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 CBETA Online
搜尋:天使
#行號
10466c02是時度異有是時,佛說度眾生。云何度說眾生?過去說、未來說、現在說。云何過去說?如天使修多羅所說,上啟閻羅:此人先不知父母兄弟等、不知功德、不知善惡等,願教其。如是。在說。云何過去說?如天使修多羅所說,上啟閻羅
卷/篇章<1[2]3>
搜尋「天使」 1 / 1 次
三彌底部論

三彌底部論卷中

如諸部前所說人是常無本故如是我等今

若無本成常生死無本亦應是常此言不應人無本不可說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人是常憶過去世故如是等今說

若我定異陰者陰壞時人不滅應憶過去世時事只應此人不應有異人而輪轉生死無斷絕時此語不應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人是常說處故如是我等今

斷苦流滅故至有餘涅槃故身猶存住名之度彼岸住婆羅門至無餘涅槃既至得無餘涅槃故是佛所說是故不說人常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人常到不動樂故如是我等今說

得無餘涅槃時便至不動樂若人常者不生不死如涅槃不生不死身亦不異其智慧在所處處亦[1]食不食[2]樂無[3]異常去時事不忘常故無變異亦無縛無解是故人常此語應遣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人無常有本故如是我等今

有漏起故是名說人以是故不可言陰與人是故人起不可說以是假說即答解前次佛說新等故

若人無常者眾生輪轉所作善惡業壞不作善惡業自來無先因故一切眾生悉應一種不造業應[4]脫者不由業自成既不由業自功德無所為先世時生亦無可憶是故人無常此語應遣

以是假說即答解前次倒法故落生故生老病死法人無常故如是

問曰云何說有人

答曰佛說有三種人

問曰云何[5]種人

依說人度說人滅說人(說者亦名安亦名制亦名假名)

問曰云何依[6]

如佛所說語跋婆耶言是是行所依說是其名安

是名依說如火譬如佛語舍利弗有人名象白淨可愛四大所成是名我如是一切亦如乳譬如是依修多羅等所說是名依說

如色得色人得色人不可說異色色不可說異得色人依色得名依色人若人說是色是是其色成名我見若人說色是我者以是過五陰人前所說成是其過復言若人說得色人異[7]名異我見若人說異我是過人異五陰成是其過

得色人相從而已非是真說若人說色得色人相從而已成其邪見若邪見者言無以是過前所說成是其過以是故是三過

是故實異邪見不隨實異不隨邪見依色得色人可說以是故得色人共色實可說是故是時色起是時得色人亦起是時色是時得色人亦滅不是不可說如是五陰十二門五道阿修羅道中陰為七道人生有迦羅[8]阿浮陀那肉團支新生童子年少中年善惡記心戒犯戒如是上一切合不依上諸法是名依說人可知

問曰云何度說人

答曰以是時度異有是時佛說度眾生云何度說眾生過去說未來說現在說云何過去

[9]使修多羅所說上啟閻羅此人先不知父母兄弟等不知功德不知善惡等願教其如是

如佛所說我過去世時曾作頂生王是名過去說

云何未來說

如佛所說轉輪聖王在中有時初入母[10]如入堂殿如是如佛語彌勒阿逸多後成佛時名曰慈氏是名未來說如是

云何現在說

答曰如佛說安伽人有耳璫種種寶飾臂手如是

如佛所說大富長者多有財寶大如意如是是名現在說佛依三世行制三說如是應知

以是行度說是名度說

[11]何滅說[12][13]依說人度說人佛說滅說人如過去身壞時是名滅說如是

如佛所說漏盡比丘五陰無常滅是名滅說如佛說偈言

智者莫能測  得至無動樂

是名滅說如是見依說度說是故說有人捨五陰生有處受五陰中間有如是

見滅說佛說無復有受陰處如是

問曰為捨五陰滅盡猶有所餘

答曰何所疑見先師意互相違故生疑諸部見五陰一邊從此有往彼有如是何以識上生故

佛言是人識戒熏定熏是其識上生勝處復說偈言

善惡二種業  
是業人世造
是業是其物  
自捉自隨去
麁陰是惡業  
細陰是善行
善惡二俱造  
隨捉逐業往

是人往生其受根義是以故其度天眼人見其度

如佛語比丘我見眾生落生如是一切是故諸部見五陰一邊從此有往彼有如是

又諸部說人如是從此有往彼有非是陰何以故佛說偈故

佛說偈言

生世樂歡喜  
異世樂欣然
作福二處歡  
自見其淨業
護根往善道  
不護墮惡道

佛復說言此死落生如是是故如諸部見人如是從此有往彼有非陰如是

又諸部說無人從此有度彼有何以故如佛言新天人人見如是

佛復說言是是行行所依是是受其名如火依薪受其名如是

佛復說一切德人生世間多人受安樂如是前世已生不復更生是故無人捨此度彼有是故生疑

前所問為捨五陰滅盡猶有所餘若捨五陰五陰無遺餘從此有度彼有如佛說偈言

棄捨此人形  受天身具足

如佛說人無財寶一切捨隨所往如是如佛說臨死時捨其身獨自去在世之時言皆是我有臨死之時一切捨獨自去戒定熏心此善業上生是故佛說善心而已上生勝處是故捨五陰滅盡往彼勝處依業不滅佛說偈言

是業是其物  自捉自隨去

中陰根故往生彼處受根義行中陰處天眼見中陰色

如諸部說五陰一邊從此有往彼有是故捨[1]如是

前所說如是人從此有往彼有唯人而已爾者應至道實異無往若實異若常若不常成邪見如前所說實異常不常成邪見以是故人共陰實異不可說是故是人而已往生處不可說如是

問曰云何人身滅時五中有起

答曰人欲滅時中有起時依五中有是名五中有人可說逐過去說依度說人可說以是故不依人是故不依義不是人可說如是見法念滅念滅不滅行念念是名佛[2]應當以是故捨五陰身都盡人從此有度彼有是故說有人捨五陰生有處受五陰中間有如是

問曰為前受五中陰處後捨人五陰答曰若如所問生成有間若生成有間者聖人滅應更受有不成滅四取若陰與人別是所不應如是

問曰為先捨人五陰受五中陰身答曰不如若如所問一人一念中便應成兩種有是所不應如是

問曰今者云何捨人身受五中陰身為一時而受為不一時

答曰是一時問曰云何

答曰人臨死時最後一念心現起時中陰心未起最後一念心滅時中陰心方起中陰心起時成五中有人是故說捨人陰受中有以故中陰心起時成從人中落中間有處成心住是處時是名落生是故相應時應當有人捨五陰生有處受五陰中間有如是一切當說我今

問曰陰有源本不而從陰次第生至今為有為無本如是何所疑

答曰佛語比丘生死無本眾生輪轉生死源本不可知如是為無實故不可知為有實故不可知如十二[3]十三門實無故不可知為無智不可知何以故無色界人二界人無智故不知如世界成不成直置不可答有展轉源本是初有可說是故我等生

問曰人前生源本不可知為實有為實無若有知見可說

答曰實有不可知何以故譬如實有物覆故不可知亦如一毫微塵細故不可知又如地曠故不可知亦如眼皮極近眼故不可知如海岸極遠故不可知復如眼根弱故不可如髮毫端亦如芥子聚以一芥子投聚中色相似故不[1]又如恒河流水以一把鹽投河中淡水力多故鹽不可得亦如寶物在壁內隔障故不可見亦如鬼神隱形故不可見如無知人不知命所餘故不可知如寶物在壁障隔等實有不可知如是人源本有不可知如是

難曰從此源本若塵及毫端等實有不可知餘人見如天眼見毫端

又如地[A1]邊際唯天眼者見復如眼皮自不[2]者見如海岸不可知渡到者見髮毫端明眼者見以一芥子投芥聚中[3]明眼者見恒河水以一把鹽投之唯魚近其邊知覆障財寶天眼者見隱形鬼神唯同類見方術人見餘命不可知他心智人見如是所說一切有言不可見不可知然一切可知可見源本無人知是故如覆障寶物等實有不可知非因復說實有不可知何以故無能測量[4]如雪山實有不可稱量何以故能測量故

難曰若為知雪山稱量實有不可知答曰雪山[5]有量數挍略雪山稱量實有可知故無能測量不可知難曰若挍略可知此非但挍略知非稱量實知便成無明

又問曰不實故稱量不可知

答曰不實不可知何以故如修多羅中所說佛言物不實處無知聲

如佛語比丘如酥油燈滅其灰其墨不可知如是須彌大海大地劫盡火劫起時一切燒蕩盡其塵其墨不可知如是

佛言源本不可知亦復如是如酥油燈滅墨塵不實有不可知如是源本不可知亦復如是

問曰如實物有處佛說不可知聲

如律中所說若人酒著手若器此人以手捧器奉上比丘盛食比丘不知得食無罪是故此非因

又說不實不可知若源本實有者佛實智應從彼起不應說言不可知以佛說不可知故是源本不實有

答曰此義處不爾佛實[6]不從彼起如世[7]常無常等處佛不答是故無因復說不爾故源本不可知佛說不可知若佛直說無源本成斷見若佛說有源本復成常見二種語不應是不應故佛說不可知如是

問曰若生死有本者成常見若無本者成斷聖人生死本已盡別本更起應知而不爾別本更起者便成斷見生死源本不實有不可知何以故生死輪轉無窮故佛語諸比丘有依愛本不可知從此起愛謝在過去從此起愛未來當起如是一切以是故無有愛本是故生死無實本不可知

復次生死常起故若無生死亦無涅槃如佛語阿難有漏五陰滅盡時是名滅是名涅槃

佛又語阿難涅槃雖滅盡不無本以是故生[8]滅有本是故生死本不實有[9]可知如是

復次因展轉合故一切人不以我為因本以我為因本生死不盡是故無本如是

復次憶知過去無數世界如佛所說過去時若欲知法識隨起知以是故識無數故境界亦無數應知亦無數是故生死無本如是

復次生死無本故若生死有本者過去生本亦應有是故不實有過去生本不可知如是

復次有愛展轉故佛說過去生本不可知生死本無者亦無其名若無法不應有名

答曰無法無名無名名不實雖無名以無名便是其名是故有名故是其不實如所說去源本名實故源本應實此語不是不爾如所說無法有名故有實者有法有名亦應無名不實何以故無名故若爾無法不實名亦不實實有法其名亦實有是故無法之名亦不實以是故源生不實有驗矣

難曰若爾實不實便[10]不定不實成實實成不實是所不應

復次有法遮言無有法無法始顯勝降實不實可見以是處無遮言有是名實如打物發此聲此聲無本故如是源生可說如兔角生死是源本難曰若生死無本者亦無其如是無本無末與涅槃無異是所不應答曰是實無本五陰展轉相生故是故無常因展轉果亦展轉

問曰若生死無本者[11]亦無中末無者生死亦無如林無本無末亦無中便無此林如是無生死如是

答曰不爾何以故如團圓物無本中末無圓物生死亦爾

難曰若團圓物無本中末而有者[1]第二未可壞生死亦爾

答曰恐如是生死不滅如所執本無故一切法無此是下執以前生因展轉故是故無本因壞故生死盡生死壞因亦盡[*]前憶過去無數世界故是故佛說無源本若生死[2]陰展轉無本故成常見依陰依度佛說有眾生如是

說曰陰展轉無本者眾生展轉亦無本眾生不應展轉何以故佛已說生死無本故

問曰若生死無本佛何故說不可知何不直言無

答曰若佛直說無者不應起三種邪見三種邪見者第一我前身曾生不第二我後更生第三我今若為生不應生疑以是故佛說不可知是故佛說應當知如是佛說法有二何者二種一為法二為眾生

云何為法如佛所說源生不可知有愛本不可知為法故說無生死源本可說云何為眾生無明覆眾生輪轉生死為眾生故說法生輪轉生死是故佛為說說曰如是時法至其心依度是時佛說是眾生

問曰何故佛說有法源生不可知

答曰佛不應為眾生說無源本

難曰如是時法依度是時佛說是眾生爾時法無常可說不應說眾生常無常如是源生可說不可說可知生死無本驗矣

三彌底部論卷中

不【大】,〔-〕【宋】【元】【明】【宮】
苦【大】,若【明】
異常【大】,常異【宋】【元】【明】【宮】
解【大】,脫【宋】【元】【明】【宮】
三【大】,二【宋】
說【大】,說人【明】
色【大】,色人異色【宋】【元】【明】【宮】
羅【大】,〔-〕【宋】【元】【明】【宮】
天使【大】,龍天使【宮】
腹【大】,胎【宋】【元】【明】
云【大】,問曰云【明】
答【大】,人答【明】
逐【大】,遂【宋】【元】【明】【宮】
語【大】,諸【宋】【元】【明】【宮】
說【大】,〔-〕【宋】【元】【明】【宮】
門【大】,問【宮】
可【大】,足【宮】
其【大】,其邊【元】【明】【宮】
明眼【大】,眼明【宋】【元】【宮】
故【大】,〔-〕【宋】【元】【明】【宮】
石【大】,實【宋】【元】【明】【宮】
智【大】,知【宋】【元】【明】【宮】
問【大】,〔-〕【宋】【元】【明】【宮】
死【大】,無【宋】【元】【明】【宮】
不【大】,〔-〕【宋】【元】【明】【宮】
是【大】*,〔-〕【宋】【元】【明】【宮】*
末【大】,矣【宮】
第二【大】,第一【宮】
源【大】,無源【宋】【元】【明】
曠【CB】,嚝【大】

顯示版權資訊
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