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 CBETA Online
卷/篇章<1[2]
搜尋「害怕」 1 / undefined 次
順權方便經

順權方便經卷下

假號品第四

於是須菩提謂女言:「姊寧出門有夫婿乎?」

女答曰:「賢者唯聽我夫非一所以者何假使眾生好樂勤修放逸自恣亦能奉順善權方便斯等眾生皆我夫主。」

須菩提問:「何謂好樂順權方便?」

其女答曰:「須菩提或有眾生先以一切欲樂之樂而娛樂之後乃勸化以大道若以眾生因其愛欲而受律者輒授愛欲悅樂之事從是已去現其離善權方便隨時而化。」

須菩提問:「如來從始以何好樂隨其時宜不違法教?」須菩提謂女曰:「如來至真未曾教人隨愛欲也。」

其女答曰:「賢者不聞乎如來法教若有比丘心所好衣食床臥具病瘦醫藥慈心之種乞[3]所到居業與其同等志所慕樂[4]教師追學務訓因化入道。」

須菩提報曰唯然如姊今者來言。」

女曰:「以是之故賢者當了如來聽之隨其時宜不違所樂以斯善權而濟度之。」

須菩提問女:「眾生之類以何善權樂隨類教?」

其女答曰:「可數三千世界所有星宿我所開化隨欲所度眾生之限使發無上正真道意不可稱計。」

須菩提問:「以何方便令人歡樂?」

其女答曰:「或有眾生樂[5]梵天我修梵行隨無量禪欣然志安從樂授之後乃化勸佛大道或慕帝釋現天帝位甚可愛樂示斯自在無常之法因而勸化發大道或有眾生慕好諸天揵沓惒阿須倫迦留羅真陀羅摩睺勒我悉示之斯位所樂然後現變皆虛不實勸化各使發大道意有慕樂轉輪王位或有慕樂大臣百官州牧郡守令長[6]公卿君子梵志工師細民有好樂於色聲香味細滑法或樂華香安息塗香衣服幡蓋大幢或好金銀明月真珠水精琉璃硨磲碼碯白玉珍琦如是所樂不可計量若干品業或有好樂鼓舞歌戲婬樂悲聲若干種伎我則隨意取令充飽各得所願然後爾乃勸發道意度脫眾生隨上中下各使得所。」

須菩提問女曰:「姊當知之欲得求習於賢聖道則為陰蓋無所求法乃無所[7]一人得入隨[8]律化[*]因緣得未曾有所作甚難菩薩大士所為無量乃以是法造無上業為眾生故彼以斯法周化眾生得順法律[9]欣慶。」

時有二尊者子俱來會彼門前中庭聽所演見其女姊宣說宿本所[10]樂行順權方便所開化眾勸於無上正真之道

時二童子謂尊者須菩提:「仁者勿以己身之智度他人於須菩提所趣云何螢火之光寧能照己身掌乎除其冥耶?」

須菩提答曰:「族姓子螢火光明不足名[11]可照掌耶!」

如是須菩學聲聞乘族姓女族姓子德薄智尠燿功勳[12]明樂一思不遠得致寂滅猶如劫燒其[13]恒河水泉源諸流寧能滅乎?」

須菩提:「正使一切百千巨億大海江河眾水不能消滅劫燒盛火況復江水大河流乎?」

其女答:「如是須菩提諸菩薩眾智慧光明不可限功德威燿而不可計假使菩薩江河沙劫以五所欲而自娛樂不可盡極菩薩智慧光明功德[14]迴邈巍巍無量猶如須菩提貧匱之士得疾甚困醫來治之應病與藥其輕重莫不除愈其藥易得薄德之士獨自遭苦困而得安所以者何用財不豐

如是須菩提諸聲聞乘行止[15]德少欲無貪在閑居去於慳嫉所知甚少墮一切惱爾乃得致漏盡意解當作是觀

須菩提如貧匱士得見療治困而得愈謂聲聞乘之解脫猶大國王頂有威相而得疾病醫來療之以帝王藥應病療治其藥色妙香美向面面愈項頤悉安身無眾患諸味具足帝王財寶華香雜香[A1]香熏身以眾伎樂自然為鳴王將無恐懼以用懷憂。」

答曰:「不也若干品藥常服治病以眾伎樂而自娛樂并娛一切至使[16]疾病除愈永安。」

如是須菩提或有菩薩以所娛樂善權方便好於一切道法之樂自娛樂己心修行皆以一切普安道乘逮至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

須菩提以是之如醫療治病菩薩如是現智慧時而開化須菩提以五所欲用本無故而無所住其在是忍能自曉了我何所造以五所樂無有福祚橫為功勳不可逮致悉無所有斯一切智逮無所得亦無名勳若斯忍者己身達何謂有道何謂無道五陰空[1]然亦空以逮忍者則無所欲患厭己欲悉無所樂無所求習乃曰志道五陰犇逸不能定意是則無道。」

於是尊者須菩提問:「二尊者子今此女人與仁何親?」

二尊者子俱共叉手說斯頌

是我之父母  
斯慈施弘安
此家室親厚  
亦無上世尊
以是威德故  
而致諸功勳
如是合集行  
緣脫無數苦
頒宣此經法  
普具眾行業
施吾道慧樂  
心行於空無
因敷演經法  
悉周遍精進
加我等法樂  
訓誨[*]空行
棄捨於家居  
猶火燒骨體
以用斯方便  
損裂眾結網
[2]蚖蛇[3]  
滅除眾毒害
其貪欲如是  
恩愛之所傷
如人火所災  
有來救火厄
塵勞熱若斯  
能脫[4]欲難
曉了諸法義  
而消大恐畏
以斷此諸難  
明智所解脫
吾不慕貪欲  
以義解智慧
諸義無有義  
所謂世間欲。」

爾時賢者須菩提問其女曰:「姊以何所善權方便而不棄捨一切眾生隨時之宜悉開化[5]又有仁者當曉此意女人在世多慕欲而不以厭踰於男子女人情興好於欲樂以故菩薩行權方便而導[6]故現女像因教誨之男子之身不可現入貴人婬女。」

須菩提問:「今姊何故女人之像化眾女人乎於彼世時轉女菩薩現女人像須臾一時由十二年現其像[7]為尊者子清淨衣被著男子服?」

:「須菩提仁為凡夫[A2]從學致乎?」

須菩提答曰吾非學也亦非凡夫。」

[8]報曰:「如是如是須菩提我無所持。」

時尊者子念:「須菩提若斯成就深妙智慧菩薩之業修平等行是相問。」

時族姓子知須菩提心之所念須菩提:「我以斯問:『須菩提云何漏盡別部居意之所歸?』」

須菩提答曰:「吾非漏盡。」

女又問曰:「何謂其漏不盡去來今現[9]去已盡當來未至現在無住諸未來盡不可是亦無盡又現在者已歸於盡而無所亦不可盡。」

須菩提答曰:「族姓子我不堪任發遣諸問日時且中餘有少許食時欲到今欲分衛將無失時。」

時族姓子有三昧名普周佛土妙華以是三昧而以正受其族姓子[*]三昧已遙見須菩提其身現在一切十方不可計限諸佛國土住於佛邊而住侍焉在於彼土猶如日出照於天下或旦食時未至日中過早食或不復久旦至食時造立日中或撾[10]𭬱或施坐飯食或以住立現取鉢洒或在佛土遊行分衛這日中時或現晡時或在初夜或以夜半或已向曉或有佛土無有日月眾生人物各有光明所現功德巍巍如是

於時族姓子謂尊者須菩提:「仁者何時當就食乎且觀今時日在何所?」

須菩提答曰:「姓子今不是時不應飯食在餘佛國亦不得。」

時族姓子即如其像三昧正受顯示神足使日還東如日早食謂須菩提:「賢者且觀其時極早是故賢者恣安所審坐自服食。」

須菩提答曰:「今我[11]累問族姓子名曰何?」

須菩提我之名號又當啟問於佛世而見發遣須菩提一切諸名皆無有所以者何一切諸名悉從思想不真虛偽其所妄想亦悉不真無有名號當作是說一切本無。」

須菩提曰:「族姓子其一切智亦假號耳因思想有而不真正何謂一切智[12]因想而[13]不真正也所以者何以一切智不可限量亦假號耳各各遊行於諸佛又無本末。」

須菩提問:「何謂族姓子一切智不可限量而假號耳?」

其女答曰:「須菩提一切智光普照佛土何謂一切智攝取佛土何謂一切智攝取一切智何謂普智光明所照何謂消垢何謂普現諸義何謂為上何謂為大何謂目見何謂持難何謂大捨何謂須菩提佛土大施何謂佛國名曰假號別諸[1]假使須菩提其一切智不可限量假號者也如是色像各各如是名號無量如其名色無量難限痛想行識不可限量種諸入意止意斷神足根力覺意八道亦不可量皆假號耳一切道品諸法如是諸佛國土各[2]不可限量悉假號矣何所真號以是之故須菩提當作是觀一切諸名皆無有名因其思想悉非真正若宣名號亦由思想而有是辭皆悉本無。」

爾時須菩提問族姓子:「仁者善利加益一切羅閱祇長者梵志致如是比眾祐居士皆蒙濟度?」

須菩提尊者知之所謂眾祐為何謂?」

須菩提曰:「如我今者當敷演之其有奉戒遵真正法心定不亂是則名曰世之眾祐。」

答曰:「須菩提斯等則非真正眾祐如仁所云若於眾生興大悲哀眾生人物悉不可斯等乃是世之眾祐常以一定不斷三寶佛法聖眾乃曰眾祐若能消除一切眾生塵[3]之厄悉解眾結乃曰眾祐其慧無量智不可盡乃曰眾祐功德無窮辯才無底法藏無極乃曰眾祐其等凡夫賢聖之黨無有二乃曰眾祐。」

又曰:「須菩提眾生這覩慧見清淨三垢忽化乃曰眾祐。」

爾時諸天常侍衛須菩提者[4]恒隨而奉事之歸其威神彼時得聞眾祐訓誨至心和雅悉發無上正真道意是諸天眾[*]發心稽首自歸禮須菩提足責己悔過:「[5]仁者我等遇時。」

族姓子問:「諸天子今諸天子何故懺悔歸須菩提?」

諸天子曰:「族姓子我之身侍衛須菩提已來十二年未曾得聞如是像法眾祐地說[*]得聞至心和雅發無上正真道意以是之故我自心念:『在土地逮得聽服如是像經亦當承斯眾祐之地聞清淨行以是攝護諸菩薩業咸歸道。』」

於是須菩提勸化諸天所發道心謂諸天曰:「諸天於今為獲善利心入妙法我亦頒宣當何所作以自危害違失道心於一切智無器可受佛法雅訓諸天當了[6]我心不至解脫必當發興無上正真道意今已敗種無所加設又諸天當習追慕如是比像善親友稽首歸命如諸正士承聽古來未曾有法已得聞法尋[7]奉行無所違失。」

時族姓子謂諸天言:「無上正真之道甚難甚難[A3]所被德鎧得逮深遠玄妙之法。」

族姓子諸佛世尊本樂道慧將復造立而奉行是無上正真因應解脫。」

又問天曰:「何謂奉?」

天曰:「等心眾生而濟度之[*]一切眾蓋重擔悉令解脫普使眾生不遭苦樂是族姓子所謂奉行。」

又問天曰:「等心眾生非人想眾生無塵及獄繫縛亦無解脫不猗五陰即棄重擔其諸本德而無妄想開化眾生無彼我想雖遭苦樂不以增損。」

時諸天人為族姓子所見勸發即時逮得柔順法忍

於是諸天散眾[8]供養族姓子兩門中庭時須菩提問諸天人:「亦當忍我如吾志性能不逮所宣不及勸諸天人行聲聞法。」

諸天人曰:「須菩提向所頒宣何悔過以為攝受何眾生性演說劣言所以者何須菩提今復殊勝以無所聞慕求緣覺聽聲聞業如有人志懷妙願心在飢渴服食甘味不[9]雜毒如是須菩提聞殊妙義斯菩薩法玄邈若茲其聲聞學不利佛道若如雜毒不聞緣覺又族姓子猶如向者今此女人端正姝好色像第一[*]見之無不[10]。」

時彼女人謂須菩提:「賢者所歸禮習乞匃莫餘分衛我當相施。」時彼女人自入其舍出百味食須菩提:「賢者受斯分衛供具勿以懷欲莫離欲乃應服食勿懷怒癡亦勿與俱[11]塵勞亦莫與俱假使賢者須菩提不斷苦[12]不造盡證惟道之行乃受分衛亦不奉行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正道行乃受分衛若不以明亦非無明而造立證行色名識六入習更痛愛[13]有生老病死無大苦患合與不合無有識著漏盡意解若干名色[14]無有形像以度三界超越六情曉了空行志存脫門習無所生而無妄想得痛痒而所志願證於脫門以暢本無不逮愛欲不念所受亦無所生已無所生了諸所生分別有無老病無言曉十二品如是應受分衛之業若使賢者不隨凡夫無賢聖俱法不斷乃應受食

若不有生亦無終沒行空之業等於貪婬瞋恚愚癡亦等於空乃應受若以賢者不越凡地不處賢聖若無光炎亦不闇昧不度所生不得生死不至滅度不誠信亦無虛妄乃應受食於諸所盡而無所盡不合不散於陰諸種衰入不動以無所著行寂禪思常於眾生心不懷害遊一切法而無所縛乃應受食所以本時出家已得成就如法等施出家學業亦以斯等得至滅乃應受食

若須菩提行空無義無欲之業順從空矣不勤行空甚宜眾祐乃應受食以興發眾祐之想輒隨欺詐不從大聖若使賢者不畢眾祐亦不耗損奉行法義無有進退乃應受食。」

爾時須菩提申其右臂稽首為禮宣傳此言如今者姊所言至誠當奉行斯如女所言為我身演平等之辭。」[*]說是已便受分衛

時女以食施須菩提頒宣斯教謂須菩提[1]賢者眾祐難致乃能遵是受等分衛又此世人多有自大棄斯平等緣是之故墮地獄不以清淨心懷篤信而受分衛。」

時諸天人問其女曰:「從何因緣解一切法而心奉?」

其女答曰:「於諸天意所趣云何能知我身是男子乎為何所行耶以是緣故從其本。」

天答曰:「不敏也。」

其女答曰:「如是諸天常遵修行如幻之業斯身所暢何所我行若呼響又諸天人隨諸眾生若有虛實演是言教是一切法悉為平等所以者何一切言辭眾諸名號本無所有自然出辭。」

說是行分衛章句教時彼諸天眾百千天人遠塵離垢諸法[2]眼淨

其時女姊謝賢者須菩提仁者往詣飯訖已當到佛所我等亦行至彼聽經。」

[A4]須菩提受供饍已出羅閱祇城懷聞法忻然大悅志不馳越而自念言:「我分衛食當著何所令此篤信不墮罪難。」

時有菩薩名施眾與法知賢者須菩提心念本末到其所稽首須菩提足下因前問之:「菩提以是供具而見惠施以用篤信不成諍。」

須菩提曰:「仁族姓子建立何戒?」

答曰:「切諸法悉[3]所受戒皆不可得亦無犯禁須菩提我好殺生不喜布施習于邪婬常行妄語又犯兩舌頒宣惡口[4]綺語恒懷瞋恚志存貪嫉常墮邪見所以者何有所行者皆為犯法悉無所行乃應平等。」

須菩提心自念言:「聽如今者族姓子所宣言辭之教是不退轉菩薩不疑我寧可從問其所說。」

時須菩提問:「族姓子便以供饍而相惠口自宣言唯然正士不以是食信施之饍歸惡趣乎?」

時須菩提與食已後坐寂然宴處晡時而起往詣佛所稽首足下所可問法具以啟佛與其女姊諸所[5]

世尊告須菩提:「卿具解者禮於菩薩。」

須菩提白佛心本不敏。」

佛言:「有菩薩名曰轉女即以此宜順權方便開化眾生正使摩竭國中諸有大車各各得受百千斛滿中芥子是尚可數知其多少因以勸樂順權方便在忍世界開化眾生轉女人身使發無上正真道不可稱令生天上及在人間不可限極也。」

時彼女姊與五百女人俱詣佛所眷屬圍繞出羅閱大城到耆闍崛山往至佛所佛遙見女人來謂賢者須菩提:「汝寧見乎五百女人俱來。」

須菩提白佛:「見之世尊!」

佛言:「是五百女人眷屬圍繞行詣佛所。」

時賢者須菩提從坐起往迎其女叉手禮之女前禮佛足右繞三匝却住一面

時舍利弗問須菩提:「仁者為獲何賢聖法而以身立非賢聖義反迎女人行禮自歸?」

於時女人謂舍利弗:「於賢者意所趣云何何世聖賢誰非聖賢而以如是興發若斯無義之辭。」

舍利弗曰:「姊復知之世之聖賢不聖賢乎?」

其女答曰:「我悉了之聖與不。」

舍利弗曰:「何謂也?」

其女答曰:「舍利弗其不斷除[6]聖賢訓教其不違失佛法聖眾是謂賢聖仁和慈心其非賢聖修行解脫謂賢聖

舍利弗若有女人眾寶嚴身著淨被服珍琦飾體以香熏之雜香塗之習是諸服用五樂而自娛樂而不違捨一切智心斯極賢聖過聲聞八維務禪八寂之門勝諸羅漢常住寂靜故舍利弗為仁引喻當解是義若以水精著琉璃器復以明月珠著[7]瓦木何所勝乎?」

舍利弗答曰:「以明月珠著[*]瓦木勝以[8]水精著琉璃。」

其女答曰:「如是舍利弗若有女人五樂自娛用一切寶莊嚴其身心立一切智極為聖賢踰乎羅漢八維務禪住於寂靜也。」

舍利弗問[9]姊豈不志立大乘?」

其女答曰:「其大乘者無所住立亦不退還。」

又問:「假使大乘無所住立亦不退還云何學乎?」

其女答曰:「舍利弗求大乘不盡無明乃[10]求道所以者何乘平等其無盡者無明無盡及老病死[11]無所生亦無所滅其有生者必歸滅盡其無所生則不滅盡舍利弗如是了者[12]緣起無所復滅。」

時舍利弗問女曰:「諸天上世人皆應為姊稽首作禮何況於今須菩提耶?」

時舍利弗前問佛言:「從今已往人不可相以者何今是女人以是莊嚴瓔珞其身辯才聖達巍巍如是。」

其女答曰:「舍利弗非是莊嚴瓔珞文飾之辯才也。」

又問:「何所?」

辯才女答曰:「菩薩有八莊嚴瓔珞以是瓔珞莊嚴其心淨如空菩薩由是成無罣礙正真辯才何謂為八修開士行不捨道心菩薩莊嚴志懷大乘不存小節建立莊嚴等心眾生害莊嚴精進博聞無厭莊嚴如所聞法輒能奉行乃是菩薩身所莊嚴決深妙法了諸緣起莊嚴其身曉眾生根菩薩莊嚴佛所建立菩薩莊嚴菩薩開化此則莊嚴行權方便舍利弗菩薩所行八事莊嚴菩薩住是逮得辯才無所罣礙開化一切五趣闇蔽。」

舍利弗前白佛言:「今此女人於何佛土沒來生此國?」

[*]時其女化一女人端正姝妙舍利弗前:「舍利弗吾故問仁:『今此女人於何所土沒而至此土?』」

舍利弗曰:「今是現女為化像耳其化自然斯化現者無沒無生。」

其女答曰:「如是舍利弗一切諸法化自然相來因是成最正覺若解諸法一切如化自然相者則無有生亦無終沒斯等高士慧猶虛不應問:『彼所從來生若以終沒。』」

彼時世尊告舍利弗:「斯則菩薩名曰轉女從阿閦佛所妙樂世界沒來生此欲以開化一切眾生權方便現女人身是轉女菩薩前後勸導無[1]數不可計限眾生之類使發無上正真道。」

時轉女菩薩以女人像進前詣佛所稽首足下口宣此言:「唯然世尊禮佛足已不授我決不從地起當於將來逮無上正真之道使沒女身化成男子。」及五百女禮佛足下自歎曰:「再反稽首唯然世尊不見授決終不從起使沒女像得成男子當逮無上正真道也。」

爾時世尊便則[2]諸佛本法自然瑞應無央數色從佛口出青黃白黑紅紫之周照十方無量佛土還繞三匝從頂上入

於時阿難即從坐起偏袒右臂右膝著地手白佛言:「何因緣笑既笑當有意。」

佛告阿:「汝寧見此轉女菩薩與五百眾稽首佛足患厭女像[3]?」

阿難白佛:「唯然見之。」

佛言此轉女菩薩已越諸劫數逮無上正真之道[4]正覺號曰光明重王當以成佛道百女人變為男子成五百菩薩常與五百菩薩眾俱逮得總持辯才無礙以若干變瓔珞嚴身亦當效斯轉女菩薩化嚴飾身開化度亦當法效光明重王如來光明重王如來皆當受決當逮無上正真之道光明重王如來佛土豐熾太平五穀極賤安隱快樂人民滋茂天人充備居宅宮殿飲食自然化生兜術天其佛國[5]無女人名況復有形乎諸菩薩眾皆當化生七寶蓮華自然而坐修梵行以是八法莊嚴其身。」

時轉女菩薩及五百女人聞佛授決因得如是自然欣喜踊在虛空去地七仞自然其年如十二童子無有女像莫不見者從虛空下稽首佛足佛以手悉摩其頭應時皆逮普明三昧

爾時世尊告賢者阿難:「受是經典持諷誦讀為他人說。」

阿難曰:「請受宣傳是經法名為何等云何奉號?」

佛言:「名曰順權方便品轉女菩薩所問[6]』,當奉持之。」

阿難復:「唯諾受命。」

佛說如是賢者阿難轉女菩五百之眾一切眾會諸天[7]人民揵沓惒阿須[8]聞佛所說莫不歡喜作禮而去

順權方便經卷下

𭬱
諸【大】,詣【宋】【宮】
上【大】,尚【明】
于【大】*,於【明】*
征【大】,鎮【明】
閡【大】,礙【宋】【元】【明】【宮】
受【大】,愛【宮】
代【大】,化【宋】【宮】
可【大】,〔-〕【宋】【元】【明】【宮】
這【大】*,適【宋】*【元】*【明】*【宮】
慧【大】,智慧【宋】【元】【明】【宮】
恒河水【大】,恒水河【宮】
燿【大】,耀【宮】
之【大】,足【宋】【元】【明】【宮】
疾病【大】,病疾【宋】【元】【明】【宮】
寂【大】,寂寂【宋】【元】【明】【宮】
蚖蛇【大】,蛇蚖【宋】【元】【明】【宮】
嚙【大】,齧【宋】【元】【明】【宮】
婬【大】,望【宋】【宮】
又有【大】,女言【明】
引【大】,利【宋】【元】【明】【宮】
貌【大】,根【宮】
女【大】,〔-〕【宮】
在【大】,〔-〕【宋】【元】【明】【宮】
𭬱【大】,稚【宋】【宮】,椎【元】【明】
屬【大】,囑【宋】【元】【明】【宮】
號【大】,〔-〕【元】【明】
興【大】,與【宮】
相【大】,想【宋】【元】【明】【宮】
各【大】,〔-〕【宋】【元】【明】【宮】
勞【大】,勞患【宮】
喜【大】,然【宋】【元】【明】【宮】
惟【大】,唯【宋】【元】【明】【宮】
今【大】,令【宋】【元】【明】【宮】
輒【大】,轉【宮】
雜【大】,〔-〕【宋】【元】【明】【宮】
興【大】,與【宋】【元】【明】【宮】
坦【大】,亘【宋】【元】【明】【宮】
雜【大】,離【宋】【元】【明】【宮】
習【大】,集【元】【明】
取【大】,受【宋】【元】【明】【宮】
無有【大】,有于【宋】【元】
且【大】,直【宮】
法【大】,〔-〕【宋】【元】【明】【宮】
無【大】,無有【元】【明】
于【大】,乎【宮】
訣【大】,談【宋】【元】【明】【宮】
聖賢【大】,賢聖【宋】【元】【明】【宮】
瓦木【大】*,凡木【宮】*
水精著琉璃【大】,琉璃著水精【宋】【元】【明】【宮】
女【大】,女曰【元】【明】
志【大】,至【明】
法【大】,法亦【宋】【元】【明】【宮】
十【大】,是十【宋】【元】【明】【宮】
央【大】,鞅【宋】【宮】
忻【大】,欣【宮】
不【大】,〔-〕【宋】【元】【明】【宮】
最【大】,〔-〕【宋】【元】【明】【宮】
土【大】,〔-〕【宋】【元】【明】【宮】
授【大】,受【宋】【元】【明】【宮】
人民【大】,民人【宋】【元】【明】【宮】
輪【大】,倫【宋】【元】【明】【宮】
擣【CB】【麗-CB】,擡【大】(cf. K11n0204_p0264c17) 從學【CB】【麗-CB】,學從【大】(cf. K11n0204_p0265b15) 趣【CB】【麗-CB】,取【大】(cf. K11n0204_p0267a03) 時【CB】【麗-CB】,是【大】(cf. K11n0204_p0268a17)

顯示版權資訊
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