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 CBETA Online
搜尋:道路
#行號
10175b09問之,果是釋子。優婆塞既輸所賭,又大慚愧。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聽作此儀法在道路行,犯者突吉羅!」有諸比丘在路行,為塔得蓋繖,不敢受。諸居士譏呵言:「此沙門釋子言:「不聽作此儀法在道路行,犯者突吉羅!」有
卷/篇章<1  ...2425[26]2728  ...30>
搜尋「道路」 1 / 1 次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8]分律[9]二十六[10](彌沙[11])

第五[12][13][14]

佛在王舍城爾時諸比丘與白衣共器食相觸數數洗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應與白衣共器食。」

有比丘往親里家親里言:「我等非他亦非不淨何不共食?」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聽繫念在前共食但莫令手相觸。」

有比丘共白衣食器小手相觸以是白佛佛言:「左手捉器而食。」

諸比丘食時相禮僧食時粥時噉果時經行時不著三衣時闇時不共語時禮相瞋於屏處禮諸比丘以是白佛:「此時皆不應禮犯者突吉羅!」

又有五種不應禮呵責羯磨驅出羯磨依止羯磨舉罪羯磨下意羯磨

復有五種不應禮被舉不共[15]本言治比丘尼沙彌

復有五種不應禮狂心散亂心病壞心白衣外道

復有五種不應禮別住應行摩那埵行摩那埵本日阿浮呵那

有五種應禮辟支佛如法上座[16]阿闍[17]

時諸比丘養髮令長心不樂道反俗作外道者諸白衣譏呵言:「我等白衣養沙門釋子亦復如是有何等異但著壞色割截衣而已耳!」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應養髮犯者突吉羅!」

諸比丘於作食處及講堂溫室中剃髮以是白佛佛言:「不應爾若老病不堪寒聽在溫室中。」

時諸比丘隨次剃髮以是白佛佛言:「不須隨次若有急事聽先剃若無急事先洗者先剃。」

有諸比丘於庭中處處剃髮不掃除以是白佛佛言:「應在一處剃剃已掃除著水中火中若埋之若無剃髮師比丘能剃者亦聽聽畜剃刀。」

有諸比丘鼻中毛長佛言:「聽畜鑷拔之。」

諸比丘便以金銀作佛言:「不應爾聽用銅牙角除漆樹。」

有諸比丘耳中物塞佛言:「聽畜挑耳物餘亦如上。」

有諸比丘食入齒間以致口臭佛言:「畜擿齒物。」餘亦如上

時瓶沙王作是思惟:「[18]以何物施僧?」遍思皆施唯未施擿齒物便作滿車施諸比丘因作食供諸比丘不敢[19]以是白佛佛言:「皆聽受。」

佛在蘇摩國自作鉢坯以為後式令陶師燒陶師便多作合燒開竈口視皆成金鉢[20]懼怖:「此是大沙門神力若王聞者必當謂我多有金寶。」便取埋藏佛復作令燒皆成銀鉢怖懼埋藏佛復作令燒乃成[21]色青好如閻浮樹與諸比丘諸比丘不敢受佛言聽畜。」

有比丘鉢破無鉢遊行佛言:「應更求鉢若能自作聽作。」

有諸比丘燒鉢色赤佛言:「[22]。」

有諸比丘畜金七寶木鉢諸居士譏呵言:「此諸比丘如王如大臣常說少欲知足而今畜此好鉢。」諸比丘以是白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從今不聽畜上諸鉢若畜金銀乃至石鉢皆突吉羅若畜木[23]。」

時有婆羅門名優柯羅有一女常用白銅鉢食彼女出家後猶用先器乞食諸居士譏呵言:「沙門釋子用銅鉢與外道不可分別。」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聽用外道銅鉢犯者突吉羅聽用三種鉢[1]鐵鉢[2]瓦鉢蘇摩鉢。」

時毘舍離諸[3]離車得栴檀鉢共議此鉢應與誰?」或言:「應與世尊。」或言:「應與[4]薩遮[5]尼犍子。」多人欲與世尊以少[6]便盛滿鉢白石蜜歡喜丸奉上世尊白言:「我等共得此鉢以奉世尊唯願哀受!」佛受歡喜丸以鉢還之語言:「此是外道鉢佛所不畜。」復共議:「我等以鉢奉上世尊世尊不受我今寧可用施眾僧。」議已即復持鉢往至僧坊施諸比諸比丘不[7]以是事白佛佛言:「聽受破作香用。」

後諸離車復得牛頭栴檀鉢著高標頭唱言:「若有神力能取者與之。」[8]賓頭盧語目連言:「世尊說汝神足第一何不取之?」:「汝亦有神足便可往取。」即便取之以施於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言:「聽受破作香用。」

時四大聲聞迦葉目連阿那律賓頭盧共議:「今王舍城有不信樂佛法僧者我等當共令其信樂。」作是議已遍觀[9]近遠唯見跋提長者及其姊不信樂佛法僧三聲聞言能化跋提[10]?」賓頭盧言:「能化其姊。」

彼長者作七重門有三部伎若欲食時七門皆閉食作一部伎阿那律於其食時在其前乞[11]長者問言:「從何處入?」答言:「從門入。」長者即問守門者:「汝何以聽乞人入?」答言:「門閉如常不見人入。」長者便以一片麻餅著其鉢中:「出去汝若有物當作此食。」阿那律得已即於後食時迦葉復在前乞問答如前[12]問守門者:「汝何故再聽乞人突入我門?」答言門閉如常不見人入。」長者復以一片魚著其鉢中語言:「出去汝若有物當作此食。」迦葉去其婦問言:「於意云何謂此比丘不能得食而來乞耶?」答言:「如是!」婦言:「識前來比丘不?」:「不識。」婦言:「彼名阿那律釋種之子捨三時殿五欲之樂出家學道。」又問:「識後來比丘?」答言:「不識。」婦言:「彼是畢波羅延摩納大姓之子捨九百九十田宅[13]出家學道念君故來乞食耳!」長者聞婦語已內懷敬伏於是目連飛在空中為其說法示教利喜至即於座上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見法得果已即受三歸五戒自是[14]常供給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外道

時三聲聞語賓頭盧言:「我等已化跋提令其信樂汝今宜行次化其姊。」於是賓頭盧晨朝著衣持鉢入城乞食次到其舍時長者姊手自作忽見賓頭盧便低頭閉目賓頭盧亦一心視便語言:「決不與汝一心視鉢欲以何為?」賓頭盧便身中烟出復語言:「舉身烟出不與汝!」賓頭盧便舉身火燃復語言:「舉身火燃亦不與汝!」賓頭盧便飛騰虛空復語:「飛騰虛空亦不與汝!」賓頭盧便倒懸空復語言:「倒懸空中亦不與汝!」賓頭盧作是:「世尊不聽我等強從人乞。」便出去去王舍城不遠有大石賓頭盧坐其上[15]石飛入王舍城城中人見皆大怖懼恐石落地莫不馳至長者姊家上便住不去彼見已即大恐怖心驚毛竪叉手白言:「願施我命以石[16]我當與食!」賓頭盧便持石還著[17]至其前住長者姊作是[18]:「我不能以大[19]當更作小者與之。」[20]作小丸[21]反成如是三反轉大於前乃作念言:「我欲作[*]反成大我今便可趣與一餅。」即以一餅授與諸餅相連至於餅器亦相連著以手捉器手亦著之便語賓頭盧言:「汝若須餅以相與器亦不惜何須我為而令我手著器不離?」答言:「我不須餅及器亦不須汝我等四人共議度汝及[22]三人已化汝弟應度汝所以爾耳!」問言:「今欲令我何所施作?」答言:「姊妹可戴此[23]隨我施佛及僧。」即便戴[24]隨賓頭盧賓頭盧即化[25]皆經[26]門使人見之既至佛所手自供佛及千二百五十比丘皆悉飽滿猶故不盡持往白佛:「我此少餅供佛及千二百五十比丘皆悉飽滿故不盡今當持此著於何處?」佛言:「可著無生草地若無虫水中。」彼女人便持著無虫水水沸作聲如以熱鐵投于小水便生恐怖衣毛皆竪還至佛所頭面禮足却坐一面為說種種妙法乃至得法眼淨受三歸五戒供給四眾[27]道如弟無異

諸長老比丘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賓頭盧:「汝實爾?」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從今不聽現神足若現突吉羅!」

時瓶沙王有[28]菴羅果三時茂好長以華果施諸比丘隨所須用諸比丘便食其果前食後食無時不噉或滿鉢持去或噉半擲地後時隣國遣使使白王言:「我聞王有菴羅果園三時茂願見其果!」王便勅取時諸比丘噉之都盡以是白王王左右諸臣[1]譏呵言:「沙門釋子無有厭足王雖無惜受者自應籌量云何一園之果都共噉盡?」諸長老比丘聞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諸比丘:「汝等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2]告諸比丘從今不聽食未淨果若食突吉羅!」

有一居士請僧噉果比丘使人一一淨之日遂過中[3]復食便譏呵言:「此諸沙門猶如小兒使人一一淨果不復及中我今當奈此諸果何?」以是白佛佛言:「有五種子根種子接種子節種子果種子子種子若食果應作沙門法五種淨火淨刀淨鳥淨傷淨未成種淨若食亦應作沙門法五種淨剝淨截淨破淨火淨若食莖葉應作沙門法三種淨刀淨火淨洗淨若作淨時應作[4]於一聚器中若淨一名為[*]。」

有一比丘欲燃浴室中火破薪蛇從木孔中出[5]脚即死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彼比丘不知八種蛇名慈心向又不說呪為蛇所害八種蛇者提樓賴吒蛇怛車蛇伊羅漫蛇[6]舍婆子甘摩羅阿濕波羅呵蛇毘樓羅阿叉蛇瞿曇蛇陀跋難陀蛇[7]呪蛇

我慈諸龍王  
天上及世間
以我此慈心  
得滅諸恚毒
我以智慧[8]  
用之殺此毒
味毒無味毒  
[9]滅入地去。」

佛言:「若彼比丘以此呪自護者不為毒蛇之所傷殺。」

復有比丘被蛇所[*]諸比丘白佛佛言:「汝以此呪呪彼令得安隱。」受教往呪即得差

復有諸比丘處處為蛇所[*]以是白佛言:「聽作呪術隨宜治之。」

時諸比丘食多美食以增諸病耆域晨朝往至佛所頭面禮足白佛言:「世尊今諸比丘食多美食以增諸病願聽浴室中浴除其此患!」佛以是事集比丘僧以耆域語告諸比丘:「從今聽諸比丘作浴室為除病故於中浴。」

有諸比丘裸形浴更相揩摩又裸形出浴處諸白衣譏呵言:「諸沙門皆如尼[10]無有風法。」諸比丘以是白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呵責已告諸比丘:「今聽著浴衣不聽裸形浴裸形相揩一一皆突吉羅。」

有諸比丘浴時出外以背揩壁樹木入水灌傷破其身佛言:「不應爾聽用蒲[11]摩樓皮澡豆等諸去垢物。」

諸比丘隨知識與[12]豆等佛言:「應等與。」

佛在舍衛城爾時跋難陀反披拘[13]於闇中作四脚行怖諸比丘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應爾若反披拘攝作四脚行皆突吉羅!」

諸比丘[14]內患熱欲反披拘[*]佛言:「房內聽。」

有諸比丘眠時無枕佛言:「聽作枕。」

有諸比丘患虱佛言:「[15]。」

諸比丘[*]著房內[16]衣中佛言:「[*]房外。」

諸比丘雨時[*]著水中佛言:「[*]弊物中慈心舉之。」

有諸比丘患蚤佛言:「敷物著地掃去若在薦席中聽日曝去。」

有諸比丘患壁虱佛言:「聽除却密泥。」

有諸老病比丘患寒欲於房內燃火佛言:「寒時聽燃。」

比丘燃火燒壞地敷[*]佛言:「聽作火爐在屋外燃烟盡[17]。」

諸比丘不知以何物作佛言:「聽用銅石作之聽僧四方僧私畜又聽因地作火爐。」

諸比丘過中用鉢飲佛言過中不應用鉢飲聽別作飲器用銅[18]。」

有一比丘於[19]德叉尸羅國夏安居竟到舍衛祇洹至佛所頭面禮足白佛言:「如此國歠粥彼國飲[20]漿願聽諸比丘晨朝飲漿。」佛言聽飲。」

諸比丘[21]時須鹽佛言:「聽畜鹽聽僧四方僧私畜聽作抄鹽物。」

諸比丘便作眾生或作人手持抄鹽佛言:「不聽作此諸形。」

諸白衣以[22]器奠食與諸比丘諸比丘不敢便譏呵言:「沙門釋子不堪受供養!」以是白佛言:「聽受。」

有諸比丘於鉢中歠粥苦熱不可捉佛言:「聽別作歠粥器。」

諸比丘擎食患佛言:「聽安机。」

諸比丘便作種種形脚机:「不聽作。」

諸比丘至白衣舍白衣以種種形脚机下食諸比丘不敢食佛言:「白衣家聽受但不聽自畜。」

諸比丘須[23][24]佛言:「聽畜石作。」

有諸白衣持粥與諸比丘諸比丘不知著何處分之佛言:「聽作[25]安環行粥時應問:『別有病人粥不?』若無[26]與病人。」

時毘舍佉母欲令眾僧於住處煮粥佛言:「。」

諸比丘不知著米處佛言:「應著[27]𥳊席上。」

米中有穀不知云何佛言:「聽畜臼杵令淨人[28]。」

不知以何物簸[29]佛言:「聽畜簸箕。」

諸比丘須釜佛言:「聽畜用銅石作。」

諸比丘須杓佛言:「亦聽作[30]餘木皆聽。」

有病比丘欲得美粥佛言:「聽淨人為作無淨人聽比丘淨洗燒器著水令淨人洮豆米著中比丘然後燃火粥熟更從淨人受持與病人。」

諸比丘米多無著處佛言:「聽細泥一房淨掃地以安之。」

米盡諸比丘[1]聞米臭佛言:「聽香泥[2]。」

佛在拘薩羅國遊行人間與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到都夷婆羅門聚落在道側[3]樹下敷座坐息佛便微笑阿難作是念:「諸佛不以無緣而笑今佛微笑必有因緣。」[4]右肩[5]跪問佛佛言:「阿難過去世時有王名禁寐有一女生時自然著金華鬘即集諸臣議為作字皆言:『應問相師婆羅門。』即勅相師皆集令為作字相師言:『此女生著自然金華應字為摩梨尼。』即用字之王甚愛重訪問國中與同日生女取給左右時國內有五百女人與同日生皆錄其名以充驅使年既長王所供養五百婆羅門勅令供養告言:『當如我日作五百釜羹隨彼所好而供養之。』女即如勅供養諸婆羅門[6]輒與五百女人乘四馬車遊戲園觀從園至園從觀至觀日日常爾

時迦葉佛於一園中住御者至佛[7]住園輒迴車不入女問御者:『我於國界無園不入汝何故常避此園?』答言:『此中有一禿頭沙門名曰迦葉不宜見之是故不入。』女言:『沙門迦葉何豫人事便可迴車入此園。』即迴車入盡通車處步進園中遙見迦葉佛容顏殊特猶若金山見已發歡喜心至佛所頭面禮足却住一面佛為說種種妙示教利喜乃至見法得果已受三歸五戒從坐起禮佛足右繞而去去不久作是念:『常以五百釜羹日再供養五百婆羅門此非福田不應受施寧可更作極美飲食供養迦葉世尊。』念已勅作日送供養

時諸婆羅門聞摩梨尼已作迦葉佛弟子更以上饌供養迦生嫉[8]作是議:『我等當作方便共殺此。』於時禁寐王夜得十一種夢夢見樹長四指便生華夢見華即成果夢見犢子耕大牛住視夢見三釜竝煮飯而兩邊釜飯各跳相不墮中央夢見駱駝兩頭食草夢見馬母反飲駒乳夢見金鉢於空中行夢見野狐尿金鉢中夢見獼猴坐金床上夢見賣牛頭栴猶如腐草夢見水中央濁四邊清淨旦集諸群臣廣說上夢而訪問之:『為是何夢?』眾臣:『應問相師婆羅門。』即召問之諸婆羅門作是念:『我等志殺此女今得之矣!』便語王言:『夢不吉或當失國或以命終。』王又問:『頗有方便[9]斯災乎?』答言:『而是王所愛念必不能。』王言:『但說!』相師言:『王某甲象某甲馬甲大臣某甲大婆羅門將五百特牛五百水五百牸犢五百特犢五百羖羊五百犍羊女摩梨尼及其五百[10]却後七日於四衢道中殺以祠天此災可滅若不作是禍不可!』王聞信之即勅令辦便呼其女具以事語聽六日內隨意所願

女白王言:『甚不惜死第一日與城中人民男女大小到迦葉佛所。』王即聽之於是悉召城內前後圍繞往到[11]佛為說種種妙法示教利喜乃至見法得果受三歸五戒。『願第二日與王眾臣共往佛所願第三日與諸王子共往佛所願第四與諸王女共往佛所願第五日與王夫人婇女共往佛所願第六日與王共往佛所。』悉聽之皆見法得果受三歸五戒亦如上說王得果已以十一種夢問迦葉佛:『此夢有何報應?』佛言:『此十一夢乃為當來不為今也見小樹生華者於當來世有佛出於百歲人名釋迦牟尼如來應供等正覺爾時人年[12]十便已頭白夢見華即成果者爾時二十歲人便已生兒夢見犢子耕大牛住視者爾時人兒領家事父母不得自在夢見三釜竝煮飯兩邊釜飯各跳相入不墮中央釜者爾時富者更相惠施而貧者不得夢見駱駝兩頭食草者爾時王有群臣既食王祿復取民物夢見馬母反飲駒乳者爾時母嫁女已反從求食夢見金鉢於虛空中行者爾時雨不時節亦不周普夢見野狐尿金鉢中者時人民唯富是婚不擇本姓夢見獼猴坐金床上者爾時國王用非法治政暴虐無道見牛頭[13]檀賣與腐草同價者爾時釋種沙門貪利養故與白衣說法夢見水中央濁邊清者爾時佛法中國先滅邊國反盛。』佛言王十一夢所為如[14]於大王身無有不祥。』即於座上勅諸群臣所欲祠天之[15]今悉施以無畏。『吾從今寧自失命不故殺生[16]人乎不故傷虫蟻況女及諸人等乎!』」

佛告阿難:「彼迦葉佛般泥洹後其王為佛起金銀縱廣半由旬高一由旬累金銀墼一一相今猶在地中。」佛即出塔示諸四眾迦葉佛全身舍利儼然如[17]

佛因此事取一摶泥而說偈言

雖得閻浮檀  
百千金寶利
不如一[1]  
為佛起塔廟。」

示已還復故處佛便以四摶泥泥塔沒處二百五十比丘亦各上泥四摶於是諸比丘欲於所泥處為迦葉佛起塔佛言:「聽起。」即便共起是時於閻浮提地上最初起塔

其後諸比丘欲為阿羅漢諸聲聞辟支佛起塔佛言聽有四種人應起塔如來聖弟子辟支佛輪聖王。」

諸比丘欲作露塔屋塔無壁塔欲於內作[2]於外作欄楯欲作承露[*]欲於塔前作銅木柱上作象師子種種獸形欲於塔左右種樹[3]皆聽之

時諸外道亦自作塔種種供養眾人見起信樂心諸比丘作是念:「佛若聽我等種種供養塔者眾人亦當起信樂心。」佛亦聽之

諸比丘便自歌舞以供養塔諸白衣譏呵言:「白衣歌舞沙門釋子亦復如是與我何異?」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丘不應自歌舞供養塔聽使人為之聽比丘自讚歎佛華香幡蓋供養於塔。」

諸比丘乞食時得華不敢受諸白衣譏呵言:「沙門釋子不堪受供養又不欲供養塔。」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聽受。」不知著何處佛言:「聽作三種囊花囊食囊漉水囊。」

有諸比丘自行採華從一聚落至一聚落出聚落外為賊所剝諸白衣譏呵言:「此諸沙門正似結華鬘師若華鬘弟。」佛言:「不聽出聚落外採華。」

諸比丘以[4]花供養白衣所呵亦如上[5]佛言:「不應[6]但散用供養若有萎[7]其外青者皆聽擿去手三捼莖華自開好。」

佛在舍衛城爾時諸比丘養爪令長生染著心不樂修梵遂有反俗作外道者諸白衣譏呵:「此諸沙門如受欲人修飾手爪無厭離心。」

有一比丘長爪入聚落乞食一女人見呼共行欲比丘:「我出家人不作此事!」女人言:「若不從我[8]當與汝作惡名聲。」便以爪自攫破[9]大喚言:「比丘強牽挽我我不從之輒便攫破衣傷肉。」眾人來看有信有不信信者:「此比丘爪長必作此事。」不信者言:「此女人由來不良謗比丘耳!」皆共譏呵:「云何比丘畜此長爪?」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聽養爪令犯者突吉羅聽畜截爪刀一頭作挑耳物。」

有諸比丘染爪令赤諸白衣譏呵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應爾犯者突吉羅!」

時諸比丘為飾好故作衣佛言:「不聽為飾好故作衣者突吉羅!」

有一比丘守僧房送食比丘來遲緣樹望之墮樹折脇佛言:「不聽上樹犯者突吉羅!」

有諸比丘小小因緣須上樹佛言:「聽上不得上過人處。」

有諸比丘欲於高樹頭取枯枝為薪佛言:「聽緣梯取不得緣樹。」

復有諸比丘遇水火惡獸賊難欲上樹不敢遂為所困佛言:「如此諸難[10]意上。」

有二比丘共道[11]漉水囊渴欲飲水見中有虫一比丘一比丘不飲而死飲水比丘往至佛所事白佛佛言:「彼比丘有慚愧心乃能守戒而從今不聽無漉水囊行犯者突吉羅!」

有諸比丘欲近處行無漉水囊便不敢去佛言:「於半由旬內無漉水囊行。」

復有二比丘共道一比丘有漉水囊一比丘無不相借極渴以是白佛佛言:「我先不制無漉水囊行得過半由旬耶[12]無漉水囊有衣角可漉水者聽欲行時心念用以漉水亦聽畜漉水。」

諸比丘便用金寶作佛言:「不應爾聽用石作之以十種家施衣細者漫不聽用糞掃衣犯者突吉羅!」

時舍利弗患有一呵梨勒果著床脚邊瞿伽離來以是上座驅舍利弗舍利弗即避之忘呵梨勒伽離見語諸比丘:「世尊讚歎舍利弗少欲知而今藏積我等所無。」舍利弗聞作是念:「今云何以此小事墮譏嫌中?」便取棄之諸比丘語言:「大德風患所須勿棄此藥可還取之!」答言:「以此小物乃使同梵行人致此嫌怪已棄之終不復取!」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利弗不但今棄此藥不肯復取過去世時亦曾如是乃往過去[13]有一黑蛇[*]一犢子還入穴中有一呪師以羖羊呪呪令出穴能令出呪師便於犢子前燃火呪之化成火入蛇穴中[*]黑蛇蛇不堪痛然後出羖羊以角抄著呪師前呪師語言:『汝還舐不爾投此火中!』黑蛇即說偈言

「『我既吐此毒  
終不還收之
若有死事至  
畢命不復迴。』

於是遂不收毒自投火中。」佛言:「爾時黑蛇者舍利弗是昔受如此死苦猶不收毒況今更取所棄之藥從今聽諸比丘畜藥。」

六群比丘便多積聚藥諸白衣譏訶言:「此諸沙門為欲作醫為欲販賣自言[A1]欲知足而無厭[14]!」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應多畜藥聽畜種種雜藥各一阿陀羅若有長病聽隨宜更。」

有諸比丘無刀用竹蘆片割衣[1]:「聽畜割截物刀。」

諸比丘便作大刀賊來得以害比丘佛言:「不聽作大刀犯者突吉羅長一指一邊作刃以木作柄除漆樹。」

諸比丘得針不敢受佛言:「聽受畜之。」諸比丘便多畜佛言:「不應多畜聽畜三針餘者淨施。」

時毘舍阿㝹耶住處下濕多蚊虻蒸熱諸比丘患佛言:「聽畜扇拂。」

諸比丘用馬尾作拂佛言:「不聽用馬尾作拂犯者突吉羅!」

有諸比丘以鉢盛食著地翻之佛言:「聽作鉢[2]用銅除漆樹乃至結草著下亦聽。」

有諸比丘鉢[3]剝脫佛言:「應更熏。」

諸比丘與作人食不量多少雖多猶瞋佛言聽畜㪷斛升合四方僧及私亦聽畜亦應有一儲備。」

諸比丘雇作人石蜜不[4]雖多猶瞋佛言:「聽畜稱亦如上。」

時諸比丘學書諸白衣譏呵言:「沙門釋子何不懃讀誦用學書為?」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聽學書。」

後諸比丘差會次不知書記隨忘佛言:「聽學但不聽為好廢業。」

諸比丘欲學呪呪蜂蛇等諸毒佛言:「聽學。」

諸比丘畜田店肆諸白衣譏呵:「我等有妻子累故畜田店肆諸比丘亦復如是與我何異?」諸比丘以是白佛:「皆不聽畜犯者突吉羅!」

有諸白衣以田店肆布施僧諸比丘不敢受便復譏呵言:「諸比丘不堪受供養!」以是白佛佛言:「聽僧受使淨人知。」

有諸比丘往問訊[5]富蘭那迦葉[6]末伽離等諸外道師佛言:「不應問訊犯者突吉羅!」

諸比丘學種種卜諸白衣譏呵言:「門釋子不能自淨其見何能知未然事?」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聽犯者突吉羅!」

諸比丘學迷人呪佛言:「不聽犯者偷[7]!」

諸比丘學起死人呪佛言:「不聽犯者偷[*]!」

諸比丘問卜相師欲自知吉凶佛言:「不聽犯者突吉羅!」

諸比丘讀誦外書諸白衣見譏呵言:「沙門釋子不信樂梵行捨佛經讀誦外書!」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聽!」

有諸比丘與外道論不知羞恥念言:「佛聽我等讀誦外書者不致此恥。」佛言:「為伏外道聽讀外書但不得隨書生見。」

有諸比丘多畜小小銅[8]諸白衣譏呵言:「此沙門釋子多畜此器與我何異?」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聽多畜小小銅[*]犯者突吉羅!」

有婆羅門兄弟二人誦[9]闡陀鞞陀書後於正法出家聞諸比丘誦經不正呵言:「諸大德久出家而不知男女語一語現在過去未來語短音重音乃作如此誦[10]佛經!」[11]丘聞羞恥二比丘往至佛具以白佛佛言:「聽隨國音[12]但不得違失佛意不聽以佛語作外書語犯者偷[*]!」

有諸比丘不繫下衣入聚落墮地露形女人笑之羞慚佛言:「不聽不繫下衣入聚落犯者突吉羅聽畜腰繩。」

諸比丘作腰繩太長繞腰四五匝佛言:「不聽長極可二三匝。」

諸比丘作腰繩太闊佛言:「聽廣極至四指狹不減一指。」

諸比丘以雜色綖作佛言:「不聽聽隨用一色。」

有諸比丘著輕衣入聚落風吹露形諸女人笑羞恥佛言:「聽作衣紐鉤鉤之用銅木作鉤除漆樹乃至作帶帶。」

諸比丘一向著衣下易壞佛言:「聽顛倒著[13]上下皆安鉤紐及帶。」

有諸比丘誦呪時噉鹽不眠床上稱言:「南無婆伽婆。」生疑:「我將[14]異見受餘師法耶?」以是白佛佛言:「呪法爾但莫[*]其見。」

爾時[15]慈地比丘語廬夷力士子言:「[16]陀婆比丘與汝婦通。」廬夷聞即問陀婆:「汝實爾不?」陀婆不答廬夷便言陀婆犯欲羞恥無辭答我。」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聽與廬夷力士子作覆鉢白[17]羯磨切不得復入其家。」

應一比丘唱言:「大德僧聽廬夷力士子虛謗陀婆[18]通其婦僧今與作覆鉢羯磨一切不得往入其家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

大德僧聽廬夷力士子虛謗陀婆婬通其婦僧今與作覆鉢羯磨一切不得往入其家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僧已與廬夷力士子作覆鉢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若僧與作覆鉢羯磨一切四眾皆不得與來往語言

有諸比丘與諸優婆塞小小諍[19]便與作覆鉢羯磨佛言:「不應以小小事便與白衣作覆鉢羯磨若成就八法乃應作之若優婆塞於諸比丘前毀呰三寶及戒欲不利諸比丘與諸比丘作惡名聲奪比丘住處犯比丘尼是為八。」

阿難白衣時與廬夷親厚佛告阿難:「汝往廬夷所[20]:『僧已與汝作覆鉢羯磨。』」阿難受教往到其守門人白:「阿難在外。」彼言:「令入。」阿難語:「我今不得復入汝門。」廬夷聞之便疾出問汝忽何故不入我門?」答言:「僧已與汝作覆鉢羯磨一切四眾不得來往共汝語言。」廬夷言若如汝語便是殺我!」悶絕倒地阿難言:「汝起往謝陀婆僧當與汝解覆鉢羯磨。」廬夷即從地起往到佛所頭面禮足白佛言:「我實不見陀婆與我婦通慈地語我信其語耳!」佛言:「可辭謝陀婆僧當與汝解覆鉢羯磨。」受教即往陀婆所頭面禮足手捉其脚白言:「我愚癡故信於人言誹謗大德願受我悔過!」陀婆比丘即為受之廬夷既辭謝已還到佛所白言我已辭謝陀婆比丘竟。」佛告諸比丘:「聽僧白二羯磨為解之。」

廬夷力士子應至僧中偏袒右肩脫革屣一一禮僧足[*]跪合掌作如是:「大德僧聽我廬夷力士子虛謗陀婆與我婦通僧與我作覆鉢羯磨不聽一切四眾來往我家我已辭謝陀婆竟今正順僧從僧乞解覆鉢羯磨願僧慈愍故為我解之!」如是三

應一比丘唱言:「大德僧聽廬夷力士子虛謗陀婆婬通其婦僧與作覆鉢羯磨不聽一切四眾來往共語[1]已辭謝陀婆從僧乞解覆鉢羯磨僧今與解若僧時到僧忍聽如是。」

大德僧聽廬夷力士子虛謗陀婆乃至僧今與解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僧已與廬夷力士子解覆鉢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有諸優婆塞以小小瞋嫌比丘便不復敬信佛言:「優婆塞不應以小小事不敬信比丘若比丘成就八法然後不應敬信訾三寶及戒欲不利諸優婆塞與優婆塞作惡名聲欲奪優婆塞住處以非法為正欺優婆塞是為八。」

若優婆塞瞋比丘比丘不應往其家若聚落皆瞋比丘比丘不應[2]此聚。」[3]

[4]時跋難陀捉蓋著革屣絡囊盛鉢掛杖擔有優婆塞共一外道弟子在後遙見謂是外道語外道弟子言:「看汝師在路行無有[A2][A3]。」外道弟子言:「[5]見無威儀者皆謂是外而今此人實是釋子。」二人共諍遂便共[6][7]及問之果是釋子優婆塞既輸所[*]又大慚愧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聽作此儀法在犯者突吉羅!」

有諸比丘在路行為塔得蓋[8][9]諸居士譏呵[10]:「此沙門釋子不欲供養塔!」[11]白佛佛言:「但不得如外道威儀持行。」

有諸老病比丘須拄杖絡囊盛鉢乞食佛言:「聽從僧乞。」

比丘應至僧中乞言:「大德僧聽我某甲比丘老病今從僧乞聽拄杖絡囊盛鉢乞食願僧聽之!」如是三乞

僧應籌量應與不應與實不老病不應與若實老病應白二羯磨與

一比丘唱言:「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老今從僧乞聽拄杖絡囊盛鉢乞食僧今聽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

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老病乃至僧今聽之[12][13]長老默然不忍者僧已聽某甲比丘老病拄杖絡囊盛鉢乞食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有諸比丘欲畜杖絡囊佛言:「應作僧所羯磨人有[14][15]絡囊若有親里比丘尼亦聽作彼有而畜。」

有諸比丘觸雨乞食壞衣色:「聽捉蓋至門放地乞食得已還捉持去。」

諸比丘持蓋乞食還著溫室講堂食處[16][17]地成泥佛言:「聽作屋安之勿令相妨。」

諸比丘欲私作蓋佛言:「聽作方圓隨意木作頭子除漆樹若葉若草作覆亦聽十種衣一一衣覆之四方僧及私皆聽畜亦聽長一以為備豫。」

有一比丘患眼佛言:「聽著眼藥以油酥摩頂上以鹽酥摩脚下。」

諸比丘不知用何物作灌鼻筒佛言:「除漆樹餘竹角作之。」

有一比丘名瞿[18]食後輒呞比丘見疑犯非時食以是白佛佛言:「諸比丘此比丘前五百世常生牛中餘報生人間有所食非呞不消從今如此等[19][20]無犯。」

有諸比丘或依止僧住或依止四方僧或依止塔住無人教誡[21]無知不能學以是白佛佛言:「不聽依止僧四方僧及塔犯者皆突吉羅聽依止上座及如法比丘能教誡者。」

時諸比丘同覆眠更相觸身生染著心不樂修梵行佛言:「不聽同覆眠犯者突吉羅若無衣覆者聽異襯身衣上得[22]若住處迮不相識聽同床坐皆不得眠突吉羅。」

有一阿練若處野火欲至不知云以是白佛佛言:「汝往滅之!」受教往滅能令滅還白佛佛言:「可以我名語火神言:『尊欲令汝滅。』」受教往語火即滅還白佛佛言此火神不但今世聞我名火便滅過去世時海中有洲於七歲中常為火所燒彼洲上叢草中有雉生一鶵父母見火欲至便捨而去其鶵於後[A4]舒翅脚示火神說偈言

「『有脚未能行  
有翅未能飛
父母見捨去  
唯願活我命!』

火神即以偈答

「『卵生非所求  
而今從吾乞
我今當施汝  
四面各一尋。』」

佛言:「爾時雉鶵者則我身是火神者今火神[1]為我滅火[2]為我滅之若野火來時應打[3]若唱[4]僧同集使淨人刈左右草以火逆燒水土澆坋濕衣撲滅。」

有諸住處塔中幡蓋盈長棄於庭中縱橫踐蹋白衣譏呵言:「此諸沙門不惜他物毀敗供養非沙門法!」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除佛辟支佛塔餘塔長物聽作四方僧用若此塔後須取四方僧物還之。」

時諸比丘噉生熟蒜前食後食無時不噉亦空噉之房舍臭處諸白衣入房聞臭譏呵言:「此諸沙門住處蒜臭猶如[5]。」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聽無因緣噉蒜若有因緣噉時不得在諸比丘上風行。」

有一比丘以小因緣噉蒜如來說法不敢往聽佛問:「何故不來聽法?」答言:「世尊不聽噉蒜在諸比丘上風行是以不敢。」佛種種呵責[6]彼比丘:「汝愚癡人所作非法貪食臭失於無量法味之利!」呵已告諸比丘:「從今不聽以小因緣噉蒜犯者突吉羅噉蒜比丘應正順諸比丘正順者七日不得入溫室食堂浴室廁上他房聚落塔邊過七日後臥具應抖[7][8][*]應浣者應曬[9]應香[*][*]灑掃房中遍泥其內浣衣服洗浴身體然後入。」

時諸比丘畜大銅[10]諸白衣見問言:「此是誰器?」有人答言:「諸比丘許。」便譏呵言:「此沙門如王大臣用畜此大銅[*]?」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從今不聽畜大銅[*]若畜一升[11]突吉。」

時諸比丘處處小便臭處不淨諸白衣譏呵言:「此沙門釋子[12][13]儀法小便無有常處臭處不淨。」

有一比丘在不應小便處小便鬼神捉其男根牽至屏處語言:「大德在此處小便。」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聽漫小便應屏處作處所犯者突吉羅!」

有諸客比丘不知小便處佛言:「聽問舊比丘。」

諸老病比丘不能至小便處佛言:「聽畜小便。」

諸比丘便內小便器著房中臭處佛言:「[14]房中。」

諸比丘既著房外惡虫入中:「若須內房中應密塞口若著房外與水滿。」

有諸比丘處處大便諸白衣譏呵如上:「不應爾聽屏處掘地作廁屋覆上作上下[15]欄格廁滿應除去若生虫應作坑安若未生虫持麴末著廁埳中[16]不生。」

有諸比丘不嚼楊枝口臭食不消有諸比丘與上座共語惡其口臭諸比丘以是白佛:「應嚼楊枝嚼楊枝有五功德消食除冷熱[17]唾善能別味口不臭眼明。」

有諸比丘趣[18]佛言:「有五種木不應嚼漆樹毒樹夷樹摩頭樹菩提樹餘皆聽嚼。」

時諸比丘欲莊嚴自恣處佛言:「聽莊嚴至自恣日竟。」

說法經唄不知誰應作佛言:「應差能者。」

諸比丘以小病辭不肯說法經唄佛言:「不應以小病辭說法經唄。」

有住處諸惡獸來入佛言:「打鼓打木大喚作聲及燃火。」

有住處毒虫來佛言:「[19]取遠棄。」

諸比丘手捉[*]:「聽以[20]挾著瓶中持去。」

有住處不閉戶失衣鉢佛言:「應作關鑰令人不知開。」

舍利弗患風波斯匿王語言:「應以乾蝦蟇[*]薰鼻。」不敢佛言:「聽用。」

有比丘欲染衣佛言:「聽用根皮染。」

有比丘欲染欽婆羅佛言:「用尸尸婆樹[21]他羅胡桃樹染。」

諸比丘便染作純黑色佛言:「不應作純黑色衣。」

難陀有三十二相雖不及佛諸比丘遙見謂是世恒為之起難陀慚愧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言:「聽難陀作衣與佛衣異相。」

有諸比丘受阿練若十二頭陀法不捨在人間住受請至受屋舍等以是白佛佛言:「一一皆突吉羅聽近聚落乃至一拘蘆[22]若不能皆應捨。」

諸比丘祀祠鬼神佛言:「不應爾犯者突吉羅!」不得為鬼神及外道師作塔亦如是

有諸比丘既作鬼神塔鬼神依之後壞鬼神瞋佛言已作不聽壞犯者突吉羅!」

[23]比丘大小便鬼神塔中或左繞而去鬼神瞋佛言:「不應犯者突吉羅若路從左邊去聽隨路行。」

諸比丘[24]木作男女像鳥獸形又作種種戲與白衣小兒佛言:「不應作犯者突吉!」

有比丘自歌舞教人歌舞自作樂教人作佛言:「不應爾犯者突吉[25]!」[26]

五分律卷第二十六

五【大】*,彌沙塞部五【明】*
第【大】*,〔-〕【聖】*
彌沙塞【大】*,〔-〕【明】【宮】*
塞【大】*,塞部和醯【聖】*
分【大】,分之三【宋】【元】【宮】【聖】,分第三【明】
雜法【大】,~Khuddakavatthukkhandhaka.
法【大】,法之一【明】,法第一【聖】
與【CB】【聖】,舉【大】
尚【大】,上【宋】【宮】【聖】
梨【大】,黎【明】
未【大】,求【宮】
以是白佛【大】,〔-〕【宮】【聖】
懼怖【大】,怖懼【宋】【元】【明】【宮】【聖】
銅【大】,〔-〕【宮】,鉢【聖】
熏【大】*,勳【聖】*
蘭【大】,羅【宋】【元】【明】【宮】【聖】
鐵鉢【大】,~Ayopatta.
瓦鉢【大】,~Mattikapatta.
離車【大】,~Licchavi.
~Sañjaya.
~Nigaṇṭha.
從【大】,後【明】
敢【大】,〔-〕【宮】【聖】
~Piṇḍola.
近遠【大】,遠近【宋】【元】【明】【宮】【聖】
不【大】,〔-〕【宮】【聖】
食【大】,〔-〕【宋】【元】【明】【宮】
後【大】,復【宋】【元】【明】【宮】【聖】
犁【大】,梨【聖】
已【大】,凡【聖】
合【大】,令【宋】【元】【明】
本【大】,先【宋】【元】【明】【宮】【聖】
先【大】,故【宋】【元】【明】【宮】【聖】
念【大】,言【宮】
餅【大】,[麩-夫+并]【宋】【元】【明】【宮】【聖】
更【大】,便【宋】【元】【明】【宮】
轉【大】,輒【宋】【元】【明】【宮】
汝【大】,〔-〕【宋】【元】【明】【宮】
[麩-夫+并]【大】,餅【宋】【元】【明】【宮】【聖】
[麩-夫+并]【大】,餅【明】
導【大】,道【宋】【元】【明】【宮】【聖】
他【大】,化【聖】
求【大】,外【宮】
菴羅果【大】,~Amba.
共【大】,出【宋】【元】【明】【宮】
責【大】,〔-〕【宋】【元】【明】【宮】【聖】
復食【大】,食之【宋】【元】【明】【宮】【聖】
總【大】*,揌【聖】*
螫【大】*,蛆【宮】【聖】*
舍婆子【大】,~Chabyāputta.
呪蛇【大】,蛇呪【聖】
力【大】,取【宋】【元】【明】【宮】
破【大】,被【明】
揵【大】,犍【宋】【元】【明】【宮】
桃【大】,萄【明】
澡【大】,參【聖】
攝【大】*,執【聖】*
房【大】,於房【宋】【元】【明】【宮】【聖】
拾【大】*,捨【聖】*
入【CB】【麗-CB】【宋】【元】【明】【宮】【聖】,人【大】(cf. K22n0895_p1227a21)
將【大】,持【宋】【元】【明】【宮】【聖】
作【大】,〔-〕【宋】【元】【明】【宮】【聖】
~Takkasilā.
漿【大】,〔-〕【宮】【聖】
飲【大】,飲漿【聖】
盤【大】*,槃【宋】【元】【明】【宮】【聖】*
犍【大】,揵【明】
恣【大】,瓷【宋】【元】【明】【宮】,望【聖】
盆【大】,瓮【宮】
先【大】,〔-〕【聖】
𥳊【大】,廢【宋】【元】【明】【宮】
簸【大】,伐【宋】【元】【明】【宮】【聖】
米【大】,木【宮】
漆【大】,沫【聖】
住【大】,往【宋】【元】【明】
塗【大】,泥【宋】【元】【明】【宮】【聖】
娑【大】,婆【宮】【聖】
偏【大】,徧【聖】
䠒【大】*,胡【宋】【元】【明】【宮】【聖】*
食【大】,令【宋】【元】【明】【宮】
所【大】,〔-〕【宋】【元】【明】【宮】【聖】
姤【大】,妬【宋】【元】【明】【宮】
免【大】,勉【聖】
眷【大】,養【聖】
迦葉【大】,迦葉佛【宋】【元】【明】【宮】,佛【聖】
三【大】,二【宮】【聖】
栴【大】,旃【宋】【宮】【聖】
此【大】,是【聖】
物【大】,牲【宋】【元】【明】【宮】,性【聖】
殺【大】,教【聖】
本【大】,今【聖】
團【大】,摶【宋】【元】【明】【宮】,搏【聖】
龕【大】,堪【聖】
佛【大】,白佛佛【宋】【元】【明】【宮】
縵連【大】,繩連【宋】【元】【宮】,繩建【明】,繩車【聖】
說【大】,〔-〕【宮】【聖】
縵【大】,繩【宋】【元】【明】【宮】【聖】
葉【大】,華【元】【明】
我【大】,〔-〕【聖】
衣傷【大】,傷衣【宋】【元】【明】【宮】【聖】
任【大】,住【聖】
漉水囊【大】,~Parissāvana.
是【大】,自【宋】【元】【明】【宮】
時【大】,〔-〕【宋】【元】【明】【宮】
已【大】,足【宋】【元】【明】【宮】
衣【大】,〔-〕【聖】
支【大】,破【宮】,鈸【聖】
熏【大】*,勳【宋】【聖】*
稱【大】下同,秤【宋】【元】【宮】下同
~Pūraṇa Kassapa.
~Makkhali.
蘭【大】*,羅【聖】*
鏂【大】*,塸【宋】【元】【明】【宮】【聖】*
~Chando
讀【大】,誦【宋】【元】【明】【宮】
比【大】,諸比【宋】【元】【明】【宮】
讀【大】,〔-〕【宋】【元】【明】【宮】
衣【大】,之【宋】【元】【明】【宮】
隨【大】*,墮【宋】*【元】*【明】*
慈地【大】,~Mettiya.
~Dabba.
二【大】,四【宮】【聖】
婬【大】下同,淫【明】下同
訟【大】,計【宮】【聖】
語【大】,〔-〕【聖】
某【大】,其【宋】【元】【明】【宮】
往【大】,住【宋】【元】【明】【宮】
卷第二十六終【宋】【元】【明】【宮】【聖】,次行宋本元本宮本俱有五分律卷第二十六之八字,明本有彌沙塞部五分律卷第二十六之十二字,聖本有彌沙塞律卷第二十六之九字
卷第二十七首【宋】【元】【明】【宮】【聖】,前行宋本元本宮本俱有第五分之三雜法下之八字,明本有第五分第三雜法之二之九字,聖本有第五分之三雜法之二之九字
等【大】,弟【宋】【元】【明】【宮】
賭【大】*,覩【聖】*
逐【大】,遂【元】【明】
繖【大】,〔-〕【聖】
敢【大】,〔-〕【宋】【元】【明】【宮】
言【大】,〔-〕【宋】【元】【明】【宮】【聖】
白佛【大】,〔-〕【宋】【元】【明】【宮】【聖】
諸【大】,說【聖】
長老【大】,大德【宋】【元】【明】【宮】
畜【大】,傗【宮】
杖【大】,又【聖】
霤【大】,溜【宋】【元】【明】【宮】
濕【大】,〔-〕【聖】
夷【大】,或【聖】
比【大】,比丘【宋】【元】【明】【宮】【聖】
時【大】,〔-〕【聖】
癡【大】,闇【聖】
同覆【大】,覆同【宋】【元】【明】【宮】【聖】
已【大】,以【聖】
復【大】,又【聖】
揵【大】,犍【宋】【元】【宮】
令【大】,今【聖】
庖【大】,食【聖】
彼比丘【大】,比丘比丘【宋】【元】【明】【宮】
擻【大】*,捒【聖】*
者【大】,〔-〕【宋】【元】【明】【宮】
者曬【大】,〔-〕【宋】【元】【明】【宮】
鏂【大】*,塸【聖】*
以【大】,已【聖】
無【大】,〔-〕【宋】【元】【明】【宮】
威【大】,〔-〕【聖】
著【大】,內【聖】
欄格【大】,蘭挌【宋】【宮】,欄隔【元】【明】
則【大】,即【宋】【元】【明】【宮】
唌【大】,涎【宋】【元】【明】【宮】
木【大】,本【宋】
應【大】,聽【聖】
物【大】,〔-〕【聖】
他羅【大】,羅陀【聖】
賖【大】,舍【元】【明】
諸【大】,〔-〕【宋】【元】【明】【宮】
剋【大】,刻【聖】
羅【大】,羅(雜法竟)【宋】【元】【明】【宮】
次頁[01]不分卷【宋】【元】【明】【宮】【聖】
少【CB】【麗-CB】,小【大】(cf. K22n0895_p1230c16) 威【CB】【麗-CB】,儀【大】(cf. K22n0895_p1232c24) 儀【CB】【麗-CB】,威【大】(cf. K22n0895_p1232c24) 張【CB】【麗-CB】,帳【大】(cf. K22n0895_p1233c14)

顯示版權資訊
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