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經典資訊
- 第一
- 第二
- 第三
- 第四
- 第五
- 第六
- 第七
- 第八
- 第九
- 第十
- 第十一
- 第十二
- 第十三
- 第十四
- 第十五
- 第十六
- 第十七
- 第十八
- 第十九
- 第二十
- 第二十一
- 第二十二
- 第二十三
- 第二十四
- 第二十五
- 第二十六
- 第二十七
- 第二十八
- 第二十九
- 第三十
- 第三十一
- 第三十二
- 第三十三
- 第三十四
- 第三十五
- 第三十六
- 第三十七
- 第三十八
- 第三十九
- 第四十
- 第四十一
- 第四十二
- 第四十三
- 第四十四
- 第四十五
- 第四十六
- 第四十七
- 第四十八
- 第四十九
- 第五十
- 第五十一
- 第五十二
- 第五十三
- 第五十四
- 第五十五
- 第五十六
- 第五十七
- 第五十八
- 第五十九
- 第六十
- 第六十一
- 第六十二
- 第六十三
- 第六十四
- 第六十五
- 第六十六
- 第六十七
- 第六十八
- 第六十九
- 第七十
- 第七十一
- 第七十二
- 第七十三
- 第七十四
- 第七十五
- 第七十六
- 第七十七
- 第七十八
- 第七十九
- 第八十
- 第八十一
- 第八十二
- 第八十三
- 第八十四
- 第八十五
- 第八十六
- 第八十七
- 第八十八
- 第八十九
- 第九十
- 第九十一
- 第九十二
- 第九十三
- 第九十四
- 第九十五
- 第九十六
- 第九十七
- 第九十八
- 第九十九
- 第一百
- 第一百零一
- 第一百零二
- 第一百零三
- 第一百零四
- 第一百零五
- 第一百零六
- 第一百零七
- 第一百零八
- 第一百零九
- 第一百十
- 第一百十一
- 第一百十二
- 第一百十三
- 第一百十四
- 第一百十五
- 第一百十六
- 第一百十七
- 第一百十八
- 第一百十九
- 第一百二十
五燈全書卷第七十二
臨濟宗
南嶽下三十五世隨錄
吉州青原淨居眉菴秀禪師
金陵夏氏子。弱歲投寶光寺出家。首謁天童。後參金粟乘。一見針芥相投。遂獲付囑。迨乘順世。四眾請師繼席。師堅辭不允。潛過江西抵百丈。後結茅沙溪。緇素嚮化。請主青原。上堂。舉當山第一代思禪師。因學人問如何是佛法大意。答曰廬陵米作麼價。天童悟師翁頌曰。青原老喫廬陵飯。米價由來仍不知。端的看他何大意。莫教辜負兩莖眉。師曰。思禪師畵蛇添足。密師翁雪上加霜。今日不肖。知恩報恩。亦有一頌。乃曰。廬陵米作麼價。珍重禪徒謾揣摩。但得心心無繫縛。斗金日費不為多。卓拄杖 僧參。纔展坐具。師便以拄杖。挑坐具于一邊。僧即收坐具。來師身傍立。師顧僧曰。是何意旨。曰請和尚道。師便打。曰遮也不消得。師曰。你道。落在甚麼處。僧便喝。師曰。猶嫌少在。僧禮拜。師復打 師進院甫旬日。司理胡公遊山。責其不以世禮相接。遂下廬陵獄。事白。師辭他往。眾檀越堅請回山。上堂。僧問。既是大善知識。為甚麼王難臨身。不能解脫。師曰。何處不風流。曰當恁麼時如何。師曰。通身慶快。曰祇如頭正尾正。又作麼生。師曰。重把少林無孔笛。等閒吹過汨羅汀。乃復舉二祖可大師。為辯和講僧所譖。罹難於有司因緣畢。師曰。翟知縣雖有殺人刀。且無活人劒。可大師祇解恁麼去。不解恁麼來。俱為未了公案。誰知千百年後。有不肖遠孫。為其了却。何為如斯。今日胡司理。有殺人刀。亦有活人劒。新青原。解恁麼去。亦解恁麼來。敢問大眾。古人恁麼。山僧不恁麼。山僧恁麼。古人不恁麼。且道。還有優劣也無。具眼者。試辨別看 康熙癸卯正月十八日。師示微疾。至第七日。趺坐而化。塔全身于龍鬚山法堂之後。門人編師語錄十二卷。行世(石車乘嗣)。
伏獅尼祇園剛禪師
嘉興胡氏女。幼有至性。好禪靜。父母不聽所願。歸于常氏。未期而寡。茹素奉佛。誓欲了生死。首參悟祖。時未脫白。悟以鄭三孃目之。嗣即薙染受具。哀求開示。痛切追究。久無入頭。復參金粟乘。乘令參本來面目。不得透脫。深加逼拶。至嘔血數升不輟。一日剃頭下單。豁然開悟。機鋒迅捷。乘授以如意祖衣。而記莂焉 閉關胡菴九年。應住梅溪伏獅院。首闢禪堂。創立榘矱。森嚴峻絕。法席儼然 上堂。提金剛正眼。嚮向上宗乘。喝一喝曰。向山僧一喝下。透脫得去。釋迦彌勒。拱手歸降。頓契諸佛心宗。永證金剛固體。便能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施機發用。導利眾生。可謂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上堂。臨濟相傳直指禪。纔加點綴便廉纖。會中若有僊陀客。何用山僧更指鞭。豎拂子曰。還會麼。果能直下承當去。一會靈山尚儼然 除夕示眾。臘月三十日。古德喻人生死交會之際。不可不審。須要安思危樂思苦。趂此無事之時。把話頭頓在面前。晝夜挨拶。當發上志。以悟為則。豁然開朗。不枉出家之念。莫貪熱鬧。昔懶瓚和尚。唐太宗欽其名。遣中使入山請之。詔書三降始起。撥火捉煨芋。寒涕交頤。曾不之顧。天使笑曰。請和尚拭寒涕。瓚曰。那有工夫與俗人拭涕耶。使回奏帝。帝益加欽敬。看他古人。如是履踐。名利不干懷。自然日用合道。大眾還會麼。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度殘年 順治甲午八月。師示微疾。其徒強進以藥。師拒曰。老僧世緣[A1]已盡。秋殘去矣。九月二十六夜。索浴更衣。說偈而逝。奉全身塔于伏獅之左。世壽五十有八。僧臘二十有三(石車乘嗣)。
宜興龍池永泰模禪師
小參。當陽有路。佛祖共知。覿面相呈。見聞不隔。明明絕覆藏。歷歷無向背。只貴英靈漢。等閒踏著。便解翻身。打開無盡寶藏。運出自己家珍。回視魯祖面壁。石鞏架箭。俱胝豎指。雪峰輥毬。何異臘月蓮花。炎天片雪。山僧恁麼舉揚。眾中還有能薦者麼。自是不歸歸便得。五湖烟景有誰爭(萬如微嗣)。
荊谿大蘆鐵關能禪師
閩之清流趙氏子。稟性孤潔。尤喜靜坐。十四歲辭父母。往清涼出家。年十六。潛出直抵潤州焦山。求挂搭。偶聽講華嚴鈔。至普賢三昧品。十方諸佛被普賢一毛孔攝盡。頓起疑情。越半載。適秋月明朗。經行至海不揚波亭。獨自倚欄。聞潮聲瀉落。疑情豁然。既而徧參諸方。後謁龍池微。水乳契合。受記莂焉。出住荊溪大蘆 示眾。打破向上關。直超諸佛祖。萬法盡融通。全機貫今古。放出岑大蟲。咬殺玄沙虎。堪笑當年李將軍。石頭枉用千鈞弩 示眾。大蘆有箇現成公案。急欲舉似。諸上座唯恐信不及。且道。如何是現成公案。待門前案山子點頭。方與你道破 示眾。豎拂子。顧視左右曰。諸仁者。還體悉得麼。一僧便喝。師曰。饒汝千喝萬喝。總沒交涉。畢竟作麼體悉。各自著精彩。擲拂子下座 晚參。問如何是一喝如金剛王寶劒。師曰。誰敢犯鋒芒。曰如何是一喝如踞地師子。師曰。百獸盡潛蹤。曰如何是一喝如探竿影草。師曰。[A2]已知你深淺。曰如何是一喝不作一喝用。師展兩手曰。會麼。曰四喝[A3]已蒙師指示。向上一著事如何。師曰。腦後摸取。乃曰。當陽拈出一星兒。銕眼銅睛也𥉌[A4]𭿇。伶俐衲僧親瞥地。不須額上更栽眉。豎拂子曰。若喚者箇作拂子。頭上安頭。若不喚作拂子。却是離波求水。還有薦得底麼。直饒薦得。也落第二月。參 示眾。卓拄杖曰。諸兄弟。還識得大蘆拄杖麼。若也識得。許伊具超方眼。如其未然。被拄杖子穿却鼻孔 上堂。今朝臘月二十八。凜凜寒風兼地刮。千山萬山雪成堆。溪南溪北冰欲豁。峰前石筍暗抽條。墻角老梅香可𪭺。故園春信叠隴頭。還旌未見依期軷。可憐浪跡混風塵。蹩[A5]躠途中空轇轕。大眾。祇如撒手還家底。又且如何。鳳樓不宿桃源客。夜半穿靴入市𫑮 晚參。山悠悠水悠悠。大地乾坤祇一漚。百千諸佛居何國。崔顥曾題黃鶴樓 問達磨面壁即不問。神光斷臂事如何。師曰。不是苦心人不知。曰如何是苦心人。師曰。立雪齊腰 問鴻濛未判時如何。師曰。烏龜水底深藏六。曰不會。師曰。不會最親切 問。父母未生前。那箇是某甲本來面目。師曰。未問話[A6]已前領會去 問硝磺船上失火。如何救得。師以拄杖擉曰。速退速退 問大事未明。如喪考妣。大事[A7]已明。為甚麼亦如喪考妣。師曰。萬里一條鐵 師渡江。僧問。如何是江上境。師曰。無數輕舟橫兩岸。金山卓出海門頭。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祇將一拳石。打破江心碧。曰忽遭惡風。覆却船時如何。師曰。浸殺闍黎。曰風恬浪靜。又作麼生。師曰。水深龍睡穩。雲靜鶴飛高 問那裏是趙州勘破婆子處。師曰。話墮也不知 問德山云。我宗無語句。亦無一法與人。且道還盡善也未。師曰。一字入公門。九牛拽不出 問。打破虗空時如何。師曰。拾將一片來看。僧擬對。師攔腮便掌 問家賊難防時如何。師曰。照顧背後底。僧擬進語。師便打(萬如微嗣)。
荊溪寶山古帆楫禪師
上堂。適纔結制。[A8]已經八日。汝等諸人。本分事作麼生。山僧今日不妨為諸人。解黏去縛。拔楔抽釘。驀拈拄杖曰。拄杖子。吞却山河大地。明暗色空。于中四聖六凡。森羅萬象。悉皆絕跡了也。且道。無邊身菩薩。向甚麼處迴避。擲下拄杖曰。看看 上堂。行棒行喝。坑陷平人。說心說性。埋沒自己。及乎輥毬打皷面壁豎指。不但辱宗風。抑且窮鼫技。寶山恁麼告報。幸無人會。若有人會。性命落在渠手裏。拍禪床 示眾。說時默。默時說。箇裏從來無間歇。衲僧氣宇越常流。萬里都盧一條銕。野狐窟宅盡掀翻。闡提魔外俱殄滅。掃得乾坤蕩蕩然。無位真人面門出。喝一喝 僧參。師曰。何處來。曰湖州。師曰。不涉途程。道一句看。曰水漲船高。泥多佛大。師曰。猶涉途程在。曰老老大大。作者箇語話。師便打 問古帆未挂時如何。師曰。截斷眾流。曰挂後如何。師曰。衝破雲山千萬重。曰挂與不挂時如何。師曰。舌頭不出口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步步向東行。曰不會。師曰。凄凄暗渡江 問銅頭銕額底到來。和尚如何接。師曰。汝不是其人。曰不得壓良為賤。師曰。爭怪得山僧。僧擬議。師便打(萬如微嗣)。
准安慈雲佛可式禪師
溧陽陳氏子。僧問。蜜蜂採花。為甚不採燈花。師曰。無他棲泊處 伽藍回祿。便問。既是護法神。為甚自身難保。師曰。為眾竭力。禍出私門 僧扣門。師問是誰。曰某甲。師曰。道得即開門。僧敲三下。師即開門。僧擬入。師便推出掩却門 問丹霞燒木佛。為甚院主眉鬚墮落。師曰。冷灰裏火發 僧參問。和尚萬福。師曰。喫得屙得 令僧搥背。師問。借手行拳時如何。曰下下打著。師曰。也須知輕重。曰從來不借他人力。為甚借手行拳。師曰。老僧使得慣 (萬如微嗣)。
吳江海雲介為舟禪師
楚之沔陽趙氏子。上堂。有佛處不得住。菜花開遍。處處黃金布地。無佛處急走過。林木森陰。村村烟柳垂絲。好光景大家看。浪湧桃花三月三。平地一聲燒瓦去。崢嶸頭角絕遮攔。且道海雲隊裏。如何變化。良久曰。謾跨三級禹門浪。密移一步看龍飛 師問僧。九峰不肯首座。過在甚麼處。僧曰。一人傳虗。萬人傳實。師曰。你那裏得這消息來。曰謾得阿誰。師曰。走殺闍黎 康熈庚戌四月初九日示寂。塔于松陵接待寺後(萬如微嗣)。
廣陵聖隆大敏憬禪師
上堂。問南泉道化輝今古。斬猫正令意如何。師曰。一怒安天下。曰趙州戴草鞋出去。又作麼生。師曰。承命疾如風。曰父子不傳微妙訣。腥風徧界少人知。師曰。腦後添一鏃。乃曰。南泉咤叱風雲。摧奔山岳。直使狼烟息靜。[1]孤鼠潛踪。賴得趙州傾心承旨。喜起賡歌。爭奈當時推轂寡儔。迄今築壇絕響。謬認草木。聽驚風鶴。䖍刀高舉。令德罕逢。還知伊父子落處麼。二九峰巒雷火迅。三千剎海電光飛 上堂。錐地渾無。獨露恒沙。絲毫不挂。全彰妙相。良以徧界光騰。祇是不容擬議。通身顯現。須知莫可思惟。若謂有賓有主。額上添眉。更云無學無為。空中鳥跡。喝一喝 僧入見。師問。近日功夫如何。曰今日天寒。師曰。山門頭金剛。為甚通身汗出。僧擬議。師曰。不消一拶 僧參。師曰。近從甚處來。曰金陵。師曰。金陵有箇聚寶門。還將得寶來麼。僧喝。師曰。瓦礫不勞拈出 問明明在目前。欲尋尋不見。師搊住曰。尋箇甚麼。僧罔措。師掌曰。騎牛覔牛 問牛頭未見四祖。為甚百鳥銜花。師曰。豪門多俠客。曰見後為甚不復銜花。師曰。破屋少人棲(萬如微嗣)。
金陵萬松響谷徹禪師
楚溳川黃氏子。兒時。凡見像必禮敬。一日忽憶。我此姓名。從何得有。朝夕覓之。無處著落。志切空門。年二十三。禮本邑佛肩剃染。南詢。首參天童。纔作禮。便問。生從何來。悟曰。我正要問你。死從何去。師茫然。悟劈頭便棒。自此工夫緊切。疑情難釋。偶聞梆響。身心頓豁。上方丈通所入。悟問。你見箇甚麼道理。師作敲梆勢。悟打曰。還聞麼。師曰。老老大大。猶作這箇語話。便出。悟頷之。後徧歷叢社。輔弼諸方最久。末上龍池。機契受囑。出住金陵萬松 上堂。祖道恢弘沒量人。葢天葢地展胸襟。祇憑玉線金鍼手。撥轉如來正法輪。所以道。欲明格外事。須是格外人。若是格外人。自不妨拈一莖草。建丈六金身。翦荊棘林。為瓊樓玉殿。悲智難窮。雖具如是手眼。及至到山僧拄杖頭邊。因甚却道不得一句子者何也。為伊向千聖頂𩕳上著倒。萬機不到處安排。只如隨流得妙。遇緣即宗。提人天正令。埽魔外邪風底人。畢竟又向甚麼處行履。揮拂子曰。不離鬧市紅塵裏。常在堯天日月旁 上堂。疎林脫盡赤條條。獨羨長松透碧霄。欲識威音前面目。全彰物表露孤標。其中生滅憑誰立。就裏風光最廓寥。沒些子更豐饒。遍界冰輪水面高。等閒涌出扶桑日。大冶紅爐片雪消 上堂。少林歌一曲。露柱懶開口。古佛露家風。燈籠沿壁走。雪峰慣輥毬。禾山解打鼓。三草及二木。普潤一法雨 僧請益萬法歸一話。師曰。山僧不聽得。汝試再舉看。僧復舉元話。師曰。又豈止落七落八耶。僧罔措。師連棒約退 擇菜次。師拈起菜葉。問僧曰。你道。這一莖從何處得來。僧亦舉起菜葉。師復撥亂菜曰。且道。者黃菜葉。又歸甚麼處。僧無對。師曰。赤土塗牛嬭 問如何是清淨法身。師曰。葉埽堆頭。曰如何是圓滿報身。師曰。趙州東院西。曰如何是千百億化身。師曰。山僧拳打脚踢過多少。僧沈吟。師便打 師于康熈癸丑仲冬示微疾。不數日。忽傳大眾齊詣方丈。問曰。今日是何日。答曰。是十八。師起趺坐。良久曰。吾當行矣。時大眾禮拜求偈。師便書曰。老僧今年六十八。恰遇今朝是十八。我今去住本逍遙叨嗒。眾復求開示。師叱曰。生平惡辣名播。臨末稍頭。何須安𣠽。遂擲筆而逝。壽六十八。臘四十五。語錄十卷。行世。塔于本山之右隅(萬如微嗣)。
京都薊州盤山大博乾禪師
蜀之達州胡氏子。年十三。薙染本州西聖寺。誦習未曉佛意。每懷憤懣。二十。決志參方。泛瞿塘。渡漢水。首參金粟悟。便問。如何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悟劈頭一棒曰。道甚麼。師擬進語。悟又一棒曰。參堂去。師當下便覺輕安。遂乞居座下。刻意提持。後悟應天童請。師復參石車乘。一日問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箇甚麼。乘默然。師便禮拜。乘震威一喝曰。汝擬向山僧良久處會那。師從此脫落。乘示寂。復徧謁名宿。既而北遊。圓具戒於愍忠。頃之。又南詢。謁龍池微。微問。如何是你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師便喝。微曰。問你本來面目。胡喝亂喝作麼。師連喝兩喝。微曰。看這瞎漢。猶強作主宰在。直打出門外。師自是。將從前珍惜。一時放下。頓覺通身慶快。與微機緣相愜。師資道合。至順治壬辰秋。受記莂。即辭北行。乙未。開法於天津地藏如來兩院。繼住雄縣崇寧。楊村報成。𣵠州普度。良鄉十方。津門般若。灤州萬善。西山潭柘。都城法通。慈壽放生池。末應 和碩親王請。住弘善凡三年。遂退休盤山之古中盤 上堂。分皂白於石火之中。剖錙銖於閃電之際。且道。得何三昧。驀喝一喝曰。切忌妄通消息 上堂。師拍桌一下。大眾齊顧視。師展兩手示之。便下座 上堂。棒下頓絕商量。喝中毫無滲漏。若向箇裏承當。管取推門入臼 上堂。如來淨妙身。窮劫不能量。示與眾家知。虗空無二狀 上堂。魚行水濁。鳥飛毛落。若是僊陀客。隔墻見角。便知是牛。決不向矢上加尖。泥中洗土 上堂。通身是眼鑒不到。通身是耳聞不到。通身是舌說不到。通身是心憶不到。野木廋時秋潦退。白雲斷處舊山青 結夏上堂。夏月炎天似火。開爐不用添柴。只待烟沉火寂。通身覿露如來。且道是誰證據。震威一喝 上堂。動則乖宗。靜則失旨。掀翻動靜。囌嚕㗭哩。今古歷然常坦坦。了無南北與東西 上堂。眉不離眼。舌不離口。道不離人。切忌外走。乞兒誇一錢。富者不知有 上堂。放開一線。草木增光。把住一絲。乾坤失色。咄咄咄。含元殿中無二主 上堂。生從何來。要會來處麼。喝一喝曰。此處不可錯會。死從何去。要知去處麼。喝一喝曰。此處不可承當。何故。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上堂。諸佛本源。衲僧巴鼻。遍界不藏。無處可覓。其顯也。露柱燈籠。山門佛殿。笑殺西山煤黑子。其隱也。青天白日。鳶飛魚躍。驅馳東土馬簸箕。不隱不顯又如何。甜瓜徹蒂甜。苦瓜連根苦 上堂。空中釘橛。須是其人。浪裏擒龍。還他作者。且道誰是作者。蘇州有常州有。一任面南看北斗 僧問。如何是本來面目。師喝。曰如是如是。師曰。不是不是。僧拜。師便打 一僧喊入方丈曰。水窮山盡時如何。師直打出。又喊到西堂處。如是問。堂亦打出。復喊入方丈。師仍打出。閉却門。僧有省 和碩親王問。參禪的人。悟後甚麼道理。師曰。步步踏實地。曰未悟的人。還有分也無。師曰。誰家竈裏火無烟 官人問。誰家語錄。盡是前人糟粕。如何是自己手眼。師舉脚曰。向這裏道一句看。官人擬議。師曰。只這脚尖猶不奈何。更問甚手眼 屠牛人問。弟子終日宰牛。如何是了。師曰。何不自宰。曰自己作麼生宰。師曰。舉刀非手。誰是殺者。曰弟子不會。師曰。自心本無。因妄有心。若能離心。即是自殺。屠當下折屠具。懺悔長齋 頌丹霞燒木佛曰。木佛取來燒舍利。鬚眉墮落鐵成金。是非一入旁人耳。洗到驢年也不清 頌婆子燒菴曰。寒巖枯木猶堪羨。放火燒菴再驗伊。最是此僧低首去。明明陷虎不施機 康熈癸丑八月朔示微疾。手書別法門昆季。初十日。聚諸徒眾。囑付後事畢。說偈辭世。有江南江北風雲遍。老鶴還源萬事休之句。日將晡。安然而逝。世壽七十二。僧臘五十九。闍維。獲舍利。如小豆而圓潤者。約百餘顆。他如菽米者。不計其數。塔于寺之東南隅紫葢峰下(萬如微嗣)。
無錫南禪古鏡符禪師
上堂。禪禪。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思之卜度。十萬八千。達磨不來東土。二祖不往西天。是處池中有月。誰家竈裏無烟。然雖如此。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雪裏妍 臘八上堂。臘八逢三九。終日雨淋頭。明星不出現。何處賣風流(萬如微嗣)。
白雲曦崑玉禪師
僧問。大悲千手眼。那箇是正眼。師曰瞎。曰某甲即不然。師曰。你試道看。曰瞎。師曰。是則是。祗是無賓主。曰如何得賓主。師便打 示眾。舉臨濟會下二禪客。同學相問。頌曰。鴛鴦一對遊深浦。攪亂殘荷水逆流。餓眼漁翁隨浪覓。釣竿徒自下汀洲 (萬如微嗣)。
嘉興如如古鑑彰禪師
上堂。舉幻祖因僧問。如何是西來意。祖曰。屋北鹿獨宿。溪西雞齊啼。師頌曰。屋北鹿溪西雞。浩浩金風玉露垂。莫認定盤星子好。當人須豁兩行眉(萬如微嗣)。
平湖湧卍斷疑果禪師
辭世偈曰。船子高蹈。繼有性空。我今委蛻。近海之東。阿呵呵。鐵牛撞倒須彌山。箇段風光今古同。師預定逝期。趺坐水中化去(萬如微嗣)。
荊溪紫雲報恩顯德大木訓禪師
江都季氏子。久歷講肆。後參博山來。寶華忍。古南門。機契龍池微。受記莂焉 上堂。舉簡堂機赴圓通請。上堂云。圓通不開生藥舖。單單祇賣死猫頭。不知那箇無思算。喫著通身冷汗流。師曰。圓通老漢。可謂謙光順物。枉直兼美。美則美矣。善則未善。顯德。不開生藥舖。不賣死猫頭。終日鼾鼾地。從教得自由。祇如山僧恁麼道。與圓通相去多少。雲開古道家聲遠。月轉青山格外新(萬如微嗣)。
寧國麻姑天如大歇芳禪師
通州人。結制示眾。拈竹篦曰。殺人刀。活人劒。覿面拈來人不見。今朝分付與諸人。從教劈破虗空面 解制晚參。無位真人沒面目。歡則笑兮悲則哭。去來不涉絕遮攔。一任東西與南北。參(萬如微嗣)。
揚州善慶化中慶禪師
真州俞氏子。十六歲脫白。卒通教觀。後得法龍池。住靜金陵棲賢。堅不出山。元夜小參。若論此事。如一燈燃于百千燈。冥者皆明。直得輝天鑑地。光耀莫倫。不見。僧問古德。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德曰。六箇燈籠一齊明。僧曰。恁麼則葢天葢地去也。德曰。若是獅子兒。不向那邊討。即今有問山僧。如何是祖師西來意。便劈頭一棒。使伊直下知歸。免得在燈籠影裏棲泊(萬如微嗣)。
鎮江汝山萬壽瑞明震禪師
解七示眾。布袋結頭。今日開。放出無毛鉄鷂來。撞破虗空渾不顧。橫三豎四絕安排(萬如微嗣)。
龍池素嚴淵禪師
晚參。舉五祖演曰。四五百擔麥。二三千碩稻。好箇休糧方。耆婆不得妙。千巖長曰。米不蓄一粒。菜不種一莖。任意往來者。喫得飽膨脝。師曰。二老祖。一人富而太慳。一人貧而太奢。禹門即不然。有米可作飯。無米便煑粥。豐儉只隨時。鉢盂好洗浴。粒米能咬破。永劫充饑腹。大眾每日赴堂。還有咬破粒米者麼。眾默然。師曰。箇箇都是飽餐。便歸方丈 晚參。舉雲門乾矢橛。洞山麻三觔公案。師頌曰。雲門矢橛洞山麻。絞索澆蔬用著他。識得其中奇特處。長來茄子大如瓜 晚參。楊柳垂垂而綠。桃花爛熳而開。靈雲[A9]刺瞎眼睛。玄沙却云未徹。且道在諸兄弟分中。又作麼話會。眾默然。師曰。莫被眼睛瞞却 上堂。黃葉飄金。青山露玉。祖意全彰。阿誰會得。滄洲師子喫一鞭。[A10]陝府鐵牛汗流出。驀然撞倒須彌峰。一言勘破維摩詰。卓拄杖下座(萬如微嗣)。
南嶽尼季總徹禪師
湖廣衡州劉氏女。父夢老僧索住處許之。母懷[A11]娠。十有二月。既而胎鳴者三。生時。有白光燭室。眾皆謂奇。幼不茹葷。稍長。好閱儒書佛經。痛念生死。厭處塵凡。一日讀綠蘿際所集南嶽禪燈錄。即往見求開示。際痛切究竟。頓發疑情。苦參四十九晝夜不倦。忽然呆去三四時。不見有身心器界。偶聞雷迅。如在羅網中跳出相似。銀山鐵壁。一時粉碎。即上南嶽求證。并懇薙染受具。杜絕俗眷。住靜別峰。際示寂後。廬墓三週。即拽杖南游。徧歷祖剎。繼謁龍池微。機契。即記莂焉 出住姑蘇慧燈。興化普度。𭬥李國福。當湖善護等處。浴佛日上堂。曾聞石女產麒麟。添得嬰孩氣象新。金鎖玉關渾不住。萬機頭上鼓烟塵。當時盡道難相委。今日方知不是心。大眾且道。不是那箇心。卓拄杖曰。不得雲門施好手。幾乎錯認定盤星 上堂。故國清貧[A12]已有年。白頭知命順生緣。眉毛仍在眼睛上。鼻孔撩天不著穿。昨夜山門騎露柱。東西南北走不住。不知何事太忙生。盡被秋光牽引去。惟有青青栢與松。萬年千載色如是 上堂。士問。師五十以前事若何。師卓拄杖曰。者箇是拄杖子。曰五十以後又如何。師復卓拄杖曰。者箇不喚作拄杖子。曰正當今日。花雨滿筵。香雲盈座。未審還有為人處也無。師曰。分身兩處看。乃曰。乾坤盡是黃金國。無限平人不肯休。休擬議。莫凝眸。雲自高飛水自流。要知一句難藏處。黃鶴樓前鸚鵡洲 上堂。生緣衡嶽幾經秋。坐斷孤峰天外游。一句了然超百億。饑餐渴飲更何求。且道見箇甚麼道理。得恁麼自在。盋盂口向天。大蟲原是虎 上堂。問慧日高懸。千山並秀。滿目英賢。誰是作者。師曰。獨你是鈍漢。曰師子窟中無異獸。師曰。汝試𨁝跳看。問大悲千手眼。那箇是正眼。師曰。千聖覰不到。曰通身全現摩尼寶。徧界輝騰徧界香。師曰。又恁麼去也。乃曰。無尾大蟲難近傍。近前便也傷人命。除非自解據虎頭。自然頭正尾亦正。黑漆盋盂添箇柄 師至圓明寺。上堂。問如何是奪人不奪境。師曰。一自當年折鳳凰。至今魚雁兩茫茫。如何是奪境不奪人。師曰。雖然未得黃金印。及第還他折桂郎。如何是人境兩俱奪。師曰。夜半曉星歸宿夢。瀟湘夜雨斷愁膓。如何是人境俱不奪。師曰。摘詩漫寫圓明寺。高挂雲帆遶像張。乃曰。禹門堂上。傳得盋囊。圓明寺裏。高提鈯斧。頭頭玉振金聲。處處龍飛鳳舞。輥甚雪峰毬。打甚禾山鼓。葛藤千七俱拈却。明明一句超今古。到這裏。劈開潭底月。流出少林髓。大眾。還見少林髓麼。卓拄杖曰。倒卓橫拈無別路。迅雷奔電絕誵譌 師至當湖善護菴。上堂。問敲石燒丹一老顛。等閒拾得火中蓮。特祈和尚通消息。要使人人達本源。師曰。三十棒寄打汝師。曰同道方知。師曰。北人飲乳。反怪良醫。問古德不出方丈。如何庄上喫油糍。師曰。私通車馬。曰忽見庄主聻。師曰。好箇消息。曰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師曰。有甚交涉。問興化打維那。意旨如何。師曰。瞎却人眼睛。曰次日罰鑽飯出堂。又作麼生。師曰。前箭猶輕後箭深。乃曰。秋露垂秋風吹。秋雲冉冉。秋草離離。月落寒潭靜。山空木葉飛。吾無隱乎爾。通方作者知。大眾。還知麼。若也知得。推倒報本塔。椎碎弄珠樓。一任橫行海內。獨步大千。其或未然。眨上眉毛。劒去久矣 解制上堂。士問。和尚今日上堂。也是無風起浪。某甲到此。[A13]已是拖泥帶水。出格一句。請師道取。師便打。士翻觔斗而出。師曰。弄精魂漢。乃曰。全提正令入摩竭。大地眉毛共撕結。等閒便度九十朝。冰壺[A14]已泮春風發。鐵壁銀山俱靠倒。笑殺銅頭與鐵額。波斯攪得海嶽渾。金毛獅子走深澤。神駒萬里謾追風。眨得眼來天地隔。以拂子畫○○曰。一處最親。千機莫測。眾禪客。瞥不瞥。處處綠楊春正好。自是不歸歸便得(萬如微嗣)。
慈谿靈峰達變顯權禪師
江西豐城王氏子。首參天童悟。後依山翁忞。分座說法。出住五磊 晚參。靈峰寺裏。開爐炭墼。家常儘有。更賴現前。兄弟竭力。同心出手。輕輕撥動火柴頭。烈焰亘天射牛斗。冷灰荳𪹼忽雷轟。叢林盡作獅子吼。斷送生蛇化活龍。差排古佛離窠臼。無賓主句火爐頭。笑他趙老揚家醜。後來雪巖欽曰。不冷不熱爐鞴。半真半假金鍮。鑄作瓶盤釵釧。却成品字柴頭。且道與趙州無賓主話。相去多少。若向這裏。緇素得出。二大老性命。在諸人手裏。若緇素不出。諸人性命。在山僧手裏。卓杖曰。還委悉麼。莫向白雲深處坐。好看千嶂起風雷 請藏入山上堂。舉僧問東山演祖曰。一代時教是箇切脚。且道切那箇字。祖曰。鉢羅孃。曰學人祇問一字。如何却答許多。祖曰。七字八字。師曰。大小演祖。與麼答話。畢竟正文未曾道著。敢問現前兄弟。且道如何是正文。良久曰。孔門弟子無人識。碧眼胡僧笑點頭 至節小參。滴水滴凍。止濼困魚難轉動。成塊成團。水晶宮裏玉龍蟠。十八緊俏風頭硬。一片冰湖徹骨寒。無影樹頭霜色白。不萌枝上雪花攢。翻憶少林冷坐。分明特地。無端賺得神光。斷臂覓心。無處心安。於斯薦得。一了百當。於斯不薦。千難萬難。亟須勇猛精進。朝夕廢寢忘餐。拶到水窮山盡處。虗空粉碎髑髏乾。大似陽回大地。春滿林巒。和風浩蕩乾坤闊。佛日高懸法界寬。復舉僧問洞山。寒暑到來如何𢌞避。山曰何不向無寒暑處廻避。曰如何是無寒暑處。山曰。寒時寒殺闍黎。熱時熱殺闍黎。師曰。洞山古佛[1]□□善赴來機。猶欠悟在。何故聻。不應話作兩橛。若人檢點得出。許你具一隻眼 師示寂。書辭世偈曰。五十二年如一夢。就裏全機無別共。真人無位無生滅。梅梢月上清風動。臨行句子少人知。八面玲瓏無罅縫。咄哉四海眾高流。莫弄虗頭休打鬨。若是無依過度人。出生入死能珍重。有權有實。有照有用。八面車輪空裏轉。焦磚打著連底凍。擲筆端坐而逝。塔于本山(山翁忞嗣)。
五磊拙崖懷禪師
海鹽嚴氏子。十一。投寧海寺出家。二十六。上天童完具。一日因挑柴。驀觸懸崖有省。即上方丈。適有僧問。如何是父母未生前面目。悟大笑。師聞豁然。便出。悟顧旁僧曰。他日。此子必能壯吾門墻也。後果于五磊得法 示眾。穀雨前清明後。百花爛熳渾如繡。風流年少倒金樽。聲色關頭誰能透 僧問。掀翻海嶽求知己。即今海嶽掀翻。因甚知己又無消息。師曰。碧眼胡僧笑點頭 問溪山各異。雲月一般。為甚文殊于福城東際。令童子南詢。師曰。脚不離地走 師繼席五磊。二十七載。迨康熈乙卯。將示寂前。命海朝首座。嗣先住持達變權公。繼主院事(山翁忞嗣)。
泐潭寶峰山子玉禪師
上堂。三尺地爐。一堆猛𦦨。燎却佛祖面門。鍛盡衲僧命脈。好箇十成鑽子。不知何人拾得。咄。大丈夫漢。未舉先知。蚤是不堪入。作恁麼說話。未夢見在。阿呵呵。好大哥。若是你灑灑落落。不妨我哆哆和和。神歌社舞自成曲。拍手其間唱哩囉 托盋上堂。問大家出隻手。扶起破沙盆。只如德山托盋。意旨如何。師曰。垂絲千尺。意在深潭。曰雪峯道。鐘未鳴。鼓未響。托盋向甚麼處去。德山低頭歸方丈。又且如何。師曰。夜靜水寒魚不餌。滿船載得月明歸。曰雪峯舉似巖頭。頭曰。堂頭老漢。未會末後句。又作麼生。師曰。一客却煩二主。曰巖頭密啟其意如何。師曰。徧地是刀鎗。曰德山來日上堂。果與尋常不同。巖頭于僧堂前撫掌云。且喜堂頭老漢。會得末後句。雖然如是。只得三年活時如何。師曰。虎頭虎尾一時收。僧禮拜曰。和盤托出無少剩。當陽一曲有誰知。師曰。闍黎亦不得草草。問賓頭盧尊者。與五百聖者。每日同赴四天下供。無有不到者。如何是和尚普應的事。師曰。一日鉢盂兩度溼。乃曰。霜冷風寒臘正乾。鑪頭火煖不成眠。和雲放鶴前山去。帶雪騎牛入市廛。佛手頻將開正眼。生緣時展利人權。歸來坐對珠峰下。一夜梅花月在天 上堂。一切處葢覆不得。一切處染污不得。却向一切處。著差別衣。現異方便。驀拈拄杖曰。摟出你心肝五臟。換却你孃生眼睛。東涌西沒。南涌北沒。中涌邊沒。邊涌中沒。還有向者裏。卒地斷暴地折者麼。如無。頭頂三尺天。脚踏一方地。身如椰子大。不聞佛授記 上堂。放下屠刀。千佛一數。善來比丘。成佛子住。是水皆歸海。無山不仰宗。驀拈拄杖曰。過去諸佛亦如是。未來諸佛亦如是。現在諸佛亦如是。遂擲下曰。如是如是。喝一喝下座 上堂。鐘樓上念讚。床脚下種菜。敢道。釋迦文不知此三昧。達磨空面壁。老盧常蹋碓。三千七百葛藤樁。狼籍春風恣隱晦。看看。古岸何人把釣竿 上堂。霜冷菊殘十月天。犢牛隊隊到林泉。一齊趂入紅爐內。烈焰燒空痛著鞭。山中水草幸然足。一任和雲飽食眠。但得胸中無剩法。管教齊賀太平年 上堂。過去的現在用得著。現在的未來用得著。未來的不可說劫中用得著。用得著。醍醐與毒藥。一手擡一手搦。海壇馬子似驢大。巴蛇吞象三年覺。咄咄 上堂。猛𦦨爐中。踢翻海月。藕絲竅裏。豎透乾坤。建法幢于蟭螟眼睫之上。發生機于春風百草頭邊。有如是威德。具如是妙用。有佛處錦上鋪花。無佛處𦦨裏生冰。楊花落盡杏花紅。開徧園林二月中 晚參。睦州擔版。趙州喫茶。不是債主。便是冤家。同門出入成違背。又復重添眼裏沙。喝一喝便起(山翁忞嗣)。
舒州龍門天嶽本晝禪師
湖廣黃州蕭氏子。久侍山翁忞。投機得法。始住舒州龍門海會。次遷武林龍泉清流。兩住越州平陽 上堂。面門上。摸著鼻孔底。歡笑無端。盋盂邊。失却匙箸底。煩懣增劇。二人同到衲僧門下。且到那箇是主。那箇是賓。驀豎拂子曰。換却時人眼裏睛 上堂。日日日東出。日日日西落。一箇臰胡猻。尾上生三角。阿呵呵。不得達磨大師走來東土。洎合有理。也無雪處。雖然。只如僧問離四句絕百非。古人為什麼却道頭痛。卓拄杖曰。勢至觀音猶作夢 上堂。問昨日龍門。今朝海會。意旨如何。師以拄杖就地一畫。曰如何是白雲境。師曰。白雲不白。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上樹騎驢。問如何是不動尊。師高聲曰。山僧昨日始離龍門。僧擬議。師便喝。僧禮拜。師乃橫按拄杖曰。直得寶劒未離歐冶。殺活同時。古鏡未挂高臺。妍𡟎并照。向此尚是將蠡測海。傍岸泊船。何況齒牙餘慧。露布葛藤。畵虎成狸。一場笑柄。如今若是箇漢。向萬仞巖前撲得下。百尺竿頭舉得步。自然入林不動草。入鳥不亂行。閒坐困眠。粥足飯足。所以窺鞭影即飛去。望招手便橫趨。事是恁麼事。人須恁麼人。要窮千聖不傳底機輪。切忌只向意根下卜度。喝一喝下座 上堂。磨鞭得劒。磨杵得針。趙州勘破婆子。溈山踢倒淨瓶。汝等但能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千鈞非重。鴻毛非輕。自然不受一切人謾。自然十二時中。穿衣喫飯。悉無虗棄底事。雖然如是。猶未踏著向上一竅在。且作麼生是向上一竅。青蟲墜地長絲斷。黑蟻沿堦碎壤新 上堂。愈遠愈近。愈親愈疎。雖然邨樸。却也風流。西天佛世弟子。并無一人得道。即今現前大眾。無固無必。或去或留。人人勝他老盧。只是白雲這裏。有箇中心樹子。少人識得在。若識得。許你是箇鉄眼銅睛漢。若識未得。孔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喝一喝。復說偈曰。一度春光事可嘉。竿頭進步莫周遮。太湖城裏元宵節。燈似河陽滿縣花 小參。老胡門下。法久成弊。理事偏枯。是非倒置。大膽不畏雷霆。小膽見噎廢食。畵蛇定要畵足。指實何曾詣實。法門如此乖張。遂令艱危日至。山僧今晚入院之初。聊與諸賢。片時集聚。不可聞此誵譌。便自妄生疑議。努力大家向前。頭頭如箭中的。吾道三十年大行。要借諸人鼻孔出氣。喝一喝 上堂。或謂。山僧耳輭。誠有之乎。曰有之也。有者來問。冬瓜可以作甑。山僧答曰。可作甑也。冬瓜作甑。且屬天然。但辦肯心。作之何咎。其人禮拜而退。又有者來問。冬瓜不可以作甑。山僧答曰。冬瓜安可以作甑哉。用以作甑。其事必敗。作甑不可也。其人亦禮拜而退。召大眾。山僧與麼答話。意在於何。為復是耳輭耶。別有道理耶。良久。乃笑曰。冬瓜作甑。問答不定。山僧耳輭。大眾口硬。擬議思量。喪却性命 上堂。你諸人要知。寒泉不曾教你不知。你諸人要會。寒泉不曾教你不會。既知也。既會也。見山決定是山。見水決定是水。只如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畢竟明什麼邊事。西天斬頭截臂。這裏自領出去 上堂。如人喫飯倩人把筯。你道。還得飽麼。如今禪和子。亦復如是。所在親依知識。知識與他餧鹹餧淡。餧苦餧辣。餧精餧粗。餧冷餧熱。餧到日久月深。依前只成一箇空肚皮去。欲得飽。須是當人親解把筯始得。大眾。祇如親解把筯一句。畢竟作麼生商量良久曰。不可教壞人家男女去也。便下座 僧問。撥草瞻風。祇圖見性。未審學人即今性在什麼處。師曰。屋角水車鳴聒聒 問如何是第一句。師曰。寶劒逼人寒。僧便喝。師曰。斬草蛇頭落 問父母未生前。請師通箇消息。師曰。春無三日晴。僧禮拜。師叱曰。隨聲逐色漢 一僧禮拜。起求開示。師便轉身面壁而立。僧無語 頌六祖風旛曰。入暮微雲河漢遊。雁聲驚起一天秋。樹高千尺西風急。眨眼紅黃逐水流 頌德山托盋曰。神仙秘訣非為貴。父子同條豈是親。待得靈丹成九轉。不知[A15]已作白頭人(山翁忞嗣)。
五燈全書卷第七十二
五燈全書卷第七十二補遺
臨濟宗
南嶽下第三十五世隨錄
宜興龍池介石登禪師
上堂。天寒人亦寒。竹柏報平安。滴水不滴凍。虗空剜窟竉。庭際覔心何太賒。衲衣下事誰為遮。野火燒山不見頂。石人猶自馭牛車。且道。石人馭車。還是向上向下聻。不見道。下坡不走。快便難逢 上堂。心淨如水。聖化如月。一影落千波。高低共澄徹。雖然。未免甘瓜抱苦蒂。美棗生荊棘。利傍有倚刀。智者惟自識。室內明明一盞燈。何事三人證龜成鼈 晚參。風前冷坐。月下穿針。恰恰逢渠。幾番錯過。若是慣行獨木橋底。到這裏更說甚麼。百尺竿頭進步。管教十方剎海橫身。隨處逍遙。超然物外。其或未然。切莫便道無事好(萬如微嗣)。
陽山璞中源禪師
結制上堂。今朝十一月半。大聖寺裏。不悋柴炭。亘天烈𦦨。騰騰燒得。舜若多神叫喚。銅頭鐵額攢眉。皮骨通身俱換。鎔盡頑賴滓渣。迸出紅爐金彈。簉破闍黎面門。九十日內。不容打算。喝一喝下座 除夕示眾。此夕為分歲。嬰兒白髮時。故鄉入夢裏。春信到梅枝。驀拈拄杖曰。惟有這上座。寒暄總不知。雖然不知。却也一點謾他不得。卓一卓曰。會麼。歸堂喫茶 上堂。天地一蘧蘆。萬物一芻狗。堪笑李老[A16]聃。𧎂跳不出斗。顧眾曰。還有跳得出者麼。良久呵呵大笑曰。誰知遠烟浪。別有好商量 問盡十方世界是佛身。教某甲向甚處下脚。師曰。何不向無佛處下脚。曰老老大大話頭也不識。師打曰。孟八郎漢。那箇是佛。僧禮拜。師曰。山僧在汝脚下 士問。牟尼不在西天。仲尼不居東魯。畢竟在甚麼處。師曰。不離所問 問如何是某甲安身立命處。師曰。你從那裏來。僧擬議。師曰。還從那裏去 頌德山拓鉢曰。末後難將語脈通。迅雷驚起碧潭龍。幾番雹雨雲收盡。鐵笛橫吹宇宙中 頌靈雲見桃花曰。藍衫破盡逞風流。紫綠叢中豁兩眸。忽被東君吹落後。至今惱亂莫能休(萬如微嗣)。
海鹽金粟息乾元禪師
武原俞氏子。上堂。十五日[A17]已前。水灑不濕。十五日[A18]已後。針劄不入。正當十五日。天寒人寒。大家在者裏。直後寒毛卓豎。徹骨徹髓。三十三天摸帝鐘。八臂那吒擎鐵柱 問西來祖意即不問。庚同天地是如何。師曰。無今無古。曰昔日世尊降誕。今朝和尚佳辰。是同是別。師曰。踏著秤錘硬自鐵。師于清 康熙己未冬。在𭬥李石佛。瞑目趺坐。說偈而逝。閱世七十一。坐夏五[1]一。塔於隱庵溪北梅囿(石車乘嗣)。
涇川寶勝楚水古禪師
桐城方氏子。幼歲閱永嘉錄有省。往參龍池微。問馬祖一喝。百丈三日耳聾。意旨如何師曰。千峰勢[2]倒嶽邊止。萬派聲歸海上消。微然之 小參。古剎鐘鳴西水濵。樹摩霄漢殿連雲。烟城隔岸人喧處。盡是觀音入理門(萬如微嗣)。
壽昌雙柏望雲英禪師
洪都臨安人。吳氏子。上堂。提向上命。秉殺活機。佛祖權衡。衲僧巴鼻。湊泊不得處。千眼難窺。受用莫及時。當陽獨露。烜赫靈明。輝今耀古 示眾。日面月面。無剎不現。暗去明來。珠迴玉轉。西風陣陣樹頭搖。華舞長空金片片(萬如微嗣)。
洮湖涪山覺天文禪師
丹陽陳氏子。示眾。舉盤山聞羿喪歌。即振鈴得悟話畢。頌曰。歌聲嘹喨哭聲哀。瞥地盤山隻眼開。歷歷靈魂藏不得。虗空逼塞倩誰埋 示眾。舉臨濟侍德山次。山曰困。濟曰。這漢寐語作麼。山便打。濟掀倒禪床便出。頌曰。臨濟門墻高更聳。德山堂奧濶還呆。行人不見堂中事。只向他家門戶猜(萬如微嗣)。
吳江盛澤圓明爾初正禪師
吳門人。示眾。本來面目。覿體現前。回頭轉腦。十萬八千。直下便是。[A19]已涉言詮。滿目溪山。何勞指示。纔指示。眼著[A20]刺棘。便恁麼會得。也是好肉剜瘡。山僧到這裏不能為汝提持。何故聻。識法者懼(萬如微嗣)。
宜興龍池卓庵嶽禪師
上堂。豎拂子曰。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頭頭合轍。事事現成。水中鹽味。色裏膠青。以拂子擊一下曰。涅槃心易曉。差別智難明。遂擲下拂子。下座 上堂。即心即佛。本是條直。非心非佛。不存痕跡。不是心不是佛。虗空裏釘撅。若是恁麼會得。也是餬餅呷汁。若不恁麼會。喫水須防著噎。總不恁麼。是如何。靠倒銀山鐵壁。師示寂。[A21]瘞於幻祖塔之左(萬如微嗣)。
黃梅南山萬壽惟一宗禪師
江南六安人。上堂。一句無私語。當陽亘古今。鳥啼雲裏寺。那箇是知音。眾中還有知音麼。卓拄杖曰。風吹黃葉來何處。牛帶寒鴉過遠村 僧問。如何是佛。師曰。爛東瓜。曰不會。師曰。問取園頭(萬如微嗣)。
荊溪龍池中明恭禪師
秀水蔣氏子。繼主龍池。陞座。今朝二十五。行者擊破皷。長老未陞堂。諸人[A22]已話墮。話墮不話墮。南山沒齒蟲。吞却北山虎。師康熙壬子。中元前一日。集眾囑後事。索浴淨髮。說偈坐化。壽六十。坐三十六夏。塔于吉州梅溪之龍山(萬如微嗣)。
桐城華嚴梅山鼎禪師
上堂。紅塵閙市。古佛家風。碧落松關。道人活計。荊棘林中。鱉鼻破驢。脊上蒼蠅。穿過髑髏。換却眼睛。萬機不到處。七穿八穴。一言契合時。千差頓赴。且道。達磨九年面壁。又成得個什麼邊事。向道莫行山下路。果聞𤠔呌斷腸聲(萬如微嗣)。
宜興龍池閒雲海禪師
天長貢氏子。上堂。春日融和氣象新。春風拂拂百花馨。春禽啼在枝頭上。春水池塘蛙鼓聲。山色碧谷神清。箇事分明體現成。怎奈時流渾不顧。隨聲逐色任浮沉 上堂。買鐵得真金。觀星見明月。突出腦後睛。大千光皎潔。如來降吉祥。普賢[A23]揚醜拙。無量差別門。從頭都漏洩。不漏洩。摩訶般若波羅密(萬如微嗣)。
湖州法海涯禪師
桐鄉人。僧問。大悟底人。因甚命根不斷。師曰。你斷也未。僧便喝。師打曰。再喝喝看。僧連喝兩喝。師曰。這無主孤魂。却來者裏納敗關。僧曰。知恩者少。負恩者多。師復打曰。一[款-士+止]招成(萬如微嗣)。
江西雲葢山元菴徵禪師
陞座。舉達磨見武帝話畢。師曰。徤臂能挽千鈞弩。沒羽誰曰虎未真。獵犬沿山空逐塊。英雄壓倒大唐人。有雲葢錄。及竄獵集。行世 (萬如微嗣)。
鎮江汝山萬壽瑞明震禪師
解制示眾。布袋結頭今日開。放出無毛鐵鷂來。撞破虗空渾不顧。橫三豎四絕安排(萬如微嗣)。
慈雲松若昭禪師
上堂。慈雲彌布。徧覆大千。烹佛烹祖。啟大爐鞴。正恁麼時。釋迦彌勒。不敢當頭。德山臨濟。退身有分。握金剛寶劒。凜凜神威。乘踞地獅子。騰騰光彩。擴人天正眼。控佛祖大機。到者裏。且道。承誰恩力。顧左右震威一喝(萬如微嗣)。
顯示版權資訊
【經文資訊】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 第 82 冊 No. 1571 五燈全書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4-11,最後更新:2024-10-1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