莊嚴不障身
見者皆歡喜  
[14]家亦生愛
我今見如來  
云何不歡喜

是時優波笈多思惟念佛故不覺是魔以一切身禮魔王足譬如大樹根折躄地爾時魔王驚而說言長老今者不應乖約長老答言云何為約魔王言先共作約若我作佛不應作禮云何於今而見禮耶長老從地起小聲答言我非不知如來涅槃如水滅火但見如來其色微妙是故作禮不禮汝也魔王問言汝一切身分頂禮我足云何而言不禮我耶優波笈多言我不禮汝亦不乖約汝今當聽譬如以土為佛[15]禮敬但作佛想不作土我今見汝但作佛想不作魔想爾時魔王即捨佛形供養優波笈多還歸本處剋後四日魔王即自打鐘令一切人悉皆聞知若欲生天及得涅槃皆應往優波笈多所諮受正若有人未見佛者當往觀優波笈多於是魔王說偈言

若人[16]富貴  
不樂於貧窮
若樂天上樂  
及大涅槃樂
悉當聽受法  
思惟其義趣
若人未曾見  
最勝兩足尊
大師有慈悲  
自然得聖法
悉皆應當往  
優波笈多所
此人為世間  
而作於[1]明燈

爾時此聲遍滿摩偷羅國優波笈多降伏魔王已摩偷羅國諸婆羅門等一切人民皆往優波笈多所時優波笈多坐師子座為眾說心無所畏猶如師子即說偈言

若人無有智  
不登師子座
[2]如苟登高座  
深生大怖畏
如師子無畏  
摧伏外道論
若能如是者  
堪登師子座

是時優波笈多初所說法已次第說所謂四諦是時無數人有得[3]阿那含果斯陀含果[4]須陀洹乃至一萬八千人出家思惟坐禪精進修道得阿羅漢果於大醍醐山有石窟長十八肘廣十二肘是時諸弟子已作所作長老優波笈多語諸弟子諸弟子中我已教化證阿羅漢果得阿羅漢者取四寸籌置石窟中乃至一日中有萬八千阿羅漢取籌置石窟中是時乃至海邊大地廣聞名聲摩偷羅國有優波笈多教化第一佛之所記

舍那婆私得道因緣

爾時舍那婆私與優波笈多出家竟優波笈多教化降伏魔王已為攝受眾生故舍那婆私思惟攝受正法已竟我今欲向罽賓國受三昧樂世尊[5]罽賓國是第一坐禪處是時舍那婆私即往彼處入於石窟受三昧有清淨涼風以吹其身即得阿羅漢果受解脫樂而說偈言

著舍那婆衣  
觸五種三昧
於最勝山中  
端坐入禪[6]
令風中出聲  
遍告罽賓國
是舍那婆私  
今已得道樂
以清淨自誓  
得無漏解脫
今舍那婆私  
自說如是偈

阿育王經卷第八

弟【大】,第【元】
下【大】,卷八【宋】【元】【宮】,品第七之二【明】
翻不正護【大】,〔-〕【明】
翻寶護【大】,〔-〕【明】
多【大】,〔-〕【宋】【元】【明】【宮】
善作【大】,作善【宋】【元】【明】【宮】
翻天主與【大】,〔-〕【明】
估【大】,賈【宋】【元】【明】【宮】
女人【大】,婬女【宋】【元】【明】【宮】
憶【大】,〔-〕【宮】
泥【大】,泥中【宋】【元】【明】【宮】
之【大】,身【宋】【元】【明】【宮】
云【大】,如【宋】【宮】
筏【大】,茂【宋】【宮】
變【大】,轉變【宋】【元】【明】【宮】
那含【大】,阿那含【宋】【元】【明】【宮】
言【大】*,曰【宋】【元】【明】【宮】*
阿【大】,〔-〕【宋】【元】【明】【宮】
如【大】,汝【宋】【元】【明】【宮】
化【大】,化中【宮】
舍【大】,言【宋】
時【大】,人【明】
項【大】,頸【宮】
事【大】,是【宋】
王【大】,又【宋】【元】【明】
長老【大】,〔-〕【宋】【元】【明】【宮】
翻離垢山【大】,〔-〕【明】
不【大】,不能【宋】【元】【明】【宮】
脫【大】,〔-〕【宋】【元】【明】【宮】
大【大】,入【宋】【元】【明】【宮】
語【大】,說【宋】【元】【明】,【宮】*
云【大】,如【宋】【宮】
佛【大】,佛所【宋】【元】【明】【宮】
信敬【大】,敬信【宋】【元】【明】【宮】
不解翻【大】,翻不解【宋】【元】【宮】,〔-〕【明】
之【大】,〔-〕【宋】【元】【明】【宮】
為【大】,為汝【宋】【元】【明】【宮】
令【大】,今【宋】【元】【明】【宮】
便【大】,〔-〕【宋】【元】【明】【宮】
身【大】,〔-〕【宋】【元】【明】【宮】
復【大】,復化【宋】【元】【明】【宮】
目【大】,自【明】
羅【大】,離【明】
偈言【大】,〔-〕【宋】【元】【明】【宮】
身【大】,心【宋】【宮】
怨【大】,冤【宋】【元】【明】【宮】
禮敬【大】,敬禮【宋】【元】【明】【宮】
欲【大】,於【明】
明燈【大】,燈明【宋】【元】【明】【宮】
如苟【大】,山狗【宋】【元】【明】【宮】
阿那含【大】,須陀洹【宋】【元】【明】【宮】
須陀洹【大】,阿那含【宋】【元】【明】
所【大】,〔-〕【宮】
定【大】,處【宮】
啄【大】,喙【麗-CB】

顯示版權資訊
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