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 CBETA Online
新編諸宗教藏總錄

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卷第三

海東有本見行錄下

  • 大乘起信論
    • 釋摩訶衍論十卷 龍樹述
    • 疏一卷 智愷述
    • 疏二卷 慧遠述
    • 疏三卷 曇遷述
    • 義記一卷
    • 疏一卷 已上 智儼述
    • 疏二卷 元曉述
    • 隨疏補行記二卷(題下云隨青山集義記釋海東疏採大原章教江州福願曹溪等文) 亡名
    • 科一卷(題下云起信論依海東疏科文) 亡名
    • 鈔三卷 應真述
    • 記三卷 慧鏡述
    • 疏三卷 法藏述
    • 集釋鈔六卷 元朗述
    • 疏四卷(或三卷或二卷宗密將藏疏注於論文之下)
    • 隨疏記六卷 傳奧述
    • 演奧鈔十卷 科二卷 延後述
    • 筆削記六卷 科文一卷 子
    • 科文一卷 淨源重刊
    • 疏一卷 智榮述
    • 疏一卷(慧遍述或云曠師述待勘)
    • 古迹記一卷 太賢述
    • 注二卷 智愷述
    • 注二卷 法樂述
    • 宗要一卷
    • 別記一卷
    • 大記一卷
    • 料簡一卷 已上 元曉述
    • 別記一卷 法藏述
    • 問答一卷 憬興述
    • 珠網三卷(或四卷)
    • 捨繁取妙一卷 已上 緣起述
    • 宗要一卷(與曉公宗要不同) 亡名
    • 會記一卷 亡名
    • 一心修證始末圖一卷 宗密述
  • 釋摩訶衍論
    • 通玄鈔四卷
    • 通玄科三卷大科一卷 已上 志福述
    • 通贊疏十卷
    • 通贊科三卷大科一卷 已上 守臻述
    • 贊玄疏五卷
    • 贊玄科三卷大科一卷 已上 法悟述
  • 成唯識論
    • 述記二十卷(或十卷) 窺基述
    • 了義燈七卷 惠沼述
    • 演祕鈔七卷 智周述
    • 義鏡鈔十二卷(或六卷) 清素述
    • 義景鈔二十卷(或十四卷) 澹凝述
    • 科五卷(從式集澹凝刪補)
    • 疏序鈔一卷 從式述
    • 詳鏡幽微新鈔十七卷
    • 應新鈔科文四卷大科一卷 已上 詮明述
    • 辯玄鈔二十卷
    • 科七卷 已上 義幽述
    • 義縕章十卷(或五卷) 空相述
    • 疏二十卷(或十卷) 圓測述
    • 綱要十三卷 道證述
    • 要集決明章四卷
    • 要集略述十卷 已上 神雄述
    • 疏二十卷 玄範述
    • 貶量二十五卷 憬興述
    • 古迹記十卷 太賢述
    • 開發章四卷(或二卷)
    • 掌中樞要四卷(或三卷或二卷) 已上 窺基述
    • 義津鈔六卷 藏用述
    • 集解三卷 惠素述
    • 義苑鈔三卷 悟真述
    • 廣述六卷 神雄述
    • 宗要一卷 元曉述
    • 別章三卷 圓測述
    • 要決二卷 [1]倫述
    • 決擇一卷 太賢述
  • 百法論
    • 決頌一卷
    • 述記二卷 已上 窺基述
    • 顯要鈔五卷
    • 科二卷 已上 義幽述
    • 疏二卷 義忠述
    • 聚拾鈔十六卷 崇璉述
    • 鈔十六卷(景猷述慧涉刪補)
    • 金臺義府十五卷
    • 科二卷大科一卷 已上 詮明述
    • 綱要略釋一卷 智因述
    • 疏一卷 圓測述
    • 總述三卷
    • 注一卷 已上 義寂述
    • 記一卷 亡名
  • 因明論
    • 疏三卷 窺基[1]
    • 纂要一卷 [2]惠沼續
    • 義斷一卷
    • 二量章一卷 已上 慧沼述
    • 記二卷 智周述
    • 演密鈔七卷 繼倫述
    • 鈔八卷 雲儼述
    • 義樞鈔十二卷(或七卷)
    • 補闕鈔一卷 已上 敬田述
    • 義雄鈔七卷(或有九卷之本與此亦有不同) 澄淨述
    • 義曦鈔六卷科二卷 惠智述
    • 古今鈔補正衡二卷 福善述
    • 集玄手鈔三卷 懷雅述
    • 演密手記三卷 義深述
    • 手鏡二卷 惠深述
    • 備闕手鏡三卷(但云上國沙門達述不見上字或云達瑜伽是)
    • 略鈔二卷 從隱述
    • 要略記二卷 惠素述
    • 逐難略釋一卷 本真述
    • 備闕略鈔二卷 悟真述
    • 洞祕研精鈔七卷 科三卷 元盛述
    • 精正鈔八卷 科三卷 義幽述
    • 疏一卷
    • 判比量論一卷 已上 元曉述
    • 疏二卷 文軌述
    • 疏一卷 靖邁述
    • 古迹記一卷 太賢述
  • 正理門論
    • 過類疏一卷 窺基述
  • 古迹卷一卷 太賢述
  • 瑜伽論
    • 略纂十六卷
    • 劫章頌一卷 已上 窺基述
    • 疏四十卷 智周述
    • 義演四十卷 清素述
    • 科十四卷中科一卷大科一卷 澄淨述
    • 心鏡記四卷 惠潭述
    • 戒地品義記三卷
    • 科一卷 大科一卷
    • 鈔三卷 已上 志隱述
    • 疏二十卷 惠景述
    • 疏二十四卷 [*]倫述
    • 疏十卷
    • 劫彼羅義章一卷 已上 神泰述
    • 疏十七卷 玄一述
    • 疏十卷 憬興述
    • 鈔十卷 本立述
    • 羽足鈔五卷 極太述
    • 古迹記四卷 太賢述
    • 文迹一卷 惠景述
  • 五蘊論古迹記一卷
  • 顯揚論古迹記二卷(或一卷) 已上 太賢述
  • 攝大乘論
    • 世親釋論疏十六卷(或八卷)(法常述或云道證述待勘)
    • 世親釋論略記四卷 元曉述
    • 世親釋論古迹記一卷 太賢述
    • 無性釋論疏四卷 智儼述
    • 無性釋論疏十四卷 神廓述
    • 無性釋論古迹記一卷 太賢述
    • 義章十卷 道基述
    • 略章四卷 法常述
    • 名教一卷 亡名
  • 雜集論
    • 疏十六卷 玄範述
    • 古迹記四卷 太賢述
  • 中邊論
    • 疏四卷 元曉述
    • 料簡一卷 玄一述
    • 古迹記一卷 太賢述
  • 唯識二十論古迹記一卷
  • 成業論古迹記一卷
  • 觀所緣論古迹記一卷 已上 太賢述
  • 掌珍論
    • 宗要一卷 元曉述
    • 古迹記一卷 太賢述
  • 法界無差別論疏一卷 法藏述
  • 中觀論
    • 疏一卷 曇影述
    • 義鏡二卷 玄濟述
    • 三十六門勢鈔一卷 傳燈述
    • 義疏十一卷 亡名
    • 私記一卷 寶門述
  • 百論
    • 義疏二卷 亡名
    • 私記二卷 亡名
  • 廣百論
    • 宗要一卷 元曉述
    • 古迹記一卷 太賢述
  • 十二門論疏一卷 法藏述
  • 三論宗要一卷(中百門是) 元曉述
  • 大智度論疏五卷(但云衍法師述不見上字應是曇衍待勘)
  • 十地經論義記十四卷 慧遠述
  • 法華論
    • 疏二卷 吉藏述
    • 注三卷 亡名
    • 集解鈔二卷 神雄述
  • 遺教經論
    • 住法記一卷
    • 科一卷 已上 元照述
  • 阿毘曇論
    • 義章十卷(或五卷)
    • 鈔一卷 已上 道基述
  • 大毘婆沙論
    • 鈔九卷 玄則述
    • 鈔十卷 極太述
    • 鈔六卷 本立述
    • 鈔十一卷 本義述
    • 別用鈔
    • 決疑一卷 已上 本立述
    • 釋名章一卷 亡名
    • 科文一卷 亡名
  • 俱舍論
    • 記二十卷 普光述
    • 疏十二卷 法寶述
    • 頌疏六卷(或十卷) 圓暉述
    • 頌疏義府鈔二十卷(或十卷)(乾廣述或云崇廣待勘)
    • 序鈔一卷(亡名或云行滿述待勘)
    • 頌疏鈔八卷 常真述
    • 頌疏科一卷 亡名
    • 章門四卷 承真述
    • 五位折玄記二卷 敬雲述
    • 法源章一卷 普光述
    • 私記二卷
    • 別用鈔二卷
    • 攬要二卷 已上 本立述
    • 鈔三卷 憬興述
    • 鈔二卷 雲因述
    • 地位章三卷(亡名或云立許述待勘)
    • 料簡一卷 智琳述
    • 四果章一卷 永龍述
    • 義策一卷 本義述
  • 順正理論
    • 述記五卷 元裕述
    • 鈔二卷 極太述
  • [1]阿毘曇心論疏一卷 智藏述
  • 異部宗輪論疏一卷 窺基述
  • 肇論一卷 僧肇述
    • 註一卷(亡名或云叡法師注待勘)
    • 夾科二卷 元康科
    • 疏三卷 元康述
    • 注三卷 光瑤注
    • 注三卷 瑤等三注
    • 注三卷 好直注
    • 中吳集解三卷
    • 中吳集解科一卷
    • 令摸鈔二卷 已上 淨源述
  • 寶藏論一卷 僧肇述
    • 注三卷 法滋注
  • 十四科一卷 道生述
    • 注一卷 亡名
  • 九識章三卷 真諦述
  • 法界次第三卷 天台述
  • 大乘義記二十八卷(或十四卷) 慧遠述
  • 法苑義林六卷(或七卷或十卷) 窺基述
    • 決擇鈔三卷 智周述
    • 集玄鈔三卷 悟真述
    • 釋名章二卷(或一卷)
    • 大乘心路章二卷
  • 廣釋本母頌三卷
  • 大乘一味章一卷 已上 太賢述
    • 記三卷 [2]見述
  • 二諦章一卷 亡名
  • 大乘取義章十卷(或五卷) 景育述
  • 十門和諍論二卷
  • 二諦章一卷 已上 元曉述
  • 諸法無諍門二卷 慧思述
  • 摩訶止觀十卷 天台述
    • 科六卷
    • 弘決十五卷(或十一卷或三十卷開合而已)
    • 搜要記十卷 已上 湛然述
    • 刪定止觀六卷 梁肅述
    • 止觀義例一卷
    • 止觀大意一卷 已上 湛然述
  • 諸宗止觀三卷
    • 科一卷 已上 道弼述
  • 小止觀一卷
  • 觀心論一卷 已上 天台說
    • 疏三卷 灌頂述
  • 禪波羅蜜十卷
  • 禪門口決一卷
  • 六妙門禪法一卷
  • 方等行法一卷
  • 覺義三昧一卷
  • 四念處四卷
  • 般若玄論一卷
  • 四教義四卷(或有十二卷本開合而已)
  • 略明開矇初學坐禪止觀要門三卷(或一卷)
  • 圓教六即一卷 已上 天台述
  • 八教大意一卷
  • 國清百錄五卷 已上 灌頂述
  • 四教儀一卷 諦觀述
    • 科一卷 仁岳述
    • 科一卷
    • 集解三卷 已上 從義述
    • 講義三卷 從陳述
    • 問答一卷 亡名
    • 地位集解一卷 亡名
  • 別理隨緣二十問一卷(融會章附) 智禮述
  • 指濫一卷 繼齊述
  • 義學雜編六卷 仁岳述
  • 經體章一卷 尚賢述
  • 圓事理[1]一卷科一卷 元淨述
  • 圓教解行集要一卷 惠才述
  • 天台法數十卷 智親編
  • 天台文類十卷 如吉編
    • 類集口義十三卷 繼忠錄
  • 原人論一卷 宗密述
    • 發微錄一卷 科一卷 淨源述
  • 明因救止遺身論一卷
  • 救止遺身後論一卷 已上 晁逈述
  • 調伏我心論一卷
  • 安身事心論一卷
  • 求道譬喻論一卷
  • 初章一卷 已上 元曉述
  • 雜記九卷 [*]倫述
  • 法門名相集一卷 李師正述
  • 入道禪門祕要一卷 智儼述
  • 入道出世要法二卷(或一卷)
  • 三階集錄四卷 已上 信行述
  • 念佛三昧寶王論三卷 飛錫述
  • 明了真佛論一卷 敬田述
    • 疏一卷 亡名
  • 直指淨土決疑集三卷 王古集
  • 往生淨土傳三卷 戒珠集
  • 隨願往生集二十卷 非濁集
  • 護法沙門法琳別傳三卷 彥琮述
  • 續開元釋教錄三卷 詮曉集(舊名詮明)
  • 法苑珠林一百卷 道世集
  • 一切經音義一百卷 惠琳述
  • 續一切經音義十卷 希麟述
  • 大宋高僧傳三十卷
  • 僧史略三卷 已上 贊寧撰
  • 北山錄十卷 神清述
  • 輔教篇三卷 契嵩述
  • 釋氏會要四十卷 仁贊述
  • 右繞行道正儀章一卷 允堪述
  • 浮圖右繞書四卷 陳舜喻述
  • 復右旋行道儀一卷 仁岳述
  • 右繞行道破邪現正儀一卷 靈鑑述

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卷第三

安元二年丙申六月四日以仁和寺華嚴院法[2]景雅御本書[3]寫了    明 空

寬永二十有一年七月日以栂尾法鼓臺之寫于禪堂院陳簡蠹編多失文畫或推而補苴焉或疑而闕如焉且又此錄本未為盡本朝見行之章疏遺餘者惟多冀俟明眼博覽之考訂廣行于世是余護法之微志也

安樂壽院沙門運敞

元祿六年歲次癸酉鶉月陽精洛下書林  井上忠兵衛 壽梓[4]

遁【大】*,道【甲】*
述【大】,述惠沼續【甲】
惠沼續【大】,〔-〕【甲】
藏【大】,雜【甲】
科【大】,利【甲】
該【大】,說【甲】
景雅【大】,〔-〕【甲】
寫了【大】,之【甲】
此次行甲本有以他本校合了六字並花押(CBETA 按:大正藏校勘欄有「04 此次行甲本有以他本校合了六字並花押」之校勘條目,但此頁內文中缺相對應之校勘符號[04],故將此校勘條目置於本頁內文最後。)

顯示版權資訊
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