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人菩薩[*]經[*]卷第四
佛告持人菩薩:「何謂菩薩得曉了知現世度世經典之要?云何名曰現世度世?若有菩薩常順思惟現世度世。云何順思?何謂現世法?何謂度世法?若有住於顛倒法行皆從想有,由因緣生合於虛妄。有二緣立從二想生:一從虛妄、二從無生。其虛妄語欺迷惑法,得愚冥[17]想猶如小兒,[18]執若干種畫於虛空,虛妄[19]經行。愚冥凡夫,想云有世;計其世俗皆歸壞敗,[20]麋散悉盡。以見一切世俗諸法從虛欺[21]惑,所因無作本無所生,陰種諸入皆從緣對,色聲香味[22]觸,由因緣法不說色緣。猶愚凡夫心有所[23]猗,所以諸見因無數見,而有[*]猗著。若彼種性[24]放存窮匱,令世間見處在顛倒,所覩世法度世在彼,為何所是?世俗之法真諦如有,達其本淨是為度世,明不求世了不可得,度世亦然。
「若不能得現世度世,[25]無現世及度世業,宣其度世現世本淨。何謂宣布度世之業?若世本淨至[26]于度世。所以者何?永不可得,現世本淨悉[1]空,其世亦然。本以自然世本淨寂,以世自然世淨寂然,計世俗法無究竟成,當作是觀。現世度世悉不可得,不得度世不著於世不念度世,以不念世及度世者不與世[2]諦。所以者何?以覺曉了世間悉虛欺詐惑法,以能覩見世[*]猗虛無,不想於世不慕度世。所以者何?」
佛言:「持人!所云世者,謂五盛陰也。貪求合會一切世法,明知求陰永不可得,五陰自然而不可得,五陰本淨亦不可得。五陰無來去無所至,[3]湊處不可得,是曰度世,不知五陰所歸處所也。以無五陰、諸種本淨,及諸衰入之本淨也。
「若有菩薩觀於世俗之法,悉無所見以合度世,不見度世不與世合,則無有世[4]惟覩度世。在于度世,不見世法而有異[5]持也。不轉二法,云是世俗、是度世法。所以者何?持人!其所在世,解世本末本無所有,度世亦然。雖見有世悉無世法,所作分別度世俱同,以了無世。假使有[6]人,心自念言:『世俗別異,度世不同。』則於其人佛不興世,雖佛出世,普[7]世顛倒,無發道行用真正解,以慧察世[8]頒宣經法,處世顛倒貪受于世而救濟之,故曰[9]度世也。是故,持人!用真正解以慧察之曉了世倒,故曰度世也。如來出世普通諸法,世俗度世皆無有二,以真正慧[10]觀察造證,故為宣布度世之法。」
佛言:「持人!不以是法遊於世間,無所至[*]湊無所消除,不[*]猗世諍乃得世義,不念度世曉了世辭,達本所想以[11]著想二,不[12]解能達如是像法,則無濟者不能[13]解了不暢度世。所以者何?用二行故,其二行者不能解了世俗度世。菩薩如是方便曉了一切諸法,現世度世靡所不達。」
佛告持人:「何謂菩薩曉了分別有為、無為法?云何有為、無為法?若有菩薩以真正[15]覺,有為無為順理求之。云何順理?云何求之?亦不作有為法,有所見者自然得號,已造有為故曰有為,又有為法以虛偽轉。云何為轉?由已合會自然歸之,以二緣立緣本際教。用以所有自因而生,一切諸法,無為作者勸使作者,自然生已,是有為法斯自然法,無有迴還故曰有為。其有為法,無內無外亦無中間,住存欺惑,無合無散,由從虛妄思想興立,從無明緣生愚癡業有一切法,自然轉行無教造行,從有為事受其相業因其顛倒,以愚凡夫[*]猗名之故,又明智者,覺了有為不可得邊,不[*]猗有為[16]無合有法,乃曰明智。
「明智分別至實,有所造行滅一切為。明智[17]剖判一切諸行虛無欺詐,是諸法者悉無所有,咸為自然亦無自然,從意念成一切有為。所以者何?不當奉行有為因緣。[18]或曉無為,未曾復習有為緣行,若曉無為爾乃通耳。云何曉之?一切有為皆為不真而無有形,悉無邊際無至合會。明智觀之,不以有為至生究竟,其有為者亦無所受悉以無異,有為無為亦復無異生,[19]宣斷有為業,是有為、是無為,斯有為相、斯無為相。彼何謂有為相?知生當死合會別離。何謂無為相?不生不滅不會無別。愚冥凡夫不能解了入斯二義,不曉有為所由起相及滅壞相,不住異相,因無相生,住於異也。若無是相,如來所說,從是相生,從是相滅,住如是相。」
佛言:「持人!如來所云一切諸法皆無有相,以能得成,無所生相,無滅壞相,無所住相。如來敷演無為之相,是相非相,其有為相不成無為導師,所以愚冥凡夫所宣道法,有為所起會歸滅盡,[*]惟無為安。以能無為,不生不滅亦無所住,故曰無為。從其所習而令生滅,其無所習則無究盡,無行無究無異住處。其以真正解其[20]斯慧,不致合會,有所起生而有滅也,無有異住。
「若有菩薩當作是觀,其有為法及無為法,無有不無常見如應,不覩有為及無為法,有為不見無為,無為不見有為,不見異無為,而自謂念我身有矣!真有正是見有為業,無餘有為是諦有耳。思念妄想,其有為無為法永無所想,有為無為以無所想分別諸想,皆斷諸著以了無為,除去眾緣本淨無緣。其因本淨所覩真正,以能曉了悉無所作則無合會。菩薩[21]能[22]逮是有為無為,則了諸法不有不無,亦復不[*]猗有為無為,乃逮正覺也。」
佛告持人:「若有菩薩分別五陰,曉了諸種解達六入,以能暢知十二[23]緣,剖判四意止、五根、八道,能覺世俗度世之業,明知有為無為之事。以曉了是,逮解一切諸法之[24]無,宣布諸法所不[25]達,得意力勢,解暢一切諸法章句,斷生老死心,不能絕壞,能自究竟無上正真道,成最正覺。」
佛告持人:「乃往過去無央數劫不可稱計懸曠無限。爾時於世有佛,號紫金山王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為佛、世尊。其紫金山王如來壽住五劫,諸聲聞眾不可計數,諸菩薩會亦不可限,無能稱了知其多少。其土熾盛,風雨時節五穀豐熟,人民安寧強不[1]凌弱,各得其所心行平等,飲食消化不以為病,婬怒癡薄善自修身,家居義教順律清淨。彼時如來,為諸菩薩一切眾生,決諸疑網令無懷恨,[2]頒宣菩薩道法之藏。
「時有菩薩名曰寶光,聞佛說是諸菩薩業,解陰衰入諸種十八,[3]十二緣起,諸根意止,八正道行,世俗度世,有為無為,即[4]輒奉受。如是精進十二億歲,未曾發起婬怒癡心,不貪利養飲食衣服床[5]蓐臥具病瘦醫藥,惟心精修,入如是像曉了思[6]惟,常修精進,盡其形壽淨修梵行。在其佛所壽終之後還生本土,在於人間適生墮地,便復出家復受學斯,如是像法曉了奉行。復在於彼六十億歲,淨修梵行心不捨遠,如是像法慕求不廢,復壽終竟還生佛國。其紫金山王如來續存,復在其所淨修梵行,一一劫中,五返生沒終而復始。
「其紫金山王如來、至真,臨欲滅度終五劫已,因是景模博聞無量,曉了諸法,於五劫中所可聞受。[7]觀已從佛諮講解者,逮其意力觀戴如來,便為眾生一一敷演,開發無量人,皆發[8]無上正真道意。佛滅度後正法住[9]世一劫,復五百返往來周[10]旋,生於人間常出家學,奉是景模曉了正典,化無央數不可思議眾生之類皆入至行。寶光菩薩見萬億佛,最後有佛,名無量光如來、至真、等正覺,所見授決:『却無數劫,汝當成無上正真之道,過無數劫,當復逮見億百千姟兆載諸佛,逮[11]得正覺,號決一切議如來、至真、等正覺。諸聲聞眾不可稱計,難可限量,諸菩薩眾無央數人。其國處世人壽二劫,米穀[12]平賤人民安隱。』
「是故,持人!菩薩大士欲逮得是如斯景模曉了正典,當精進學受持諷誦是經典要。」
佛復告持人:「若有菩薩學是經典,逮權方便常修四法。何謂為四?一曰棄家捐業行作沙門、二曰捨[13]於憒閙習在閑居、三曰住清淨戒行不違闕、四曰去離懈怠精思不廢,是為四。[14]以行是四勤求博聞,常立忍辱疾逮四法。何謂為四?一曰雖生天下常住中國、二曰因[15]值佛世不在邊地、三曰常奉正法終無相違、四曰悉除罪蓋無復殃釁,是為四。若有菩薩學如是像經典之要,輒逮力勢,布施清淨、戒禁無穢、忍辱、精進、一心、智慧,聖明無瑕,以[16]建是法致權方便。
「又[17]復,持人!菩薩學斯立知止足閑居功德,懷無蓋哀愍于眾生,以用大哀入于眾生,然後乃學如是像法解了要行。
「又其菩薩入總持門學於勤修。何謂得入總持門而學勤修?志慕勤思曉了量法,方便觀察奉無限行。又解了觀諸定意門諸要法門,入不可計因緣正行,逮致如是比像力勢,曉一切法分別諸法,得意力勢以能曉了,斷生老病死,志強無怯不失正法,乃成無上正真道意逮最正覺。」
佛復告持人:「若有菩薩通總持門,普能曉了一切諸法言辭所趣,以用一事入百千事,以用道力分別諸法無所不達。又若菩薩逮定意門入音聲,便入無限定意門[18]辭。以得入是,了若干品一切法門,以入一切諸法道門,[19]頒宣諸法靡不蒙濟。又其菩薩奉行智慧,以是慧力曉了諸想,勤解想已以是慧力[20]逮一切法疾通無礙。
「又若菩薩曉了無量定意門行,以住是地,普致[21]一切十方法。又若菩薩曉了無量總持門行,解不可計定意門力,以定意門暢不可限眾法之[22]元,以是道地普入諸法靡所不通。又其菩薩甚能曉了觀世間行,極復分別有為無為,奉行諸法心所不著有為無為,行如是像一切諸法,疾解諸法逮得[23]明慧。
「又菩薩行權方便,勤察一切諸法本無所行,雖作是觀不為世事,不著世法亦無所[*]猗,如是像法疾得曉了一切諸法,分別諸法,意力施財剖判章句,斷[24]除生[25]老死意行具足。
佛告持人:「乃往過去無[28]央數劫,不可稱計長遠無限。爾時,有佛號無量光超殊王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29]佛、世尊。其佛世時,[30]聲聞眾不可計數,大會無限,諸菩薩會不可稱載。其佛在世時壽一劫。
「又彼佛土皆以七寶而遍覆[31]成,七寶樹生周匝[32]圍繞,以用莊嚴一切諸樹,殊異珍[1]琦[2]交露帳覆。又諸樹下皆施師子床,其諸床上細好[3]帛㲲裹樹布床,一切諸床[4]琉璃為足,以赤真珠而挍諸樹,自然熏香合成諸葉,[5]華常茂盛而圍旋之。其[6]樹前自然浴池有八味水,其水底沙悉以水精車𤦲赤真珠合成。又以三寶造成浴池,其諸浴池自生青[7]蓮紅黃白蓮華。又諸池水以七寶作挍飾欄楯,一切欄楯地平如掌。
「又其佛土清淨無穢,其佛國土寶樹熾盛,猶忉利天晝[8]度大樹,嚴飾巍巍明月珠樹,諸億[9]千充滿佛土,其光悉照覆日月耀令不復現。其諸寶樹琦珍[*]交露,出好音聲哀鸞眾鳥,天諸玉女歌音樂聲,如是軟[10]音普流佛土,無三惡趣不犯諸惡,不為眾生[11]喧雜句說,[*]惟以敷演如斯像法智度無極,是菩薩藏化無央數諸人物眾,一日皆發道心,其本發心志存大道,便悉具足道品之法。
「如是,持人!其無量光超殊王如來、[12]至真,因其方便化不可計無央數載眾生發道心,今生下方去此佛土,在彼佛土成菩薩行。佛滅度後正法存立,竟至半劫時,佛滅度後正法便沒。
「有一菩薩名意無限,從下方佛剎來生此土。其國去斯十佛世界,適生未久年十六歲,便捨捐業行作沙門,在無量光超殊王佛所諮受經典,臨法沒時為諸菩薩宣布陰種一切諸入分別解義,聞如是像精進之行,在於斯法所度無極攝權方便。因是德本,彼土[13]復決,見億數佛普蒙斯法,所生之處常識宿命,皆以幼童不娶妻室淨修梵行,以家有信出為沙門,所生之處逮得意力,常所受身成就功勳。而最後世,逮得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號曰無量光[14]珠王如來、至真、等正覺。若有菩薩疾欲得成佛,逮一切智具足佛道,在後五濁臨法欲沒,當勤志[15]成如是像法輒受宣布,盡以愛樂常行精進,最後末俗受是經典,德勳無量,諷誦奉行為他人說,福不可喻。」
爾時,颰陀和等五百菩薩、[17]橋曰兜菩薩,即從坐起長跪叉手,前白佛言:「我等世尊最後末世,臨法滅時當受是法,住於後世五濁之世,擁護正典持是景摸,諷誦奉持廣為人說。」
復有無數諸菩薩[18]等,各從坐起長跪叉手,諦視佛面,各興至願:「我等,世尊最後末世,被弘誓鎧受是景摸,順斯深妙佛所宣慧。諸菩薩等所積德本,道品之藏並使具足,所在遊居當擁護法,聞是[19]經像益加喜樂受持諷誦,宣示未達深入大猷。」
時佛忻笑,口中五色光出,遍照三千大千佛土,地六返震動。賢者阿難即從坐起,長跪叉手,前白佛言:「佛何因笑?既笑當有意,光明普照地即大動。」
佛告阿難:「汝寧見此諸菩薩眾住立我前,在後末世當護正法,被弘誓鎧以救危厄?佛識念之往無數劫,於諸佛所被如是像弘誓之鎧,面從諸佛受斯經法持護三品,開導無數眾生之類,[20]令是等來在於佛所,承三品義受是正法今立佛前,然後末世法臨沒時,多所開化未達眾生,[21]如令受佛三品正[22]法。在於賢劫諸佛興見,亦當從受千佛訓誨三品正法,又將來世諸佛聖所[23]咸受亦然。
「是等,阿難!諸族姓子!功勳名德不可得察,莫能稱計所行經法。是諸族姓子!安隱眾生而供[24]養,假使如來[25]班宣是等,以受正道安隱眾生,皆以不信。若不信者長夜不安,墮于惡趣。
「又復,阿難!當為汝等現其證明,如斯等類安隱眾生,正使三千世界一切眾生,皆由想行故墮地獄。假使大眾[26]在地獄中,有一人生[27]告地獄人:『無得恐怖,當為汝等一一[28]道利,以時方便出大地獄苦惱之患。』則以己身一一濟之,移著安處一一人故,無數千歲忍在地獄,未曾懈廢普令[29]致安。
「阿難!其人於眾生慈愍弘哀,寧增多不?出大地獄立大安隱?」
佛言:「假使彼人顯示神足如是巍巍,令眾生類立第一最有為之安,長樂[31]無極成[32]大哀[33]愍,皆逮覆護其功德福,非心所思非言可暢。」
佛告阿難:「今故語汝,如彼菩薩[34]於大地獄,出無數[35]眾立之永安,所愍眾生若合集是,前所安隱順和眾生,使濟大難至有為安,百倍、千倍、億萬倍、巨億萬倍,不如族姓子受是像經。所以者何?計其所興有為之[36]安,有極盡矣!不至無為、不離貪欲、不致滅度、逮神通正覺之業,不成寂志泥洹之要。
「又,阿難!是諸菩薩,建立眾生無上大安一切智業。又是菩薩,以大士法志學道乘,建立佛道度諸眾生,立諸聲聞、緣覺之地,[37]勸助佛法修菩薩行住于大道。斯諸族姓子,勸[38]助眾生行菩薩[39]法,不[40]料佛教諮啟大[41]雄,受立弘慈成一切智故功無限。」
佛言:「阿難!由是正法,若千劫中若無數劫,不可計限億百載劫,懸邈如是。諸佛世尊常不空[1]閒,展轉相教,及餘無數億百千姟劫,轉復相度使成佛,而無窮功故無限。所以者何?億[2]千百佛本[3]住宿世,行菩薩業建立[4]佛道,斯等之類在在所生,受是經典各用勸助,逮無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覺。將來之世無數菩薩,多所開化不可計眾,[5]以是勸助具足佛法,成無上正真之道也。
「如是,阿難!諸族姓子訓立眾生,一切智安無上大道。欲平等有法父母者,正當謂之諸佛菩薩道法父母。今是菩薩擁護自歸普得自立,是所謂安颰陀和,[*]橋曰兜等五百人等,則法父母,斯諸菩薩護是正典。族姓子、族姓女等,不違佛教,亦不絕一切智本,於將來世臨法欲沒,為諸眾生建立大護,住在大哀開益一切,以是勸助在於末世,而安護之不墮惡趣,令無數千[6]億菩[7]薩若無數佛共嗟嘆!是族姓子等,功勳之德不能究竟。所以者何?是諸族姓名勳[8]至德不可思議。」
佛告阿難:「佛無數劫億千兆載,合集積累是[9]正法寶。其受是法族姓子等,十方無數不可計會。諸佛世尊遊無限土,今[10]現在者咸共擁護,學是法者皆令[11]安隱。」
佛言:「阿難!天上世間,悉為是等諸族姓子,稽首[12]敬禮歸命諮受,十方諸佛悉嗟嘆之,所演經法以示不逮。
「阿難!佛以[13]豫印印是族[14]姓決一切疑,若後末世受如是像無上正法,持諷誦說宣布同學,是族姓子及族姓女,以為疾近一切智業。臨法滅時,聞是[15]景摸深妙經法懷喜信者,佛以授決行菩薩乘。如是至真最後末世愛護是法,建立己身而[16]愛樂法。佛以勸助,是諸族姓子及族姓女,而不誹謗斯深妙法。佛[17]預授決諸聲聞乘,見彌勒佛出現於世,諸漏[18]已盡無有愛欲,用受信是深妙法故,未曾誹謗致是功報。」
佛言:「若菩薩學聞是深法信樂悅豫,亦皆授決。在於彌勒如來世時,出家學寂而復誓願,乃有殊特。佛謂是族姓子女,德本調柔功勳無際,臨法欲沒最後末世,受斯深法奉行精進,德不可量巍巍如是。」
爾時,持人菩薩前白佛言:「願佛建[20]吾以轉法者不求名利,最後末世聞是正[21]典,[22]顯發忻悅[23]受微妙義,以是之故疾解諸法,逮分別慧速得意力,[24]剖判諸法曉了道慧,所生之處識念不忘,以大法光照於十方。」
佛言:「持人!若有菩薩觀是法品,大智慧業無極明本,積大功德不可限量。若將來世受是法品持諷[25]誦讀,及餘深經菩薩篋藏,諸度無極勤心奉行,魔事因緣不能得便,不為罪蓋之所覆蔽。佛預[26]授決見兩三佛,輒當逮得無所從生法忍,其得忍者亦當得是無上道品,自解諸法而得自在,嚴淨佛土具足聲聞,受其道教奉菩薩行。
「如是,持人!佛下印封斷一切疑,最後末世現得四義自在之業,行菩薩大士法,受是經典而擁護之,被弘誓鎧。何謂為四?一曰受己德本甚大無極,不可限量不可計會;二曰當為眾生顯發善元;三曰諮受如來正法經要;四曰執持法藏無央數佛所宣道化;是為四。
「復有四法,最後末世將護深法。何謂為四?一曰攝取精進在弊惡世受行正法;二曰[27]若在厄難第一苦毒諍亂正法,所持法品人共鬪時,化令和合擁護正法;三曰行發忍辱具足仁和;四曰在於末世心不懷恨,往來周旋常行慈愍;是為四,得致深法疾逮一切智。」
爾時,颰陀和[*]橋曰兜、五百菩薩及餘菩薩,聞佛說是道品正法,咸住佛前,心自念言:「於後末世擁護正法。」
佛以右掌[28]摩諸菩薩,而告之曰:「諸族姓子!佛無數劫而積習是無上正真道,成大寶藏,甚用勤苦忍遭困厄,所濟無限使得大安,捨身之安而憂一切,乃致道法成最正覺,以累仁等。若有學誦逮是法者,廣為四輩而敷演義。若三品法欲毀壞時,當建立護,爾乃[29]震揚無極大光。」
佛[30]重累:「族姓子等!如來猶父,諸賢如子;佛猶國君,諸仁如臣。父慈子孝君正臣忠,天下和平,吾無數劫習是正法道德寶藏,令普流布八極上下。諸天人民一切慈孝自歸命佛,佛以大哀皆共蒙濟。」
爾時,諸菩薩眾從颰陀和、[*]橋[*]曰兜等五百群眾,稽首佛足前白佛言:「承佛聖旨,任力盡意,將護末世佛所宣教,[31]惟願如來建立垂恩,最後末世,令斯正法道寶之藏,使普流布八方上下,一切皆蒙。」
佛加威神說是法品,有無央數不可計會諸菩薩眾,得一生補處,德本道慧皆以備悉。無數億千諸天人民,皆發道心,佛悉授決,於將來世皆得佛道,各有名號。
佛說如是,持人菩薩及一切菩薩、颰陀和、[32]橋曰兜等五百群眾,四部眾會,諸天、世人、阿[1]修羅,聞佛所說,莫不歡喜,作禮而去。
持人菩[*]薩經卷第四
顯示版權資訊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14 冊 No. 481 持人菩薩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4-11,最後更新:2022-10-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維習安大德提供,張文明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Jasmine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