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BETA Online Reader
Page Loading ...
歡迎使用 CBETA Online
搜尋:希望
#行號
10462b09假安立耳!言見此愚夫無知如虫蟻等,故作言說以辨法相。故上經云「有諸言說,悉由愚夫希望見生。」亦云「微細諸虫,尚無有言說,而各辦其事。」爾時世尊重說頌言:「如虛空兔角「有諸言說,悉由愚夫希望見生。」亦云「微細諸
卷/篇章<1  ...23[4]56  ...10>
搜尋「希望」 1 / 1 次
注大乘入楞伽經

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四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成大修行。」

因上入三解脫門疾得菩提故大慧請如來說如諸菩薩等所修行法無漏方便

佛言:「大慧菩薩摩訶薩()則得名為大修行者。」

如來言具四方便能成就大修行此舉四下自徵釋

大慧云何觀察自心所現()如是觀察自心所。」

此謂三界依正等法唯是自心過習所分別隨入之所現者起信論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如是觀察名為正

大慧云何得離生住滅見()轉所依止獲意生。」

遠離生見者謂七地滿功用位畢於二種生中而能離彼相生見也證如幻性住第八地了心識等得意生身者即無功用道覺法自性意生身也

大慧言:「世尊以何因緣名意生身?」

因上八地菩薩既云轉所依識云何復名意生身問意生身者何因緣

佛言:「大慧意生身者()得遠離於生住滅見。」

意有三義故取意為喻一迅疾二無礙三遍以喻菩薩得如幻三昧現形十方以化眾亦有此三義也

意生身者亦復如是以法合喻可知

大慧云何觀外法無性()汝應如是勤加修學。」

此明修四如實行成上四種法門謂觀自心所現行成上一切法空門也遠離生住滅見行成上無生法門也善知外法無性行上無自性法門也專求自證聖智行成上無二門也是名菩薩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如實大方便故勸汝當勤行修學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不妄執諸法漸生頓。」

因上見妄想緣生於三界故大慧舉因緣相以請問

佛言:「大慧一切法因緣生()是名外緣前後轉。」

言泥團為因水杖等為緣而成於瓶為如泥瓶因果既爾例餘縷疊等四亦復如皆以縷草種酪為其因疊席牙酥為果義可知是名緣生之法必先因後果展轉而謂親起者為因疎助者為緣也

內者謂無明愛業等()此但愚夫之所分別。」

內緣者謂以無明愛業等為因緣故生陰界入身名之為果但是愚夫虛妄分別各見差廣如中論破因緣品所明然外由內變末相收為一緣起

大慧因有六種謂當有因()觀待因。」

上通說一切諸法內外因緣竟自下別說六種因及四種緣皆是愚夫自所分別

大慧當有因者謂內外法作因生果。」

言後果起時名為當有即是現在作因當來得果當有因也

相屬因者謂內外法作所緣生果蘊種子等。」

謂作攀緣已內外法生能所因果更相屬故果也種子因也

相因者作無間相生相續果。」

言互為果相相續不斷名為相因。《對法論俱有互為果如大相所相心於心隨轉。」謂有為相於有為有為法於有為相心於隨心法隨心法於互為果故亦名俱有因也

能作因者謂作增上而生於果如轉輪王。」

切有為唯除自體以一切法為能作因由彼生時無障住故譬如國人以其輪王不為損咸作是言:「我因輪王而得安樂。」

顯了因者謂分別生能顯境相如燈照物。」

妄想事生已能顯境相能所因果互相發明如燈照物

觀待因者謂滅時相[A1]斷無妄想生。」

如長短高下互相因待因果亦然因滅果起故名滅時相[A2]不見妄想法生

大慧此是愚夫自所分別()求其因相不可得。」

自下破計六種因緣生是自心妄想相若言頓生者則能所因果無別何有因相

若漸生者求其體相亦不可得如未生子云何名父?」

言未生子不得名父此之一喻俱破二見若因果同時頓生者則如父子齊體卑莫辨若先因後果則父先子後子若定後父稱何從以此責之二見都喪父喻因子喻又云如無父故不得名子前分已滅故分不得次第名

諸計度人言以因緣()皆是妄情執著相故。」

此說妄計四緣生者謂親能辨果名曰因緣更相依故謂所緣緣前後開導稱為次第礙生義故云增上諸計度人以是四緣能所生法相繫屬次第生者皆不可得唯是心量妄想執著相故四緣廣義唯識論所明

大慧漸次與頓皆悉不生()漸頓生見。」

佛昔方便說一切法從因緣生以破外道自然邪因又說緣生無我破外道執有我如下偈云為遮於能作說因緣和合為遮於常過說緣是無常。」今此會令捨權乘達唯心現結破云應離因緣和合相中頓漸生見

遮異見權實教中通有三說令諸菩薩知一切法從因緣生異外道見知從心現二乘見唯心性起不同權教學者應知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一切法無生亦復無有滅於彼諸緣中分別生滅相。」

以一切法無生故不得言滅但於彼不實諸緣中妄分別有生滅之相

非遮諸緣會如是滅復生但止於凡愚妄情之所著。」

明佛不遮緣起滅復生法以法自性不生故唯為斷凡愚癡惑妄想所計著故

緣中法有無是悉無有生習氣迷轉心從是三有現。」

言緣起有無一切諸法皆無生唯從自心習氣迷轉故三有現三有者謂欲有無色有也

本來無有生亦復無有滅()而說有生滅。」

離二取一切妄見則知所生法能生因緣皆本無非復推之使無也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於二義中而得清淨。」

因上言:「但隨世俗故而說有生滅。」故大慧舉言說分別相及心法門以請問也

佛言:「大慧有四種言說分別相()是為四。」

種言說文顯可知又夢言說者亦云八地菩薩得無生忍覺已緣勝解行地乃至七地所經境界不實說諸法如夢故名夢言說

大慧復言:「世尊()何處何因云何而起?」

問言說所出處問言說因何而生

佛言:「大慧依頭舌和合而起。」

等諸緣出言說處

大慧復言:「世尊言語分別()分別為因起言語。」

謂彼言說因分別生

若異者分別不應為因()是故非異亦非不異。」

若言說與分別異者不應因分別起言說若言說與分別不異者以分別不顯義言說亦應不顯義而言說能顯義是故俱非

大慧復言:「世尊()因言而入非即是言。」

因上言說能顯義故大慧問為言說是第一義所說是第一義并重舉上第一義心法以請而佛答言非言語是亦非所說何以故第一義者是自證聖智三昧樂境因言而入非即是言是故言殺如標月指若復見月知所標畢竟非月

第一義者是聖智內自證境()於第一義不能顯示。」

言語生滅動搖是無常故從眾緣生即無自體云何能顯第一義

第一義者無自他相()應當遠離言語分別。」

言第一義諦絕自他相言說涉有相故不能顯示又第一義者但唯證入自性真心心外無法外種種法悉皆無性言說妄想豈能顯故勸離言說分別依第一義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諸法無自性亦復無言說不見空空義愚夫故流轉。」

以諸法無體故無有言說凡愚不見言說空所說空故流轉生死

一切法無性離語言分別諸有如夢化非生死涅槃。」

言一切法及言說不實如夢如化夢化者豈有生死涅槃定相

如王及長者為令諸子喜()自證實際法。」

一頌舉喻下頌法合謂我今所演自覺聖智實際境界不說言說所說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自證聖智所行境界。」

大慧因上言第一義者是自證聖智所得非言說分別境界即舉自證聖智所得第一義以請問然第一義體離一異有無斷常不俱等四句見故大慧請離四句法也此中說三法以明四句有十二句依文有九隱顯互出一異上有四句有無上有三句常無常上有二句經家略故具如四宗論所明

遠離妄計自相()具足圓滿一切功德。」

言非獨離外道見亦離二乘執陰界入自共相見令諸菩薩及諸眾生速證如來無上種智

佛言:「大慧善哉善哉()常無常等一切自性。」

上雖言離有無等未知何者是有無今正出有無法體言凡夫愚癡不知是自心量妄習為因之所變現執著外法為有為無起四句等見此是妄計有無體也下十二喻況此有一異等法皆不真實是應遠離答上願為我說離一異有無常無常等所行境界

大慧譬如群獸為渴所逼()墮一異等執著之。」

鹿逐時焰況愚樂欲境言愚癡凡夫亦復如是合上群獸無始戲論分別所熏三毒燒心合上為渴所逼樂色境界見生住滅上於熱時焰而作水想取內外法墮一異等執著之中合上迷惑馳趣不知非水

大慧如乾闥婆城()離二自性法起有性分別。」

言三種量者一曰現量二曰比量三曰聖言量量者是楷定義譬夫升斗量物也現量現即顯現謂分明證境不帶名言無籌度親得法體離妄分別而非錯謬比量者比即比類謂以因由譬喻比類量度而得知如遠見煙必知有火隔牆見角必知是牛雖不親見亦非虛妄聖言量者謂以如來聖教為準繩故故古德曰吾佛滅後以經論為繩墨知識為指南以防閑魔外是也

五分論者一宗二因三喻四合五結宗因喻三云三支比量喻合但成之且如外道妄計聲為常於聲明中立量云聲是有法定常為因云所作性故同喻如虛空然而虛空非所作性則因上不轉引喻不齊立聲為常不若佛法中聲是無常故立量云聲是有法定無常為宗因云所作性故同喻如瓶盆楞嚴經音聲雜語言但依名句味。」豈常也外道種種計執自謂過人若不類彼立量比破之何由破執故如來所說五分論者以楔出楔將聲止聲也所謂摧魔外之異執定佛法之綱宗令諸眾生於自覺聖智所證境界離有無等諸異見故愚夫迷教者猶計有性一異斷常妄想分別

大慧諸修行者轉心意識()則著我人眾生壽。」

諸修行者應滅心意識離二自性能取所入如來地於有及無不生妄想若於自覺所證境作有無計還著我我所

大慧一切諸法自相共相()自證聖智三昧樂。」

言化佛但隨順愚夫妄起之見作種種言說自相共相令知不實法故非非佛者魏二譯皆云法佛

大慧譬如水中有樹影現()俱不俱等一切分。」

如來結勸於所證中應離如上凡夫生滅一異有無斷常俱不俱等惡見分別

然天竺邪見大約有三佛法外外道如上計執四句及六師九十六種外道是也附佛法外道起自犢子方廣自以聰明讀佛經書不明正見別生妄解譬夫牛飲水成蛇飲水則成毒諸師皆推不受是附佛法邪見人也學佛法成外道執佛教門而生惱煩不得悟入。《大論若不得般若方便阿毘曇即墮有中入空即墮無中入昆勒墮亦有亦無中。」《中論執非有非無名愚癡論倒執正法還成邪見人。」又大乘四門皆成見實語是虛妄生語見故涅槃是生死起貪著故多服甘露傷命早夭失方便門墮於邪故稱內邪見也是知法無定相迴轉隨心執則成非達之無咎如四句法通塞由人在法名四句悟入名四門妄計名四執之名四謗四句不動得失空生一法無差升沈自異但有所重所依立知立解絲毫見處不忘皆成外道故知見在即凡情亡即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諸識蘊有五猶如水樹影所見如夢幻不應妄分別。」

此頌上三喻類於五蘊不應妄起分別

三有如陽焰幻夢及毛輪若能如是觀究竟得解脫。」

頌牒四喻明三有不實以是觀者必得菩提

譬如熱時焰動轉迷亂心()愚夫生執著。」

一頌頌前初喻次一頌頌前法合

無始生死中執著所纏覆。」

通頌十二喻意由於無始執著我法所纏覆故

退捨令出離如因榍出榍。」

上十二喻如逆榍欲去生死榍

幻呪機所作浮雲夢電光觀世恒如是永斷三相續。」

又頌五喻觀世如是能斷三界永無相續浮雲電光上無文

此中無所有如空中陽焰如是知諸法則為無所知。」

言知諸法無體則無可知

諸蘊如毛輪於中妄分別唯假施設名求相不可得。」

言諸陰非有假名亦空無自性相

如畫垂髮幻夢乾闥婆城()愚夫妄分別。」

通頌七喻顯有無一異常無常等四句見不畫喻上文無

明鏡水淨眼摩尼妙寶珠()亦如石女兒。」

明諸法雖現皆無實事淨眼石女兒上文無

復次大慧諸佛說法()時微塵等而共相應。」

言諸佛出世凡演說法離四句絕百非建立誹謗凡情聖量所不能及大機未遇皆以四諦十二因緣證滅修道解脫生死而為濫觴之首不與諸外道勝性自然而共其相雖初說小乘之因緣已勝外道之玄妙

大慧諸佛說法()猶如商主善導眾人。」

為淨惑智二種障故猶如商主引導商人知道中通塞過咎止宿之處而又善別種種諸寶譬如來引導眾生斷除二障令住無相法中安隱之處而又善別諸乘差別地位之寶

言惑智二障者起信論六染心者名煩惱礙能障真如根本智故無明義者名為智礙能障世間自然業智故。」此義云何以依染心能見能現妄取境界違平等性故以一切法常靜無有起相無明不覺妄與法違故不能得隨順世間一切境界種種知故此約本末相依以明二障義若約二執以明二障者如後當引成唯識論以釋其

復次大慧有四種禪()攀緣真如禪諸如來禪。」

因上二障能障聖道不證如來菩提涅槃二轉依果凡學道者應修禪定發生無漏妙方能淨彼二障故次說四種禪也亦云六波羅蜜中禪定一行最為神妙能發起性上無漏智慧萬行萬德乃至神通光明皆從定故三乘學人欲求聖道必須修禪故通明四種禪也

大慧云何愚夫所行禪()是名愚夫所行禪。」

言修二乘觀行者達人無我見自他蘊界處皆是無常苦空不淨之相觀察不捨得初靜漸次轉勝至無想受滅盡三昧然不離相名為愚夫所行禪

云何觀察義禪()是名觀察義禪。」

義者諸法實相也從初地至七地菩薩觀二乘外道等法俱知不實已於法無我諸地相義隨順正故名觀察義禪也

云何緣真如禪()是名緣真如禪。」

何者是妄謂此二無我是妄念何以故為對治二種我見故說二種無我以所治既不實能治亦是妄故言二無我虛妄念若如實知如理平不起二無我妄念是名緣真如禪一作正念真如禪

云何諸如來禪()是名諸如來禪。」

言得如來地自證聖智真實法身常住寂滅令眾生得三種樂及得如來智慧法身不思議事也種樂者禪定樂菩提樂涅槃樂是名如來又先德約凡夫外道三乘一乘所依不同通有五種禪謂滯異計欣上厭下而修者外道禪正信因果亦以欣厭而修者是凡夫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禪悟我法二空所顯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禪若頓悟自心本來清淨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禪亦名如來清淨禪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自然漸得無量百千諸三昧也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相禪攀緣真如禪如來清淨禪。」

頌上四禪名也

修行者在定觀見日月形波頭摩深險虛空火及畫。」

此明外道二乘修禪之相也言外道計著神我於禪觀時見如日月形狀明淨朗或見紅蓮在深險之下二乘以自共相為實有灰身滅智同於虛空如薪盡火滅以為究竟涅槃畫字恐誤餘二本皆作盡字

如是種種相墮於外道法亦墮於聲聞辟支佛境界。」

如上諸相是外道及聲聞辟支佛禪境界也

捨離此一切住於無所緣。」

上句觀察義禪下自是攀緣真如禪

是則能隨入如如真實相()而摩是人頂。」

入如來清淨禪也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說何等法名為涅槃?」

因上外道以見神我為涅槃二乘以身智如薪盡火滅為涅槃故問如來說何等法為涅槃

佛告大慧:「一切識自性習氣()即是諸法性空境界。」

言諸識等見習轉已名涅槃者謂無明轉即變為明如融氷成水更非他物不餘處來故云即是諸法性空所顯真實境界

復次大慧涅槃者()一切聖者自證智所行故。」

明如來所證涅槃境界離斷常有無性故云何非常謂除自共相妄想故非常云何非謂三世如來所證得故非斷

復次大慧大般涅槃()諸修行者之所歸趣。」

以更不受生相續故涅槃不死以非有為生住滅法故涅槃不壞以無壞無死故為修行者之所歸趣

復次大慧無捨無得故()不一不異故說名涅。」

涅槃無煩惱可捨無菩提可得故非斷常一異唯證相應是名如來涅槃

復次大慧聲聞緣覺()彼於其中生涅槃想。」

二乘覺知陰界入中無冥諦神我捨離憒閙煩惱障滅不生顛倒不起未來生死分別於其中生涅槃想法華經但盡生死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

復次大慧有二種自性相()以不覺自心所現故起。」

因上一切識自性習氣等轉說名涅然一切識自性是凡夫法故明凡夫計著一切識自性起二種自性相也謂無始以來妄想言說習氣不斷故計著有言說自性相不知自心所起諸法故見有自共相陰界入一切法故執著著法自性相

復次大慧諸佛有二種加持()手灌其頂。」

上凡夫計著起二種自性相故如來對上二種自性相故以二種加持加諸菩薩

大慧初地菩薩摩訶薩()菩薩摩訶薩者是。」

言初地菩薩蒙如來神力加持故入菩薩大乘照明三昧入已一切諸佛皆現其前三業加持如金剛藏華嚴會中住初地時及餘成就初地功德相菩薩亦如是加

大慧此菩薩摩訶薩()受灌頂已而得自在。」

菩薩蒙加入定已於百千劫積集一切諸善根故漸入諸地能達治所治相至法雲地者總收地義略有二種一者果分此不可說證相應二者因分可以寄言辯於行解斷證等故故此十地修十勝行斷十種障證十真建立十地行有二種一者通相於地地具修一切諸善行故二者別相此復有一者十度雖諸地中皆具修習然別地相各說一增初地檀增二地戒增乃至十地智度增復修十行今略對明謂初歡喜地修願樂行說十大願樂利樂故便能斷異生性障證遍滿真如而此真如二空所顯有一法而不在故證此便得名歡喜地謂初獲聖性具證二空能益自他生大歡喜乃至第十地修受位行斷於諸法中未自在障便證業自在等所依真如而此真如普於一切神通作業總持定門皆自在故證此便得名法雲地謂大智雲含眾德水蔽如空麁重所依法身故

然此十地通於三乘一乘雖意明寄位若約三學初地願二地戒三地四地已上皆慧攝若約圓修行行齊修通有三德一證道德證智契如故二教道德德差別故三不住道德不住生死及涅槃故一地之中具足一切諸地功德初後圓融故若一向別逐行位而階差若一向同失進修而墮寂所以位位具德陛降宛然重重練磨本位不動將受佛職坐蓮華王座眷屬圍遶眾寶瓔珞莊嚴其身十方諸佛皆舒右手摩菩薩頂譬如自在轉輪聖王及天帝釋太子灌頂以授職位而得自在故

此諸菩薩亦復如是()異則不能。」

法合結示如文可知若不如是則不能見

復次大慧諸菩薩摩訶薩()皆由諸佛二種持。」

凡住獲通善說法要皆由二種神力加持所致故

大慧若諸菩薩()有如是等廣大作用。」

言離加持神力能說法者諸凡夫應能說言凡夫不能也況佛以大悲加持一切無情之物演法音矧有心者乎事見月光童經所明有見聞無非獲益故

大慧菩薩復白佛言()及殊勝地中手灌其頂。」

佛上說如初十二地未明加之所以故大慧請問何緣神力偏加二地

佛言:「大慧為欲令其遠離()以加持力持諸菩。」

為離二種過故初地須加為得二種利故十地須加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等如華嚴》、《大集中所明

大慧若不如是()以加持力攝諸菩薩。」

言初地不加必墮外道惡見及聲聞境[A3]十地不能速得菩提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世尊清淨願有大加持力初地十地中三昧及灌頂。」

菩薩積集善根如來本願故加猶如摩尼無思而應故云清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說作緣起非義有別。」

因上言諸佛說法以諦緣起滅道解脫而為其首非與外道性勝自在宿作自然時微塵等而共相故大慧舉上佛自說緣起請問世尊如佛說緣起是由作起非心自體起道亦說勝自在天等而生諸法今佛但以異名說作緣起非別有義耳

世尊外道亦說以作者故()本無而生生已歸。」

此難如來所說正類外道也

如佛所說無明緣行()是故外道說勝非如來。」

言如來說十二緣中無明無因非是有又說無明有故行有行有故識有非漸次相待其義不成復難如來說緣起不如外道故言外道說勝非同如來

何以故外道說因()又此有故彼有者則無有。」

何所以外道勝如來謂彼說微塵世性等因不從他緣生而能生他因常為因不為是故外道說勝也如佛所說觀行是無明觀識即是因如是一法即是因即是果緣雜亂無明生諸行諸行生老死老死生無如是展轉成無窮過又此有故彼有者無有定因以是二義釋成如來說不如外道

佛言:「大慧我了諸法唯心所現()非我所說。」

謂了諸法非有無生但唯心現故無說法因緣過失若不如是了知諸法心外見境計著有無有所言說皆成戲論

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無諸法言依何?」

有言說因緣之名必有所說因緣諸法若無所說因緣性言說依何而生

大慧雖無諸法()有諸法者此論則壞。」

言一切法但有言說都無實義故引龜毛兔角喻以明縱有言說自性亦無所說諸法自性

大慧非一切佛土皆有言說言說者假安立耳!」

此又明言說性亦無也起信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若言說有性則一切剎土皆應有言也

大慧或有佛土瞪視顯法()非由言說而有諸。」

釋上非一切剎土皆有言說以顯法故無言說自性

此世界蠅蟻等虫雖無言說成自事故。」

釋上言說是假安立耳言見此愚夫無知如虫蟻故作言說以辨法相故上經云有諸言說悉由愚夫見生。」亦云微細諸虫尚無有言說而各辦其事。」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A4]虛空兔角及與石女兒無而有言說妄計法如是。」

言上三物並無體但有言說妄計諸法名實自性亦爾

因緣和合中愚夫妄謂生不能如實解流轉於三有。」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所說常聲依何處說?」

因上佛謂言說所說皆無自性則無有因緣法故大慧舉餘修多羅佛自說十二因緣有佛無佛性相常住故問所說常聲何處說

佛言:「大慧依妄法說以諸妄法聖人亦現然不顛倒。」

言即說虛妄法為常也為愚夫見因緣妄法執以為實起生滅見如來說言此即是常以彼妄法諸聖亦現然不起於有無顛

大慧譬如陽焰火輪垂髮()有智不然然非不。」

此七喻者明境是一而見有異也

大慧妄法現時無量差別()一切愚夫種種解。」

彼虛妄法現時雖有種種無量差別水中月然非無常何故不是無常言虛妄法離有無故非無常云何離有無處起虛妄謂諸愚夫種種境界是離有無處而起種種虛妄見解

如恒河水有見不見()聖於妄法離顛倒見。」

如恒河水餓鬼見為火無火處見火即是見他好人不見者以譬愚夫無虛妄處見有虛妄即是見他聖人不見者是故諸聖於虛妄法悉離顛倒有無見故

大慧妄法是常()是故妄法其體是常。」

言諸妄法是真常故無種種相異可得故以愚夫妄想分別言有異故

大慧云何而得妄法真實()非聖言說。」

有少分想者謂生心動念念即乖法體失正念故既失正念非愚夫戲論乎

大慧若分別妄法是倒非倒()凡夫種性。」

愚夫分別緣起妄法為倒非倒遂有二種種性差別

大慧聖種性者彼復三種()所謂計著自相共。」

謂彼愚夫觀察妄法取自共相起聲聞乘種性

大慧何謂復有愚夫()離於憒鬧。」

即彼聲聞所觀虛妄自共相法遠離計著起緣覺乘種

大慧何謂智人分別妄法()無有外法。」

智者觀此妄法實相了彼能見所見從自心起故無有外法有無妄想起佛乘種性

大慧有諸愚夫分別妄法()此則成就生死乘。」

此釋第二愚夫種性言諸愚夫於此妄法取種種事性相決定執有實我實法起生死乘種性

大慧彼妄法中種種事物非即是物亦非非物。」

言此虛妄法離有離無是名三乘及凡夫種性

大慧即彼妄法諸聖智者()悉離一切諸分別。」

此重釋成佛乘種性如文可知

問曰云妄法是常以分別故而有別異謂即真如愚夫分別名為妄法此云即彼妄法習氣轉即說此妄名為真如既妄法即真如無復妄法與誰論即耶答曰如為不識水人指氷是水指水是氷但有名字寧有二物論相即亦如一珠向月生水向日生火不向則無水火一物未嘗二而有水火之殊耳一心法門亦復如是在凡夫即真如名妄法在聖人即妄法名真如聖凡情盡真妄見亡者孰得而名乎

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所說妄法為有為無?」

舉上三乘凡夫同觀妄法以問如來為有為無也

佛言:「如幻無執著相故()應如外道說作者生。」

言妄法如幻不可以有無而計著故若計著有性相者即是真實不可轉故則諸緣起妄法應同外道計從有無生一切法

大慧又言:「若諸妄法同於幻者此則當與餘妄作因。」

若諸妄法同於幻者此幻應與愚夫妄法作因當來必招餘報果故

佛言:「大慧非諸幻事()以諸幻事無分別故。」

非幻與妄惑為因以幻不實不起過惡及分別故若起諸過生分別者是則為因故非與餘妄作因

大慧夫幻事者從他明呪()非諸聖者。」

此明妄法如幻若心想計著者但是愚夫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聖不見妄法中間亦非實以妄即真故中間亦真實。」

上二句言聖人知妄惑體無實故不見於妄法下二句謂觀妄法實性故妄惑即是真實

若離於妄法而有生相者此還即是妄如翳未清淨復次大慧見諸法非幻()故說一切法如。」

言諸妄法離幻更無相似故說一切法如幻也

大慧言:「世尊為依執著()此執著顛倒相耶?」

既言離幻更無相似為計著種種幻相言如幻耶為異依此計著顛倒相言如幻耶

若依執著種種幻相()見種種色相不無因故。」

若計幻相謂諸法皆如幻者餘有性法非如幻故言非一切法悉如幻何故不如幻見人天男女色相非無因故亦非因呪術而起故不如幻者故

世尊都無有因()言一切法與幻相似。」

言都無別因令諸色相差別顯現可言如幻是故不可以見幻相相似說一切法如幻也

佛言:「大慧不依執著()不實速滅如電故說如。」

不以幻相有種種人天有種種二法相言一切法如幻以一切法當體不實速起速滅如彼電光故說如幻

大慧譬如電光見已即滅()而妄計著種種色。」

譬如電光剎那頃現現已即滅迅速無世間現見類合諸法依自心妄想現亦爾不能觀察不實非有而起執著自共色相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非幻無相似亦非有諸不實速如電如幻應當知。」

上二句頌非幻無有相似故說一切法如幻下二句頌上答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將非所說前後相違。」

大慧因佛先說一切法無生今又謂不實速如電說一切法如幻故言世尊前後所說自相違

佛言:「大慧無有相違()見其無性本不生故。」

由了諸法唯自心現即知生本無生故龍勝:「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故知無生。」由是觀之有無外法悉無自性本不生

大慧為離外道因生義故()非有無生故名無。」

外道以作者為生因義謂從有無生一切法有謂有種即自在微塵等為能生因也無謂無種即虛空自然等生也不說從自心妄想生故我說一切法不同外道無因邪因故名無生耳

大慧說諸法者()遮其無有斷滅見故。」

佛語大慧:「我說諸法非有無生唯是自心分別為令受化者知一切法雖無作者而業不亡是故攝受二種生死遮彼邪見斷滅戲論。」識論生死相續由內因緣不待外緣故唯有識。」因謂有漏無漏二業正感生死緣謂煩所知二障助感生死所以者何生死有二一分段生死謂諸有漏善不善業由煩惱障緣助勢力所感三界麁異熟果身命短長隨因緣力有定齊限故名分段二不思議變易生死謂諸無漏有分別業由所知障緣助勢力所感殊勝細異熟果由悲願力改轉身命無定齊限故名變易妙用難測名不思議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A5]。」類惡見斷滅論耶已上如來敘無生意竟文說如幻正答二義無有相違

大慧說諸法相猶如幻者()一切諸法如實住。」

如實住處者謂無所住故名如實住是自覺聖智無師智自然智之所證處不由他若有所住則為非住

大慧見一切法如實處者謂能了達唯心所現。」

從無住本立一切法非了唯自心者豈能明見乎是故如來所說諸法無生如幻無有相違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無作故無生有法攝生死了達如幻等於相不分別。」

以無作性故說無為遮斷見故說業性攝生死觀諸法如幻性相故即無相可得是故遠離緣起分別

復次大慧我當說()復能開悟一切眾生。」

上如來為眾生故慈悲方便作種種異說令眾生了名句中實義莫著言說故說名句文身告諸菩薩能觀此相達其義趣疾得菩復能以是開覺眾生是知法無言象非離言象若無言象而惑倒執言象而迷真故聖人利見垂象設教豈徒然哉

大慧名身者謂依事立名()是名文身。」

如依瓶盆事立瓶盆名謂一名二名多名能詮自名曰名身言句身等者即因名成句因句顯義如銅鐵等瓶句義各異謂一句二句多句能詮差別名曰句身由於此文能成名句謂一字二字多字為二所依名曰文身若依古譯翻文為味但是所顯非能顯也身者多法積聚義

復次大慧句身者謂句事究竟()謂長短高下。」

自下重明異義也句身謂句事究竟者有文時必有名未必有句若有句時必有名及文故云句事究竟也名身者謂諸字名各各差別如從阿字乃至呵字者如十四音阿呵等字皆初短次長高下亦爾故繼言文身謂長短高下即音韻屈曲長短高下也句必依文字立故

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四

續【CB】,屬【大】(cf. T16n0672_p0600a20) 續【CB】,屬【大】(cf. T16n0672_p0600a20) 界十地【CB】【宮-CB】,十界地【大】(cf. 《福州藏》(日本宮內庁書陵部藏大藏經db2第5651帖第18圖第17行)) 如【CB】【宮-CB】,始【大】(cf. 《福州藏》(日本宮內庁書陵部藏大藏經db2第5651帖第20圖第16行)) 亡【CB】,云【大】(cf. T14n0475_p0537c16; T14n0476_p0558c04)

顯示版權資訊
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