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金剛頂[41]經瑜伽文殊師利菩薩[42]供養儀軌[43]一卷
警覺真言曰:
捨身求請加持真言曰:
「唵薩嚩怛他[7](去引)[8]𦽆多(一) [9]布[10]祖(鏃固反引)跛[11]薩他(二合引)曩(引)[12]夜(引)[13]多麼(二合引)南(二) [14]𩕳哩[15]野(二合引)多[16](引)夜[*](引)[17]銘(三) 薩嚩怛他([18]去引)𦽆[19]多嚩日囉(二合)薩怛[20]嚩地瑟姹(二合)娑嚩(二合[*]引)𤚥(心[21]中想吽字青[22]色)」
捨身求請灌頂真言曰:
「唵薩嚩怛他[23](去引)𦽆多(一) 布[*](引)惹[24](自攞反引)[25]鼻灑[*](引)迦(引)[26]多麼(二合[*]引)南(二) [27]𩕳哩野(二合[*]引)多[*](引)[28]夜[*](引)[29]銘(三) 薩嚩怛他([30]去引)[31]孽多(四) 嚩日囉(二合[*]引)囉怛[32]曩(二合引)[33]鼻詵左𤚥(額[34]想黃[35]色)」
捨身求請三昧真言曰:
「唵薩嚩怛他[37](去引)孽多(一) 布[*](引)惹[38](准上)鉢[39]囉 (二合)[40]韈[41]怛曩(引)夜(引)[42]多麼(二合[*]引)南([43]一) [44]𩕳哩野 (二合[*]引)多[45](上)夜[*](引)[46]銘薩嚩怛他([*]去引)[47]𦽆多(四) 嚩日囉(二合[*]引)達[48]麼鉢囉(二合[*]引)[A1]韈[*]怛野𤚥[49](五)(引)(口[50]想赤[51]色)」
捨身求請方便真言曰:
「唵薩嚩怛他[54](去引)[55]𦽆多(一) 布[*](引)惹[56](准上)羯磨抳阿[*](引)[57]多麼(二合[*]引)南(二) [58]𩕳哩野(二合)多[*](上)夜[*](引)[59]銘(三) 薩嚩怛他([*]去引)[*]𦽆多(四) 嚩日囉(二合)羯麼[60]矩嚕𤚥([*]引)[61](五)[62](想)(頂綠色)」
遍禮十方真言曰:
「唵薩嚩怛他([63]去引)[*]𦽆多(一) 迦[*](引)[64]野[65]嚩枳[66]唧 (二合)多[67](二) 嚩日囉(二合[*]引)鉢囉(二合[*]引)拏[68](鼻引)梅([69]三) 嚩日囉(二合[*]引)滿娜南迦[70]嚧(引)銘(四) 唵嚩日囉 (二合[*]引)[71]尾(微吉[72]反或作勿呼)」
成就一切眾生真言曰:
「唵薩嚩怛他([73]去引)[*]𦽆多(一) 餉悉[74]哆(二合)薩嚩薩怛嚩(二合[*]引)南([*]引)([*]三) 薩嚩悉馱[*](引)藥[75](四) 三[76](去)跛極擔([*]引)([77]五) 怛他([*]去引)[*]𦽆多室者(二合[78]引)地[79](六) 底[80](丁以反)悲綻(二合)擔([*]引)([81]七)」
淨三業真言曰:
「唵娑嚩(二合)婆([82]去引)嚩[83]秫([84]詩聿反)馱(引)(一) 薩嚩達[85]麼([86]入引)(二) 娑嚩(二合)婆([*]去引)嚩[*]秫([87]准上)度[88](引)憾」
[89]三昧耶真言曰:
「唵嚩日囉(二合)底(丁里反)乞叉儜(三合)三麼耶薩怛梵(三合)」
深交諸度拳,已成金剛縛,誦此真言曰:
開心真言曰:
金剛入字真言曰:
金剛拳真言曰:
[9]「唵嚩日囉(二合[*]引)[11]三[12](去)麼(鼻)野娑怛[13]鑁」
真言曰:
「唵三[15](去)麼[16]野斛(引)[17]素囉多娑怛鑁([18]三合)」
降三世真言曰:
「唵遜婆([20]去)[21]𩕳(引)遜婆([*]去)[22]吽([23]短)[24]疙哩(二合)恨拏(二合[25]鼻)[*]疙哩(二合)恨拏(二合[*]鼻)吽[26]短[*]疙哩(二合)舋拏(二[*]合[*]鼻)跛[27]野吽([28]短)阿([*]去)曩[*]野斛([29]引)婆([*]去)誐[30]鑁嚩日囉(二合)吽([31]短)[32]發吒(半[33]音)」
真言曰:
「唵嚩日囉(二合[*]引)跛娜麼([34]三合)三([*]去)[*]麼[*]野娑怛鑁([*]三合)」
召羅真言曰:
「唵薩嚩播(引)跛羯囉(二合)拏(鼻)(一) 尾戍(引)馱曩(二) 嚩日囉(二合引)薩怛嚩(二合)(三) 三(去)麼(鼻)野吽(引)(四)」
「唵嚩日囉(二合)播(引)抳(一) 尾䬃怖(二合)吒野(二) 薩嚩(引)播(引)野(三) 滿馱曩(引)𩕳鉢囉(二合)謨乞灑(二合)野(四) 薩嚩(引)播(引)野𦽆底(丁以反)毘藥(二合)(五) 薩嚩薩怛鑁(二合)薩嚩怛(六) 他(去引)𦽆多(七) 嚩日囉(二合引)三 (去)麼(鼻)野吽(引)怛囉(二合引)吒(半音)(八)」
行者次入四微細金剛觀,應觀出入息白如乳色,當自鼻端光明皎潔,知其遠近。變成五智金剛杵,從鼻而入令遍自身,誦此真言曰:
「唵素(引)乞央麼(二合)嚩日囉(二合引)」
即觀此金剛杵,漸引漸廣周遍法界,誦此真言曰:
「唵䬃頗(二合)囉嚩日囉(二合引)」
復誦次後真言,漸收漸斂量等己身。真言曰:
「唵僧(去)賀囉嚩日囉(二合引)」
又以真言加持,令堅住不散。真言曰:
「唵担哩(二合)荼(去)底瑟姹(二合)嚩日囉(二合引)」
次入四無量心觀。初入慈無量心定,以殷淨心遍緣六道四生一切有情皆具如來藏,備三種身口意金剛。以我修三密功德力故,願一切有情等同普賢菩薩。如是觀已,即誦大慈三摩地真言曰:
「唵摩賀(引)昧(引)怛囉夜(三合引)娑頗(二合)囉」
次應入悲無量心三摩地智。以悲愍心遍緣六道四生,一切有情沈溺生死苦海,不悟自心,妄生分別,起種種分別隨煩惱,是故不達真如平等如虛空超恒沙功德。以我修三密加持力故,願一切有情等同虛空藏菩薩。如是觀已,即誦大悲三摩地真言曰:
「唵摩賀(引)迦嚕拏(上)夜(引)娑頗(二合)囉」
次應入喜無量心三摩地智,以清淨心遍緣六道四生,一切有情本來清淨,由心蓮華不染客塵自性清淨。以我修三密功德力故,願一切有情等同觀自在菩薩。如是觀已,即誦大喜三摩地真言曰:
「唵秫(詩聿反)駄鉢囉(二合)謨(引)娜娑頗(二合)囉」
次應入捨無量心三摩地智,以平等心遍緣六道四生,一切有情皆離我我所,離蘊界處及離能取所取,於法平等心本不生,性相空故。以我修三密功德力故,願一切有情等同虛空庫菩薩。如是觀已,誦大捨三摩地真言曰:
「唵摩護(引)閉乞灑(二合引)娑頗(二合)囉」
瑜伽者由修習四無量心定、誦四無量真言,於未來世所有人天種種魔業障難悉皆除滅,身中頓集無量福聚,心得調柔堪任自在。行者應修阿薩頗那伽法。修此法者,不動支節,止出入息令其微細,勿使散亂。即應觀於虛空一切諸佛,[1]猶如胡麻,遍滿十方。以金剛彈指告行者言:「善男子!汝觀本心。」行者聞已,即想自身禮諸佛足。[2]遍禮真言曰:
「[3]唵薩嚩怛他(去引)𦽆多(一) 播(引)那滿娜曩(引)迦嚕(引)弭」
禮畢,諦觀本心,白諸佛言:「心相無體,云何修證?」諸佛告行者言:「善男子!汝觀心中月輪如在輕霧。」即誦瑩徹菩提真言,諦觀心月。真言曰:
「唵[4]唧多[5](上)鉢囉(二合)底(丁以[6]反)吠[7](微閉反)鄧迦嚕[8]弭」
行者應了了諦觀,不久當見清淨菩提心,離諸塵垢淨如滿月。即誦菩提心真言曰:
「唵冐[*](引)地[*]唧多[*](上)母[9]多跛(二[10]合)[11]娜夜(引)[*]弭」
想菩提月中有曇字,如金色,輝曜如日放大光明,便即變成般若波羅蜜劍,離諸分別,能斷煩[12]惱。智劍真言曰:
想其智劍漸漸增大遍周法界。真言曰:
想其智劍漸漸收攝等自身量。真言曰:
為令智劍堅固不散,復誦真言曰:
想空中如來盡入智劍同為一體。作是思惟:「如彼諸佛體性,我亦同然。」真言曰:
「唵三([*]去)麼([15]鼻)喻(引)含(一) [16]麼賀[*](引)三([*]去)麼[17](鼻)喻(引)含(二) 薩嚩怛他[18](去引)[19]𦽆跢(引)[20]毘三([21]去)冒 (引)地(三) 謁誐[*]多麼(二合)[22]句[23]含」
想其智劍漸漸變成文殊師利童真菩薩,具大威德身,著種種瓔珞,頂想五髻,右手持智劍,左手執青蓮華,花上有般若波羅蜜經夾,身色如欝金。心誦阿[24]囉跛左曩一遍。
「唵嚩日囉(二合)底[26](准上)乞[27]央拏(二合)([28]一) 地瑟姹(二[29]合)娑嚩(二合[*]引)[30]𤚥」
真言曰:
「娜莫三(去)滿多沒馱(引)南(引)(一) 阿鉢囉(三合)底賀多舍(引)娑曩(引)南(引)(二) 唵囉囉娑磨(二合)囉(三) 阿鉢囉(二合)底賀多舍(引)娑曩(四) 矩麼(引)囉嚕跛馱 (引)哩抳(五) 吽(引)吽(引)發吒(半音)娑嚩(二合引)賀(引)(六)」
一字真言曰:
「體哩呬洷(四合引,上字町逸反)」
三字真言曰:
「嚩(引)計(引)吽(引)」
大聖文殊師利菩薩法身根本真言曰:
「娜謨薩嚩怛他(去引)𦽆帝(引)毘喻(二合引)囉曷(二合)毘藥(二合)(一) 唵矩麼(鼻引)囉嚕(轉舌引)比抳尾濕嚩(二合) (二) 三(去)婆(去)嚩(三) 阿(去引)𦽆磋(錯箇反引)𦽆傞(倉何反引)(四) 攞 (勒可反)護攞護(五) 悖嚕唵(二合引)吽(引如牛吼)吽(引)(六) 吽曩爾迦(半聲不出口)(七) 曼祖室哩(二合)野素室哩(二合)野(八) 跢 (去引)囉野𤚥(牟敢反引)(九) 薩嚩耨(奴穀反)契(引)毘藥(二合)發 (普末反)吒(半聲,下同)發吒(十) 捨麼(鼻)野捨麼(鼻)野(上)阿(十一) 蜜㗚(二合轉舌)妬(引)納娑(二合)務(引)納婆(二合)嚩(十二) 播 (引)半麼(鼻)曩(引)捨野娑嚩(二合引)賀(引)(十三)」
真言曰:
「唵嚩日囉(二合)囉怛曩(二合)[33]麼(鼻引)羅(一) 鼻曬[34](引)罽(引)囉[35](二) 鼻詵[36](去)左娑嚩(二合)𤚥[37](引)(三) 薩嚩母捺囉(二合[*]引)[38]銘(四) 涅哩(二合)雉[39]矩嚕([40]五) 嚩囉迦嚩[41]際(引)娜[42]鑁」
灌頂真言曰:
「唵囉怛曩(二合)[1]句(引)舍(引)疙哩[2]野(三合)吽([3]引)」
甲冑真言曰:
「唵嚩日囉(二合)迦嚩左[7](一) 嚩[8]哩(二合[*]引)[*]矩嚕[9](二) 嚩日囉(二合[*]引)嚩日囉(二合)含[10](三)」
次陳金剛拍掌儀。
歡喜真言曰:
「唵嚩日囉(二合)底([13]丁以反引)乞[14]史拏([15]三合)覩使野 (二合)斛([16]引)」
真言曰:
「唵尾麼(鼻)路(引)娜地吽(引)」
真言曰:
「唵阿左羅吽(引)」
真言曰:
「唵嚩日囉(二合)斫訖囉(二合)吽(引)」
「弱吽(引)鑁斛(引)」
真言曰:
「嚩日囉(二合)底(丁以反引)乞史拏(三合)惡」
真言曰:
「嚩日囉(二合)底(引)乞史拏(三合)担哩(二合)捨野(二合)」
真言曰:
「三(去)麼(鼻)喻(引)憾(一) 摩賀(引)三(去)麼喻(引)憾(二)」
「唵嚩日囉(二合)薩怛嚩(二合)僧(去)疙囉(二合)賀(一) 嚩日囉(二合)囉怛曩麼(鼻)弩(鼻多)囕(二合)嚩日囉(二合)達磨誐(引)野乃(鼻引)(二) 嚩日囉(二合)羯磨迦嚕(引)婆 (去)嚩」
「弱吽(引)鑁斛(引)」
次以金剛王召集諸聖眾。
真言曰:
「唵嚩日囉(二合)三(去)麼(鼻)惹弱(目攞反)」
金剛索真言曰:
金剛鎖真言曰:
金剛鈴真言曰:
行者次當[33]以二手捧[34]閼伽[35]香水奉獻,想洗[36]大聖金剛利菩薩及諸眷屬足,或以百字真言加持[*]閼伽而獻[37]曷伽。真言曰:
羯磨真言曰:
「唵嚩日囉(二合)底[10](引)乞叉拏[11](三合)曇」
[16]青蓮花真言曰:
「唵惡(引)味(引)囉吽(引)佉(上)左𡀔(轉舌呼)」
孔雀王座真言曰:
「曩謨沒馱野 曩謨達摩野 曩謨僧伽野怛儞也(二合)他護護護護護護娑婆訶」
金剛嬉戲真言曰:
「唵摩賀(引)囉底(丁以反)」
金剛鬘真言曰:
金剛舞真言曰:
金剛燒香真言曰:
「唵鉢囉(二合)賀攞(二合)儞([28]泥以反引)[29]𩕳」
金剛散花真言曰:
金剛燈明真言曰:
「唵[35]素帝[*](引)惹([36]自攞反引)[37]疙哩(二[38]合)」
金剛塗香真言曰:
[42]修行者次應誦[43]大聖文殊師利一百八名,讚[44]揚本尊[45]及諸聖眾無量功德。讚曰:
「[46]醫(引)灑矩麼(鼻)囉跛囉(引)囉他(二合)誐哆(去引)南 (引)(一) 悉地麼(鼻)惹(自攞反引)野多(上)路(引)迦呬(馨異反)跢(引)南(引)(二) 室㘈(二合)拽(延結反)枲(星以反)薩嚩呬(准上)帝(引)惹誐底(丁以反)鉢囉(二合)抳(尼整反)哆(去)㘑(引)(三) 秫(詩律反)馱覩𩕳瑟姹(二合)覩謨(引)乞灑(二合)尾努(引)南(引)(四) 薩底野(二合)娜夜(引)乞灑(二合)麼(鼻)尾哩演(二合)嚩 (引)呬多唧跢(去引)(五) 每(引)怛囉(二合)囉(去引)娑娜娜曩囉跢(去引)曳(引)(六) 悉地婆(去)吠(微閉反)娑娜帝數惹寧(引)數曩(引)孃羯埋左曩悉地母閉囇(引)(八) 滿怛囉(二合)嚩㘑(引)娑娜覩瑟置(二合)囉跢(去引)曳(引) (九) 舍(引)娑𩕳(左)訖囉(二合)馱㘑怛他(去)滿祚馱㘑嚩(引)(十) 達囉灑(二合)以麼(鼻引)囉鉢囉(二合)[A2]韈(轉舌)多(上)以斫訖囕(二合)(十一) 素(引)比囉左訖囉(二合)馱嚕 (引)伊(去引)賀欲訖多(二合,下都各反)(十二) 嚩(引)左(引)儞(泥以反)弭野(二合)麼(鼻)努(鼻引)囉麼(鼻)拽寫(引)(十三) 嚩(引)里捨瓚覩尾嚩(無撥反)爾多𩕳底野(二合引)(十四) 捻(奴指反)弭野 (二合)麼(鼻)努(鼻)囉麼(鼻)羯(轉舌)拏素佉(去引)左(十五) 畢㘑(二合)麼抳夜(引)麼(鼻)度囉(引)阿弩(鼻)矩囉 (引)(十六) 唧多麼賀攞(二合引)娜𩕳𤍜(引)企野(二合)鉢囉(二合)娜(引)左(十七) 滿祚哩底娑母儞(泥以反引)囉野母馱 (引)(十八) 拽寫曩舍(引)枳野(二合)鉢囉(二合)娑(去引)嚩麼 (鼻)惹(引)難(十九) 帝粃怛他(去引)𦽆多枳孃(二合引)曩尾勢(引)灑(引)(二十) 帝(引)數素跢(引)怛他部(引)弭鉢囉 (二合)尾瑟吒(二合)(二十一) 捻(奴指反)弭野(二合)鉢(二合)訖囉 (二合)瑟吒(二合)怛他(去引)𦽆多僧(去)企野(二合引)(二十二) 帝 (引)粃素㘑(引)濕嚩(二合)囉路(引)迦鉢囉(二合)尾瑟吒(二合引)(二十三) 捻弭野(二合)鉢囉婆(去引)嚩麼(鼻)惹(引)曩麼擽枳野(二合引)(二十四) 嚕(引)卑野(二合)阿嚕卑野(二合)怛他(去引)阿(上)他部麼(鼻引)(二十五) 迦(引)弭曩捻弭野 (二合)𩕳哩(二合)惹(引)麼(鼻)弩(鼻)惹(引)嚩喻(引)儗(霓以反)曩悉地𦽆跢(引)怛他(去)路(引)計(引)(二十七) 薩嚩尾始瑟吒(二合)怛他(去引)曩囉穆企野(二合)(二十八) 薩怛嚩(二合)麼𤍜爙娑尾儞野(二合)底羯室質(二合)(二十九) 喻(引)鉢囉(二合)底惹(引)𩕳覩怛寫室哩(二合)夜(引)裔(引)(三十) 曀 (引)灑室哩(二合)藥跛哩羯臘粃(二合)怛覩毘琰 (二合)(三十一) 曼祚哩底鉢囉(二合)底惹(引)𩕳覩沒馱曼祚室哩(二合引)葉跛哩羯臘粃(二合)怛覩毘琰(二合)(三十三) 曩(引)麼(鼻)弭(鼻)演怛他布(引)囉嚩(二合)爾寧(引)毘(三十四) 曀(引)灑訖哩(二合)跢(引)多(上)嚩僧(去)枳抳(二合鼻)多(上)羯臘閉(二合)(三十五) 捻弭野(二合)麼(鼻)曩(引)誐多沒馱麼(鼻)底(丁里反引)帶(引)(三十七) 曩(引)麼(鼻)室嚕(二合)抳 (尼整反)葉跛哩娑多(二合)吠(微閉反引)秫(詩律反)度(引)(三十八) 曩(引)孃麼(鼻)弩(鼻引)婆(去)尾曀(引)迦麼弩(鼻引)嚩(引)(三十九) 怛寫伊演始嚩扇(引)底婆(去)吠(引)閻(四十) 冐(引)地嚩囉(引)婆尾阿仡囉(二合)尾始瑟吒(二合引)(四十一) 滿怛囉 (二合)阿勢(引)灑覩悉地婆(去)吠(引)夜(引)(四十二) 嗢多麼 (鼻)喻(引)𩕳誐底鉢囉(二合)底隷(引)陛(引)(四十三) 嗢多(上)麼達麼三(去)室囉(二合引)以𩕳願(四十四) 尾覲曩(二合)尾嚩(無鉢反)爾多悉地婆(去)吠(准上)野(引)(四十五) 指必悉(二合)多滿怛囉(二合)鉢囉(二合)娑(去引)馱以薩鑁(無含反引)(四十六) 乞灑(二合)不嚕(二合,上脯沒合,下轉舌)娑𦽆攃底冐(引)地訥(轉舌)泯(引)㮈囕(二合)(四十七) 臘寫底冐(引)地𦽆始(引)母𩕳穆全庾(二合引)(四十八) 𦽆怛嚩(二合)𩕳史(引)娜底薩怛嚩(二合)呬怛囉貪(二合)(四十九) 沒地野(二合)底冐(引)地鉢囉(二合)[A3]韈(轉舌)多以左訖囕(二合)(五十) 曀(引)灑麌拏(拏數反鼻)迦體(丁以反)妬(引)爾曩穆憩(引)(五十一) 曼祚室哩(二合引)演怛嚩(二合)以僧娑麼(二合)哩曩(引)𤚥(五十二) 阿進底野(二合)麌拏(鼻引)迦體(准上)跢(引)爾曩穆憩(引)(五十三) 捺(奴割反轉舌)始覩𩕳底野(二合)鉢囉(二合)婆(去引)嚩(無鉢反)怛嚩(二合)儞(泥以反引)閻(五十四) 布(引)囉嚩(二合)誐薩嚩設帶(引)爾曩穆憩(引)(五十五) 羯臘跛(二合)婆 (去引)嬭(鼻引)野麼爍枳野(二合)麼僧(去)憩(引)(五十六) 滿怛囉(二合)𦽆跢(去引)多(上)嚩秫馱矩麼(鼻引)囉(五十七) 曼祚室哩(二合)演多(上)嚩滿怛囉(二合)左哩(引)閻(五十八) 婆(去引)史多薩嚩麼勢(引)灑迦沒待(引)(五十九) 曀(引)灑矩麼(鼻引)囉他薩嚩誐跢(去引)吠(無輩反)(六十) 舍(引)娑(上)曩覩毘野(二合)曩嚧(引)多麼(鼻)地(引)囉(引)(六十一) 秫馱嚩(引)娑(上)𩕳(上)𩕳殺囉拏(二合)爾曩(引)吠(引)(六十二) 薩怛嚩(二合)麼勢(引)灑多曳(引)伊(上)賀散跢(去引)(六十三) 曩(引)訖囉(二合)弭滿怛囉(二合)怛嚩(二合)儞(引)野迦娜(引)津(上)多(半音)(六十四) 曩(引)比羯坦紫呬曳多(引)嚩滿怛囉(二合)弭底(六十五)」
行者誦讚歎已,結根本等印加自身,想同妙吉祥菩薩。不解此印,誦金剛百字真言。[1]假使過去世中造種種惡業、五無間等一切罪[2]障,由此百字真言加持故,一切罪障悉皆銷滅,[3]見身獲得首楞嚴三昧。若心散亂,數誦此[4]真言,或一七三七乃[5]至一百八[6]遍,[7]速與三昧相應。百字真言曰:
「唵渴誐薩怛[8]囉(二合)(一) 三[9]麼野麼[10]弩(鼻)播(引)攞[11]野(二) 渴誐薩怛嚩(二[12]合)[13]怛吠(二合[*]引)努[14](鼻)跛底瑟姹(二合)(四) 涅哩(二合)[15]濯(引)銘婆([16]去)嚩[17]素[18]妬(引)數(引)銘婆([*]去)嚩(六) [19]阿努[*](鼻)[20]囉訖[21]妬(二合[*]引)銘婆 ([*]去)嚩(七) 素[22]報(引)數(引)銘婆([*]去)嚩(八) 薩嚩悉[23]地淫(二合聲)銘鉢囉(二合)[24]拽磋(九) 薩嚩羯磨素[25]左銘 (十) [26]唧多[27](上)[28]室哩(二合)藥[29]矩嚕(十一) 吽[*](引)[30]賀[*]賀[*]賀[*]賀斛(引)婆[31](去)誐鑁(十二) 薩嚩怛他[32](去引)[33]𦽆多(十三) 渴誐[34]麼(上引)銘門([35]上)[*]左(十四) 渴[36]儗 (霓以反引)婆[*](去)嚩[37]摩賀[*](引)三[*](去)麼[*]野薩怛嚩(二合)惡([38]入引)(十五)」
[39]此真言有大威力,修行者設犯三昧耶,觀念不次,或惛沈掉舉所犯愆過,由數誦此真言加持故,能令行者具足上品功德,補前犯不成過,增益威力,速與三摩地相應。不[40]散前印,諦觀前有本尊,及想自身如本尊無異,了了諦觀。[41]又宜此印當心,即誦五字陀羅尼[42]曰:
[44]修行者以金剛[45]語或[46]以蓮花語,[47]分明了了誦此五字真言七遍[48]或三七遍,[49]加持四處,頂上[50]散印。即取念珠蟠於掌中,以千轉真言加持七遍。真言曰:
「[51]唵嚩日囉(二合)獄呬耶(二合)惹(引)跛三(去)麼曳吽 (引)」
[52]然後二手持珠當於心前,住本尊三摩地,念誦不緩不急,或一百八遍或一千乃至一[53]萬。念誦數畢,二手捧珠安於頂上,然後置本處。若三摩地念誦者,當心觀大圓鏡智,中布五[1]字,了了諦觀,隨[2]義相應,心與般若波羅蜜合,此名三麼地念誦。若身疲懈,即結本尊劍印,誦五字[3]真言七遍,復以八大供養供養諸佛。以妙音[4]詞稱揚讚歎,獻閼伽水。以降三世印右旋解界,即結金剛利劍印,奉送諸聖各還本宮。[5]發遣真言曰:
「唵訖哩(二合)[6]妬(引)嚩(無博[7]反)(一) 薩嚩薩怛縛(二合)囉他(二合[*]引)[8]悉地捺[9]跢(引)(三) [10]拽(延結反)他([*]去引)努[*](鼻)[11]誐𦽆[12]攃陀鑁(二合)[13]母馱尾[14]灑閻(五) [15]補曩[16]囉誐(六) 麼曩(引)[17]野[18]覩唵[19]嚩日囉(二合引)底(丁以反引)乞史拏(三合)穆」
作此法已,重以三[20]昧耶印,誦加持[21]真言以[22]印四處,然後灌頂,被金剛甲冑,依前四禮禮四方佛,懺悔發願等。然後依閑靜處,嚴以香花,住本尊三摩地,讀誦方廣一切大乘經典大般若大品乃至文殊般若等,隨意經行。
「唵嚩日囉[26](二合)底乞[27]史拏[28](三合)俱嚕[*](二合)馱[29]親(上)[30]那吽[31](引)發吒[32](半音)」
用此真言護身、辟除、結界、淨諸香花及一切供具等並得。
顯示版權資訊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20 冊 No. 1175 金剛頂經瑜伽文殊師利菩薩供養儀軌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4-11,最後更新:2022-10-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李明芳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