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阿難安居異處守夏既滿,從彼默然來詣佛會。至佛會已,五體投地禮佛雙足,退坐一面顒俟佛誨。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阿難!我今為欲利益一切有情故,說大陀羅尼章句,汝當諦聽。」是時阿難受佛教勅,身心凝然合掌而住。
佛言:「阿難!我有摩訶陀羅尼大總持王,乃是過去七十七俱胝如來之所宣說,我亦隨喜。阿難!此大陀羅尼章句,能令有情得大安樂,威德勢力悉皆具足。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獲得[8]值遇者,作是思惟:『此大陀羅尼希有難遇,譬若如來應正等覺出現於世難得值遇,亦如優曇鉢花希有難見。』當作是念,諦信供養。」
爾時世尊復謂阿難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此大陀羅尼章句[9]志心受持讀誦供養者,刃不能傷、毒不能中、火不能燒、水不能漂、王法不加、永無夭歿,至於天人、阿修羅、摩嚕多、迦樓羅、乾闥婆、緊曩羅、摩睺羅伽、夜叉、羅剎畢哩多、毘舍遮、鳩槃[10]茶、布單曩、阿波三摩嚕諸如是等造作惡法行不饒益者亦不能侵害,乃至幻術邪明諸惡法等亦不能嬈亂。又復瘧病,一日二日三日四日或復多日或復須臾,或復風癀、或復痰癊,乃至頭痛,如是等病亦不能為害。」
爾時世尊即說陀羅尼曰:
「怛儞也(二合)他(引)(一) 入嚩(二合)隷摩訶入嚩(二合)隷(二) 入嚩(二合)羅儞摩訶入嚩(二合)羅儞(三) 怛波儞摩訶怛波儞(四) 入嚩(二合)隷帝(五) 郁枳目枳(六) 三半儞摩訶三半儞娑嚩(二合引)賀(引)(七)」
「阿難!我先語汝,此大陀羅尼章句乃是七十七俱胝諸佛如來之所宣說,我今復說。阿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此大陀羅尼章句信心受持、若讀若誦及以思惟、種種供養,得宿命通知七生事,於菩提心永不退轉。」
爾時世尊復說陀羅尼曰:
「怛 儞也(二合)他[11](引)(一) 按抳摩抳(二) 乞叉(二合)彌乞叉(二合)摩曳(三) 摩曩禰(引)(四) 阿曩努(五) 護隷(引)摩賀(引)護隷(引)(六) 怛曩計(引)(七) 儼鼻哩(引)(八) 努鉢囉(二合)娑呬娑呬娑嚩(二合)訶(引)(九)」
「阿難!此大陀羅尼章句,乃是過去八十八俱胝諸佛如來之所宣說,我亦隨喜,今復宣說。阿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此大陀羅尼章句信心受持、或讀或誦、思惟供養,是人得宿命通知十四生事,於菩提心永不退轉。」
爾時世尊又說陀羅尼曰:
「怛 儞也(二合)他(引)(一) [12]桉致(引)挽致(引)([13]二) 姹計 (引)姹囉計(引)(三) 姹計(引)姹囉計(引)(四) 阿悉迦(引)悉麼(引)迦(引)悉(五) 伊隷彌隷(六) 底隷彌隷(七) 撓(引)囉吠摩賀(引)撓(引)囉吠(引)(八) 部旦誐彌(引)(九) 部多波囉野拏(轉聲呼)底彌孕(二合)誐隷(引)(十) 摩賀(引)底彌孕(二合)誐隷(引)(十一) 三婆吠(引)摩賀(引)三婆吠(引)娑嚩(二合)訶(引)(十二)」
「阿難!此大陀羅尼章句,具大威德力勢無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心受持、或讀或誦、思惟供養者,得宿命通知二十一生之事,於菩提心永不退轉。」
爾時世尊又說陀羅尼曰:
「怛 儞也(二合)他(引)(一) 阿計隷(引)嚩計隷(引)(二) 嚕隷(引)摩賀(引)嚕隷(引)(三) 烏賀儞謨(引)賀儞謨(引)賀儞(四) 昝婆儞娑旦(二合)婆儞娑嚩(二合)訶(引)(五)」
「阿難!此大陀羅尼具大威德、有大力勢,功德無量,倍勝於前,能與有情作大利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誠信心不生疑惑,於此大陀羅尼受持讀誦,或為他人而作擁護、或為救濟或為息災者,當使彼人刀杖不傷、毒不能中,一切惡事無能損害。若復有人為自擁護,以此陀羅尼書於素帛帶持身臂,所獲功德無量無邊。又復智者持此陀羅尼,於枯樹下為作救濟,而彼枯樹尋復穌活,根葉重生作珊瑚色,華實茂盛人所愛樂。
「阿難!若有智者,恒常受持,悔於先身所作罪業,若復[*]志心懺悔無不消滅。何以故?阿難!譬如日月威光廣大能照世間,以陀羅尼威德力故[1]由能墮落;又如四大海水,眾流所聚深廣無比,以陀羅尼威德力故亦能乾竭;至於大地無量無邊,以[2]陀羅尼威德力故可分千段,何有罪業而不滅耶?
「阿難!如是等大陀羅尼章句所在之處,當須尊重恭[3]信供養,不得輕慢勿復違逆。若有天、龍、夜叉、羅剎、畢哩多、毘舍遮、鳩槃茶、布單那、羯吒布單那、阿波三摩囉、吠多拏、人及非人諸如是等造作惡法於諸世間行不饒益者,若於此大陀羅尼章句有所違逆而不隨順者,彼持國天王現極怒相,光焰不散都為一聚,以熱鐵輪破彼頭頂分作七分如阿梨樹枝。又彼帝釋天主亦大忿怒,光焰熾盛都為一聚,以金剛杵而破彼頂分作七分如阿梨樹枝。又金剛手大藥叉主,亦以金剛杵擊破彼頂如阿梨樹枝。又復彼等若有違逆此大陀羅尼章句者,雖住天中,永不能得水精王宮功德水用。」
佛說是經已,時阿難及是會大眾,天、人、阿修羅、乾闥婆、人非人等,聞佛所說,歡喜奉行,禮佛而退。
佛說聖大總持王經
顯示版權資訊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21 冊 No. 1371 佛說聖大總持王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4-11,最後更新:2022-10-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李明芳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