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BETA Online Reader
Page Loading ...
歡迎使用 CBETA Online
搜尋:貧窮
#行號
10834b15妻子,珍寶飲食,生苦法中,心無厭足,不思出離,耽染愛著,多求財寶,積集庫藏;見諸貧窮,飢餓眾生,無憐愍心,拯濟困厄,不行正道,邪念增強,智人教示,不能聽受,故處輪迴財寶,積集庫藏;見諸貧窮,飢餓眾生,無憐愍心
卷/篇章<1[2]3>
搜尋「貧窮」 1 / 1 次
佛說巨力長者所問大乘經

佛說巨力長者所問大乘經卷中

爾時世尊復告巨力長者及諸長者言:「汝等宿植善本信根堅固欲學菩薩摩訶薩所修之行伏斷障染求證菩提應當觀彼諸有情從無始來輪迴流轉持苦報身經歷多生不可限數而此色身無有堅實如幻如化

諸有情顛倒妄念搆造業因外藉眾緣積集成就如水為氷及如聚沫五蘊四大先業為因招感勢力積集諸種住識藏中假彼父母情愛和合貪喜俱極最後各出濃厚精血羯羅藍識依於彼最初而住以至後時精血交結不淨凝成處於胎中所歷諸位業風內吹肢相增長由業勢力漸漸所資色身四大諸根具足心識煩惱亦共俱生既離胎胞外風所觸楚痛發聲於一切境不能明了緣動轉有出入息飲噉母乳結生便利心識現行生諸分別耽眾食味資益諸根皮膚腸胃骨髓髮毛爪齒涕唾便利身形肢體好醜之相

從自業因受諸異報貪瞋癡慢煩惱隨逐於冤親境妄生違順五欲色相縱意染著於業報身復增業報密近惡友踈慢尊於菩薩人及真實法心不愛樂亦不餐採恣任愚癡造作諸惡瞋恚暴害諂曲嫉妬忿戾鬪諍捶打罵辱損惱有情於男女色橫生染著如繩縛物不相捨離於自身相不念無謂得長時永無殞謝於諸資財及以珍寶多求積聚而無厭足

塵勞垢染覆蓋心識修智慧增長無明不覺世間男女色相及以自身五根四大雜染所起由顛倒緣墮不淨皮膚血肉髮毛爪齒本無自相從彼貪愛結業所生流轉輪迴因緣不斷生死苦果無暫停息煩惱業火燒逼身心於晝夜時未嘗安適愚盲闇鈍懈怠放逸不樂菩提違背聖於自心垢不求清淨身常倨傲心意貢高誣謗因果輕毀賢善於有為相虛幻空法覺不知如是無智諸有情類處生死海無有出期

汝諸長者於如是事應悉覺悟了知色相珍玩資具男女眷屬假緣而有相會暫眷念方隆已歸磨滅五蘊身相本性皆空由諸妄因受諸異報如夢中人歷種種事已皆空都無所有

是故菩薩摩訶薩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諸色相覺悟解脫染輕微智慧明了雖發大願往諸趣中受種種身為化眾生心無顛倒如是乃至遍十方隨順眾生作諸事業布施軟語利行同事方便攝受饒益有情捨邪見家[A1]於正道諸善行同趣大乘遠至菩提誓無退屈

善男菩薩摩訶薩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身心清淨得四總持於名句義印忍不忘諦審思惟達彼真實諸法自性

菩薩摩訶薩心清淨於諸有情平等任持不生冤親憎愛分別

菩薩摩訶薩身心清淨不著世間上妙美食唯餐法喜禪悅之味

菩薩摩訶薩心清淨觀諸世間一切有為生滅之相皆是虛妄無有真實

菩薩摩訶薩身心清淨養父母敬順師長承受教誨無輕慢心

菩薩摩訶薩身心清淨生於上族為大國王法化民息除鬪諍

菩薩摩訶薩身心清淨離暴害屠兒魁膾諸惡律儀旃陀羅行少欲知足無不與取常修梵行絕愛染心

菩薩摩訶薩身心清淨言語真實離於虛妄音聲清徹令人樂聞說法如泉流注不斷

菩薩摩訶薩身心清淨善能調伏貪瞋癡等於三有果心不染著苦法資具亦不捨離智慧現前心常明了

菩薩摩訶薩身心清淨四等六度晝夜修習乃至長時無少疲倦八萬四千煩惱塵勞一一對治生諸功德

菩薩摩訶薩身心清淨不著菩提不厭生滅於諸法中心得自在或入流轉或證涅槃

菩薩摩訶薩心清淨於今佛說最上大乘深生愛樂能憶念過去諸佛甚深經典任持不忘亦能宣轉諸佛法輪如大江河流注無盡

菩薩摩訶薩身心清淨遠離諂曲憍慢嫉妬惡獸毒蟲畢舍遮行慈愛有情不生損惱

菩薩摩訶身心清淨不貪資具不念飲食不捨貧乏及與孤露所生之處資財豐足眷屬成就身相端正有大威德

菩薩摩訶薩身心清淨於一切樂無不了知於一切苦無不解脫老病死親愛別離所欲難得仇讐會遇眾苦現前悉能曉了不為惱觸觀諸有情及以色如夢如幻無有堅固

汝諸長者隨其所聞當如是知諸大菩薩身心清淨四大五蘊色身空聚畢竟非實。」

爾時世尊復告巨力長者等言:「善男子如是菩薩摩訶薩於生死界其所愛身為緣有情示現形相無有希求種種境遠離愛染身心平等無取無捨常作善事利益安樂饒益眾生未嘗懈廢所有壽命於三界中或增或減隨順眾生所樂差別為令覺悟心無所欲

於諸眾生平等一觀諸世中上妙珍寶受用之具金銀庫藏錢財穀米衣服飲食床榻臥具塗香末香花鬘瓔珞婇女眷屬一切世間種種上妙嚴飾之具於自所有色身壽命而是菩薩摩訶薩悉無愛戀

若有眾生而來求乞錢財穀米金銀藏珍妙之物衣服飲食床榻臥具塗香末香花鬘瓔珞男子婇女內外眷屬色身壽命皆能捨未甞有心於剎那頃暫生慳悋何以是菩薩摩訶薩久悟虛幻於生滅相而無染著為欲圓滿六波羅蜜到於彼岸度脫眾生亦離苦際是故於此生滅因緣虛幻境相唯求遠離無心取著故無悋惜

善男子當知菩薩摩訶薩如是修行六到彼岸微妙勝行精進長時無少懈怠即當速得成就無上正等菩提永契真常心無退轉。」

爾時世尊為諸長者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善哉長者  
汝等當知  
是菩薩人
於生滅法  
種種身相  
種種壽命
嚴飾之具  
婇女眷屬  
為欲圓滿
六波羅蜜  
轉化眾生  
遠離苦際
於此所有  
皆不愛著  
汝善男子
歡喜諦聽  
於菩薩行  
當勤修習
勿以貪瞋  
煩惱繩索  
晝夜繫縛
淪墮三塗  
無有休息  
汝善男子
是身猶如  
飲食之器  
內外之間
常令清淨  
諸惡毒物  
不令入中
參諸上味  
若有飲噉  
損壞色身
及與壽命  
身中若有  
貪瞋癡等
煩惱毒藥  
參諸法味  
眾生飲噉
損壞法身  
及與慧命  
汝善男子
一切眾生  
無始時來  
少有智慧
如彼嬰兒  
但念乳食  
餘無知見
於諸境相  
不能分別  
生滅過患
由因感果  
果復造因  
智不現前
心常癡暗  
唯貪飲食  
資益四大
常處夢中  
而無醒覺  
於佛教法
心無修習  
[A2]醉人  
言無義味
於五欲境  
未甞遠離  
晝夜邪思
唯增苦惱  
愁憂積集  
身心放逸
縱無明流  
入生死海  
漂沈[A3]
受諸業報  
飢寒困苦  
羸瘦憔悴
遠於彼岸  
不能解脫  
此諸眾生
從久遠來  
於自真心  
塵惑所昏
不能覺悟  
故於幻境  
貪愛染著
汝諸長者  
當知己身  
假因緣成
無有堅固  
但由業力  
造作招集
生死輪迴  
受諸異報  
循環遠劫
無解脫時  
智者觀之  
深心厭捨
凡夫愚昧  
不念無常  
著我著人
專自逸樂  
不親善友  
自構業緣
身壞命終  
當墮地獄  
輪轉三界
受諸苦惱  
大火逼身  
逃竄無地
諸佛大悲  
哀愍世間  
自無信心
亦難救護  
智者自知  
色身虛幻
無有真實  
但由業因  
之所招集
根塵大種  
和合積聚  
假名為身
如沫如泡  
畢竟無體  
膿血敗壞
何所愛著  
是故當知  
於此聚中
作不淨觀  
深生厭離  
勤修聖法
趣不壞身  
遠離眾惡  
近善知識
信最上乘  
修菩提行  
廣修福慧
生佛國中  
身心安樂  
清淨無畏
以微妙衣  
及上飲食  
床榻臥具
花鬘瓔珞  
無價寶香  
種種資具
充足無乏  
以清淨心  
歡喜供養
慚愧勝解  
希除罪業  
增長福智
如是之人  
百千劫中  
於無上乘
發生信解  
漸以覺悟  
實性真空
本來寂靜  
如海湛然  
無有增減
雖遇風緣  
水成波浪  
即波為水
動靜一源  
如是了知  
住佛境界
不生惡趣  
漸息輪迴  
百千俱胝
那庾多劫  
明了心地  
貪瞋癡慢
煩惱業因  
而不現行  
雜類苦果
自然不受  
色身堅固  
經無量時
歡喜快樂  
心無邪念  
亦無妄想
於顛倒境  
常生思惟  
善說法要
利益眾生  
自無病行  
令他亦無
適悅調順  
安隱快樂  
深入禪定
離諸苦縛  
常以善行  
守護眾生
不作惡緣  
親近智者  
稱揚如來
最勝妙法  
恭敬讚歎  
踊躍奉行
觀諸世間  
有為事相  
皆如幻夢
無一真實  
了知飲食  
色力壽命
煩惱苦本  
愚夫無知  
耽染愛著
無一剎那  
暫時間斷  
味諸飲食
增長過失  
善友教誨  
心不信受
遇惡知識  
密近隨逐  
深入愚癡
不能覺悟  
於諸塵境  
妄想執著
晝夜無時  
染諸娛樂  
智者觀之
深生厭捨  
又諸世間  
色相幻惑
畢竟衰謝  
妻子男女  
眷屬因緣
如行路人  
暫時而會  
因緣報盡
恩愛別離  
難以剎那  
相戀而住
汝諸長者  
當知幻身  
譬如畫師
繪眾色相  
好醜雖成  
畢竟當壞
又如冬月  
積水為氷  
堅厚暫時
終鎔成水  
所以者何  
色相虛幻
體性非實  
而愚癡人  
隨境生貪
染著愛樂  
心既顛倒  
造不善因
淪墮三塗  
受種種苦  
經於長劫
無有出期  
設生人天  
耽諸快樂
由此幻身  
造作惡業  
無有窮盡
如是癡人  
常為結使  
冤家魔嬈
妻子男女  
父母眷屬  
繫縛在心
未甞捨離  
晝夜之間  
為彼纏縛
妄認為樂  
實是苦因  
恣任三毒
憎長憍慢  
如是之人  
違背善緣
不生智慧  
造作無邊  
諸不律儀
於諸眷屬  
父母妻子  
珍寶飲食
生苦法中  
心無厭足  
不思出離
耽染愛著  
多求財寶  
積集庫藏
見諸  
飢餓眾生  
無憐愍心
拯濟困厄  
不行正道  
邪念增強
智人教示  
不能聽受  
故處輪迴
汝諸長者  
人之色身  
譬如大樹
根莖枝葉  
悉皆繁茂  
久無濕潤
土地乾亢  
為日所炙  
脂脈皆盡
不經歲月  
必當枯朽  
一切眾生
盛年壯色  
身相充滿  
貪著世間
縱五欲樂  
筋血衰耗  
病苦所侵
形貌憔悴  
諸根衰謝  
不得久停
終歸磨滅  
如是癡人  
愛著色身
貪諸財寶  
不知罪福  
不念無常
如樹枯朽  
不久摧壞  
汝諸長者
觀此幻身  
及彼資生  
金銀瑠璃
真珠摩尼  
硨磲碼碯  
珊瑚琥珀
體無真實  
猶如聚沫  
愚者迷情
妄生貴重  
但增貪欲  
雜亂正心
於佛法門  
無所趣入  
智者了知
色身資具  
一切皆如  
夢所見物
都無自相  
防護六根  
閉於五欲
親近三寶  
行施等行  
息諸慳悋
絕愛染心  
觀彼諸欲  
如大火聚
燒煮眾生  
甚可怖畏  
不應戀著。」

佛說巨力長者所問大乘經卷中

入【CB】,人【大】 如【CB】,知【大】 汩【CB】,汨【大】

顯示版權資訊
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