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 CBETA Online
搜尋:道路
#行號
10279c20,我等當聽得大利益。」諸比丘行時,作戲調言語,諸天神皆瞋,呵責比丘言:「沙門釋子道路遊行,何不說法呪願,諸天神得歡喜利益。」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從今諸責比丘言:「沙門釋子道路遊行,何不說法呪願,
20279c23,何不說法呪願,諸天神得歡喜利益。」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從今諸比丘道路行時,應說法呪願,天神歡喜利益。若比丘在園中住、樹下住、或水邊住、或泉邊住、或多。佛言:「從今諸比丘道路行時,應說法呪願,天
30287a19禮在一面立。諸佛常法,客比丘來,以如是語勞問:「忍不?足不?安樂住不?乞食不乏、道路不疲耶?」佛即以是語勞問是比丘:「忍不?足不?安樂住不?乞食不乏,道路不疲耶?」安樂住不?乞食不乏、道路不疲耶?」佛即以是語
40287a21乞食不乏、道路不疲耶?」佛即以是語勞問是比丘:「忍不?足不?安樂住不?乞食不乏,道路不疲耶?」比丘言:「忍,足,安樂住,乞食不乏,道路不疲。」即以如是事向佛廣說。佛安樂住不?乞食不乏,道路不疲耶?」比丘言:「
50287a22不?足不?安樂住不?乞食不乏,道路不疲耶?」比丘言:「忍,足,安樂住,乞食不乏,道路不疲。」即以如是事向佛廣說。佛知而故問:「彼土何如?」答言:「多雪。」佛言:「從,安樂住,乞食不乏,道路不疲。」即以如是事向
卷/篇章<1  ...3738[39]4041  ...61>
搜尋「道路」 1 / 5 次
十誦律

十誦[14]卷第[15]三十九([16]第六誦之四)

[18]明雜法之四

佛在芻摩國與五百大眾共會爾時世尊與五百比丘說五陰法所謂色受想行識時諸比丘持鉢著露地天魔變作大牛身來向鉢有一比丘遙見牛來向鉢[19]座比丘言:「此大牛來向[20]不破我鉢耶?」佛語諸比:「此非牛是魔所作欲壞汝等心。」佛言:「從今房舍中應作安鉢處。」

佛在舍衛國有比丘從憍薩羅國共估客遊行來向舍衛國時估客載滿車油在道行險難處有一估客車破牛脚跛是人語諸伴言隨力多少為我取油莫棄於此。」[21]:「等車各自滿重若取者共汝俱失。」諸伴捨去是一估客獨守此油心愁不樂諸比丘從後諸比丘以二事故在後一者恐塵坌二者[22]守油人見比丘來大歡喜作是念此油非是我有今當施僧。」諸比丘來至便語諸比丘:「集在一處我施僧油。」時諸比丘各分取油盛鉢[23][24][25]鍵鎡盛已持去道經市中前去估客見[26]比丘持油來即生妬心語諸比丘言:「汝此油何處買來何處賣何處下馱何處取利?」諸比丘聞是語心不是事白佛佛言:「從今不得道[27]檐油行犯者突吉羅。」佛自恣後遊行教化有比丘手執革屣行佛見已知而故問:「何以手執革屣?」答言:「我脚指間破無物可塗。」佛言:「從今聽畜盛[28]油囊受一升若半升又更應畜覆囊物。」

佛從迦羅衛國與諸比丘行向舍衛國諸天神隨比丘行作是念:「若諸比丘[29]能說法我等當聽得大利益。」諸比丘行時作戲調言諸天神皆瞋呵責比丘言:「沙門釋子[30]何不說法呪願諸天神得歡喜利益。」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從今諸比行時應說法呪[31]天神歡喜利益比丘[32]園中住樹下住或水邊住或泉邊住或多人處住時諸天神多有來集皆作是念諸比丘或[33]說法我等聽受得大利益。』諸比丘在園中住樹下住水邊住泉邊住多人處住時說法呪[34]諸天神[35]得歡喜利益。」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從今[36]中住樹下住水邊住泉邊住多人處住時當說法[*]天神歡喜利益。」

佛在舍衛國比丘向暮有賊處行見賊已比丘畏賊故失衣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言:「從今比丘不得向暮賊處行若有事緣向暮行時以衣分著兩肩上以繩繫腰疾過賊道。」

佛在阿羅毘國時阿羅毘無水諸比丘是事白佛佛言:「應作井。」

佛在阿羅毘國國中有新成僧坊比丘掃地無棄糞物是事白佛佛言:「應畜糞箕。」

佛在舍衛國有比丘患數數起故大疲極是事白佛佛言:「應床上穿孔床下安器。」

佛在舍衛國長老優波離問:「世尊如弗迦羅沙王婆羅門從佛乞三種禮敬:『若沙門瞿曇見我乘象時若手持[1][2]著革屣[*]斂脚時若却頭上[3]見是已當知我已禮敬沙門瞿曇我在道行時[A1]竪脚或却天冠或却蓋見是已當知我已禮敬世尊若沙門瞿曇見我在大眾中[4]語時喜笑時或掉衣角時見是已當知我[5]禮敬世尊。』比丘應作是三種禮不?」佛言不得。」佛語優波離:「稱和南者是口語若曲身是名心淨優波離若比丘禮時從座起袒右肩脫革屣右膝著地以兩手接上座足。」

佛在舍衛國諸比丘於祇[6]中處處剃髮諸天神金剛神皆瞋訶責:「此處不應作是。」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從今不[7]處處剃髮。」時多積髮佛言:「應除棄。」除棄時比丘吐逆佛言:「應一處作坑。」

佛在舍衛國有人施僧華鬘諸比丘不受不知用華鬘作何物是事白佛佛言:「聽受應以鍼釘著壁上房舍得香施者得福。」

佛在舍衛國時眾僧髮長剃髮人大懅時有一剃髮人作比丘是比丘作是念:「若佛聽我畜剃髮刀剃僧髮者善。」事白佛佛言:「聽畜剃刀與僧剃髮。」

佛在舍衛時僧指爪長剃髮人懅時有剃髮人作比是比丘作是念:「若佛聽我畜截爪刀與僧截爪者善。」是事白佛佛言:「聽畜刀與僧截爪。」

佛在舍衛國爾時僧鼻毛長時剃髮人懅有剃髮人作比丘是比丘作是念:「若佛聽我畜鑷拔僧鼻中毛者善。」是事白佛佛言:「聽畜鑷拔僧鼻中毛。」

佛在舍衛國諸比丘露地敷繩床結跏趺坐禪天熱睡時頭動有一毒蛇繩床前行見比丘頭動蛇作是念:「或欲惱我。」即跳螫比丘額是比丘故睡不覺第二螫額亦復不覺第三螫額比丘即死諸比丘食後彼處經行見是[8]比丘死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以是事集比丘僧集比丘僧已語諸比:「從今繩床脚下施[9]支令八[10]。」

佛在舍衛爾時長老畢陵伽婆蹉眼痛入浴室洗時汗入眼中便增痛佛言:「應以泥塗額上。」時泥氣入[11]眼復增[12]是事白佛佛言:「應以香和泥塗額上。」

佛在舍衛國長老優波離問佛如佛說:『汝目連從今僧自說戒我不入僧中。』諸比丘不知誰應說戒?」佛言:「應上座說若上座不利次第二上座如是次第能者說。」時有說戒人處處忘忘時默然住佛言:「應授。」諸比丘便次第授佛言:「不應次第授[13]授忘處。」

佛在舍衛國[14]長老優波離問佛:「阿耆達婆羅[15]佛八種漿周羅漿牟羅漿[16]羅漿伽漿[17]提漿頗梨沙[18]漿桃漿[19]蒲萄漿今日受明日得飲不?」佛言:「無滓病者得[20]有滓不聽飲。」

佛在王舍城有大僧坊是中有客比丘初夜中夜後夜一一時來下座比丘脫衣坐遣令起[21]下座答言:「[22]座不知時。」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從今若唱時若打[23][24][25]取臥[26]後敷私臥具然燈星宿出時禪鎮著頭上是已後不應遣下座起遣者突吉羅。」

佛在阿羅毘國阿羅毘上座初夜坐禪中夜還房房時道中畏師子虎狼熊羆是事白佛佛言[27]舍四邊應作牆若作籬繞四邊竪柵。」

佛在阿羅毘國有新房舍天旱久不雨後卒雨大水漬牆壁爛壞是事白佛佛言:「應作水[28]四邊應作塹。」

佛在舍衛國爾時比丘尼僧髮長時剃髮人懅不得剃有一比丘尼名提舍先是剃髮人作是念:「若佛聽我畜剃刀與比丘尼剃髮者。」是事白佛佛言:「聽畜剃刀剃比丘尼髮。」

在舍衛國時比丘尼僧爪長剃髮人懅[29]比丘尼名提舍先是剃髮人作是念:「若佛聽我畜剪爪刀與諸比丘尼剪爪者善。」是事白佛言:「聽畜剪爪刀與比丘尼僧剪爪。」

佛在舍衛國時諸比丘尼僧鼻毛長剃髮人有一比丘尼名提舍先是剃髮人作是念若佛聽我畜鑷與比丘尼拔鼻中毛者善。」事白佛佛言:「聽畜鑷拔諸比丘尼鼻中毛。」

佛在王舍城爾時六群比丘以貝[30]珠裩諸居士呵責言:「諸沙門釋子自言:『善好有。』以貝[*][1]衣著如王如大臣。」是中有比丘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向佛廣佛以是因緣集比丘僧知而故問六群比:「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以種種因緣呵責六群比丘:「云何名比丘以貝[*][*]衣著?」種種因緣呵已語諸比丘:「從今不得貝[*][A2][A3]衣著著者突吉羅。」

佛在舍衛國阿耆達婆羅門持衣施佛佛語阿耆達:「是衣分與僧。」時分與僧諸比丘不受作是言:「我三衣具足何用是衣為?」是婆羅門還到佛所作是言:「世尊諸比丘不受我衣。」佛持刀與阿耆達教言:「以刀割一張[2]作衣[3]人與一段。」

佛在舍衛國時長老跋提[4]衣段段裂佛見是跋提知而故問跋提:「[*]衣何以破壞?」答言:「我糞掃衣故世尊是以[5]。」佛語跋提:「[6]糞掃衣若居士衣好割截治令周正別施緣。」佛自恣後人間遊行教化有一比丘手執革屣行佛見是[7]比丘知而故:「何以故手執革屣行?」答言:「革屣[8]。」[9]師懅不得治佛言:「從今聽畜錐刀畜若能縫者隨意縫治。」

佛在舍衛國爾時比丘尼僧誦戒不利瞿曇彌比丘尼往到佛所頭面作禮在一面立已白佛言:「比丘尼僧誦戒不利願世尊教令誦利。」佛言:「不得何以若比丘尼能一聞我語能受持者將來。」曇彌還所住處諸比丘尼問瞿曇彌:「得教誦戒不?」答言:「不得。」「何以故不得?」「佛言:『若比丘尼能一聞我語能受持者將來。』」時修目佉比丘尼是婆羅門種出家[10]念力白瞿曇彌言:「我能受持。」時瞿曇彌將修目佉比丘尼往到佛所爾時世尊欲二月遊行教化是時多有諸天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摩睺羅伽人與非人皆詣佛所時二比丘尼不得聞戒即還住處諸比丘尼問言:「得教誦戒不?」答言:「不得。」「何以故不得?」答言:「佛欲二月遊行多有天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緊那羅摩睺羅伽人與非人皆詣佛所得聞戒。」爾時世尊二月遊行竟還舍衛國時瞿曇彌將修目佉比丘尼往到佛所頭面作禮在一面立已白佛言:「世尊諸比丘尼誦戒不利願世尊教諸比丘尼。」佛言:「不得何以若有比丘尼一聞我語能受持者將來。」曇彌言:「願世尊說是修目佉比丘尼能受持。」佛即為說修目佉比丘尼即時受持爾時世尊更為瞿曇彌修目佉比丘尼種種說法示教利喜時佛為瞿曇彌修目佉比丘尼說法示教利喜已默然即從座起頭面作禮右繞而去時佛見瞿曇彌修目佉比丘尼[11]右遶不久以是事集比丘僧[12]已語諸比丘:「今比丘應誦比丘尼戒莫令忘失何以故女人喜忘智慧散亂我般泥洹後諸比丘尼當從大僧問戒法。」

佛在舍衛國爾時長老阿難與大眾圍繞說法時有上座比丘後來第二下座第二下座復起第三如是上座來次第起故眾亂妨聽說法諸長者作是念:「此中亦無有前食後食何用次第坐為聽說法。」爾時世尊見諸長者呵責比丘佛以是事集比丘僧語諸比丘:「從今聽法時上座不應遣下座起起者突吉羅[13]和上[14]恭敬故自起不得起他若起他者突吉羅。」佛言:「從今三比丘中間隔三歲得共大床坐二人得共一繩床坐不得三人[15]坐床上應一人坐不應二人。」

佛在舍衛國有一長者請佛及僧明日食默然受知佛受已從座起頭面[16]作禮右繞而還家竟夜辦種種多美飲食爾時六群比丘與十七群比丘先共諍時十七群次應守僧坊六群比丘次與迎食不時來還如上樹因緣說

佛在舍衛國有二比丘一名旃陀名蘇陀是二比丘共作知識是二比丘試著他衣如善誦中說

佛在舍衛國有一放猪人失猪有弊惡人祇洹塹邊殺猪[17]分持去爾時諸比丘中前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見地猪腸各相謂言:「汝取是煮我入城乞食。」有煮者有乞食者時失猪人入祇洹求猪見烟起至比丘邊問言:「大德此中何所?」答言:「煮猪腸。」是人言:「我今失猪汝等煮必殺我猪。」答言:「不殺。」問言:「何處得?」答言塹邊地得。」共相謂言:「[18]比丘不肯直首詣官斷。」即將詣官時斷事人言:「大德實殺猪不?」答言:「不殺我等祇洹塹邊地得是腸。」斷事人多信佛法能正斷事作是言:「比丘必不殺猪[19]比丘去從今莫復取露地猪腸。」是比丘向諸比丘說諸比丘以是事向佛廣佛言:「從今露地猪腸不得取取者突吉羅及園中甘蔗多羅果亦如是。」

爾時有一人親里死是人即以白㲲纏死人棄阿難從道行見是死人上有㲲欲往取時死人動肩言:「取我㲲。」阿難即捨㲲而去至祇洹中向諸比丘說:「我道中行見死人上有白㲲。」時有比丘名黑阿難身體強壯:「死人在何處?」阿難言在某處。」是比丘即到死人上取白㲲死人動肩語:「長老黑阿難莫取我白㲲。」爾時黑阿難唾是死人作是言:「餓鬼汝從何處來貪著此汝前世慳貪故墮餓鬼中。」黑阿難即擔衣前去鬼隨後啼逐黑阿難持此白㲲入[1]祇洹爾時守祇[*]洹門大力善神不聽此鬼入即墮塹中時黑阿難以㲲示諸比丘言:「我從彼死人邊取是㲲來。」諸比丘問言:「死人在何?」答言:「今墮祇洹塹中。」諸比丘不知云何事白佛佛言:「從今死屍未壞不得取物取者偷蘭遮。」爾時六群比丘以鍼[2]死屍身令壞取衣有人見呵責言:「沙門釋子自言:『善好有[3]。』云何如旃陀羅以鍼破死屍取衣?」是中有比丘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是事白佛佛言:「從今不得以鍼破死屍[*]突吉。」爾時佛語黑阿難:「還送死屍著本處還以白㲲覆上當在餓鬼後行莫在前行當在左莫在右邊當近頭莫近脚莫為鬼所[4]。」

佛在舍衛國有人施比丘尼僧木桶諸比丘尼不受不知何所用是事白佛佛言:「應取用盛澡豆。」

佛在舍衛國有比丘尼名周那難提面貌端正顏色清淨以麁繫腰繩并襵兩邊著泥洹僧令胯麁大而腰細有估客見已語諸伴言:「看是比丘尼胯。」比丘尼聞已心不喜是事白佛佛語諸比丘:「從今比丘尼不得并襵兩胯上著泥洹僧犯者突吉羅。」

佛在舍衛有一比丘不著[5]身衣倚新畫壁立畫剝落是事白佛佛言:「從今比丘不著襯身衣倚畫壁者突吉羅。」

佛在舍衛國諸比丘於祇洹中處處然火似鍛作處諸金剛神皆瞋呵責言:「云何名比丘污此地?」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從今不得處處然火犯者突吉羅應一處。」

佛在舍衛國諸比丘於祇洹中處處洗浴用澡豆或用土以濕熱故生蟲諸金剛神皆瞋呵責言:「云何名比丘污此地?」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從今不得處處洗浴一處就水[*]。」

佛在釋迦國釋摩訶男請佛及僧明日食佛默然受知佛受已頭面作禮右繞而去到舍通夜辦種種多美飲食朝敷坐處已往到佛所白言:「時到佛自知時。」佛與諸比丘僧入其舍是會有肉佛及僧次第坐竟釋摩訶男自手行飯下肉爾時六群比丘畜狗疾食竟拾滿鉢骨置前舉眼高視時釋摩訶男循行看僧食誰得誰不得[6]見是鉢中盛滿物語諸比丘:「大德此鉢是恒沙諸佛[7]幖幟何以輕賤此鉢汝自賤鉢我亦不[8]但恐汝後持此不淨鉢[9]我食。」爾時佛見釋摩訶男呵責已時佛呵責六群比丘:「云何以鉢盛不淨物從今不得[10]鉢盛不淨物盛者突吉羅。」

佛在王舍城爾時六群比丘以脚扶鉢受食是事白佛佛言:「從今不得以脚扶鉢受食犯者突吉羅。」爾時六群比以革屣頭扶鉢受食是事白佛佛言:「從今不得革屣頭扶鉢受食犯者突吉羅。」

佛在王舍城六群比丘與無鉢人受具戒爾時六群比丘與十七群比丘喜共諍時六群比丘次守僧坊十七群次與迎食時十七群比丘守僧[11][12]比丘索鉢來:「作何等?」答言:「與汝請食。」[13]比丘:「無鉢。」問言:「汝無鉢出家耶?」答言:「如是。」時十七群比丘作是言:「汝是大智德人無鉢便得受具戒。」是比丘聞是語心不是事白佛佛言:「從今無鉢[14]不得與出家受具[15]若與[16]受者突吉羅。」

佛在王舍城爾時跋難陀釋子度一賊主出家作比丘後入王舍城乞食所可到[17]諸婦見是比丘來便藏衣物作是言:「此人詐作乞食看我衣物必欲來取。」是比丘聞是語心不喜向諸比丘說諸比丘以是事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已知而故問跋難陀:「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以種種因緣呵責跋難陀:「云何名比丘度賊主出家?」種種因緣呵已語諸比丘:「從今不得度賊主出家若度者突吉羅若因緣欲度者度已應令離本處去五六由旬若知善好有德還可將。」

佛在舍衛國爾時飢餓乏食有一比丘未滿五臘應受依止往到親里家四五日住已別欲去親里問言:「何以故去?」答言:「我須依止故。」親里言:「大德今飢餓世或當餓死何用依止?」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從今飢餓時可得日日見和上處聽住可日日來若日日不得來者可至五日若五日不得來布薩時應來若布薩時不得來乃至二由旬半至自恣時應來見[*]和上。」

佛在舍衛國憍薩羅國有邊聚落爾時波斯匿王稅是邊聚落邊聚落人即皆捨去彼處有比丘住不得衣食故捨房舍去王後有教不復稅奪諸人聞已即還本處諸比丘[1]爾時諸外道從憍薩羅國來向舍衛國[2]入僧坊見是僧坊清淨莊嚴釜鑊甕器坐具臥具滿僧坊中語諸居士:「汝此僧坊聽我等住者善。」答言:「隨意。」諸外道便住有諸比丘從憍薩羅國遊行向舍衛國到是僧坊乃見是[3]中清淨莊嚴釜鑊甕器盆物坐具臥具滿是坊中諸比丘共相謂言:「此裸形外道無田宅民戶何由能辦如是供養是先比丘住處。」諸比丘語言:「汝去。」答言:「何以[4]?」語言:「此先是我等住處。」外道答言:「大德此不從汝等得汝亦不安我在此我從居士邊得居士遣者我等當去。」諸比丘往語居士此本是我等沙門住處[5]使我等此中住者。」諸居士問比丘言:「[*]僧坊去幾歲?」:「十歲。」諸居士問外道:「汝等此中住來幾歲?」答言:「十歲。」諸居士作是言:「[*]不可得何以比丘捨去已經十歲外道住來亦經十歲不得遣去。」諸比丘默然[*]是事白王王言誰言十歲捨去十歲住中不得遣去?」時王即遣人往以拳打外道齒折遣去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從今兩寺相近者應共作羯磨一處受施兩處布薩如是應作作法一心和合僧一比丘唱言:『大德僧聽是某處某處應一處受施兩處布薩若僧[6]時到忍聽某處某處一處受施兩處布薩如是白。』大德僧聽是某處某處一處受施兩處布薩[7]長老忍某處某處一處受施兩處布薩者默然[8]忍者說。』『僧作某處某處一處受施兩處布薩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是二處中[9]一處空是中所有衣被臥具諸物并著一處後有僧來則還分取。」

佛在王舍城爾時六群比丘或頭上戴物腰間帶物諸比丘以是事白佛佛言:「從今不得頭上戴物腰間帶物行犯者突吉羅。」

佛在王舍城爾時跋難陀釋子度王軍將爾時邊國人叛時王撿挍此將有人答言:「出家。」「何處出家?」答言:「沙門。」「何等沙門?」答言:「釋子沙門。」王瞋言:「是比丘必當度我一切將。」是中有比丘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是事白佛以是事集比丘僧知而故問跋難陀:「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以種種因緣呵責:「云何名比丘輒度王所識將?」佛言:「從今不得度王所識將[10]突吉羅。」

佛在舍衛國跋難陀釋子共一估客兒諍客兒瞋以拳打跋難陀時跋難陀往到斷事所言:「此估客兒打我。」:「何以諍?」即答以上事時斷事人即喚估客兒來已問言:「打比丘不?」答言:「實打。」時斷事人便問法制:「打比丘得何?」答言:「依制隨以何身分打[11]此分。」問估客兒言:「以何身分打?」答言:「右手。」時斷事人截其右手時城中人聞沙門釋子言人截一人語二人二人語三人如是惡名流布滿舍衛城是中有比丘少欲知足行頭陀是事心不喜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比丘僧知而故問跋難陀:「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種種因緣訶責跋難陀釋子:「云何名比丘言人截手?」佛言:「從今不得言人截手偷蘭[12]。」

佛在舍衛國有一外道有信樂心欲得出家往語諸比丘:「我欲出家出家法中有何難事?」比丘答言:「有四依法一者依著糞掃衣得出家受具足戒。」答言:「我不能著死人弊衣。」問言:「除是更有何難?」比丘言:「常依乞食得出家受具足戒。」[13]:「我法乞食更有何?」答言:「依樹下住得出家受具足戒。」答言:「法樹下住更有何難?」答言:「依塵棄藥得出家受具足戒。」答言:「我不能服是藥。」聞是事不肯出家受具足戒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14]諸比丘:「不應先說四依應先與受具足戒竟乃說四依。」

佛在舍衛國有比丘失衣鉢有一知識比丘餘處見是衣鉢即捉是衣言此是某衣鉢今從汝手中得。」彼言:「我買得。」:「買時誰見?」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買得者非賊若偷取者是賊。」佛語諸比:「此衣買用幾許實買得者應還本直取。」

佛在舍衛國爾時諸比丘二月遊行時六群比丘有知識比丘以衣寄六群比丘去亦如[15]

佛在王舍城爾時有五比丘問佛:「何物染衣?」佛言:「應以根染莖染葉染花染新生犢屎染。」

佛在阿羅毘國[1]新作僧伽諸比丘無經行處是事白佛佛言:「應作經行處。」彼土熱經行時汗流佛言:「應經行處種樹。」[2](中二十法上竟)

[3]中二十法下

佛初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估客施[4]乳糜佛食已腹內風發時釋提桓因見佛患[*]閻浮樹故名閻浮提去是樹不遠訶梨勒林爾時釋提桓因取好訶梨勒來奉上佛作是言:「世尊去閻浮樹不遠有訶梨勒我取色好訶梨勒來願佛受食可除風病得遊步進止。」佛默然受爾時釋提桓因見佛受已頭面作禮右繞而去釋去不久佛即服此訶梨勒風病即除以子擲地即生訶梨[5]樹長大生訶梨勒熟黃色墮地遍滿見已知而故問阿難:「諸比丘何故不噉此訶梨勒?」阿難言:「世尊[6]不得噉宿受食故。」語阿難:「先受訶梨勒已滅此今噉無罪。」

佛在舍衛國諸比丘無盛衣物佛言:「應作箱。」彼土熱故生蟲佛言:「應以青木香那毘羅草根著衣箱中以香故蟲不生。」

佛在舍衛國給孤獨居士施眾僧被諸比丘不受:「佛未聽我受被。」是事白佛佛言:「僧得受一人亦得受。」

佛在王舍城爾時六群比丘著留縷頭衣縷頭衣交結縷頭衣刷縷頭衣不作淨衣事白佛佛言:「不得著留縷頭衣結縷頭衣結縷頭衣刷縷頭衣著者突吉羅若著不作淨衣者波逸提。」

佛在舍衛國爾時諸比丘不著僧及居士留縷頭衣結縷頭衣交結縷頭衣刷縷頭衣不作[7]是事白佛佛言:「若僧及居士有留縷頭衣結縷頭衣交結縷頭衣刷縷頭衣不作淨得著。」

佛在舍衛國有阿羅漢般涅槃諸比丘心念:「如佛所說:『身中有八萬戶蟲。』若燒身當殺是蟲。」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人死時諸蟲亦死。」諸比丘心念:「佛聽我燒阿羅漢身者善。」是事白佛佛言:「聽燒阿羅漢。」諸比丘心念:「佛聽我等與阿羅漢起塔者。」是事白佛佛言:「聽起阿羅漢塔。」諸比丘心:「佛聽我等供養阿羅漢塔者善。」是事白佛佛言:「聽供養阿羅漢塔。」

佛在舍衛國長老迦旃延有一估客弟子海中[8]以貝作[9]身物施迦旃延迦旃延不受:「佛未聽我受貝[*]身物。」是事白佛佛言得受。」

佛在舍衛國有一病比丘語看病人:「能好看我愛念我我若命終所有物盡當與。」語已便終[10][11]集僧僧語看病人死比丘所有物盡持來現前僧應分。」看病人:「非僧物何以故我看病人病人語我言汝能好看我愛念我我若命終所有諸物盡當與汝。』是事故非僧物。」諸比丘不知云何事白佛佛言:「無如是死當與[12]若比丘命終物現前僧[13]。」

佛在舍衛國有比丘淨施一比丘已物主命終即打[*][14]集僧遣人取死比丘衣物來時受淨施比丘答言非僧物何以故死比丘先淨施我。」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此為淨故施彼命終現前僧應分。」

佛在舍衛國有比丘淨施[15]比丘受施者死時打[*][*]集僧彼比丘自持衣來與僧作是言:「此是僧物。」僧問何故?」答言:「我先淨施死比丘。」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若彼受淨施人死更應淨施餘人。」

佛在舍衛國有比丘淨施一比丘受施者反戒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若反戒更淨施餘人。」

佛在舍衛國有比丘淨施共行弟子弟子有不如法事師責語:「莫我邊住。」是弟子往到六群比丘邊住子先欲悔過以近六群比丘故無有悔心往語弟子[16]:「汝何不悔過於我?」答言:「不能。」師言:「我先淨施汝衣。」弟子言:「今當與佛。」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若弟子被師責不聽[17]應更淨施餘人。」

佛在毘舍離國爾時地濕諸比丘作衣帳住諸比丘作是念:「此中將不犯[18]十夜長[19]?」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此衣作舍用不犯。」

佛在阿羅毘國時井水有蟲諸比丘不知云是事白佛佛言:「應漉。」漉時[20]二三人共捉時不正佛言:「應作棬漉水已瀉蟲著井。」井中蟲轉多[21]:「一器盛水漉水已以[22]瀉中已持瀉流水中。」

長老優波離問:「頗有比丘在僧中受功德衣時有不得者?」答言:「若比丘餘處安居此處受功德衣是名不得。」長老優波離問佛:「頗有比丘不受功德衣得名受耶?」答言:「若比丘是處安居自恣已出界行還來入界聞僧今日受功德聞已隨喜者得名為受。」長老優波離問佛頗有比丘捨功德衣時有不捨者耶?」佛言:「若比丘餘處受功德衣此處僧捨衣彼比丘雖在中不名為捨。」長老優波離問佛:「頗有比丘僧捨功德衣彼比丘不在得名捨耶?」答言若比丘受功德衣出界行聞捨功德衣隨是名得捨。」

佛在舍衛國憍薩羅[1]住處有人施僧物打犍[*]集僧和合分物已起爾時六群比丘從界外來語諸比丘:「此眾僧所有物我當共分諸比丘還更共分。」諸比丘不知云何事白佛佛言:「若打犍[*]僧和合分物已起界外有比丘來欲與者與不得強[2]。」

佛在舍衛國憍薩羅國有人施僧衣爾時有六群比丘到僧坊中兩兩共語:「看諸比丘欲分衣在屏處住彼分物已我等當出到邊使更共分。」爾時六群比丘看彼比丘已在屏處住爾時打犍[*]集僧諸比丘共相謂言:「喚是六群比丘來求覓所在處不得。」有人言:「是比丘多緣事必當出行。」即和合分物已起六群比丘便界內來言:「此應共我等分。」時六群比丘作是言:「若不信我在界內者此中有比丘見諸比丘更與共分。」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言:「若打犍[*]僧分物已起若有界內比丘來欲與者與不得強分。」

佛在舍衛國時比丘貴價火浣衣及深摩根衣敷床上坐起時欲破壞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應敷者敷應著者著隨所宜作。」

佛在舍衛國諸比丘為布薩故打犍[*]說戒者言:「若不來囑授者說。」有一比丘作是言:「比丘清淨與欲。」問言:「彼比丘那去?」答言:「出界。」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3]與欲者不得出界犯者突吉羅。」

佛在舍衛國諸比丘為布薩故打犍[*][4]戒者言:「與欲者說。」有一比丘唱言:「某甲比丘清淨與欲。」問言:「是比丘在何處?」答言:「在界。」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從今不得受界外[5]犯者突吉羅。」

佛在舍衛國為布薩故打犍[*]集僧說戒者言:「誰受[6]教誡比丘尼?」答言:「迦留陀夷。」:「在何處?」答言:「出界行。」諸比丘不知云何事白佛佛言:「從今受教誡比丘尼者不得出界行犯者突吉羅。」

佛在王舍城爾時六群比丘展轉與清淨與欲與自恣與除罪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從今不得展轉與清淨與欲與自與除罪犯者突吉[7]。」

佛在舍衛國憍薩羅國去僧坊不遠有阿練若處布薩時天雨坊中僧心念:「阿練若比丘當來。」阿練若處僧復作是念:「僧坊中比丘當來。」爾時兩不相就不得布薩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應羯磨一處布薩應如是作作法者一心和合僧一比丘僧中唱言:『大德僧聽此某堂舍應作布薩處若僧時到僧忍聽某堂舍作布薩處如是白。』白二羯磨。『僧聽某堂舍作布薩處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佛在舍衛國爾時末利夫人為聽法故到祇洹中問諸比丘言:「此處有幾僧?」答言:「不知。」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應數。」爾時諸比丘喚名字數喚名字數時參錯失數:「應行籌。」夫人又問:「有幾沙彌?」答言:「不知。」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沙彌亦應行籌。」

佛在舍衛國僧布薩時末利夫人施僧錢比丘不受:「[8]聽受布薩錢。」諸比丘不知云是事白佛佛言:「聽受。」時諸比丘未到布二日三日便說戒布薩比丘為布薩故來不得布[9]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不得先前二日三日說戒犯者突吉羅。」佛言:「布薩時應布薩為布薩比丘來令得布施故。」爾時諸沙彌索分答言:「汝不布薩不作羯磨不說戒不入布薩故不與分。」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沙彌受籌故應與分。」佛雖聽與不知與幾許佛言:「若沙彌在行次檀越自手與者應等與若但施僧大比丘得三分沙彌得一分。」

佛在王舍城爾時六群比丘共白衣一床坐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言:「從今不得與白衣共一床坐犯者吉羅。」

爾時六群比丘共沙彌一床坐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從今不得與沙彌共床犯者突吉羅。」

佛在舍衛國爾時比丘共沙彌二夜宿第三夜遣出出時沙彌先以油塗脚蹈地敷上油污地敷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今油塗脚不得地敷上行犯者突吉羅。」

佛在[10]舍衛城爾時六群比丘互相誘弟子時上座呵責言:「諸比丘[11]不知云何得畜弟子[1]如法如是六群比丘誘我弟子。」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從今不得誘他弟犯者突吉羅。」爾時六群比丘各呪誓言:「若誘汝弟子者作佛呪法呪僧呪。」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從今比丘不得自呪不得呪他若自呪若呪他者突吉羅。」爾時六群比丘以物作誓:「我若誘汝弟子者便沒是。」[2]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從今不得以物自誓誓他若以物自誓誓他者吉羅。」

佛在王舍城爾時六群比丘失衣鉢諸比丘言:「我失衣鉢當共作投竄。」時諸比丘各各思惟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從今[3]比丘不得自投竄亦不得令他投竄若自作令他作者突吉羅何以故呪與投竄一種故。」佛在王舍城爾時六群比丘貸白衣物[4]取物者言:「至時不得者當倍責汝。」取物者怖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從今不得要他索倍犯者突吉羅。」

佛在舍衛國爾時虎狼殺鹿選擇好肉噉有比丘過中從此道見是死鹿各相謂言:「當持歸明日食。」即持殘鹿歸時虎飢起求覓殘鹿遶祇洹吼聲[5]見虎吼佛知而故問阿難:「是虎何故吼?」答言:「世尊比丘持虎殘肉來故。」佛言:「從今不得取虎殘犯者突吉羅何以故虎不斷望故若取師子殘者[6]何以故師子斷望故。」佛在舍衛國有比丘先不從比丘求聽出罪便出他罪是比丘聞是事心不喜是事白佛佛言:「從今他不聽不得說他罪不得令他憶不得遮他說戒自恣不得遮他教誡比丘遮者突吉[7]。」

佛在舍衛國爾時有下座比丘不恭敬喚上上座聞已心不喜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從今不得不恭敬喚上座若不恭敬喚上座者突吉羅。」爾時諸比丘不知云何喚上座是事白佛佛言:「從今下座比丘喚上座言:『長老!』」爾時但喚長老不便佛言:「從今喚長老某甲如喚長老舍利弗長老目犍連老阿難長老難提長老金毘羅。」

佛在舍衛國有那羅比丘有施羅比丘尼二人共戲笑言惱亂諸比丘是事白佛佛言:「是那羅比丘施羅比丘尼所作不善所噉食如偷盜。」佛以是事集比丘僧語諸比丘:「應與是二人作不清淨羯磨一心和合僧一比丘唱言:『大德僧是那羅比丘施羅比丘尼共戲笑言語惱亂諸比丘若僧時到僧忍[8]是那羅比丘羅比丘尼共戲笑言語惱亂諸比丘是所噉[9]如偷盜如是白。』白二羯磨。『僧與那羅比丘施羅比丘尼作不清淨羯磨竟僧忍默然是事如是持!』」僧與二人作不清淨羯磨竟是二人心生悔自見過罪四布懺悔作是言我先惱亂眾僧今生清淨心乞捨不清淨羯。」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是那羅比丘施羅比丘尼悔過生清淨心應與捨不清淨羯磨應如是作一心和合僧是那羅比施羅比丘尼從座起偏袒右肩脫革屣膝著地合掌作是言:『大德僧聽我那羅比丘施羅比丘尼共戲笑言語惱亂僧故僧與我等作不清淨羯磨所噉食如偷盜我等今悔過生清淨心乞捨不清淨羯磨我那羅比丘施羅比丘尼所受食莫如偷盜憐愍故!』第二第三亦如是乞僧中一比丘唱言:『大德僧聽是那羅比丘施羅比丘尼共戲笑言語惱亂僧故與不清淨羯磨所噉食如偷盜是二人今自悔過生清淨心從僧乞捨不清淨羯磨所噉食莫如偷盜若僧時到僧忍聽僧與是那羅比丘施羅比丘尼捨不清淨羯磨所噉食莫如偷盜如是白。』白四羯磨。『僧與那羅比施羅比丘尼捨不清淨羯磨竟僧忍默然是事如是持!』」

爾時比丘問佛:「用何等皮作革屣?」佛言:「除五種皮師子皮虎皮[10][11]猫皮更除五種皮象皮馬皮狗皮野干皮黑鹿皮餘者聽作。」

佛在舍衛國爾時有人施僧鱣魚皮革屣諸比丘不受:「佛未聽我著鱣魚皮革屣。」是事白佛佛言:「應受鱣魚皮革為麁故以牛皮覆上。」

佛在舍衛國爾時有人施僧[12]魚皮革屣諸比丘不受:「佛未聽我受錯魚皮革屣。」是事白佛佛言:「聽受錯魚皮革屣以眼痛故以牛皮覆上。」

佛在舍衛國有人施僧筋諸比丘不受不知何所用是事白佛佛言:「聽受用作閉戶紐戶繩。」

佛在舍衛國有人施僧熊皮諸比丘不不知何所用是事白佛佛言:「應受應著僧房戶[13]用拭脚入房。」佛自恣後遊行教化有一比丘手捉革屣行佛見已知而故問:「以故手捉革屣行?」白佛言:「世尊革屣壞我脚。」佛言:「應以軟皮遮。」遮已行時撥地佛言應後施[A4]。」

佛在阿羅毘[14]有營理比丘日為材木為竹入山入山時道中畏師子熊羆多羅叉畏不依道行行時棘刺皂莢刺刺脚是比丘以龍鬚草作履道中多受泥水壞脚佛言:「應作鞋通泥水出。」

佛在舍衛國祇梨園有佛親里聞同姓中有出家得佛白父母:「我欲往見佛。」父母作是念:「若往佛所或當出家。」爾時父母為說諸難言:「道中有師子怖虎狼熊羆等怖。」又白父母:「我必當去。」母知必欲去作是言:「我今與汝別若出家者當來至此。」答言:「。」即往佛所到已頭面作禮在一面立佛與出家受戒後辭白佛言:「世尊我欲還見父母親里。」佛言:「去莫久住。」即便還諸親里多人人留一日如是經久[1]雨雪墮爾時是比丘與親里別欲還佛所:「[*]雨雪云何得去汝能著白衣鞾不?」:「佛未聽我著白衣鞾。」即時還道中手冷脚疼眼痛來到佛所頭面作禮在一面立諸佛常法客比丘來以如是語勞問:「忍不足不樂住不乞食不乏不疲耶?」佛即以是語勞問是比丘:「忍不足不安樂住不乞食不乏不疲耶?」比丘言:「安樂住乞食不乏不疲。」即以如是事向佛廣說佛知而故:「彼土何如?」答言:「多雪。」佛言:「從今多雪國聽著白衣鞾為遮雪故。」

佛在舍衛國時給孤獨居士以赤朱塗五百繩床脚施祇洹僧諸比丘不受言:「佛未聽我[2]朱塗繩床。」是事白佛佛言:「是床清淨應受。」

佛在王舍爾時跋提長者種種莊嚴僧坊施僧諸比丘不受:「佛未聽我受種種莊嚴僧坊。」是事白佛言:「是坊清淨應受。」

佛在舍衛國郁伽蘇跋那長者往到佛所頭面作禮在一面坐已佛以種種說法示教利[3]已默然爾時郁伽長者見佛種種說法默然已白佛言:「世尊請佛及僧明日食。」默然受知佛默然受已還家竟夜辦種種多美飲食又莊嚴五百金床銀床琉璃床頗梨作是念:「不受一當受一。」又辦五百金槃銀槃琉璃槃頗梨槃作是念:「不受一當受。」又辦五百金鉢銀鉢琉璃鉢頗梨鉢是念:「不受一當受一。」明朝往白佛時到佛著衣持鉢與比丘僧俱入其舍以五百金床奉時佛不受又奉銀床琉璃床頗梨床佛亦不受爾時長者除是寶床更敷餘床以褥重[4]佛即就坐爾時長者以五百金槃奉佛亦不受又奉銀槃琉璃槃頗梨槃施佛亦不受爾時長者以五百金鉢奉佛亦不受又奉銀鉢琉璃鉢頗梨鉢佛亦不受佛言:「我先聽二種鉢鐵鉢瓦鉢八種鉢不應。」長者即行水下食種種豐美佛及僧滿足[5]鉢已持小床佛前坐欲聽法佛為種種說示教利喜竟從座起去

十誦[*]卷第[*]三十九[6]

律【大】*,律第六誦【聖】*
三十九【大】*,四十【明】*
第六誦之四【大】,雜誦【聖】
後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羅譯【大】,姚秦三藏弗若多羅共三藏鳩摩羅什譯【宋】【元】【明】【宮】,聖本譯號缺
明雜法之四【大】,〔-〕【宋】【宮】【聖】,雜誦中二十法上之餘【元】【明】
比【大】,〔-〕【聖】
我【大】,〔-〕【宮】
伴【大】,估客【宋】【元】【明】【宮】
車【大】,聞車【宋】【元】【明】【宮】
中【大】,中鉤鉢多羅【聖】
鉢【大】,鉢鉤多羅【聖】
鍵鎡【大】,犍瓷【宋】【元】【明】【宮】,鍵瓷【聖】
諸【大】,是諸【宋】【元】【明】【宮】
中【大】,路【宮】【聖】
蘇【大】,酥【元】【明】
或【大】,必【宮】【聖】
遊【大】,進【聖】
願【大】,願供養【宋】【元】【明】【宮】
在【大】,〔-〕【宋】【元】【明】【宮】
能【大】,解【宮】【聖】
願【大】*,願供養【宋】【元】【明】【宮】【聖】*
得歡喜利益【大】,〔-〕【聖】
園【大】,國【宋】【元】【明】,林【宮】【聖】
轡【大】,䩛【宮】【聖】
若【大】*,〔-〕【宮】*
幞【大】,襆【宋】【元】【明】【宮】【聖】
大【大】,高【宋】【元】【明】【宮】【聖】
禮敬【大】,敬禮【宋】【元】【明】【宮】
桓【大】,洹【元】【明】
應【大】,得【宋】【元】【明】【宮】
比丘死【大】,死比丘【宋】【元】【明】【宮】
支令八指【大】,八指跂攱【宮】【聖】
指【大】,指攱【明】
眼【大】,眼入【聖】
劇【大】,痛【宋】【元】【明】【宮】
但【大】,應【宋】【元】【明】【宮】
長老【大】,〔-〕【宋】【元】【明】【宮】
施【大】,說【聖】
俱【大】,具【宮】【聖】
盤【大】,槃【宋】【元】【明】【宮】
梨【大】,〔-〕【宮】【聖】
蒲萄【大】,蒱桃【聖】
有滓【大】,滓者【聖】
下座【大】,〔-〕【聖】
住【大】,〔-〕【宋】【元】【明】【宮】
揵【大】,犍【宋】【元】【明】【宮】
稚【大】,椎【元】【明】【聖】
分【大】,令【聖】
具【大】,具時【宋】【元】【明】【宮】
房【大】,坊【聖】
竇【大】*,瀆【宮】*
有【大】,〔-〕【宋】【元】【明】【宮】
珠裩【大】*,揩【宋】*【元】*【明】*【宮】
裩【CB】*,裩【大】*,揩【磧-CB】*【宮】*,𥚛【麗-CB】*
㲲【大】,疊【宋】【元】【明】【宮】
一【大】,人【宋】【元】【明】【宮】【聖】
衲【大】*,納【宋】【元】【明】【宮】*
破【大】,裂【宋】【元】【明】【宮】【聖】
若【大】,若著【宋】【元】【明】【宮】【聖】
比丘【大】,比丘手持革屣行【宋】【元】【明】【宮】
敗【大】,股【宋】【元】
革【大】,革屣【宋】【元】【明】【宮】
大【大】,火【聖】
右遶【大】,〔-〕【聖】
僧【大】,比丘僧【宋】【元】【明】【宮】【聖】
和上【大】下同,和尚【宋】【元】【明】【宮】下同
梨【大】,黎【明】
獨坐床上【大】,阿羶提【宮】,阿羯提【聖】
作禮【大】,禮佛【宋】【元】【明】【宮】
肉【大】,皮【宮】
是【大】*,此【宋】【元】【明】【宮】【聖】*
諸【大】,語【宋】【元】【明】【宮】
祇洹【大】下同,祇桓【宋】【宮】下同
畫【大】*,破【聖】*
德【大】,巧德【宋】【元】【明】【宮】
持【大】,打【宋】【元】【明】【宮】【聖】
襯【大】下同,櫬【宋】【宮】下同
重【大】,看【宋】
幖幟【大】,標誌【宋】【宮】,標幟【元】【明】
憂【大】,愁【宋】【元】【明】【宮】【聖】
受【大】,與【宋】【元】【明】【宮】【聖】
以【大】,已【宋】
坊【大】,房【宋】【元】【明】【宮】
比丘【大】,者【宮】
比丘【大】,〔-〕【聖】
人【大】,〔-〕【宮】
戒【大】,足【宋】【元】【明】【宮】
受者【大】,具戒者【宋】【元】【明】【宮】【聖】
家【大】,處【宋】【元】【明】【宮】
未【大】,來【宮】
經【大】,逕【宋】【元】【明】【宮】
房【大】,坊【宋】【元】【明】【宮】
去【大】,故【明】
還【大】,〔-〕【聖】
時到【大】,到時【聖】
諸【大】,〔-〕【聖】
不【大】,誰不【宋】【元】【明】【宮】
或【大】,或有【宋】【元】【明】【宮】
者【大】,〔-〕【宮】
斷【大】,斬【聖】
遮【大】,〔-〕【聖】
答【大】,〔-〕【宋】【元】【明】【宮】
語【大】,言【宋】【元】【明】【宮】
說【大】,識【明】
新作【大】,作新【宋】【元】【明】【宮】
中二十法上竟【大】,〔-〕【聖】
中二十法下【大】,〔-〕【宋】【宮】【聖】,雜誦中二十法下【元】【明】
酥【大】,蘇【宋】【元】【明】【宮】【聖】
勒【大】,林【宮】
制【大】,制此【宋】【元】【明】
衣【大】,〔-〕【宮】
還【大】,過【宮】
飽【大】*,鉋【宋】*【元】*【明】*,刨【宮】*,疱【聖】
揵【大】*,犍【宋】【元】【明】【宮】*
稚【大】,椎【明】
法【大】,汝【宋】【元】【明】
應【大】,〔-〕【宋】【元】【明】【宮】
稚【大】*,椎【明】【宮】*
比丘【大】,比丘物【宋】【元】【明】【宮】【聖】
言汝何【大】,云何汝【聖】
執【大】,教【宋】【元】【明】【宮】【聖】
過【大】,彼過【宋】【元】【明】【宮】
衣【大】,衣宿【宋】【元】【明】【宮】【聖】
二三【大】,三二【宋】【元】【明】【宮】【聖】
佛【大】,信【明】
瀉【大】下同,寫【宮】下同
國【大】,〔-〕【宮】
分【大】,〔-〕【聖】
今【大】,今日【宋】【元】【明】【宮】
說【大】,請說【宮】
人【大】,比丘【宋】【元】【明】【宮】【聖】
教誡【大】下同,教戒【宋】【宮】下同
羅【大】,罪【宋】
未【大】,末【明】
薩【大】,〔-〕【宋】【元】【明】【宮】
舍衛城【大】,王舍城【宋】【元】【明】【宮】【聖】
不知【大】,〔-〕【宋】【元】【明】
化【大】,他【聖】
諸【大】,是【宮】【聖】
比丘【大】,比丘法【宋】【元】【明】【宮】,比丘去【聖】
語【大】,諸【聖】
佛【大】,時佛【宋】【元】【明】【宮】
無【大】,不【宋】【元】【明】【宮】【聖】
羅【大】,罪【宮】【聖】
聽【大】,〔-〕【宋】【元】【明】【宮】
食【大】,貪【宋】
豹【大】,狗【聖】
獺【大】,蛆【聖】
錯【大】,䱜【宋】【元】【明】
內【大】,〔-〕【宋】【元】【明】【宮】
國【大】,國國【宋】【元】【明】【宮】
新【大】*,龍【宋】【元】【明】【宮】【聖】*
朱塗【大】,塗朱【明】
喜【大】,喜示教利喜【宋】【元】【明】【宮】
覆【大】,敷【宋】【元】【明】【宮】
收【大】,攝【宮】
此下聖本有光明皇后願文
或【CB】【麗-CB】,成【大】(cf. K21n0890_p0890b24) [-]【CB】,[*]【大】 裩【大】【麗-CB】,揩【磧-CB】 綱【CB】【麗-CB】,網【大】(cf. K21n0890_p0900c16)

顯示版權資訊
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