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 CBETA Online
雜阿含經

雜阿含經卷第七

(一三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何所繫何所著何所見我若未起憂[9]令起已起憂苦重令增廣?」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10]願廣說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諸比丘:「色有故色起色繫著故於色見我未起憂[*]令起已起憂[*]重令增廣亦復如是諸比丘於意云何色為常耶非常耶?」

答曰:「無常世尊!」

復問:「若無常者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如是比丘若無常者是苦是苦有故是事起見我若未起[*]令起已起憂[*]重令增廣識亦復如是

是故諸比丘諸所有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識亦復如是

若復見隨覺隨觀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見有我有世間有此世有他世不變易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1]有見非此世我非此世我所非當來非當來我所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是名正慧

若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見處觀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觀者於佛狐疑斷於法僧狐疑斷是名比丘多聞聖弟子不復堪任作身意業趣三惡道正使放逸聖弟子決定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來作苦。」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四〇一四一)

次經亦如是差別者道狐疑斷

次經亦如是差別者道狐疑

(一四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何所繫著何所見我未起我我所我慢繫著使起已起我我所我慢繫著使重令增?」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是廣說乃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2]歡喜奉行

(一四三一四四)

第二第三經亦復如上

(一四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何所繫著何所見我若未起有漏障礙燒然苦生已起有漏障礙燒然苦重令增廣?」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四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何所繫著何所見我若三受[3]世間轉?」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四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三苦世間轉?」

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次第如上三經

(一四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世八法世間轉?」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四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我勝我等我卑。』?」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五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如是說:『有勝我者有等我者有卑我。』?」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五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如是說:『無勝我者無等我者無卑我者。』?」

諸比丘白佛[4]:「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五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如是說:『有我有此世有他世不變易法如爾安住。』?」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五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如是說:『如是我一切不二不異[5]。』?」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五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如是說:『無施無會無說無善趣惡趣業無此世他世無母無父無眾生無世間阿羅漢正到正趣若此世他世見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自知不受後有。」』?」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五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如是說:『無力無精進無力精進無士夫方便無士夫精勤無士夫方便精勤自作無他作無自他作一切人一切眾生一切神無方便無力無勢無精進無堪能定分相續轉變受苦樂六趣。』?」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五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如是說:『諸眾生此世活死後斷壞無所有四大和合士夫身命終時地歸地水歸水火歸火風歸風根隨空轉輿床[1]第五人持死人往塜間乃至未燒可知燒然已骨白鴿色立[2]慢者知施黠慧者知受說有者彼一切虛誑妄說若愚若智死後他俱斷壞無所有。』?」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五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如是說:『眾生煩惱無因無緣。』?」

諸比丘白:「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五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如是說:『眾生清淨無因無緣。』?」

諸比丘白:「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五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如是說:『眾生無知無見無因無緣。』?」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六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如是說?」

諸比丘白[3]:「世尊是法根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六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如是說:『謂七身非作非作所作非化非化所化不殺不動堅實何等為七所謂地身水身火身風身此七種身非作非作所作非化非化所化不殺不動堅實不轉不變不相逼迫若福若惡若福惡若苦若樂若苦樂若士梟士首亦不逼迫世間若命七身間間容刀往[4]亦不害命於彼無無殺者無繫無繫者無念無念者無教者。』?」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六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如是說:『教作教斷教煮教殺害眾生盜他財行邪婬知言妄語飲酒穿斷鏁偷奪復道害村害城害人民以極利劍輪[5]斫截作大肉聚作如是學彼非惡因緣亦非招惡於恒水南殺害而恒水北作大會而來彼非因緣福惡非招福惡惠施調伏護持行利同利於此所作亦非作福。」』?」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六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如是說:『於此十四百千生門六十千六百五業三業二業一業半業六十二道跡六十二內劫百二十泥[6]百三十根三十六貪四十九千龍家四十九千金翅鳥家四十九千邪命外道四十九千外道出家七想劫七無想劫七阿修羅七毘舍遮七天七人[7]七夢七百夢七嶮七百嶮七覺七百六生十增進八大士地於此八萬四千大若愚[8]往來經歷究竟苦邊。』彼無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說:『我常持戒受諸苦修諸梵行不熟業者令熟已熟業者棄進退不可知。』此苦樂常住生死定量如縷丸[9]著空中漸漸來下至地自住是八萬四千大劫生死定量亦復如是。」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六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何所繫著何所見我[1]眾生作如是如是說:『風不吹火不燃水不流箭不懷妊不產乳不[2]日月若出若沒明若闇不可知』?」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六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如是說:『此大梵自在造作自然為眾生[3]』?」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六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如是說:『色是我餘則虛名無色是我餘則虛名色非色是我餘則虛名非色非無色是餘則虛名我有邊餘則虛名我無邊餘則虛名[4]有邊無邊餘則虛名我非有邊非無邊餘則虛名一想種種想多想無量想一向樂一向苦[5][6]不苦不樂餘則虛』?」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六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如是說:『色是我餘則妄想非色非非色是餘則妄想我有邊餘則妄想我無邊餘則妄想我非有邊非無邊餘則妄想我一想種想少想無量想我一向樂一向苦[7]不苦不樂』?」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六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何所繫著何所見我[8]眾生作如是如是說:『我世間常世間無常世間常無常世間非常非無常世有邊世無邊世有邊無世非有邊非無邊命即是身命異身異來死後有如來死後無如來死後有無如來死後非有非無』?」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六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如是說:『世間我常世間我無常世間我常無常世間我非常非無常我苦常我苦無常我苦常無常我苦非常非無常世間我自作世間我他作世間我自作他作世間我非自作非他作非自非他無因作世間我苦自作世間我苦他作世間我苦自他作世間我苦非自非他無因作』?」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七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9]如是如是說:『若無五欲娛樂是則見法般涅[10]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乃至第四禪是第一義般涅槃。』?」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第如上三經

(一七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如是說:『若麁四大色斷壞無所有是名我正斷若復我欲界斷壞[11]無所有是名我正斷若復我色界死後斷壞無所有是名我正斷若得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我死後斷壞無所有是名我正斷。』?」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一七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法無常者當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何法無色無常識無常。」

佛說此經已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七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過去無常法當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何過去無常法過去色是無常法過去欲是無常法彼法當斷斷彼法已以義饒長夜安樂識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未來現在過去現在未來現在過去未過去未來現在

(一七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為斷無常法故當求大師云何是無常法謂色是無常法為斷彼法當求大師識亦復如。」

佛說[1]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過去未來現在過去未[2]現在當求大師八種經如是種種教隨順廣安普安廣導究竟導廣說隨順說第二伴真知識同意崇義崇安慰崇觸崇安隱精進方便廣方便堪能方便堅固強健猛身[A1]勇猛難伏攝受常學不放逸修思惟[3]思量梵行如意念處正懃念身正憶念一一八經亦如上如斷義如是知義盡義吐義止義捨義亦如是

(一七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應盡除斷滅斷無常火故勤求大師斷何等無常故勤求大師謂斷色無常故勤求大師識無常故勤求大師。」

佛說此經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斷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如是八種救頭然譬經如上廣說如求大師如是求種種隨順教如上廣說如斷義如是知義吐義止義捨義滅義沒義亦復如是

(一七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為斷無常故當隨[4]內身身觀住何等法無常謂色無常為斷彼故當隨[*]內身身觀住是受識無常為斷彼故當隨[*]身身觀住。」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常如是過去色無常未來色現在色過去未來色過去現在色未來現在色過去未來現在色無常斷彼故當隨[*][5]觀住識亦復如是

如隨[*]內身身觀住八種如是外身身觀內外身身觀內受受觀外受受觀內外受受觀內心心觀心心觀內外心心觀內法法觀外法法觀外法法觀住一一八經亦如上說

如斷無常義修四念處如是知義盡義吐義[6]止義捨義滅義沒義故[*]四念處亦如上說

(一七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應盡斷為斷無常火故隨修內身身觀住云何為斷無常火故[*]內身身觀住謂色無常為斷彼故隨修內身身觀住識無為斷彼故隨修內身身觀住……」廣說乃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

如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如內身身觀住八經如是外身身觀八經內外身身觀八經如上說

如身念處二十四經如是受念心念處法念處二十四經如上說

當斷無常九十六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捨當滅當沒一一九十六經亦如上

(一七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7]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佛告比丘:「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應盡斷斷無常火故已生惡不善法當斷起欲攝心令增長斷何等無常法故已生惡不善法為斷故起欲方便攝心增進謂色無常故識無常當斷故已生惡不善法令斷起欲方便攝心增進……」廣說乃至……。

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常經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八經亦如上

如已生惡不善法當斷故如是未生惡不善法令不生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增廣故起欲方便攝心增進八經亦如上說

如當斷無常三十二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捨當滅當沒一一三十二經廣說如

(一七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1]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佛告比丘:「衣燒燃尚可暫忘無常盛火當盡斷為斷無常火故當修欲定[2]行成就如意足當斷何等法無常謂當斷色無常當斷受識無常故修欲定[*]行成就如意足……」如經廣說乃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3]過去未來現在無常八經[4]如上

如修欲定如是精進定意定思惟定亦如如當斷三十二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捨當滅當沒一一三十二經亦如上說

(一八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當盡斷為斷無常火故當修信根斷何等無常法謂當斷色無常當斷受識無常故修信……」如是廣說乃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亦如上說

如信根八經如是修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八經亦如上說

如當斷四十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5]當滅當沒四十經亦如上說

(一八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佛告比丘:「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當盡斷為斷無常火故當修信力斷何等無常故修信力謂斷色無常故當修信力斷受識無常故當修信[6]……」如是廣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八經[*]如上說

如信力如是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八經如上說

如當斷四十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滅當沒一一四十經亦如上說

(一八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當盡斷為斷無常火故修念覺分斷何等法無常故修念覺分謂斷色無常修念覺分當斷受識無常修念覺分……」如是廣說乃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八經如上說

如念覺分八經如是擇法覺分精進覺[7]喜覺分除覺分捨覺分定覺分一一八經亦如上說

如當斷五十六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捨當滅當沒一一五十六經如上說

(一八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當盡斷為斷無常火故[8]修正見斷何等無常[9]當修正見斷色無常故當修正見識無常故當修正見……」如是廣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

如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亦如上說

如正見八經如是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一一八經亦如上說

如當斷六十四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捨當滅當沒一一六十四經亦如上說

(一八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當盡斷無餘斷無常[1]當修苦[2]盡道斷何等無常法故當修苦[*]盡道謂斷色無常故當修苦[*]盡道斷受識無常故修苦[*]盡道……」如是廣說乃至……。

佛說此經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亦如上說

如苦[*]盡道八經如是苦盡道樂非盡道樂盡道一一八經亦如上說

如當斷三十二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捨當滅當沒一一三十二經亦如上說

(一八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當[3]斷無餘為斷無常火故當修無貪法句斷何等法無常故當修無貪法句謂當斷色無常修無貪法句斷受識無常故修無貪法句……」如是廣說乃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亦如上說

如當修無貪法句八經如是無恚無癡諸句正句法句一一八經如上說

如當斷二十四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捨當滅當沒一一二十四經亦如上說

(一八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當盡斷為斷無[*]當修止斷何等法無常故修止謂斷色無常故當修止斷受識無常故當修止……」如是廣說乃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亦如上說

如修止八經如是修觀八經亦如上說

如當斷十六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滅當沒一一十六經亦如上說

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非異我不相在如實知識亦如多聞聖弟子如是正觀者於色生厭識生厭厭已不樂不樂故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常如是動搖旋轉尫瘵破壞飄疾朽敗危頓不恒不安變易惱苦災患魔邪魔勢如沫如泡如芭蕉如幻微劣貪嗜殺摽刀劍疾妬相殘損減衰耗繫縛搥打惡瘡癰疽利刺煩惱讁罰陰蓋過患處愁惡知識非我非我所怨家連鏁非義非安慰無蔭無洲無覆無依無護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憂悲法惱苦法無力法羸劣法不可欲法誘引法將養法有苦法有殺法有惱有熱法有相法有吹法有取法深嶮法難澁法不正法兇暴法有貪法有恚法癡法不住法燒然法[4]災法集法滅法骨聚法肉段法執炬法火坑法如毒[5][6]如樹[7]如屠牛者如殺人者如觸露如淹水[A2]如織縷[8]如跳[9]如毒瓶如毒身如毒如毒[*]煩惱動如是[10]乃至斷過未來現在無常乃至滅沒當修止觀

何等法過去未來現在無常乃至滅沒修止謂斷色過去未來現在無常乃至滅沒修止觀識亦復如是

是故諸所有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如實知識亦復如是

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生厭於受生厭厭故不樂不樂故[11]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喜奉行

(一八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以成就一法故不復堪任知色無常知受識無常等為一法成就謂貪欲一法[1]成就堪能知色無常知受識無常何等一法成謂無貪欲成就無貪欲法者堪能知色無常堪能知受識無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成就不成就如是知不知親不親明不識不識察不察量不量覆不覆種不種掩不掩映翳[2]不映翳亦如是

如是知如是[3][A3]獨證亦復如是

[4]如是無慙無愧慢慢增慢我慢增上慢邪慢卑慢憍慢放逸矜高[5]相規利誘利惡欲多欲常欲不敬惡知識不忍貪嗜[6]惡貪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取欲愛瞋恚睡眠掉悔惛悴蹁蹮[7]贔屓亂想不正憶身濁不直不軟欲覺恚覺害覺親覺國土覺輕易覺愛他家覺愁憂[*]惱苦

於此等一一法乃至映翳不堪任滅色作證何等為一法所謂惱苦以惱苦映翳故不堪任於色滅盡作證堪任於受識滅盡作證

一法不映翳堪任於色滅盡作證堪任於受識滅盡作證何等一法謂惱苦此一法不映翳堪任於色滅盡作證堪任於受識滅盡作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喜奉行

雜阿含經卷第七

𮥭
惱苦【大】*,苦惱【宋】*【元】*【明】*
唯【大】,惟【宋】【元】【明】
有見【大】,見有【宋】【元】【明】
所【大】,〔-〕【宋】【元】【明】
於【CB】【宮-CB】【磧乙-CB】【宋】【元】【明】,形【大】(cf. 《福州藏》(日本宮內庁書陵部藏大藏經db2第2916帖第5圖第4行); QC056n0668_p0595a07)
言【大】,〔-〕【宋】【元】【明】
滅【大】,減【宋】【元】【明】
第五【大】,弟子【宋】【元】【明】
高【大】,憍【元】【明】
佛【大】,佛言【宋】【元】【明】
返【大】,反【宋】【元】【明】
鈆【大】,剬【宋】【元】【明】
黎【大】,犁【宋】【元】【明】
海【大】,人【宋】【元】【明】
若【大】,苦【宋】【元】
擲【大】,掉【宋】【元】【明】
諸【大】,〔-〕【宋】【元】【明】
搆【大】,𤛓【宋】【元】【明】
父【大】,及【明】
我【大】,我色【宋】【元】【明】
若【大】,不【宋】【元】【明】
樂不苦【大】,〔-〕【宋】【元】【明】
若【大】,〔-〕【宋】【元】【明】
諸【大】,〔-〕【宋】【元】【明】
作【大】,〔-〕【宋】【元】【明】
離【大】,離欲【宋】【元】【明】
後【大】,〔-〕【宋】【元】【明】
是【大】,此【明】
來【大】,來過去現在未來現在過去未來【宋】【元】【明】
知【大】,智【宋】【元】【明】
修【大】*,順【宋】*【元】*【明】*
身【大】,內身【宋】【元】【明】(CBETA 按:原「身」連讀上文「身」即「身身」,今見麗本作「身身」(K18n0650_p0770b18),宮本作「身身」(舊宋福州藏,日本宮內庁書陵部藏大藏經db2第2916帖15圖第17行),磧砂本作「內身身」( QC056n0668_p0602a08)。大正本校宋、元、明本異文作「身內身」,疑此大正校注有誤。)
止義【大】,〔-〕【宋】【元】【明】
起【大】,當起【宋】【元】【明】
尊【大】,增【明】
斷【大】*,斷斷【宋】*【元】*【明】*
(過去…常)八字【大】,〔-〕【宋】【元】【明】
亦【大】*,〔-〕【宋】*【元】*【明】*
當【大】,常【宋】
力【大】,力斷【宋】【元】【明】
分【大】,分念覺分【宋】【元】【明】
當【大】,常【宋】【元】【明】
法【大】,〔-〕【宋】【元】【明】
火【大】*,〔-〕【宋】*【元】*【明】*
習【大】*,集【元】【明】*
盡【大】,〔-〕【宋】【元】【明】
閡【大】,礙【宋】【元】【明】
夢如【CB】【磧乙-CB】【宋】【元】【明】,夢【大】(cf. QC057n0668_p0607a16)
假【CB】【宮-CB】【磧乙-CB】【宋】【元】【明】,價【大】(cf. 《福州藏》(日本宮內庁書陵部藏大藏經db2第2916帖第23圖第13行); QC056n0668_p0607a16)
果【大】*,菓【宋】【元】*
涉【CB】【磧乙-CB】【宋】【元】【明】,沙【大】(cf. QC056n0668_p0607a18)
杖【大】,狀【宋】【元】【明】
丘【大】,〔-〕【宋】【元】【明】
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大】,〔-〕【宋】【元】【明】
成就不【大】,不成就【宋】【元】【明】
不映【CB】【磧乙-CB】【宋】【元】,不【大】,不暎【明】(cf. QC056n0668_p0608a05)
辯【大】,辨【宋】【元】
如【大】,如是【元】【明】
為【大】,偽【宋】【元】【明】
下【CB】【磧乙-CB】【宋】【元】【明】,不【大】(cf. QC056n0668_p0608a10)
贔屓【大】,𮥭欷【宋】
心【CB】【麗-CB】,八【大】(cf. K18n0650_p0770a09) 駛【大】,駃【麗-CB】 CBETA 按:原「獨」疑「觸」,參《雜阿含經論會編》(下)(CBETA 2022.Q3, Y32, no. 30, p. 529a1-2)。

顯示版權資訊
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