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 CBETA Online
佛說灌頂經

佛說[10]灌頂[11]除過罪生死得度卷第十二

[12]聞如是

一時佛遊維耶離音樂樹下與八千比丘眾菩薩三萬六千人俱[13]大臣人民及諸天龍八部鬼神共會說法

於是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承佛威神從座而起長跪叉手前白佛言:「世尊願為未來像法眾宣揚顯說往昔過去諸佛名字及清淨國土莊嚴之事願為解說得聞法要。」

佛告文殊師利:「善哉善哉汝大慈無量愍念罪苦一切眾生問此往昔諸佛名字及國土清淨莊嚴之事利益一切無量眾生度諸危厄令得安隱汝今諦聽諦受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說之。」眾坐諸菩薩摩訶薩無央數及諸應真國王長者大臣人民天龍鬼神四輩弟子皆各默然聽佛所說莫不歡喜一心樂聞

佛告文殊師利:「東方去此佛剎十恒河沙世有佛名曰藥師琉璃光如來無所著至真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度脫生老病死苦患此藥師琉璃[14]本所修行菩薩道時發心自誓行十二上願令一切眾生所求皆得

第一願者使我來世得作佛時自身光明普照十方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自莊嚴令一切眾生如我無異

第二願者使我[15]來世自身猶如瑠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妙色廣大功德巍巍安住十方如日照世幽冥眾生悉蒙開曉

第三願者使我來世智慧廣大如海無窮潤澤枯涸無量眾生普使蒙益悉令飽滿無飢渴想甘食美饍悉持施與

第四願者使我來世佛道成就巍巍堂堂如星中之月消除生死之雲令無有翳明照世界行者見道熱得清涼解除垢穢

第五願者使我來世發大精進淨持戒地令無濁穢慎護所受令無缺犯亦令一切戒行具足堅持不犯至無為道

第六願者使我來世若有眾生諸根毀敗盲者使視䏊者能聽啞者得語[16][17]申跛者能行如是不[18]具者悉令具足

第七願者使我來世十方世界若有苦惱無救護者我為此等攝大法藥令諸皆得除愈無復苦患至得佛道

第八願者使我來世以善業因緣為諸愚冥無量眾生講宣妙法令得度脫入智慧門使明了無諸疑惑

第九願者使我來世摧伏惡魔及諸外道揚清淨無上道法使入正真無諸邪僻迴向菩提八正覺路

第十願者使我來世若有眾生王法所加臨當刑戮無量怖畏愁憂苦惱若復鞭撻枷鎖其體種種恐懼逼切其身如是無[1]諸苦惱等悉令解脫無有眾難

第十一願者使我來世若有眾生飢火所惱令得種種甘美飲食天諸餚饍種種無數[2]與令身充足

第十二願者使我來世若有貧凍裸露眾生即得衣服窮乏之者施以珍寶倉庫盈溢無所乏少一切皆受無量快樂乃至無有一人受苦使諸眾生和顏悅色形貌端嚴人所憙琴瑟鼓吹如是無量最上音聲施與一切無量眾生是為十二微妙上願。」

佛告文殊師利:「此藥師琉璃光佛本願功德如是我今為汝略說其國莊嚴之事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國土清淨無五濁無愛欲無意以白銀琉璃為地宮殿樓閣悉用七寶如西方無量壽國無有異也有二菩薩一名日曜二名月淨是二菩薩次補佛處諸善男子及善女人亦當願生彼[3]土也。」

文殊師利白佛[4]:「唯願演說藥師琉璃光如來無量功德饒益眾生令得佛道。」

佛言:「若有[5]男子新破眾魔來入正道聞我說是藥師琉璃光如來名字者魔家眷屬退散馳走如是無量拔眾生苦我今說之。」

佛告文殊師利:「世間有人不解罪福慳貪不知布施今世後世當得其福世人愚癡但知貪惜寧自割身肉而噉食之不肯持錢財布施求後世之福世又有人身不衣食此大慳貪命終[6]當墮[7]餓鬼及在畜生中聞我說是藥師琉璃光如來名字之時無不解脫憂苦者也皆作信心貪福畏罪人從索頭與頭索眼與眼乞妻與妻[8]子與子求金銀珍寶皆大布施一時歡喜即發無上正真道意。」

佛言:「若復有人受佛淨戒遵奉明法不解罪[9]知明經不及中義不能分別曉了中以自貢高恒常矒憒乃與世間眾魔從事更作縛著不解行之戀著婦女恩愛之情為說空行在有中不能發覺復不自知但能論說他人是非如此人輩皆當墮[10]惡道中聞我說是藥師瑠璃光佛本願功德無不歡念欲捨家行作沙門者也。」

佛言:「世間有人好自稱譽皆[11]貢高當墮三惡道中後還為人[12]牛馬奴婢生下賤中當乘其力負重而行困苦疲極亡失人身聞我說是藥師瑠璃光[13]如來本願功德者皆當一心歡喜踊躍更作謙敬即得解脫眾苦之患長得歡樂聰明智慧遠離惡道得生善處與善知識共相值遇無復憂惱離諸魔[14]長得安隱。」

佛言:「世間愚癡人輩兩舌鬪諍惡口罵詈更相嫌恨或就山神樹下鬼神日月之神南斗北辰諸鬼[15]所作諸呪誓或作人名字或作人形像或作符書以相厭禱呪咀言說聞我說是藥師瑠璃光佛本願功德無不兩作和俱生慈心惡意悉滅各各歡喜無復惡念。」

佛言:「若四輩弟子——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常修月六齋年三長齋或晝夜精勤一心苦行願欲往生西方阿彌陀佛國者憶念晝若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復中[16]聞我說是藥師瑠璃光佛本願功德盡其壽命欲終之日有八菩薩其名曰

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17]菩薩無盡意菩薩寶壇華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彌勒菩[18]是八菩[19]皆當飛往迎其精不經八難生蓮華中自然音樂而相娛樂。」

佛言:「假使壽命自欲盡時臨終之日得聞我說是藥師瑠璃光佛本願功德者命終之後皆得上生天上不復[20]三惡道中天上福盡若下生人間當為帝王家作子[21]豪姓長者居士富貴家生皆當端正聰明智慧高才勇猛若是女人化成男子無復憂苦患難者。」

佛語文[22]:「我稱譽顯說藥師瑠璃光佛至真等正覺本所修[23]無量行願功德如是。」

文殊師利從坐而起長跪叉手白佛言:「世尊佛去世後當以此法開化十方一切眾生使其受持是經典也若有[*]男子女人愛樂是經受持讀誦宣通之者復能專念若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乃至七日憶念不忘能以好素帛[24]書取是經五色雜綵作囊盛之者是時當有諸天善神四天大王龍神八部當來營衛愛敬此經[25]日日作禮[26]是持經者不墮橫所在安隱惡氣消滅諸魔鬼神亦不中害。」

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文殊師利言:「天尊所說言無不[27]。」

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發心造立藥師瑠璃光如來形像供養禮拜懸雜色幡燒香散華歌詠讚歎圍繞百匝還[1]本座端坐思惟念藥師瑠璃光佛無量功德[*]男子七日七夜菜食長齋供養禮拜藥師瑠璃光佛求心中所願者無不獲得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安隱得安隱求男女得男女求官位得官位若命過已後欲生妙樂天上者亦當禮敬藥師瑠璃光佛至真等正覺若欲上生三十三天者亦當禮[2]璃光佛必得往生若欲與明師世世相[3]亦當禮敬[*]璃光佛。」

佛告文[*]:「若欲生十方妙樂國土者亦當禮[*]璃光佛[4]得生兜率[5]見彌勒者[6]禮敬[*]璃光佛若欲遠諸邪[7][*]禮敬[*]璃光佛若夜惡夢鳥鳴百怪蜚尸邪魍魎鬼神之所嬈者亦當禮敬[*]璃光若為水[8]所焚漂者亦當禮敬[*]璃光若入山谷為虎狼熊羆[9]蒺䔧諸獸象龍蛇蝮蠍種種雜類若有惡心來相向者心當存念[*]璃光佛山中諸難不能為害若他方怨賊偷竊惡人怨家債主欲來侵陵心當存[*]璃光佛則不為害以善[10]男女禮敬[*]璃光如來功德所致華報如是況果報也吾今勸[11]四輩禮事[*]璃光佛至真正覺。」

佛告文[*]:「我但為汝略說藥師瑠璃光佛禮敬功德若使我廣說是[*]璃光佛無量功德[12]一切人求心中所願者從一劫至一劫故[13]不周遍其世間人若有著床痿黃困篤惡連年累月不[14]聞我說是藥師瑠璃光佛名字之時橫病之厄無不除愈[15]宿殃不請耳。」

佛告文[*]:「[*]男子受三自歸若五戒若十戒若善信菩薩二十四戒若沙門二百五十戒若比丘尼五百戒若菩薩戒若破是[16]若能至心一懺悔者復聞我說[17]瑠璃光佛終不墮三惡道中必得解脫若人愚癡不受父母師友教誨不信佛不信經戒不信聖僧應墮三惡道中者亡失人種受畜生身聞我說是[*]璃光佛善願功德者即得解脫。」

佛告文[*]:「世有惡人雖受佛禁戒觸事違犯或殺無道偷竊他人財寶欺詐妄語婬他婦飲酒鬪亂兩舌惡口罵詈毀人犯戒為惡[18]祠祀鬼神有如是過罪當墮地獄中若當屠割若抱銅柱若臥鐵床若鐵鉤出舌若洋銅灌口者聞我說是藥師瑠璃光佛無不即得解脫者也。」

佛告文[*]:「其世間人豪貴下賤不信佛不信經[19][20]沙門不信有須陀不信有斯陀含不信有阿那含不信有阿羅漢不信有辟支佛不信有十住菩薩不信有三世之事不信有十方諸佛不信有本師釋迦[21]不信人死神明更生善者受福惡者受殃有如是之罪應墮[22]惡道聞我說是藥師瑠璃光佛名字之者一切[23]過罪自然消。」

佛告文[*]:「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我說是藥師瑠璃光佛至真等正覺其誰不發無上正真道意後皆當得作佛人居世間仕官不遷治生不得飢寒困厄亡失財產無復方計我說是藥師瑠璃光佛各各得心中所[24]官皆得高遷財物自然長益飲食充饒皆得富貴若為縣官之所拘錄惡人侵枉若為怨家所得便者心當存念[*]璃光佛若他婦女[25]生產難者皆當[26]念是[*]璃光佛[27]易生身體[28]無諸疾痛六情[*]明智慧壽命得長不遭抂橫善神擁護不為惡鬼舐其頭也。」

佛說是語時阿難在右邊佛顧語阿難言:「信我為文殊師利說往昔東方過十恒河沙有佛[29]藥師瑠璃光本願功德者不?」

阿難白佛言:「[30]天中天佛之所[31]何敢不信耶!」

復語阿難言:「[32]世間人雖有眼耳鼻舌身意人常用是六事以自迷惑但信世[33]魔邪之不信至真至誠度世苦切之語如是[34]難可開化也。」

阿難白佛言:「世尊世人多有惡逆下賤之者若聞佛說[35]開人耳目破治人病除人[36]冥使覩光明解人疑結去人重千劫萬劫無復憂患皆因佛說是藥師瑠璃光佛本願功德悉令安隱得其福也。」

[37]阿難汝口為言善而汝內心狐疑不信我言阿難汝莫作是念以自毀敗[38]汝之功德。」

[39]:「阿難我見汝心我知汝意汝知之不?」

阿難即以頭面著地長跪白佛言:「審如天中天所我造次聞佛說是藥師瑠璃[40]極大尊貴智慧巍巍難可度量我心有小疑耳敢不首。」

佛言:「汝智慧狹劣少見少聞汝聞我說深妙之法無上空義應生信敬貴重之心必當得至無上正[1]道也。」

[*]問佛言:「世尊佛說是藥師瑠璃光如[2]無量功德如是不審誰肯信此言者?」

佛答[*]:「唯有百億諸菩薩摩訶薩當信是言唯有十方三世諸佛當信是言。」

佛言:「我說是藥師瑠璃光[3]如來本願功德難可得[4]何況得[5]亦難得[6]難得書寫亦難得讀文殊師利若有男子女人能信是受持讀誦書著竹帛復能為他人解說中此皆先世已發道意今復得聞此微[7]開化十方無量眾生當知此人必當得至無上正真道也。」

佛告阿難:「我作佛[8]從生死復至生死苦累劫無所不經無所不歷無所不作無所不為如是不可思議況復[*]璃光佛本願功德者乎汝所以有疑者亦復如是

阿難汝聞佛所說汝諦信之莫作疑惑佛語至誠無有虛偽亦無二言佛為信者施不為疑者說也

阿難汝莫作小疑以毀大乘之業汝却後亦當發摩訶衍心莫以小道毀汝功德也。」

[9]:「唯唯天中天我從今日以去無復爾心唯佛自當知我心耳。」

佛語阿難:「此經能照諸天宮宅若三災起時中有天人發心念此[*]璃光佛本願功德經皆得離於彼處之難是經能除水涸不調是經能除他方逆賊悉令斷滅四方夷狄各還正治不相嬈惱國土交通人民歡樂經能除穀貴飢凍是經能滅惡星變怪是經能除疫毒之病是經能救三惡道苦地獄餓鬼畜生等苦若人得聞此經典者無不解脫厄難者也。」

爾時眾中有一菩薩名曰救脫從座而起[10]衣服叉手合掌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聞佛世尊演說過[11]方十恒河沙世界有佛號[*]璃光一切眾會靡不歡喜。」

救脫菩薩[12]佛言:「若族姓男女其有尫羸著床痛惱無救護者我今當勸請[13]七日七夜齋戒一受持八禁六時行道四十九遍讀是經典勸然七層之燈亦勸懸五色續命神幡。」

阿難問救脫菩薩言:「續命幡燈法則云何?」

救脫菩薩語阿難言:「神幡五色四十九尺燈亦復爾七層之燈一層七燈燈如車輪若遭厄難閉在牢獄枷鎖著身亦應造立五色神幡然四十九燈應放雜類眾生至四十九可得過度危厄之難不為諸橫惡鬼所持。」

救脫菩薩語阿難言:「若國王大臣及諸輔相王子妃主中宮[A1]若為病苦所惱亦應造立五色繒幡然燈續明救諸生命散雜色華燒眾名香王當放赦屈厄之人徒鎖解脫得其福天下太平雨澤以時人民歡樂惡龍攝毒無病苦者四方夷狄不生逆害國土通[14]慈心相向無諸怨害四海歌詠稱王之乘此福祿在意所生見佛聞法信受教誨從是福報至無上道。」

阿難又問救脫菩薩言:「命可續也?」

救脫菩薩答阿難言:「我聞世尊說有諸橫勸造幡蓋令其修福。」

又言:「阿難昔沙彌救蟻以修福故其壽命不更苦患身體安寧福德力強使之然也。」

阿難因復問救脫菩薩言:「橫有幾種?」

[15]救脫菩薩答阿難言:「世尊說言橫乃無數[16]之大橫有九一者橫病二者橫有口舌三者橫遭縣官四者身羸無福又持戒不完橫為鬼神之所得便五者橫為劫[17]賊所剝橫為水[18]災漂七者橫為雜類禽獸所噉八者橫為怨讎符書厭禱邪神牽引未得其但受其殃先亡牽引亦名橫死九者有病不治又不修福湯藥不順針炙失度不值良為病所困於是滅亡又信世間妖㜸之師為作恐動寒熱言語妄發禍福所犯者多不自正不能自定卜問覓禍殺猪狗牛羊種種眾生解奏神明呼諸邪妖魍魎鬼神請乞福祚欲望長生終不能得愚癡迷惑信邪倒死入地獄展轉其中無解脫時是名九。」

救脫菩薩語阿難言:「其世間人痿黃之病困篤著床求生不得求死不得[19]楚萬端病人者或其前世造作惡業罪過所招殃咎所引故使然也。」

救脫菩薩語阿難言:「閻羅王者主領世間名[20]之記若人為惡作諸非法無孝順心造作五逆破滅三寶無君臣法又有眾生不持五戒不信正法設有受者多所毀犯於是地下鬼神及伺候者奏上五官五官料簡除死定[21]錄精神未判是非[22]定者奏上閻羅閻羅監察隨罪輕重[*]而治之世間痿黃之病困篤不死一絕一生[23]其罪福未得料簡錄其精神在彼王所[1]七日三七日乃至七七日名[*]定者放其精神還其身中如從夢中見其善惡其人若明了者信驗罪是故我今勸諸四輩造續命神旛然四十九燈放諸生命以此旛燈放生功德拔彼精神令得度[2]今世後世不遭厄難。」

救脫菩薩語阿難言:「如來世尊說是經典威神功德利益不少。」

座中諸鬼神有十二神王從座而起往到佛所胡跪合掌[3]佛言:「我等十二鬼神在所作護若城邑聚落空閑林中若四輩弟子誦持此經令所結願無求不得。」

阿難問言其名云何為我說之。」

救脫菩薩言:「灌頂章句其名如是

神名金毘羅 神名和耆羅 神名彌佉羅 神名安陀羅 神名摩尼羅 神名宋林羅 神名因持羅 神名波耶羅 神名摩休羅 神名真陀羅 神名照頭羅 神名毘伽羅

救脫菩薩語阿難言:「此諸鬼神別有七千以為眷屬皆悉叉手低頭聽佛世尊說是藥師瑠璃光如來本願功德莫不一時捨鬼神形得受人身長得度脫無眾惱患若人疾急厄難之日當以五色縷結其名字得如願已然後解結令人得福灌頂章句法應如是。」

即說呪曰

南謨鼻殺(所界[4]下同)遮俱 嚧吠瑠璃耶 鉢波喝邏社耶 哆姪他 鼻殺遮鼻殺遮 娑婆揭帝 薩婆訶

佛說是經時[5]丘僧八千人諸菩薩三萬六[6]諸天鬼神八部大王無不歡喜

阿難[7]從座而前白佛[*]:「演說此[8]當何名之?」佛言:「此經凡有三名一名藥師瑠璃光[9]願功德』,二名灌頂章句十二神王結願神呪』,三名拔除過罪生死得[10]』。」

佛說經竟大眾民作禮奉行

[11]灌頂經卷第十二

[病-丙+(矢/虫)]
(灌頂…度)十字【大】,大灌頂神呪【元】【明】
拔【大】,章句拔【宋】
聞前元本明本俱有灌頂章句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第十二
王【大】,王長者【宋】【元】【明】
光【大】,光佛【宋】【元】【明】
來世【大】,〔-〕【宋】【元】【明】
軁【大】,僂【元】【明】
能【大】,得【明】
完【大】*,貌【宋】*
量【大】,邊【宋】【元】【明】
賜【大】,施【宋】【元】【明】
國【大】,佛國【宋】【元】【明】
言【大】*,言世尊【宋】*【元】*【明】*
男子女【大】*,善男子善女【宋】*【元】*【明】*
已【大】,之【宋】【元】【明】
餓鬼及在【大】,地獄餓鬼及【宋】【元】【明】
匃【大】,匂【宋】
雖【大】,唯【宋】【元】【明】
三【大】,於三【宋】【元】【明】
是【大】,自【宋】【元】【明】
作【大】,〔-〕【宋】【元】【明】
佛【大】,〔-〕【宋】【元】【明】
長得安隱【大】,〔-〕【宋】【元】【明】
神【大】,神等【宋】【元】【明】
悔【大】,晦【宋】
勢【大】,勢至【宋】【元】【明】
薩【大】,薩如【宋】【元】【明】
薩【大】,薩摩訶薩等【宋】【元】【明】
歷【大】,經歷【宋】【元】【明】
於【大】,生【宋】【元】【明】
殊【大】*,殊師利【宋】*【元】*【明】*
集【大】,習【宋】【元】【明】
紙【大】,〔-〕【宋】【元】【明】
能【大】,〔-〕【宋】【元】【明】
是持【大】,持是【宋】【元】【明】
善【大】,善也【宋】【元】【明】
本座【大】,坐本【宋】【元】【明】
瑠【大】*,藥師瑠【宋】*【元】*【明】*
遇【大】,〔-〕【宋】【元】【明】
欲【大】,若欲【宋】【元】【明】
天【大】,天上【宋】【元】【明】
應【大】*,當【宋】*【元】*【明】*
道【大】,道者【宋】【元】【明】
火【大】,火之【宋】【元】【明】
蒺䔧【大】,[病-丙+(矢/虫)]䖽【元】【明】
男女【大】,男子女人【宋】【元】【明】
諸【大】,請【宋】【元】【明】
與【大】,為【宋】【元】【明】
無【大】,〔-〕【宋】【元】【明】
差【大】,得瘥【宋】【元】【明】
宿【大】,除宿【宋】【元】【明】
戒【大】,戒等【宋】【元】【明】
藥【大】,是藥【宋】【元】【明】
復【大】,更復【宋】【元】【明】
道【大】,法【宋】【元】【明】
信【大】,信有【宋】
文【大】,牟尼【宋】【元】【明】
惡道【大】,三惡道中【宋】【元】【明】
過罪【大】,罪過【宋】【元】【明】
願【大】,願者【宋】【元】【明】
生產【大】,產生【宋】【元】【明】
念是【大】,存念【宋】【元】【明】
則【大】,即【宋】【元】【明】
平【大】,端【宋】【元】【明】
名【大】,名曰【宋】【元】【明】
唯【大】,唯唯【宋】【元】【明】
說【大】,言【宋】【元】【明】
其【大】,如【宋】【元】【明】
間【大】,俗【宋】【元】【明】
輩人【大】,人輩【宋】【元】【明】
經【大】,是經【宋】【元】【明】
陰【大】,闇【宋】【元】【明】
言【大】,告【宋】【元】【明】
汝之功德【大】,〔-〕【宋】【元】【明】
言【大】,語【宋】【元】【明】
光【大】,光佛【宋】【元】【明】
真【大】,真之【宋】【元】【明】
來【大】,來本願【宋】【元】【明】
佛【大】,〔-〕【宋】【元】【明】
見【大】,聞【元】【明】
聞【大】,見【元】【明】
說【大】,說亦【宋】【元】【明】
妙【大】,妙之【宋】【元】【明】
以【大】,已【宋】【元】【明】
難【大】,難白世尊【宋】【元】【明】
整【大】,整理【宋】【元】【明】
東【大】,此東【宋】【元】【明】
又【大】,叉手【宋】【元】【明】
眾【大】,諸眾【宋】【元】【明】
洞【大】,同【宋】【元】【明】
(救脫…言)八字【大】,〔-〕【宋】【元】【明】
言【大】,說【宋】【元】【明】
賊所剝【大】,賊之所剝脫【宋】【元】【明】
火【大】,火之所【宋】【元】【明】
考【大】*,拷【宋】*【元】*【明】*
籍【大】*,藉【宋】*
注【大】,註【宋】【元】【明】
已【大】,以【宋】
由【大】,猶【宋】【元】【明】
七日二【大】,一七日二七日【宋】【元】【明】
苦【大】,脫【宋】
白【大】,而白【宋】【元】【明】
反【大】,切【明】
比【大】,有比【宋】【元】【明】
人【大】,人俱【宋】【元】【明】
從座而【大】,即從座【宋】【元】【明】
法【大】,經【宋】【元】【明】
佛【大】,如來【宋】【元】【明】
度【大】,度經【宋】【元】【明】
卷末題三本俱各同卷首題
婇【CB】,綵【大】

顯示版權資訊
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