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爾時婆伽梵住極樂世界,與諸大眾宣說妙法。時金剛手菩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雙膝著地頂禮觀自在菩薩[7]摩訶薩足,白觀自在菩薩言:「聖者住大悲解脫如幻三昧,能除一切有情苦惱,與世出[8]世利益安樂。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同時有種種苦惱及八難苦,或[9]希望世間出世果報,若能一心稱念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名號,應時不捨大悲誓願,即現種種[10]隨類之身,能滿眾生一切勝願,亦能護持國界拔濟苦難,亦能攝受養育增長吉祥,亦能遮止囚禁苦[11]形,亦能銷除蠱毒鬼魅及諸惡病,亦能臨陣禁制刀杖,亦能[12]消除水火災難,亦能斷除𥜒禱呪詛,亦能結護方隅地界。[13]唯願聖者哀愍未來一切有情國王男女,若淨信三寶護持佛法,相承王業勿令斷絕,為彼等故說軌儀陀羅尼加持方便。」
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從座而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還坐本處,合掌向佛而白佛言:「[*]唯願世尊哀愍加持。我有葉衣觀自在菩薩摩訶薩陀羅尼,能除一切有情災禍,疫疾飢儉、劫賊刀兵、水旱不調、宿曜失序,亦能增長福德,國界豐盛、人民安樂。我今欲說,[*]唯願聽許。」佛言:「善哉善哉!隨汝意說。」爾時觀自在菩薩承佛威神而說陀羅尼曰:
「曩謨囉怛曩(二合)怛囉(二合)夜(引)野(一) 曩謨[14]阿弭跢(引)婆([15]去引)野(二) 怛他([*]去引)蘖跢(引)夜(引)囉賀(二合)帝三([*]去)藐三([*]去)沒馱(引)[16]野(三) 曩謨阿 ([*]去引)哩野(二合引)嚩路(引)枳帝濕嚩(二合)囉野(四) 冐地薩怛嚩(二合引)野(五) 摩[17]訶薩怛嚩(二合引)野(六) 摩[18]賀迦(引)嚕抳(尼整[19]反)迦(引)野(七) 曩謨摩賀娑他 ([20]二合去引)麼鉢囉(二合引)跛跢(二合引)野(八) 冐地薩怛嚩(二合引)野(九) [21]摩[*]賀薩怛嚩(二[22]合)野(十) 摩[*]賀[23]迦[24]魯抳(尼整反)迦[25](引)野(十一) 嚩(引)麼寧怛鑁(二合引)曩[26]麼寫([*]去[27]引)弭(十二) 怛鑁(二合[28]引)曩[29]麼寫([*]去引)[30]弭嚩 (引)麼寧(十三) 妣舍止鉢囉[31](二合)拏捨嚩哩[32](十四) 鉢囉[*](二合)拏捨嚩哩妣舍止([33]十五) 婆([*]去)誐嚩底(丁以[34]反)([*]十六) 跛捨跛囉輸([35]上)播捨馱哩抳([*]十七) 夜(引)𩕳[36]迦𩕳質([*]十八) [37]婆([*]去)夜(引)𩕳聿(二合)答跛(二合)儞也(二合)麼(引)曩[*](引)𩕳聿(二合)答跛(二合)[38]撚帝([*]十九) 夜([39]引入)迦(引)室質(二合)儞(泥以反)多庾 (二十)(引)夜([*]引入)迦(引)室質(二合)怛麼(二合)哩[40]庾(二十一) 夜([41]引)迦(引)室質(二合)摩賀(引)麼(引)哩庾(二[*]合)([42]二十二) 曳計質[43]弩鉢[44]捺囉(二合)嚩(無跛反)([*]二十三) 曳計質[45]弩播(引)夜(引)娑([46]引入)([*]二十四) [47]曳計質[48]捺地野(二合引)婆嚩(准上引)([*]二十五) 曳計質[*]弩跛[49]薩虐(引)([*]二十六) 塢跛[*]薩誐三([*]去)滿馱(引)嚩(引)([*]二十七) [50]嗢鉢撚帝([*]二十八) 薩嚩(引)𩕳跢(引)𩕳薩嚩(引)娑嚲(二合引)([*]二十九) 薩吠帝嚩(引)攞多(三十) 噎武(無後[51]反)[52]鉢撚帝曩(三十一) 半旎[53]多娑多 (二合)娜𡩋曩薩底曳(二合)([54]三十[55]二) 薩底也(二合)嚩(引)計 (引)曩([*]三十三) 惹(自娜[56]反)惹惹惹([*]三十四) 曀鼻室止(二合)半旎跢[57](引)([*]三十五) 地瑟恥(二合)帶(引)漫怛囉(二合)鉢乃 ([*]引)([*]三十六) 麼(鼻聲)麼([58]准上)薩嚩薩怛[59]縛(二合引)難([*]上)者([*]三十七) 囉迦愴(二合引)矩嚕([*]三十八) 麌不[60]井(二合)矩嚕 ([*]三十九) 跛哩怛囉(二合引)喃矩嚕(四十) 跛哩[61]櫱囉(二合)怛([*]上)矩嚕(四十一) 跛哩播(引)攞曩矩嚕([62]四十二) 扇 (引)井矩嚕([*]四十三) 娑[63]嚕(二合)娑底野(三合)野曩矩嚕([*]四十四) 難([*]上)拏跛哩賀(引)𠻴矩嚕([*]四十五) 設[64]娑怛囉(三合)跛哩賀𠻴矩嚕([*]四十六) 尾灑怒(引)灑南矩嚕([*]四十七) 尾灑曩(引)捨曩矩嚕([*]四十八) 枲(引)麼(引)滿蕩矩嚕([*]四十九) 馱囉抳滿蕩左矩[65]嚕(五十) 怛儞也(二合)[*]他([*]去引)(五十一) 阿密哩(二合)帝阿蜜哩(二合)姤納婆(二合)吠([66]五十二) 阿濕嚩(二合)娑黨(二合引)霓([*]五十三) 麼(鼻聲引)麼囉麼(同前引)麼囉([*]五十四) 捨麼鉢囉(二合)捨麼([*]五十五) 覩奴(鼻聲)尾覩奴([1]准前)([*]五十六) 覩黎覩母黎娑嚩(二[*]合)[2]賀」
「心真言曰:
「唵(一) 鉢囉[*](二合)拏捨嚩哩(二) [3]吽[4]發吒(半聲)(三)」
時觀自在菩薩說此陀羅尼已,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誦此陀羅尼一遍,即護自身。若誦兩遍,即護伴侶。若誦三遍,[5]能護一家。若誦四遍,護一聚落。若誦五遍,護一國[6]界。若國內疫病流行,應取白㲲闊一肘半、長二肘,先令畫人潔淨齋戒,以瞿摩夷汁和少青[7]碌,以香膠和,勿用皮膠。取鬼宿日,畫葉衣觀自在菩薩像。其像作天女形,首戴寶冠,冠有無量壽佛,瓔珞環釧莊嚴其身,身有圓光火焰圍遶。像有四臂,右第一手當心持吉祥菓、第二手作施願手,左第一手持鉞斧、第二手持[8]羂索。坐[9]蓮華上。畫像成已,懸於竿上,令一人執持。執竿之人無間斷誦葉衣觀自在菩薩陀羅尼,聲鼓鳴磬。所擊之杖,用[10]樀枳王真言加持二十一遍,方乃擊之。真言曰:
「又令二人誦讚,一人誦吉慶讚、一人誦吉祥讚。令知法弟子三五人,一人持香爐燒安[13]悉香,其香以葉衣觀自在菩薩心真言加持一百八遍然後取[14]燒,香[15]煙勿令斷絕。一人持賢瓶,滿盛香水,插華菓樹枝,令持瓶人在前先行引像。二人吹䗍,引入王宮有旋一匝,南門而出復從東[16]入,却遶城內坊市一匝,便城南門出。城南門外置一大水瓶,於中置種種飲食雜菓及麨。阿闍梨誦妙色身如來真言加持七遍,然後誦葉衣觀自在菩薩陀羅尼七遍,於真言句中稱國王名號加持,願[17]國王界無諸災難。然後於路側曠野,棄擲水瓶令破,作是告言:『閻魔界中行病鬼等,汝等受領此飲食,復道而歸。於諸有情起大[18]慈心,令此國界無諸災難。』
「又法欲求長壽無病者,隨意大[19]小㲲上畫葉衣觀自在菩薩[20]像,於施願手下畫[21]彼男[22]女。其像置道場中,每日香華飲[23]食旋繞供養發願,常得加持滿其所願。
「又法若國王男女難長難養,[24]或短壽、疾病纏[25]眠、寢食不安,皆由宿業因緣生惡宿直,或數被[26]五曜陵逼本宿,令身不安。則於所居之處,用牛黃或紙或素上書二十八大藥叉將真言,[27]帖四壁上。先於東方壁上[*]帖四大藥叉將真言,從東北角起首,所謂第一藥叉將真言曰:
「唵儞(引)囉伽(二[28]合)吒[29]抧吽弱娑嚩(二合引)[30]訶」
「第二藥叉將真言曰:
「唵蘇寗怛囉(二[31]合)吒抧吽弱娑嚩(二[*]合)[*]訶」
「第三藥叉將真言曰:
「唵布囉拏(二合)[32]迦吒抧吽弱娑嚩(二[*]合)[*]訶」
「第四藥叉將真言曰:
「第一藥叉將真言曰:
「第二藥叉將真言曰:
「第三藥叉將真言曰:
「唵[38]啇企[39]羅吒抧吽弱娑嚩(二合引)訶[*](引)」
「第四藥叉將真言曰:
「唵難(上)娜([40]上)吒抧吽弱娑嚩(二合引)訶[*](引)」
「第一藥叉將真言曰:
「第二藥叉將真言曰:
「第三藥叉將真言曰:
「唵鉢囉(二合)[43]僕吒抧吽弱娑嚩(二合引)訶[*](引)」
「第四藥叉將真言曰:
「第一藥叉將真言曰:
「第二藥叉將真言曰:
「第三藥叉將真言曰:
「唵塢儞庾(二合)誐跛[*]羅吒抧吽弱娑嚩(二合引)[*]訶」
「第四藥叉將真言曰:
「唵半左(引)羅巘[*]拏吒抧吽弱娑嚩(二合引)訶[*](引)」
「次於西南隅帖[*]一大藥叉將真言曰:
「唵娑(上)跢儗[1]哩吒抧吽弱娑嚩(二[*]合)訶[*](引)」
「次於下方足不踏處石上,鐫四大藥叉將真言,置於四方地下。
「南方地下一大藥叉將真言曰:
「西方地下一大藥叉將真言曰:
[4]「北方地下一大藥叉將真言曰:
「東北隅舍上一大藥叉將真言曰:
「東南隅舍上一大藥叉將真言曰:
「西南隅舍上一大藥叉將真言曰:
「西北隅舍上一大藥叉將真言曰:
「[*]帖真言已,於二十八大藥叉將[9]位,各各[10]以香塗一小壇,壇上燒[11]香、雜華、飲食、燈燭、閼伽,虔誠啟告:『[*]唯願二十八大藥叉將并諸眷屬,各住本方,護持守護[12]某甲,[13]令除災禍不祥疾病夭壽,獲得色力、增長聰慧、威肅端[14]嚴具足,易養易長,壽命長遠。』作是加持已,[15]二十八大藥叉將不敢違越諸佛,如觀自在菩薩及金剛手菩薩教勅,晝夜擁護,臥安覺安,獲大威德。若有國王作此法者,其王境內災疾消滅,國土安寧人民歡樂。
「又法應畫本[16]生宿[17]直,每月供養。若作如是法者,[18]惡宿直轉成吉祥。[19]以白檀香刻作葉衣觀自在菩薩像,并於樺皮上書此[20]真言共帶。若作此法,取鬼宿直日受灌頂,其灌頂瓶以繒繫項,滿盛香水,水中著七寶及五種藥,所謂娑訶者[21]囉[22]等、娑訶泥[23]嚩、建吒迦[24]哩、勿哩訶[25]底、儗哩羯囉[26]拏,及五[27]種子、諸香等。以葉衣觀自[28]在陀羅尼加[29]持一百八遍,以用灌頂,洗諸障難。灌頂已,取一瓦椀盛種種飲食,[30]彼男女[31]頭上[32]遶三匝,令[33]一知[34]法遠[35]送擲[36]破。即結線索,以葉衣真言加持,繫其頭上。若作如是[37]法,身上疾病、鬼魅𥜒禱、執曜[38]淩逼本[39]命宿[40]所,皆悉[41]殄[42]滅。
「又法若人疫病,取舍[43]彌木(此國無,[44]取楮木替[45]之)燃火,然後[46]酥護摩,人髮人[47]骨投一百八遍於火中燒。七日已來,每日供養葉衣觀自在菩薩。[48]護摩之時,稱彼國城名、聚落名、村坊名,一切災難悉皆除滅。如是象疫馬疫、牛疫水牛疫,各取本類骨本毛作護摩七日七夜,亦皆災滅。
「又法取一瓶滿盛香水,誦[49]真言加[50]持一百八遍,以水淋彼[51]畜,一切疫病悉皆消滅。
「又法若人頭痛,取有香氣華加持一百八遍,[52]令鼻嗅,即得除愈。
「又法若人患鬼魅,取粳米粉[53]担作彼魅形,以鑌[54]刀[55]誦段段截之,七日護摩,即得除差。
「又法若人患瘧,若一日二日三日,乃至七日或長時患瘧,用牛黃書此真言[56]戴,即得除差。
「又法[58]劫賊侵奪坊市村邑,或欲遠[59]遊路[60]畏劫盜,取佉陀羅木末護摩,誦真言一百八遍,所去之處無諸障難。
「又法若虫食苗稼,取砂以真言加持一百八遍,散於田中,虫自遠去,五穀豐熟。」
顯示版權資訊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20 冊 No. 1100 葉衣觀自在菩薩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4-11,最後更新:2023-11-2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李明芳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