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 CBETA Online
禪燈世譜

No. 1601-A

昔世尊以正法眼藏囑付迦葉阿難副貳傳化毋令斷絕迨至五家分唱而宗風徧滿十方矣然黃檗猶有不道無禪祇道無師之歎何哉當時臨濟小廝獨得大機之用慣捋虎鬚盡令而行大地人亡鋒結舌去黃檗記以吾宗到汝大興於世雖因緣之相會亦作用之逈殊也厥後英靈迭起個個如獅子兒山鬼野狐望風奔避遂使正法眼藏緜歷至今識者所以服師傳之妙也曹洞綱宗揀魔辨異其大旨略與臨濟同故法道之行與臨濟相終始然自大陽之後投子繼之則曹洞亦分源於臨濟矣昔人謂合五百年而別別五百年而合倘亦有然者乎乃自宋季以歷我明代有英傑而殘編斷簡湮沒於荒榛敗草之中後世兒孫欲識其姓名而不可得悲夫廬嶽忞公乃天童大師高弟也廣蒐傳敘次成編其自靈山以至曹溪則[A1]歷三十三世矣後自曹溪之下以至禹門則又歷三十三世前後相承若合符節而天童繼起於其間則代興者正未艾也天童操一條白棒勘驗諸方佛來祖來劈脊便打縱有神通妙用無處藏身臨濟一宗大興於世奇哉始余承事壽昌咨決最久然猶恨離師太蚤未盡其長及再侍大師於天童覩其機用而後歎臨濟之尚存也乃壽昌嘗為余言老僧五十歲行脚印法瑞峯第未及詳瑞峯之為誰子耳余閱禪燈世譜瑞峯原與禹門同師則壽昌固臨濟之嫡血骨也其嗣廩山而匾曹洞實與投子之事相符日月光明並行不悖固世尊所囑副貳傳化毋令斷絕於方來哉

崇禎五年三月上巳日弟子黃端伯稽首和南譔

No. 1601-B 禪燈世譜後序

吾祖之道之傳于諸夏也始于梁盛于唐而光顯于宋其間往往多高文愽達之士故先德之出處與其言行之大皆有傳記可考非直譜諜[A2]自元而降傳燈不修遂使一代宗匠與夫抗跡西山者同一湮沒無聞良可悲夫忞出家染指法味時即慨然有稗官野史之志殘簡缺無可捃拾思按宗圖纂為世譜以代其志適草創未舉會金粟老人有黃檗之請因執侍入閩乃得吳君所纂與忞先心不謀而合但惜其中多錯漏附會未免無徵不信之失遂發大藏考傳燈諸錄取其師承有據者載之不敢以影響參合疑誤後人間有說法當世嗣代未詳者附於其宗之末俟其詳者補之於是校勘既的徵以往言庶幾取信將來亦循名得實之一助云爾後之君子其有繼傳燈而作者或考徵斯譜未可知也

崇禎四年冬至前三日匡山黃巖寺道忞題

No. 1601

禪燈世譜卷第一

三十三祖世系圖

  • (始祖)釋迦牟尼佛(釋迦文佛)
    • 即賢劫第四尊示生中天竺國剎利種釋迦其姓也父淨飯聖王母摩耶聖后周昭王九年甲寅四月八日降誕捨轉輪聖王位出家成無上道轉大法輪其後七十九歲垂般涅槃乃以大法印付囑摩訶迦葉

      穆王三十六年壬申二月十五日中夜入滅後一千一十七年教被華夏即漢明帝永平十年丁卯歲也

      按傳燈諸錄首紀七佛次列諸祖唯東山傳法正宗記則謂正宗者必以親相師承為効故以釋迦文佛為始祖摩訶迦葉為第一祖至曹溪大鑑下世次承之所以明一佛乘化之大綱諸祖繼體之大原也故茲系圖亦不載七佛而以釋迦佛為始祖焉

  • (第一祖)摩訶迦葉
    • 摩竭陀國人婆羅門父飲澤母香志捨家入山以頭陀法自修遇佛出家受正法眼藏後付阿難持拂所囑金襴袈裟入定于鷄足山待慈氏下生即周孝王世
  • (二祖)阿難尊者
    • 姓剎帝利斛飯王子佛之從弟多聞愽達總持第一修多羅藏皆其結集欲趣滅度乃以法付其弟子商那和修又囑累乎末田底迦者于周夷王世入滅
  • (三祖)商那和修
    • 突羅國人姓毗舍多父林勝母憍奢耶在胎六年生有自然之服隨身而長出家為阿難徒預受佛記居優留荼伽藍伏二火龍後以法付優波毱多周宣王時入滅
  • (四祖)優波毱多
    • 吒利國人姓首陀氏父善意出家得道有異迹號為無相好佛降魔波旬度人最眾所記其人籌數盈溢石室于周平王世入弟子多迦以室籌闍維𠬧舍利建塔
  • (五祖)提多迦
    • 摩伽陀國人父夢金日而生遇優波尊者為釋夢義得受正法後付彌遮迦化火自即周莊王世也
  • (六祖)彌遮迦
    • 中印度人至北天竺見城堞間有金色瑞雲曰此大乘氣也遇婆須蜜付以法襄王世化火自焚
  • (七祖)婆須蜜
    • 北天竺國人姓頗羅行化至迦摩羅國以論義服佛陀難提付以正法周定王世示寂本座塔葬全身
  • (八祖)佛陀難提
    • 迦摩羅國人姓瞿曇生而頂有肉髻大聰明辯㨗無礙周景王世以法付伏駄密多儼然寂滅
  • (九祖)伏駄密多
    • 提伽國人姓毗舍羅生不言履難提尊者示其夙緣付以法印後得香葢長者子為弟子周敬王時入滅
  • (十祖)脇尊者
    • 中印度人本名難生出家精苦脇不至席遊化至花氏國先示瑞相果得夜奢付法周定主世化火自焚
  • (十一祖)富那夜奢
    • 花氏國人姓瞿曇氏遊化波羅奈國得馬鳴大士付正法眼藏周安王世泊然滅寂塔葬全身
  • (十二祖)馬鳴大士
    • 波羅奈國人亦名功以其功德殊勝故攝伏迦毗摩羅為弟子遂以法付之顯王世趣大寂滅
  • (十三祖)迦毗摩羅
    • 華氏國人初為外道後於馬鳴大士得法降大火龍因得龍樹為弟子付正法藏𧹞王世趣寂
  • (十四祖)龍樹尊者
    • 西天竺國人廣造眾開釋正法以應機將垂滅度乃以其法印付迦那提婆秦始皇世也
  • (十五祖)迦那提婆
    • 南天竺國人姓毘舍初謁龍樹樹以鉢盛水于座尊者以針投之欣然契會漢孝帝世入滅
  • (十六祖)羅睺羅多
    • 迦毗羅國人姓毱摩既遇提婆得明其家樹耳之緣遂出家受大法印當漢武帝時入滅
  • (十七祖)僧伽難提
    • 室羅筏國人寶莊嚴王子生而能言出家居金河石窟因羅睺羅多至傳大法要昭帝世手扳樹而化
  • (十八祖)伽耶舍多
    • 摩提國人姓鬱頭藍父天葢母方聖夢寶鑑而生大士體如琉遇難提得度受法漢成帝世化火自焚
  • (十九祖)鳩摩羅多
    • 月支國人婆羅門子遇闍夜尊者付以法遂以指爪𠢐面大光明照耀四眾趣寂滅即新莾時
  • (二十祖)闍夜多
    • 北天竺國人遇鳩摩羅多聞其所說業通三世感悟出家得法漢明帝世以首倒植奄然而化
  • (二十一祖)婆修槃頭
    • 羅閱城人初慕飲光修杜多行因夜多大士激發大慧乃得付後漢安帝時超身入滅
  • (二十二祖)摩拏羅
    • 那提國常自在王子有大神力父命師婆修槃頭出家付法桓帝世騰身太虗地發泉泊然寂滅
  • (二十三祖)勒那
    • 月支國人婆羅門子生有異迹出家專誦大品般若感群晚遇摩拏羅得法漢献帝世入滅
  • (二十四祖)師子尊者
    • 中天竺國婆羅門氏以法授婆舍斯多以宿業當酬獨留罽賓而遇害即魏廢帝齊王曹芳之世
  •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
    • 罽賓國人姓婆羅門生有異迹師子尊者辨其夙緣付大法信遂化中印土南天東晉明帝世入滅
  • (二十六祖)不如密多
    • 南天竺國德勝王太從婆舍斯多出家付法東晉孝武帝世以正法眼藏付般若多羅化火自焚
  • (二十七祖)般若多羅
    • 東印度人初以童子遇不如蜜多顯其聖遂出家傳法遊化南印度得菩提達磨付法宋孝武世入滅
  • (二十八祖)菩提達磨
    • 南天竺國香至王第三子從般若多羅出家付法化被六宗馳五印其後六十七年乃以法東來震[A3]即東土初祖以梁普通元年庚子九月二十一日浮海至廣州十一月一日至建業見武帝機緣不契往北魏止于嵩少九得神光立雪斷臂乃示法要後以衣法付之奄然長逝即梁大通二年塔熊耳山定林寺
  • (二十九祖)慧可
    • 武牢人姓姬氏始娠時有神光照室遂名神光既見達磨大師為易斯名後傳法僧却往鄴都償其夙遂怡然委順年一百有七時隋開皇十三年三月十六日也陽縣唐德宗賜[A4]曰大祖
  • (三十祖)僧璨
    • 不知何許人以處士見慧可大師受度傳隱舒州皖公山三十載後得道信付以法眼隋煬帝大業二年丙寅十月十五日立化唐玄宗[A5]鑑智塔曰覺寂
  • (三十一祖)道信
    • 蘄陽人姓司馬氏頴悟得法于三祖初乃居破頭山太宗聞其風甞三詔不起唐高宗永徽二年辛亥閏九月四日安坐而化壽七十二代宗[A6]曰大毉塔曰慈雲
  • (三十二祖)弘忍
    • 蘄州黃梅人母周氏生有大人相不及如來者七種七歲遇信大師出家尋受其法繼居破頭山教化大高宗上元二年乙亥入滅世壽七十四代宗[A7]大滿塔曰法
  • (三十三祖)慧能
    • 新州新興人姓盧氏聞誦金剛經感悟至黃梅參五祖得受衣法先天二年癸丑八月二十歸寂世壽七十六塔曹溪憲宗[A8]大鑑塔曰元和靈
    • 南嶽懷讓
      • 姓杜金州人唐高宗儀鳳二年四月八日降感白氣應于玄象在安康之分太史奏聞帝問何祥對曰國之法器不染世榮帝勅大守親慰其家後果于曹溪悟旨受大記莂玄宗天寶三年八月十一日圓寂[A9]太慧曰最勝輪派裔別見
    • 青原行思
      • 徃劉吉州安城人幼歲出家居青原山靜居玄宗開元二十八年十一月十三日圓寂[A10]弘濟塔曰歸真派裔別見

按西土諸祖入滅之時傳燈錄皆以周秦歲甲參合書之正宗記則謂支竺相遠數萬餘里其人化滅或有更千餘歲者其事渺茫隔越吾恐以重譯比校未易得其實輙略其年數甲子且從而存其帝代耳唯釋迦文佛菩提達磨至乎中國六世之祖其入滅年甲稍可以推校乃可備書也今從之

諸祖旁出法派系圖

  • (一世)二祖阿難
    • (二世)末田底迦
  • (一世)師子尊者(二十四祖)
    • (二世)達磨達
      • (三世)因陀羅
        • (四世)達磨尸利帝
          • (五世)訶利跋茂
          • 摩帝[1]利披
        • 那伽難提
        • 婆羅婆提
        • 破樓求多羅
          • 達摩訶帝
          • 和修盤頭
          • 栴陀羅多
      • 瞿羅忌利婆
        • 波羅跋摩
          • 勒那多羅
          • 槃頭多羅
          • 婆羅婆多
        • 僧伽羅叉
          • 毗舍也多羅
          • 毗樓羅多摩
          • 優波羶駄
          • 毗栗芻多羅
          • 婆難提多
  • (一世)般若多羅(二十七祖)
    • (二世)佛大先
      • (三世)佛駄跋陀羅
  • (一世)菩提達磨(二十八祖)
    • (二世)有相宗首薩婆羅
    • 無相宗首波羅提
    • 定慧宗首婆蘭陀
    • 戒行宗首(亡名)
    • 無得宗首寶靜
    • 寂靜宗首(亡名)
    • 道育
    • 道副
    • 尼總持
  • (一世)慧可(二十九祖)
    • (二世)相州慧滿
      • (三世)峴山神定
      • 寶月
      • 華盟居士
        • (四世)曇邃
          • (五世)定林慧綱
            • 六合大覺
              • 高郵曇影
                • 泰山明練
                  • 楊州靜泰
          • 延陵慧簡
          • 彭城慧瑳
      • 化公
      • 和公
      • 廖居士
    • 僧那
    • 向居士
  • (一世)道信(三十一祖)
    • (二世)牛頭法融
      • (三世)金陵智嚴
        • (四世)金陵慧方
          • (五世)金陵法持
        • 東都鏡潭
        • 襄州志長
        • 湖州義真
        • 益州端伏
        • 龍光歸仁
        • 襄陽辨才
        • 漢南法俊
        • 西川敏居
      • 鍾山曇璀
      • 荊州大素
      • 幽棲月空
      • 白馬道演
      • 新安定莊
      • 彭城智瑳
      • 廣州道樹
      • 湖州智爽
      • 新州杜默
      • 上元智誠
        • 上元定真
          • 上元如度
  • (五世)金陵法持
    • (六世)金陵智威
      • (七世)金陵慧忠
        • (八世)佛窟惟則
          • (九世)雲居智(天台)
            • 牛頭道性
            • 江寧智燈
            • 解縣懷信
            • 林全
            • 北山懷古
            • 明州觀宗
            • 牛頭大智
            • 白馬善道
            • 牛頭智真
            • 牛頭譚顒
            • 牛頭雲韜
            • 牛頭凝
            • 牛頭法梁
            • 江寧行應
            • 牛頭惠良
            • 興善道融
            • 蔣山照明
            • 牛頭法燈
            • 牛頭定空
            • 牛頭慧涉
              • 棲霞清源
            • 牛頭凝空
            • 蔣山道初
            • 幽棲道遇
            • 幽棲藏
            • 牛頭靈暉
            • 幽棲道頴
            • 牛頭巨英
            • 釋山法常
            • 龍門凝寂
            • 莊嚴遠
            • 襄州道堅
            • 尼明悟
            • 居士殷淨
      • 安國玄挺
      • 林玄素
        • 徑山道欽
        • 金陵曇益
        • 吳門圓鏡
      • 天柱崇慧
    • 牛頭玄素
    • 天柱弘仁
  • (八世)徑山道欽

    林素

    • 鳥窠道林
      • 招賢慧通
      • 靈巖寶觀
    • 木渚悟
    • 青陽廣敷
    • 巾子山崇慧
  • (一世)弘忍(三十二祖)
    • (二世)玉泉神秀
      • (三世)嵩山普寂
        • (四世)終南惟政
          • (五世)衡州定心
          • 愛敬志真
            • (六世)嵩山照
        • 廣福慧空
        • 嵩山常越
        • 夾石思
        • 明瓚
        • 愛敬真
        • 兗州守賢
        • 定州石藏
        • 南嶽澄心
        • 南嶽日照
        • 同德幹
        • 蘇州真亮
        • 瓦棺濬
        • 戈陽法融
        • 廣陵演
        • [A11]州慧空
        • 洛京真亮
        • 澤州亘月
        • 亳州曇真
        • 都梁崇演
        • 章敬澄
        • 嵩陽一行
        • 山北融
        • 丁居士(定陶)
      • 五臺巨方
      • 中條智封
      • 壽州道樹
      • 都梁全植
      • 大佛香育
      • 嵩山敬
      • 忽雷澄
      • 隆魔藏(兗州)
        • 西京寂滿
        • 西京定莊
        • 南嶽慧隱
      • 荊州辭朗
        • 塼界慎徽
          • 武誡禪師
        • 紫金玄宗
        • 大梅舉
      • 西京義福
        • 西京大隱
        • 大悲光
        • 神斐
        • 大雄猛
        • 西京定境
        • 道播
        • 大震動
        • 玄證
      • 汝南杜
      • 東京日
      • 大原徧淨
      • 京兆小福
        • 藍田深寂
        • 日沒雲
        • 東白山法超
      • 茅山祟珪
      • 安陸懷空
      • 南嶽元觀
        • 南嶽神照
      • 霍山觀(晉州)
        • 峴山幽(襄州)
    • 奉法曇光
    • 金州法持
    • 舒州法照
    • 枝江道俊
    • 越州僧達
    • 越州義方
    • 嵩嶽慧安

      姓衛枝江人神龍五年三月三日示寂一百二十八

      • 西京道亮
        • 尚書張錫
        • 總管李孝逸
        • 祭酒崔融
        • 秘監賀知章
        • [A12]史康詵
      • 福先仁儉
      • 破竈墮
      • 嵩嶽元珪
      • 常山坦然
      • 鄴都圓寂
    • 資州智侁
      • 資州處寂
        • 益州無相
          • 保唐無住
          • 明月山融
          • 雲頂王頭陀
          • 淨眾神會
        • 長松馬
        • 超禪師
        • 梓州曉了
    • 隨州神慥
      • 隨州正壽
    • 常州玄蹟
      • 義興神裴
        • 西京智游
        • 東都深智
      • 湖州暢
    • 𫎇山道明

      鄱陽人陳宣帝之裔

      • 撫州神貞
      • 洪州寂
      • 江西瓌
    • 白松山劉主簿
  • (一世)慧能(三十三祖)
    • (二世)崛多三藏
    • 曇璀禪師
    • 南陽慧忠

      姓冉諸暨人大曆十年十二月十九日示塔于黨子谷[A13]

      • (三世)耽源應真
        • (四世)吉州[1]
      • 香嚴惟戒
      • 唐肅宗皇帝
      • 唐代宗皇帝
      • 開封孫知古
    • 韶州法海
    • 吉州志誠
    • 匾擔曉了
    • 河北智隍
    • 司空山本淨
      • 中使楊庭光
    • 荷澤神會

      姓高襄陽人上元元年示寂

      • 大石福林
      • 𫎇山寶光
      • 磁州法如
        • 荊南惟忠
          • (五世)荊南道圓
          • 益州如一
          • 奉國神照
          • 東林雅(廬山)
      • 西隱進平
      • 益州南印
        • 益州義俛
      • 澧陽慧演
      • 河南懷空
        • 蔡州道明
      • 宜春廣敷
      • 江陵行覺
      • 五臺神英
      • 五臺無名
        • 華嚴澄觀
      • 南嶽皓玉
      • 宣州志滿
      • 涪州朗
      • 南陽圓震
        • 南陽吳頭陀
          • 南陽玄固
        • 四面山法智
      • 廣陵靈坦
      • 寧州通隱
      • 河南尹李常
    • 洪州法達
    • 壽州智通
    • 江西志徹
    • 信州智常
    • 廣州志道
    • 法性印宗
    • 永嘉玄覺

      本郡戴氏子光天十月十七日示寂[A14]塔于西山號淨光

    • 婺州玄策
    • 曹谿令韜
    • 撫州淨安
    • 嵩山尋
    • 南嶽堅固
    • 宗一禪師
    • 秦望善現
    • 南嶽梵行
    • 并州自在
    • 西京咸空
    • 韶州祗陀
      • 衡州道倩
        • 湖南如寶
    • 羅浮定真
      • 羅浮靈運
    • 峽山泰祥
    • 制空道進
      • 荊州玄覺
    • 光州法淨
    • 清涼辨才
    • 下回善快
      • 下回善悟
        • 潭州無學
    • 廣州吳頭陀
    • 道英禪師
    • 智本禪師
    • 清苑法真
    • 玄楷禪師
    • 義興孫菩薩
    • 韶山緣素
      • 韶山小道進
      • 韶山遊寂
    • 淨居尼玄機
    • [A15]史韋璩
    • 薛簡內侍郎
  • (五世)荊南道圓
    • 嗣荊南惟忠

    • (六世)圭峯宗密

      姓何西充人會昌元年正月十一日示寂[A16]定慧塔曰青蓮

      • (七世)圭峯溫
      • 慈恩泰恭
      • 興善泰錫
      • 萬乘宗
      • 瑞聖覺
      • 化度仁瑜
  • 奉國神照

    嗣荊南惟忠

    • 滑州智遠
      • 彭門審用
      • 滑州圓照
      • 上方真
      • 東京法志
    • 鎮州常一
    • 鹿臺玄邃
      • 龍興念

禪燈世譜卷[A17]

𫎇
利披一作隷拔
正一作貞
已【CB】,巳【卍續】 已【CB】,巳【卍續】 旦【CB】,且【卍續】 諡【CB】,謚【卍續】 諡【CB】,謚【卍續】 諡【CB】,謚【卍續】 諡【CB】,謚【卍續】 諡【CB】,謚【卍續】 諡【CB】,謚【卍續】 諡【CB】,謚【卍續】 陝【CB】,陜【卍續】 刺【CB】,剌【卍續】 諡【CB】,謚【卍續】 諡【CB】,謚【卍續】 刺【CB】,剌【卍續】 諡【CB】,謚【卍續】 第【CB】,[-]【卍續】

顯示版權資訊
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