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攘災決卷中
羅睺遏羅師者,一名黃幡,一名蝕神頭,一名複,一名太陽首,常隱行不見。逢日月則蝕,朔望逢之必蝕,與日月相對亦蝕。謹按天竺婆毘磨步之云爾。漢說云日月同道,月掩日而日蝕。[3]天對日衝,其大如日,日光不照,謂之暗虛,暗虛值月而[4]月蝕。二說不同。今按天竺曆,得其正理矣。[5]對人本宮則有災禍,或隱覆不通,為厄最重。常逆行於天,行無徐疾。十九日行一度,一月行一度十分度之六,一年行十九度三分度之一,一年半行一次。十八年一周天退十一度三分度之二。凡九十三年一大終而復始(元和元年丙戌入曆,正月在軫,丁亥在翼,當日本大同元上元庚申後百四十七年)。
年數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一年 軫十 九 七 五 四 二 初(一) 翼(十八) 十六 十五 十三 十二
二 十 八 七 五 三 二 張(十九) 十八 十七 十四 十三 十二
三 十 八 六 五 三 初 星(七) 五 四 初 柳(十三) 十一
四 九 八 五 三 初 鬼(三) 初 井(二十九) 二十八 二十七 二十六 二十五
五 二十四 二十二 二十一 十九 十七 十六 十四 十三 十一 九 八 六
六 四 三 初 參(九) 七 五 三 二 一 畢(十五) 十四 十三
七 十 九 七 五 四 二 昴(十一) 十 八 七 五 三
八 初 胃(十四) 十三 十一 九 八 六 五 三 初 婁(十三) 十一
九 十 八 六 五 三 二 奎(十七) 十六 十四 十二 十一 九
十 奎(七) 六 四 三 初 壁(九) 八 六 五 三 初 室(十七)
十一 十五 十三 十二 十 九 七 五 三 初 危(十八) 十六 十四
十二 十三 十一 九 八 六 五 三 初 虛(十) 八 七 六
十三 四 二 初 女(十) 九 七 六 四 初(二) 初 牛(七) 五
十四 四 二 初 斗(二十二) 二十 十九 十七 十六 十三 十一 十 八
十五 六 五 三 初 風(十) 九 七 六 四 三 初 尾(十六)
十六 十四 十二 十一 九 八 六 四 三 尾(初) 心(五) 三 初
十七 房(五) 三 初 氐(十六) 十四 十三 十一 九 八 六 五 三
十八 二 初 元(八) 七 五 三 二 角(十三) 十二 十 八 六
十九 四 二 軫(十九) 十七 十六 十四 十二 十一 九 八 六 四
二十年 二 初 翼(十八) 十七 十五 十三 十二 十 九 七 六 四
二十一 二 張(十五) 十八 十六 十五 十三 十一 十 八 七 五 三
二十二 二 星(七) 五 三 初 柳(十四) 十二 十 九 七 六 四
二十三 二 初 鬼(二) 井(三十) 二十九 二十七 二十六 二十四 二十三 二十二 十九 十七
二十四 十六 十四 十三 十一 九 八 六 五 三 初 參(九) 七
二十五 六 四 二 初 畢(十六) 十四 十三 十 九 八 五 四
二十六 二 初 昴(十) 八 七 五 四 二 胃(十五) 十四 十二 十
二十七 九 七 六 四 二 初 婁(十二) 十一 九 七 六 五
二十八 二 初 奎(十六) 十五 十三 十二 十 八 七 五 三 二
二十九 壁(十) 九 七 五 四 二 室(十七) 十六 十四 十三 十一 九
三十年 八 六 四 二 危(十八) 十七 十五 十四 十二 十 九 七
三十一 五 四 二 初 虛(九) 七 六 四 三 初 女(十) 九
三十二 七 五 四 二 初 牛(七) 五 四 二 初 斗([1]女三) 二十
(丁酉) 三十三 十九 十七 十五 十三 十一 十 八 六 五 三 二 風(十)
(戊戌) 三十四 八 七 五 四 二 尾(十七) 十六 十四 十二 十一 九 八
(元永二年己亥) 三十五 六 四 三 二 初 心(五) 三 初 房(五) 三 二 氐(十六)
(庚子) 三十六 十[2]六 十一 九 八 六 五 三 初 亢(九) 七 六 四
(辛丑) 三十七 二 初 角(十三) 十 九 七 六 四 二 初 軫(十八) 十六
(壬寅) 三十八 十四 十二 十一 九 八 六 四 三 初 翼(十[3]六) 十七 十五
(癸卯) 三十九 十四 十二 十 九 七 六 四 二 初 張(十八) 十七 十五
(甲辰) 四十年 十三 十二 十 八 七 六 四 二 初 星(六) 四 三
(乙巳) 四十一 柳(十四) 十二 十一 九 七 六 四 三 初 鬼(二) 初 井(二十九)
(丙午) 四十二 二十八 二十六 二十四 二十三 二十一 十八 十六 十五 十四 十三 十一 十
(丁未) 四十三 八 七 五 三 二 參(九) 八 六 四 三 初 畢(十六)
(戊申) 四十四 十五 十二 十一 九 六 四 三 初 昂(十一) 十 九 七
(己酉) 四十五 五 四 二 初 胃(十四) 十二 十一 九 八 六 四 三
(庚戌) 四十六 初 婁(十二) 十一 十 八 六 四 三 初 奎(十七) 十五 十三
(辛亥) 四十七 十二 十 九 七 五 四 二 壁(十) 九 七 六 四
(壬子) 四十八 二 初 室(十六) 十五 十三 十二 十 八 六 四 二 初
(癸丑) 四十九 危(十[4]二) 十五 十四 十二 十一 九 七 六 四 三 初 虛(九)
(甲寅) 五十年 八 六 四 三 初 女(十一) 九 七 六 四 三 初
(乙卯) 五十一 牛(七) 六 四 三 初 斗(二十二) 二十一 十九 十七 十六 十四 十二
(丙辰) 五十二 十一 九 七 五 四 二 風(十) 九 七 五 四 二
(丁巳) 五十三 初 尾(十六) 十四 十二 十一 十 八 六 五 三 二 心(五)
(戊午) 五十四 三 初 房(五) 三 二 氐(十六) 十五 十三 十一 十 八 七
(己未) 五十五 五 三 二 亢(九) 八 六 四 三 初 角(十二) 十一 九
(庚申) 五十六 八 六 四 三 初 軫(十八) 十六 十四 十三 十一 九 八
(辛酉) 五十七 六 五 三 初 翼(十九) 十七 十六 十四 十二 十一 九 八
(壬戌) 五十八 六 四 三 初 張(十[1]九) 十七 十五 十四 十二 十 九 八
(癸亥) 五十九 六 四 二 初 星([2]九) 五 三 初 柳(十三) 十一 九 八
(甲子) 六十年 六 五 三 初 鬼(三) 初 井(三十) 二十八 二十六 二十五 二十三 二十一
(乙丑) 六十一 二十 十八 十七 十五 十三 十二 十 九 七 五 四 二
(丙寅) 六十二 參(九) 八 六 五 三 初 觜(一) 畢(十五) 十三 十一 九 八
(丁卯) 六十三 六 五 三 初 昂(十一) 九 八 六 四 三 初 胃(十四甲午)
(戊辰) 六十四 十二 十一 十 八 五 四 初 婁(十二) 十一 十 八 七
(己巳) 六十五 六 五 三 二 奎(十七) 十五 十四 十二 十一 九 七 六
(庚午) 六十六 四 二 初 壁(九) 八 六 四 三 初 室(十七) 十五 十三
(辛未) 六十七 十二 十 九 七 五 三 初 危(十七) 十六 十四 十三 十一
(壬申) 六十八 九 八 六 五 三 初 虛(十) 八 六 五 三 二
(癸酉) 六十九 女(十一) 九 八 六 五 三 初 牛(八) 六 五 三 初
(甲戌康平四辛丑) 七十年 斗(二十三) 二十一 十九 十八 十六 十四 十二 十 九 七 六 四
(乙亥) 七十一 二 初 風(九) 七 六 四 三 初 尾(十六) 十五 十三 十二
(丙子) 七十二 十 八 七 五 四 二 心(五) 四 二 [3]尾(五) 四 二
(丁丑) 七十三 初 氐(十五) 十三 十二 十 九 七 五 四 二 初 亢(八甲辰)
(戊寅) 七十四 六 五 三 初 角(十二) 十一 十 八 六 五 三 二
(已卯) 七十五 軫(十九) 十七 十五 十三 十一 十 八 七 五 三 二 翼(十九)
(庚辰) 七十六 十八 十六 十四 十三 十一 十 八 六 五 三 初 張(十八)
(辛巳) 七十七 十七 十六 十四 十二 十一 九 八 六 四 三 初 星(六)
(壬午延久元己酉) 七十八 五 三 初 柳(十三) 十一 十 八 七 五 三 二 鬼(三)
(癸未) 七十九 二 井(三十) 二十八 二十七 二十五 二十三 二十二 二十 十八 十七 十五 十四
(甲申) 八十年 十二 十一 九 七 六 四 二 初 參(八) 六 五 三
(乙酉) 八十一 二 觜(一) 畢(十五) 十三 十 十 八 七 五 三 二 昂(十一)
(丙戌) 八十二 [4]二 八 六 五 三 初 胃(十五) 十三 十二 十 八 七
(丁亥) 八十三 五 三 二 婁(十三) 十二 十 八 七 五 四 二 奎(十七)甲寅
(戊子) 八十四 十六 十四 十三 十一 九 八 六 四 三 初 壁(十) 八
(己丑) 八十五 六 五 三 二 室(十七) 十五 十四 十二 十 九 七 五
(庚寅) 八十六 三 初 危(十八) 十六 十五 十三 十一 十 八 七 五 三
(辛卯) 八十七 二 虛(十) 八 七 五 四 二 女(十一) 十 八 七 五
(壬辰) 八十八 三 二 牛(八) 七 五 三 二 斗(二十[1]一) 二十一 二十 十八 十六
(癸巳) 八十九 十四 十二 十一 九 八 六 四 三 初 風(九) 八 六
(甲午) 九十年 五 三 初 尾(十七) 十五 十四 十二 十一 九 七 六 四
(乙未) 九十一 二 初 心(四) 二 初 房(四) 二 初 氐(十五) 十四 十二 十
(丙申) 九十二 九 七 六 四 二 初 亢(八) 六 五 三 二 角(十[2]五)
(丁酉) 九十三 十二 十 八 七 五 四 二 軫(十九) 十七 十五 十三 十二甲子
計都遏囉師,一名豹尾,一名蝕神尾,一名月勃力,一名太陰首。常隱行不見,到人本宮則有災禍,或隱覆不通為厄最重。常順行於天,行無徐疾。九日行一度,一月行三度十分度之四,九月行一次,一年行四十度十分度之七。凡九年一周天差六度十分度之三,凡六十二年七周天差三度十分度之四(元和元年丙戌入曆,正月在午五,丁亥在危十七,當日本大同元年)。
年數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一年 牛(五) 女(初) 四 八 十一 虛(三) 七 十 危(四) 七 十 十四(甲午)
二 十七 室(三) 七 十 十四 十七 壁(四) 七 十 奎(四) 七 十
三 十四 十七 婁(四) 七 十 胃(初) 四 八 十一 十四 昴(二) 六
(元永二己亥) 四 十 畢(二) 五 九 十二 觜(一) 參(三) 六 井(初) 四 七 十一
五 十四 十八 二十一 二十四 二十八 鬼(初) 柳(二) 五 八 十三 星(二) 六
(保安二辛丑) 六 張(二) 五 九 十二 十六 十九 翼(三) 七 十 十三 十七 軫(初)
七 五 八 十一 十五 十九 角(三) 七 十 亢(初) 四 八 氐(二)
(康平四辛丑) 八 五 九 十二 十六 房(三) 心(初) 五 尾(三) 六 十 十三 十七
九 風(三) 六 十 斗(三) 七 十 十三 十七 二十一 牛(二) 五 八
十年 女([3]二) 七 十[4]七 虛(三) 六 十 危(三) 七 十 十三 十七 室(三)
十一 六 十 十三 十七 壁(三) 六 十 奎(三) 七 十 十三 十七甲辰
十二 婁(三) 七 十 十三 胃(四) 七 九 十一 十四 昂(六) 九 畢(二)
十三 五 八 十二 十六 參([5]三) 六 [6]七 井(四) 七 十 十四 十七
十四 二十一 二十四 二十七 鬼[1]初 柳(初) 五 八 十二 星(初) 五 張(初) 五
十五 八 十二 十五 十八 翼(三) 六 十 十三 十六 軫(初) 四 八
(延久元己酉) 十六 二十一 十五 十九 角(三) 七 十 十三 亢(四) 七 氐(初) 五 八
十七 十二 十五 房(二) 心(初) 四 尾(三) 六 九 十二 十六 風(三) 六
十八 九 斗(三) 六 十 十三 十七 二十一 牛(初) 五 八 女(三) 七
十九 十 虛(二) 六 九 危(三) 六 九 十三 十六 室(二) 六 九
二十年 十二 十六 壁(三) 六 九 奎(三) 六 十 十三 十六 婁(三) 六
二十一 九 十三 胃(三) 七 十 十三 昴(二) 五 九 畢(初) 四 八
二十二 十一 十五 參(二) 五 九 井(三) 七 十 十三 十七 二十 二十三
二十三 二十七 三十 柳(初) 四 七 十一 星(初) 五 張(初) 四 八 十一
二十四 十五 十八 翼(二) 六 九 十三 十六 十九 軫(四) 七 十 十四
二十五 十八 角(三) 六 九 十三 亢(三) 七 氐(初) 四 八 十 十五
二十六 房(二) 五 心 尾(四) [2]尾(三) 六 九 十 十六 風(二) 五 九 斗(二)
二十七 六 九 十三 十七 二十 牛(初) 四 七 女(三) 六 十 虛(二)
二十八 五 九 危(二) 六 九 十二 十六 室(初) 五 九 十二 十六
二十九 壁(二) 五 九 奎(二) 六 九 十二 十六 婁(二) 六 八 十二
三十年 胃(三) 六 十 十三 昂(初) 五 八 畢(初) 四 七 十一 十三
三十一 參(初) 五 八 井(三) 六 九 十三 十六 二十 二十三 二十六 三十(甲子)
三十二 鬼(三) 柳(四) 七 十一 十四 星(四) 張(初) 四 七 十一 十四 十七
三十三 翼(二) 五 九 十二 十五 十九 軫(三) 七 十 十四 十七 角(二)
三十四 六 九 十二 亢(三) 六 氐(初) 四 七 十一 十四 房(初) 五
三十五 心(三) 尾 五 八 十一 十五 風(二) 五 九 斗(二) 五 九
三十六 十二 十六 二十 二十三 牛(四) 七 女(二) 六 九 虛(初) 五 八
三十七 危(二) 五 八 十二 十五 十八 室(四) 八 十二 十五 壁(二) 五
三十八 八 奎(二) 五 九 十二 十五 婁(二) 五 九 十二 胃(三) 六
三十九 九 十二 昴(初) 四 八 十一 畢(三) 七 十一 十五 參(初) 四
四十年 八 井(三) 六 九 十二 十六 十九 二十三 二十六 二十九 鬼(二) 柳(三)
四十一 六 十 十三 星(三) 七 張(三) 七 十 十四 十七 翼(初) 五
四十二 八 十二 十五 十八 軫(三) 六 十 十三 十六 角(初) 五 八
四十三 十二 亢(三) 六 九 氐(三) 七 十 十四 房(初) 四 心(三) 尾(初)
四十四 五 八 十一 十五 風(初) 五 八 斗(初) 五 八 十二 十六
四十五 十九 二十三 牛(三) 六 女(二) 五 九 虛(初) 四 八 危(初) 五
四十六 八 十一 十三 十五 十八 室(四) 八 十一 十五 壁(初) 四 八
四十七 奎(四) 八 十二 十五 婁(初) 五 八 十一 胃(二) 五 九 十二
四十八 十五 昂(四) 七 十一 畢(三) 六 十 十四 參(初) 四 七 井(二)
四十九 五 八 十二 十五 十九 二十二 二十五 二十九 鬼(二) 柳(三) 六 九
五十年 十三 星(三) 七 張(三) 六 十 十三 十六 翼(初) 四 八 十一
五十一 十四 十八 軫(二) 六 九 十二 十六 角(初) 四 八 十一 亢(二)
五十二 五 九 氐(三) 六 十 十三 房(初) 四 心(三) 尾(初) 四 七
五十三 十一 十四 風(初) 四 七 斗(初) 四 八 十一 十五 十九 二十二甲申
五十四 牛(三) 六 女(初) 五 八 虛(初) 四 七 危(初) 四 七 十一
五十五 十四 十八 室(三) 七 十一 十四 壁(初) 四 七 奎(初) 四 八
五十六 十一 十四 婁(初) 四 八 十一 胃(初) 五 八 十二 十五 昴(初)
五十七 七 十 畢(二) 六 九 十三 觜 參(三) 七 井(初) 五 八
五十八 十一 十五 十八 二十二 二十五 二十八 鬼(初) 柳(三) 六 九 十三 星(三)
五十九 六 張(二) 六 九 十三 十六 十九 翼(四) 七 十一 十四 十七
六十年 軫(二) 五 九 十二 十六 角(初) 四 八 十一 亢(初) 五 八
六十一 氐(二) 六 九 十三 十六 房(三) 心(三) 五 尾(四) 七 十 十四
六十二 十七 風(四) 七 十 斗(四) 七 十一 十四 十八 二十二 牛(二) 五
正月一日在女初度,更六十二年至庚寅,復入曆正月一日在女四度,是謂每終差一月也。倣此(計都行至宿留初,住一日不行本度,人遇之必有災。羅睺行每一宿之未渡,即留三日,所留之分有災變,人遇尤甚。如日月會,此留即變,蝕不會是也)。
每年十二月,皆以月節為正,其伏見入月日數,各從節數之。假令三月十日者,當數清明後十日是也。此曆並依七曜新法,推之考驗往古及今年所留宿度,若應符契,分毫無差也。
角亢(鄭分野),氐房心(為豫州宋分野),尾風(為幽州燕分野),南斗牽牛須女(為楊州吳越分野),虛危(為青州齊分野),營室東壁(為并州衛分野),奎婁胃 (為徐州魯之分野),昴畢(為冀州趙之分野),觜參(為益州晉魏之分野),東井輿鬼(為雍州秦之分野),柳星張(皆周之分野),翼軫長沙轄(為荊州楚之分野)。
寅歸折木(自處),卯付壽星(辰),辰計實[2]況(申),己對諏訾(亥),牛當鶉首(未),未慕大火(卯),申生玄枵(子),酉自大梁(自處),戌元降婁(自處),亥飛鶉尾(己),子衝鶉火(午),丑位星紀(自處)。
金,其神是女人,著黃衣,頭戴鷄冠,手彈琵琶。到人命宿,宜轉《大般涅槃經》、《般若經》、《大集經》、《思益經》共九卷或九十卷,持大隨求真言九十遍,文殊真言九百遍。宜燒龍腦、欝金、蘇合、丁香等。宜著黃衣,帶金玉之寶。不得與女人論訟交往,恐有相刑。嫉妬口舌虛災先有。刑病,宜燒前件香,加持綿素,帶馬腦金華。如有疾病,辰取渠水及山泉流水各少[1]計,石蜜徐徐與飲之。
木,其神如老人,著青衣帶猪冠,容貌儼然。宜持普賢真言,轉《法華經》及《維摩經》共八卷或八十卷,宜燒沈香,及宜著章服,宜帶珠玉銀,不宜殺生及食猪肉,不宜入神廟及弔死問病。好食香美菓子生薑,令人強者弱、弱者強者,宜坐白氈帶華珠玉。
水,其神女人,著青衣,帶[2]獲冠,手執文卷。宜持藥師真言,轉《藥師經》六卷或六十卷。宜燒甲香、龍腦、零陵等香。宜著青衣,好食醋苦之物。善能言語及鬪亂作誑,與人物後却悔,因作冤酬,慎之吉。咥日平旦水和蜜數數甞,經七日災厄消除。
火,其神到宿命及皆衝向之宿,宜畫火曜本身供養其神,作銅牙赤色貌,帶嗔色,驢冠,著豹皮裙,四臂,一手執弓、一手執箭、一手執刀。宜持觀自在真言,轉《金剛般若經》及金《光明經》共七卷或[3]十卷。宜著緋衣服并帶朱砂。其供養,取雲漢日平旦時,燒丁香、紫檀香、蘇合香,好食熱味及辛膩之物。
土,其神似婆羅門,色黑,頭帶牛冠,一手柱杖、一手指前,微似曲腰。到宿命宮,宜鑄可長四寸曲腰,三衣瓶鉢。土直日平旦,以黑瓷瓶盛之,於臥處頭邊,以油麻油瀝於頂上。經三年止,盡供養。持熾盛光一字王真言,《涅槃經》、《般若經》十卷或百卷。宜燒安悉香,著白上衣,及帶雄黃、朱砂及屠刀,打作環帶之,可重四兩。鷄緩日平旦,以絹畫之供養。好食菓子,帶黑色者為上。至心啟告鷄緩國王:某甲君王如護弟子,伏願護命去災。所供養物宜自食之,令人病患如破散。被人欺輕,宜以安悉香燒之供養。
凡軫病大陽直,畢宿大陰直,尾宿火直,柳宿水直,鬼宿木直,房宿金直,星宿土直。此等七日名甘露吉祥日,宜學道求法受密大吉。
凡尾宿大陽直,女宿大陰直,壁宿火直,昴宿水直,井宿木直,張宿金直,亢宿土直。此等七日名金剛峯日,宜降怨家護摩,持日天子真言。
凡胃宿大陽直,鬼宿大陰直,翼宿火直,參宿水直,氐宿木直,奎宿金直,柳宿土直。此等七日名羅剎日,不舉百事,唯利草獵及損害。
凡日月二曜至,與木曜同,法依不空三藏所譯。其所攘法及著衣服,並不得令外人知聞。當轉經,不得雜語,雜語無驗。夫四七者用叶於曆法,以天文明其休咎。每方七宿,四方共二十八宿,而七曜循環,四時[4]哀王者矣。然合朔之辰,月行潛在日下,與太陽同度,剛柔合體以蒙命焉。泊茲合朔行九十一度及有餘分,而上弦背日而明,故二為背宿。又行一象之度而得其望,與日相衝,故三為衝宿。復行一象之度,而得下弦向日而明,故四為向宿。然日行一匝,二十八宿合。次其命宿衝向之宿,日榮安衰成極。假令角為命宿,則斗為背宿、奎為衝宿、井為向宿。他効。
用式法,以生宿如命位,視七曜所在之宿臨何宿,詳其休咎。
若臨命宿,主有疾病、死亡、官事、口舌及貧窮遠行之事 若臨背宿,朋友乖背、言語口舌。
若臨衝宿,法有官私、口舌、疾病、抑塞之事。
若臨十一安宿,法主官事禁繫、疾病傷損、死亡之厄 若臨二十胎、成宿,法有疾病、口舌、錢物散、遠行移徙之厄。若臨榮、安、成之宿,吉凶不定、百事如如常、若臨禍衰極之宿,百事皆吉。
其命宮前五為生宮,後為胎宮。若凶曜臨命宮則命厄,臨前五僮僕宮則多散財,臨後五病厄宮則患腹藏病,各以消息之。火以凌犯環繞伏見不依宿度為災,水以伏見不依曆為災,木以不入變色向己為災,金以失度留退為災,土以逆行失度留守為災。
畢翼斗壁安重宿,安重威嚴有名聞。觜角房奎和善宿,柔善溫良多智照。參柳心尾毒害宿,果決剛義有信讓。鬼軫牛婁急速宿,剛健質直有急難。胃星張箕室猛惡宿,惡性剛猛有毒烈。井亢女虛危輕[5]𮜒宿,質直和善有信義。昴氐二宿剛柔宿,寬柔慈猛有孝行。
蜜日生者,穩重忍辱,好善質直孝順,端省憂惱,不乏財食,多謙恭、高朋友,得人欽仰、得他人財物。遇安重、和善、輕躁等宿,有官祿財食心當富貴。[1]莫日生者,端正慈好,妻妾能言語,高交遊,榮辱不常,少子孫,多福祿。雲漢日生者,合長大堅剛,容貌帶胡,心性高柢嗔喜不定,愛兵好殺,多[2]如足衰厄。生宿與日和善,即有官祿無橫災。咥日生者,合輕法愛戲翫,多欲心,性隨邪,善能輔助。[3]溫沒[4]斯日生者,能言語,足詞理,端正好色,性快健,愛伎術,有學問,高交友,得人欽仰。那頡日生者,合足語詞舌,多色好遊,吏性沈審,為事堅剛,不伏弱,有信義。鷄緩日生者,合敦重好事,愛藝術,多智謀,質直毒惡,矜𭎹貪乏,官祿晚成。
右七直日,與所生宿相依和叶則吉,相惡則凶。當推算之,事無不應。
招北斗真言
曩謨三曼多他羅那噎[5]呬波伊賀伊多伊迦伊羅伊保朗多羅伽可含娑波訶
大陽之精,凡行背以定氣為準。若依此即差一兩度。從開元十二年向後計,滿八十三年即差一度。
黃道曰躔定氣。
冬至 小寒 大寒 立春 雨水 [6]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立夏 小滿 芒種
一日 斗九 牛(一) 女(八) 危(二) 危(十七) 室(十五) 奎(三) 婁(一) 胃(三) 昴(四) 畢(八) 參(六)
二日 十 二 九 三 室(一) 十六 四 二 四 五 九 七
三日 十一 三 十 四 二 十七 五 三 五 六 十 八
四日 十二 四 十一 五 三 壁(一) 六 四 六 七 十一 九
五日 十三 五 虛 六 四 二 七 五 七 八 十二 十
六日 十四 六 二 七 五 三 八 六 八 九 十三 井(一)
七日 十五 七 三 八 六 四 九 七 九 十 十四 二
八日 十六 八 四 九 七 五 十 八 十 十一 十五 三
九日 十七 女(一) 五 十 八 六 十一 九 十一 畢(一) 十六 四
十日 十八 二 六 十一 九 七 十二 十 十二 二 觜(一) 五
十一日 十九 三 七 十二 十 八 十三 十一 十三 三 參(一) 六
十二日 二十 四 八 十三 十一 九 十四 十二 十四 四 二 七
十三日 二十一 五 九 十四 十二 十 十五 十三 昴(一) 五 三 八
十四日 二十二 六 十 十五 十三 奎 十六 胃(一) 二 六 四 九
十五日 二十三 七 危(一) 十六 十四 二 十七 二 三 七 五 十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處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一日 井(十二) 井([7]廿七) 柳(十) 張(四) 張(十九) 翼(十[8]六) 軫(十二) 角(八) 氐([9]十一) 氐(十六) 尾(六) 箕(四)
二日 十三 二十八 十一 五 翼(一) 十七 十三 九 二 房(一) 七 五
三日 十四 二十九 十二 六 二 十八 十四 十三 二 八 六
四日 十五 三十 十三 七 三 十九 十五 十一 四 三 九 七
五日 十六 鬼(一) 十四 八 四 軫(一) 十六 十二 五 四 十 八
六日 十七 二 星(一) 九 五 二 十七 十三 六 五 十一 九
七日 十八 柳(一) 二 十六 三 十八 亢(一) 七 心(一) 十二 十
八日 十九 二 三 十一 七 四 十九 二 八 二 十三 [1]十一
九日 二十 三 四 十二 八 五 角(一) 三 九 三 十四 [*]十二
十日 二十一 四 五 十三 九 六 二 四 十 四 十五 三
十一日 二十二 五 六 十四 十 七 三 五 十一 尾(一) 十六 四
十二日 二十三 六 七 十五 十一 八 四 六 十二 二 十七 五
十三日 二十四 七 張(一) 十六 十二 九 五 七 十三 三 箕(一) 六
十四日 二十五 八 二 十七 十三 十 六 八 十四 四 二 七
十五日 二十六 九 三 十八 十四 十一 七 九 十五 五 三 八
此圖二十八宿度,不準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更可考。
十八軫蓋十九,十四胃蓋十五乎?
五星臨十二宮吉凶法
火至命位,冤強損財,僕大血瘡并馬驚。水至煩惱,夢想遠離,雖至失用情。木至弱強,弱強者弱,初至輕服合遠行。金至加喜,[3]吉餘無啟,唯須在意慎相爭,土至捺繫論無理,身病損畜失宜盈。
火至困窮慎火,并有驚恐、傷及愁爭。水至合生貴子,出行得財,終決定吉。木至宜遠行得[4]剎,有大人接引勸樂盛。金至慎口舌,餘事皆多吉慶。土至損打親故亡,奴畜襄羸呪辰。
火至福[5]德,病差多歡樂,加官吉慶笑呼。水至此宮論訟得理,雖有失脫,家內眷屬和順。木增宅田并加官祿,大人接引喜來[6]遇。金到福祿自然生,慎口舌事相誹。土至遷宮增口食牛馬,子孫蒙恩多有歡慶。
火至官祿,慎萬傷、憂遠行,後有慶,多惱情。水至加官增祿,庶人有慶,所為成也。木至增疾病、論訟無理,老人必病痊平。金至此宮多稱遂,所為人務喜慶。土至得大人仰欽,儀容美麗顏色明。
火至遷移有小喜,慎鬪,所求不遂憂馬墜。水至損畜憂遠行,子孫分離、口舌。木至遷宮及子孫成,益莊宅、財物至。金至有病、失牛馬,親友乖隔張心有異。土至有遠行、有惱煩火,死亡、失官。
火至疾病,婦人招謗,失財病及損。水至加財,得遠信事慶。木至損財、身疾,訟論無理,親眷亡,後吉多。金加財、病差,親族集慶;一云有口舌。土至失官、妻離隔,家內不和,有病殃。
火至夫妻有風病,并妻患及憂傷[7]謙詛。水至子孫有病,口舌、遠行信通。木至得官,憂妻產,訟論得理,宿病息。金到損財,有隱遁事被舉難藏。土至患風密事發,奴婢死亡被陵逼。
火至僮僕傷畜憂奴僕,後喜怨息,得官財。水至損錢財、慎官事,小厄、口舌。木至損財、眼病,所求不稱,水殃。金至有酒愁、有失脫,口舌[1]存意邅。土至加官,子孫得錢帛親媒;一云有辰厄。
火至男女口舌、損財畜,火厄、憂妻、男女衰。水至夫妻有損,口舌、慎𨒤遺。木至喜[2]加官,子姪益職,財祿儀獄。金至利官、得財祿,唯女人有口舌譏。土至愁獄訟,為事不成,子孫免。
火至田宅足、憂便利,慎亡遺損失。水至加祿、得妻財,子孫喜增官祿。木至有恥辱、慎傷,有失意、血瘡病。金至多妻、得錢財,宜著在冠持訟去。土至財散,憂遠行、鬪諍、田宅。
火至兄弟冤消人順伏,初吉後憂口舌。水至埋遠信,官事乖情、訟無理。木至有爭競、故病發,親違背、輕服起。金至有口舌,餘得妻財、通尊貴。土至財合多歡樂,進祿加官聲譽美。
火至財物慎大、冤家盛,大人嗔責并熱病。水至口舌論訟,被他誑惑人不悉。木至加官祿并財帛,此曜時人最吉慶。金至衣服錢財多,唯慎陰人嫉。土至損財、疾病最苦、謗毀無實。
子丑寅(十六分)、卯(二十五分)、辰(三十二分)、巳(三十分)、午(五十分)、未(五十六分)、申(六十四分)、酉(七十五分)、戌(八十二分)、亥(九十五分)。
破軍星(午日天)、武曲星(未巳土星)、廉貞星(申辰金星)、文曲星(酉卯木星)、祿存星(戌寅水星)、巨門星(丑亥火星)、貪狼星(子月天)。
正(朔室望翼)、二(奎角)、三([3]風氐)、四(畢心)、五(參[4]女)、六(鬼女)、七(張室)、八(角婁)、九(氐昴)、十(心嘴)、十一(斗鬼)、十二(虛星)。
長保元年三月五日
統云春分(二月中)奎三度(二) ,月定白羊宮(乃)內,而有差三度(二) 有餘,早分仍圖新可造(云云)。圖者,十二宮、七分、二十八宿分度也。作圖,白羊宮為初(云云)。
統云三方主若白日生人,日所在宮中盡可取也。若夜生人,月所在宮中夜可取也 (云云尋知之)。以所生時所在宮,充後卯時上宮,以則為本命宮,餘十一宮可准知之。故十二位充天番時,隨人不定也。
宗叡謂:來錄云「七曜攘災決一卷。」見諸本,題額在兩處,云卷上、卷中而合為一冊。今撿挍名山諸剎之本,文字寫誤不少,而不可讀者多矣。更請求洛西仁和寺之藏本對考,非全無猶豫,粗標其異同於冠首,以授工壽梓。希尋善本點雌雄,令禳災無差。
時亨和歲次壬戌仲夏月
豐山長谷沙門快道誌
一校加筆訖
享和三年歲次癸亥夏五月三日 慈順
文政三年歲次庚辰季秋朔日,以秀陽闍梨令密榮校寫本校寫之了。 龍肝
顯示版權資訊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21 冊 No. 1308 七曜攘災決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4-11,最後更新:2022-10-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李明芳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