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 CBETA Online
入唐新求聖教目錄
No. 2167

[1]入唐新求聖教目錄

長安五臺山及揚州等處所求經論念誦法及章疏傳記等都計五百八十四部八百二卷胎藏金剛界兩部大曼陀羅及諸尊壇舍利并高僧真影等都計五[2]

在長安城所求經論章疏傳等四百二十三五百五十九卷胎藏金剛兩部大曼荼羅及諸尊曼荼羅壇像并道具等二十一種

在五臺山所求天台教迹及諸章疏傳等十四部三十七卷并臺山土石等[3](三種)

在揚州所求經論章疏傳等一百二十八部一百九十八卷胎藏金剛兩部大曼荼羅及諸尊壇樣高僧真影及舍利等二十[4]

  • 聖迦抳忿怒金剛童子菩薩成就儀軌經三卷(大興善寺三藏譯)
  • 金剛頂經瑜伽文殊師利菩薩法一品一卷([5]中間更題云金剛頂文殊菩薩儀軌供養法 不空三藏譯)
  • 大威怒烏芻澀摩儀軌一卷(不空譯)
  • 佛為優填王說王法政論經一卷(不空)
  • 速疾立驗魔醯首羅天說迦樓羅阿尾奢法一(不空)
  • 觀自在菩薩如意輪瑜伽一卷(不空)
  • 金輪王佛頂要略念誦法一卷([6]通諸佛頂 不空)
  • 金剛壽命陀羅尼念誦法一卷(不空)
  • 聖觀自在菩薩心真言瑜伽觀行儀軌一卷()
  • 金剛頂經多羅菩薩念誦法一卷(不空)
  • 甘露軍荼利菩薩供養念誦成就儀軌一卷()
  • 文殊師利菩薩根本大教王金翅鳥王品一卷(不空)
  • 不空羂索毘盧遮那佛大灌頂光明真言一卷(不空)
  • 金剛頂超勝三界經說文殊五字真言勝相一(不空)
  • 五字陀羅尼頌一卷(不空)
  • 大日經略攝念誦隨行法一卷(不空)
  • 木槵經一卷
  •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略示七支念誦隨行法一卷(不空)
  • 金剛頂降三世大儀軌法王教中觀自在菩薩心真言一切如來蓮華大曼荼羅品一卷(不空)
  • 大聖曼殊室利童子菩薩一字真言有二種亦名五[1]瑜伽法一卷(不空)
  • 金剛頂經觀自在王如來修行法一卷(不空)
  • 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一卷([2]亦名瑜伽總持教門說菩提心觀行修持義 不空)
  • 金剛頂瑜伽他化自在天理趣會普賢修行念誦儀軌一卷(不空)
  • 金剛頂瑜伽降三世成就極深密門一卷(不空與遍智譯)
  • 仁王般若陀羅尼釋一卷(不空)
  • 佛說大輪金剛總持陀羅尼印法一卷[3](不空)
  • 佛說一髻尊陀羅尼經一卷(不空)
  • 阿閦如來念誦供養法一卷(不空)
  • 金剛頂勝初瑜伽普賢菩薩念誦法經一卷()
  • 金剛頂瑜伽護摩儀軌一卷([4])
  • 陀羅尼門[5]諸部要目一卷(不空)
  • 大聖文殊師利菩薩讚佛法身禮一卷(不空)
  • 仁王般若念誦法經一卷(不空)
  • 成就妙法蓮華經瑜伽觀智儀軌一卷(不空)
  • 金剛頂勝初瑜伽經中略出大樂金剛薩埵念誦儀軌一卷(不空)
  • 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一卷(不空)
  • 金剛界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一卷(大廣智三藏說)
  • 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一卷(不空)
  •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6]一卷(不空)
  •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頓證毘盧遮那法身字輪瑜伽儀軌一卷(不空)
  • 觀自在菩薩如意輪念誦法儀軌一卷(不空)
  • 佛頂尊勝陀羅尼念誦儀軌[7]一卷(不空)
  • 如意輪菩薩真言注[8]一卷(不空)
  • 佛頂尊勝陀羅尼注義一卷(不空)
  • 聖閻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驗念誦法一卷(不空)
  • 金剛王菩薩祕密念誦儀軌一卷(不空)
  • 無量壽如來修觀行供養儀軌一卷(不空)
  • 普賢金剛薩埵瑜伽念誦儀軌一卷(不空)
  • 佛說摩利支天經一卷(不空)
  • 金剛頂經一字頂輪王瑜伽一切時處念誦成佛儀軌一卷(不空)
  • [9]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陀羅尼念誦儀軌一卷(不空)
  • [10]新譯仁王般若經陀羅尼念誦儀軌序一卷(不空)
  • 瑜伽蓮華部念誦法經一卷(不空)
  • 瑜伽醫迦訖沙羅烏瑟尼沙斫訖羅真言安怛陀那儀則一卷(不空)
  • 一字頂輪王瑜伽經一卷(不空)
  • 一字頂輪王念誦儀軌一卷(不空)
  • [11]大虛空藏菩薩念誦法一卷(不空)
  • [12]略述金剛頂瑜伽分別聖位修證法門[13](不空)
  • [14]受菩提心戒儀一卷(不空)
  • 般若波羅蜜多理趣[15]大安樂不空三昧[16]真實金剛菩薩等一十七聖大曼荼羅義述一(阿目[17]金剛述)
  • 金剛頂經金剛界大道場毘盧舍那如來自受用身內證智眷屬法身異名佛最上乘祕密三摩地禮懺文一卷(不空)
  • 文殊問經字母品第十四一卷[*](不空)
  • 瑜伽金剛頂經釋字母品一卷(不空)
  • 金剛頂瑜伽金剛薩埵五祕密修行念誦儀軌一卷(不空)
  • 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儀軌經三卷(不空)
  • 菩提場莊嚴陀羅尼經一卷(不空)
  • 一切如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一卷(不空)
  • 八大菩薩曼荼羅經一卷(不空)
  • 金剛頂瑜伽十八會指歸一卷(不空)
  • 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一卷(不空)
  • [18]佛說一切如來金剛壽命陀羅尼經一卷(金剛智譯)
  • 大乘緣生論一卷(不空)
  • 大樂金剛薩埵修行成就儀軌一卷(不空)
  • 大藥刃女歡喜母并愛子成就法一卷([1]亦名訶哩底母法 不空)
  • 七俱智佛母所說准提陀羅尼經一卷(不空)
  • 觀自在大悲成就瑜伽蓮華部念誦法門一卷(不空)
  • 佛說大孔雀明王畫像壇儀軌一卷(不空)
  • 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佛剎功德莊嚴經三卷()
  • 大方廣如來藏經一卷(不空)
  • 末利支提婆華鬘經一卷(不空)
  • 佛說十力經一卷(勿提[2])
  • 佛說迴向輪經一卷(尸羅達摩譯)
  • 華嚴長者問佛那羅延力經一卷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
  • 出生無邊門陀羅尼經一卷(不空)
  • 葉衣觀自在菩薩經一卷(不空)
  • 大佛頂廣聚陀羅尼經[3]
  • 不動使者陀羅尼祕密法一卷(金剛菩[4])
  • 修習般若波羅蜜菩薩觀[5]念誦儀軌一卷(不空)
  • 金剛手光明灌頂經最勝立印聖無動尊大威怒王念誦儀軌法品一卷(不空[6]遍智同譯)
  • 金剛頂經瑜伽修習毘盧舍那三摩地法一卷(金剛智譯)
  • 佛說十地經九卷(尸羅達摩譯)
  • 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三卷(不空)
  • 佛頂尊勝陀羅尼呪一卷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7]陀羅尼神妙章句一卷
  • 金剛恐怖集會方廣儀軌觀自在菩薩三世最勝心明王經一卷(不空)
  • 大方廣曼殊室利經觀自在菩薩授記品第三十四一卷(不空)
  • 金剛頂瑜伽念珠經一卷(不空)
  • 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摩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品一卷(不空)
  • 金剛頂經瑜伽文殊師利菩薩法一品一卷([8]亦名五字呪法青龍題云金剛經瑜伽文殊師利菩薩真言經雖題目別意義同也 不空)
  • 普賢菩薩行願讚一卷(不空)
  • 百千頌大集經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讚一卷()
  • 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無垢大乘經一卷
  • 阿唎多羅陀羅尼阿嚕[9]品第十四一卷(不空)
  • 一字奇特佛頂經三卷(不空)
  • 底哩三昧耶不動尊威怒王使者念誦法一卷(不空)
  • 能淨一切眼疾病陀羅尼經一卷(不空)
  • 除一切疾病陀羅尼經一卷(不空)
  • 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一卷
  •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一卷(不空)
  • 訶利帝母真言法一卷(不空)
  • 觀自在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一卷(不空)
  • 毘沙門天王經一品一卷(不空)
  • 雨寶陀羅尼經一卷(不空)
  • 禳麌梨童女經一卷(不空)
  • 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五卷(不空)
  • 金剛恐怖集會方廣儀軌觀自在菩薩三世最勝心明王經大威力烏樞瑟摩明王經二卷(北天竺三藏阿質達霰譯)
  • 穢跡金剛說神通大滿陀羅尼法術靈要門一(沙門阿質達霰譯)
  • 穢跡金剛法禁百變法經(沙門阿質達霰譯)
  • 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摩竭提國三藏法月譯)
  • 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根本真言釋一卷
  • 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呪一卷(金剛智新譯)
  • 慈氏菩薩所說大乘經生稻𦼮喻經一卷(不空)
  • 北方毘沙門天王真言法一卷[10](不空)
  • 佛說阿吒婆拘[11]大元率將無邊神力隨[12]羅尼經一卷
  • 金剛頂蓮花部心念誦儀軌梵本真言二卷
  •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經三卷(不空)
  • 大雲輪請雨經二卷(不空 下卷[13]未有祈雨者是也)
  •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三卷(不空)(上三部九卷同[14]十八上三經寫得大興善寺翻經院本)
  • 觀自在菩薩心真言瑜伽觀行儀軌一卷(不空)
  • 施諸餓鬼飲食及水法并手印不空三藏口決一卷
  • 文殊師利瑜伽五字念誦經修行教一卷
  • 轉法輪菩薩摧魔怨敵法一卷
  • 大聖妙吉祥菩薩祕密八字陀羅尼修行曼荼羅次第儀軌法一卷(淨智金剛譯)
  • 如意輪王摩尼跋[15]別行法印一卷
  • 金剛吉祥大成就品一卷
  • 遍照佛頂等真言一卷(不空)
  • 千轉陀羅尼觀世音菩薩呪一卷([*]不空 智通法師譯)
  • 聖閻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驗念誦法一卷([1]興善寺三藏譯)
  • 大梵天王經觀世音菩薩擇地法品一卷
  • 無動使者法中略出印契法次第一卷
  • 金剛兒法一卷
  • 大毘盧遮那略要速疾門五支念誦法一卷
  • 觀自在菩薩如意輪陀羅尼一卷(不空)
  • 奇特最勝金輪佛頂念誦儀軌法要一卷
  • 摩利支天經一卷
  • 大隨求八印法一卷[2](惟謹)
  • 金剛頂瑜伽要決一卷
  • 拔濟苦難陀羅尼經一卷
  • 觀自在菩薩心真言一印念誦法一卷(不空)
  • 聖觀自在菩薩根本心真言觀布字輪觀門一
  • 大聖天歡喜雙身毘那耶迦法一卷(不空)
  • 大自在天法則儀軌一卷
  • 金剛頂經觀自在菩薩瑜伽修習三摩地法一(清信士馬[3])
  • 最上乘受菩提心戒及心地祕決一卷(無畏流出一行記)
  • 最上乘教授戒懺悔文一卷(不空)
  • 略敘金剛界大教王經師資相承傳法次第記一卷(沙門海雲記)
  • 略敘傳大毘盧舍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教相承傳法次第記一卷(沙門海雲集記)
  • 金剛頂瑜伽要略念誦儀軌法一卷
  • 觀自在菩薩心真言念誦法一卷(不空)
  • 諸佛境界攝真實經三卷(三藏般若譯)
  • 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二卷(第六第七)
  • 玉呬怛[4]羅經三卷
  • 毘那耶律藏經一卷
  • 大菩提心隨求陀羅尼一切佛心真言法一卷(阿地瞿多譯)
  • 佛說無量壽佛化身大忿迅俱摩羅金剛念誦瑜伽儀軌法一卷(金剛智譯)
  • 大輪金剛修行悉地成就及供養法一卷
  • 電光熾盛可畏形羅剎斯金剛最勝明經[5]
  • 降三世大會中觀自在菩薩說自心陀羅尼一(金剛智三藏譯)
  • 金剛童子持念經一卷
  • 毘盧[6]那五字真言修習儀軌一卷(不空)
  • 大毘盧[*]那胎藏經略解真言要儀一卷
  • 佛說普遍焰鬘清淨熾盛思惟寶印心無能勝總持隨求大明陀羅尼[7]自在陀羅尼功能一
  • 金剛忿怒速疾成就真言一本
  • 梵字佛頂尊勝陀羅尼一本
  • 梵字菩[8]莊嚴陀羅尼一本
  • 梵字心真言一本
  • 梵字心中心真言一本
  • 梵字馬頭觀自在菩薩心真言一本
  • 梵字軍荼利金剛[9]根本真言一本
  • 梵字烏樞澀摩心真言一本
  • [10]
  • 梵字軍荼利心真言一本
  • 梵字烏樞澀摩心中心真言一本
  • 梵字白傘蓋佛頂真言一本
  • 梵字馬頭觀世音心真言一本
  • 梵字三界無能勝真言一本
  • 梵字佛眼真言一本
  • 梵字七俱胝佛母真言一本
  • 梵字青頸觀音小心真言一本
  • 梵字文殊師利菩薩真言一本
  • 梵字文殊師利菩薩八字真言一本
  • 降三世五字真言一本
  • 一切如來白傘蓋大佛頂陀羅尼一本
  • 梵字羯磨部一百八名讚一本
  • 梵字五方歌讚一本
  • 梵字降魔讚一本
  • 梵字三身讚一本
  • 梵字吉慶伽陀九首一本
  • 一切如來心真言一本
  • 一切如來心印真言一本
  • 一切如來金剛被甲真言一本
  • 一切如來灌頂真言一本
  • 一切如來結界真言一本
  • 一切如來心中心真言一本
  • 一切如來隨心真言一本
  • 梵字法身緣生偈一本
  • 梵字金剛頂瑜伽經真言一本
  • 梵字賢劫十六菩薩真言一本
  • 梵字二十天真言一本
  • 梵字十波羅蜜真言一本
  • 梵字四無量真言一本
  • 梵字金剛王中九尊真言一本
  • 梵字觀自在聞持真言一本
  • 梵字觀自在聞持甘露真言一本
  • 焰口陀羅尼一本
  • 二十天名并真言一本
  • 梵字大毘盧[*]那經真言一本
  • 梵字懺悔滅一切罪真言一本
  • 梵字菩[*]莊嚴心真言一本
  • 梵字寶樓閣心真言一本
  • 梵字文殊一字三字等并忿怒真言一本
  • 梵字孔雀王真言一本
  • 梵字觀自在心真言一本
  • 梵字如來[1]真言一本
  • 梵字金剛延命真言一本
  • 梵字金剛壽命真言一本
  • 梵字金剛王真言一本
  • 梵字大忍真言一本
  • 梵字歡喜母真言一本
  • 梵字遏吒薄俱真言一本
  • 梵字龍猛集六妙真言一本
  • 梵字辨才真言一本
  • 梵字大悲心真言一本
  • 梵字五佛頂真言一本
  • 梵字大三昧耶真言一本
  • 梵字葉衣心真言一本
  • 梵字摩利支心真言一本
  • 梵字吉祥心真言一本
  • 梵字三部心真言一本
  • 梵字八大[2]菩薩真言一本
  • 梵字不動尊心真言一本
  • 梵字七俱[3]真言一本
  • 梵字多羅真言一本
  • 梵字馬頭明王真言一本
  • 梵字金剛童子真言一本
  • 梵字童[4]心真言一本
  • 梵字滅惡趣真言一本
  • 梵字請天龍真言一本
  • 梵字送天龍真言一本
  • 梵字電光真言一本
  • 梵字電光心真言一本
  • 梵字虛空藏真言一本
  • [5]一切眾生陀羅尼一本
  • [6]殊釰真言一本
  • 甘露陀羅尼一本
  • 須彌盧王真言一本
  • 蓮華部瑜伽念誦法梵本真言一本
  • 梵字持世陀羅尼一本
  • 梵字心真言并小心真言一本
  • 梵字摩利支心并根本真言一本
  • 梵字文殊師利根本真言一本
  • 梵字六足[7]心真言一本
  • 梵字尊勝真言一本
  • 梵字不空羂索真言一本
  • 梵字如意輪真言一本
  • 梵字袈裟加持供養真言一本
  • 梵字佛慈護真言一本
  • 梵字廣大寶樓閣金剛[8]真言一本
  • 梵字文殊讚一本
  • 一切如來菩提心戒真言一本
  • 梵字不動尊鎮宅真言一本
  • 浴像燒香偈讚一本
  • 最上乘教受戒懺悔文一本
  • 菩提心戒一本
  • 用心次第一卷
  • 青龍寺新譯經等入藏目錄一卷
  • 十六大菩薩一百八名讚一卷
  • 七佛讚嘆一本
  • 大方廣佛花嚴經普賢菩薩行願讚一卷
  • 降三世金剛一百八名讚一本
  • 釋迦牟尼佛成道在菩提樹降魔讚二卷(兩本)
  • 三世金剛一百八名讚一本
  • 十六讚嘆一本
  • 天龍八部讚一本
  • 五讚嘆二卷(兩本)
  • 如來千輻輪相讚一本
  • 毘盧[*]那心略讚一本
  • 大吉慶讚二卷(兩本)
  • 佛頂尊勝真言根本讚一本
  • 大尊讚一本
  • 梵字無垢淨光陀羅尼一本
  • 梵字相輪橖中陀羅尼一本
  • 梵字修造佛塔陀羅尼一本
  • 梵字置相輪橖中及塔四周以呪王法置於塔內真言一本
  • 梵字相輪真言一本
  • 佛部曼陀[9]讚嘆一本
  • 觀自在法身讚嘆一本
  • 普集天龍八部讚一本
  • 蘇悉地并蘇摩呼經梵本一[1](兩部二卷)
  • 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八卷(不空[2]三藏譯)
  • 大慈大悲救[3]觀世音自在菩薩廣大圓滿無礙自在青頸大悲心真言一卷(不空)
  • 大毘盧[*]那成佛神變加持經蓮華胎藏悲生曼荼羅真言集一卷[*](不空)
  • 普遍光明大隨求陀羅尼經二[4]
  • 阿密哩多軍荼利法一卷
  • 大聖甘露軍荼利念誦儀軌一卷
  • 大聖歡喜雙身法一卷
  • 佛頂尊勝陀羅尼別法一卷(龜茲國僧着那譯)
  • 烏芻沙摩最勝明王經一卷
  • 一字頂輪佛頂要法別行一卷
  • 鬼神大將元帥阿吒薄拘上佛陀羅尼出普集經一卷
  • 摩醯首羅天王法一卷
  • 蘇悉地羯羅供養真言集一卷
  • 梵字普賢行願讚一卷
  • 悉曇章一卷
  • 大般涅槃經如來性品十四音義二[5](竝是同本然一卷着朱脈為別也 羅什譯出)
  • 十四音辨一卷(沙門智玄述)
  • 阿字觀門一卷(沙門惟謹述)
  • 阿闍梨要義一卷
  • 略釋毘盧[*]那經中義一卷
  • 大毘盧[*]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七卷([A1][*]三藏譯)
  • 大毘盧[*]那經疏十四卷(一行阿闍梨[6])
  • 大毘盧[*]那經略識二卷([7])
  • 梵網經盧舍那佛說指示門心[8]品卷上一(摩騰竺法蘭譯)
  • 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一(略本)
  • 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一卷(極略)
  • 曹溪山第六祖惠能大師說見性頓教直了成佛決定無疑法寶記檀經一卷([9]沙門入法[10])
  • 仁王般若經疏三卷(天台)
  • 維摩經疏十卷(豫州[A2]史揚敬之[11])
  • 翻梵語[12]
  • 法華經圓鏡七卷(缺第四六七卷)
  • 華嚴經疏二十卷(澄觀法師作)
  • 法花圓鏡樞決一卷(天長寺釋延秀集)
  •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二卷(沙門道[13])
  • 金剛辨宗二卷(沙門道液述)
  • 金剛辨宗科文一卷
  • 阿彌陀經疏一卷(沙門懷感述)
  • 大佛頂疏隨文補闕鈔一卷
  • 仁王般若經科文一卷
  • 大佛頂隨疏科文一卷
  • 父母恩重經疏一卷(西明寺沙門體清述)
  • 安樂集一卷(沙門道綽撰)
  • 五方便心地[14]門抄一卷
  • 大方廣佛花嚴經普賢行願品疏一卷(沙門澄觀述)
  • 中觀論三十六門勢一卷(沙門元康撰)
  • 救謗方等經顯正一乘論一卷(沙門[15]弘沇)
  • 淨土法事讚二卷(善導和尚[*])
  • 百法論顯幽抄十卷(沙門[16]方述)
  • 大乘百法明門論疏一卷(沙門義忠撰)
  • 百法疏抄二卷(上下 章敬寺沙門擇隣)
  • 大乘百法論義選抄四卷([17]中金剛述)
  • 大乘百法玄樞決一卷
  • 十二有支義一卷
  • 因明入正理論疏三卷(沙門基撰)
  • 因明入正理論疏一卷(沙門清邁撰)
  • 因明義斷一卷(沙門惠沼撰)
  • 十四過類記一卷
  • 因明義纂要一卷(沙門惠沼述)
  • 因明論科文一卷
  • [18]因明論義疏三卷(沙門[19])
  • 因明義[20]上下二卷(缺中卷沙門[21]𮘆)
  • 因明正理門論述記一卷(下卷沙門勝莊述)
  • 因明義範一卷(沙門空相)
  • 大乘百法義門抄二卷(沙門金[22])
  • 因明義心一卷
  • 因明入正理論義衡二卷(上下沙門清素撰)
  • 略敘大小乘斷惑入道次位一卷(兼略明三界義)
  • 小乘入道位一卷(依俱舍頌)
  • 大小乘入道位次一卷
  • 十二門論疏翼贊抄序一卷
  • 宗四分比丘隨門要行儀一卷
  • 大般若波羅蜜經開題一卷
  • 法華二十八品序一卷
  • 蛇勢論一卷
  • 念佛讚一卷(章敬寺沙門弘素述)
  • [1]心觀一卷(菩提達磨撰)
  • 華嚴經法界觀門一卷(京南山沙門[2]順撰)
  • 大方廣佛華嚴經金師子章一卷
  • 法性一心圖一卷
  • 新譯經論入藏[3]錄中書門下牒一卷
  • 南陽和尚問答雜[4]義一卷([A3]澄集)
  • 西國付法藏傳一卷
  • 行立禪師述佛性偈一卷
  • 大唐故弘景禪師石記一卷([5])
  • 紫閣山大[6]碑一卷(沙門飛錫撰)
  • 沙門無著入聖般若寺記一卷
  • 五臺山金剛窟收五功德記一卷
  • 大報無遷論一卷(講論沙門知玄述)
  • 皇帝降誕日內道場論衡一卷
  • 傅大士還源詩
  • 徵心行路難一卷
  • 讚西方淨土一卷
  • 長安資聖寺粥利記一卷([7]道場談論沙門知玄撰)
  • 長安資聖寺翻譯講論大德[8]惠法師記并碑一卷
  • 供奉大德義通法師銘一卷
  • 長安資聖寺寶應觀音院壁上南岳天台等真影讚一卷
  • [9]天台等真影讚一卷
  • 九哢十紐圖一張[10](此圖現傳于世真超所持又明了坊信範注抄一卷有之寫得了)
  • 國忌表歎文一卷
  • [11]安集一卷
  • 百司舉要一卷
  • 兩京新記三[12]
  • [13]五百字千字文一[14]
  • 皇帝拜南郊儀注一卷
  • 丹鳳樓賦一卷
  • 曹溪禪師證道歌一卷(真覺述)
  • 甘泉和尚語本并大𮘆和尚[15]心要旨一卷
  • 心鏡弄珠[16]耀篇并禪性般若吟一卷
  • 長安左衛大薦福寺讚佛[17]偈一卷([18]供奉三教講論大德知玄述)
  • 會昌皇帝降誕日內道場論衡一卷
  • 利涉法師與[19]𭑲珽論一卷
  • 詩賦格一卷
  • 碎金[20]
  • 京兆府百姓素[21]索徵上表論釋教利害一卷
  • 建帝幢論一卷(東山泰法師作)
  • [22]越唱和詩一卷
  • 王建集一卷
  • 進土章[23]集一卷
  • [24]郡集一卷
  • 莊翱集一卷
  • 李張集一卷
  • 杜員外集二卷
  • [25]山集[26]一卷
  • 雜詩一卷
  • 白家詩集六卷
  • 大悲胎藏法曼荼羅一鋪(三輻苗)
  • 大悲胎藏三昧耶略曼荼羅一鋪(一輻苗)
  • 金剛界九界曼荼羅一鋪(五輻苗)
  • 金剛界大曼荼羅一鋪(五輻苗)
  • 普賢延命像一鋪(三輻苗)
  • 釋迦牟尼佛菩提樹像一鋪(一輻綵色)
  • 佛頂尊勝壇像一鋪(二輻苗)
  • 水自在天像一鋪(一輻苗)
  • 大悲胎藏手契一卷
  • 金剛部諸尊圖像儀軌一卷
  • 熾盛壇樣一卷
  • 八大明王像一卷([27])
  • 佛跡并記一卷
  • 佛眼塔樣并記一卷
  • 金剛智三藏真影一紙()
  • 大廣智不空三藏真影一紙()
  • 無畏三藏真影一紙()
  • 青龍寺義真和尚真影一鋪(一輻綵色)
  • 壇龕涅槃淨土(一合)
  • 壇龕西方淨土(一合)
  • 壇龕僧伽誌公邁迴三聖像(一合)
  • 鍮鉐印佛一面(一百佛)
  • 白銅印泥塔(一合)
  • 金銅五鈷金剛鈴(一口)
  • 金銅五鈷金剛杵(一口)
  • 金銅獨鈷金剛杵(一口)
  • 金銅三鈷金剛鈴(一口)
  • 金銅五鈷小金剛杵(一口裏盛佛舍利)

    右件法門佛像道具等於長安城興善及諸寺求得者謹具錄如[28]

  • 文殊所說寶藏陀羅尼經一卷
  • [1]三昧法門二卷(南岳大師撰)
  • 三觀義二卷(天台大師撰)
  • 小止觀一卷(下卷 天台大師撰)
  • [2]等懺悔法一卷(天台)
  • 淨名經疏科目一卷
  • 涅槃經玄義文句一卷
  • 六妙門文句一卷[3](釋上宮疏)
  • 法花助記輔略抄二卷
  • 勝鬘經疏義[4]抄一卷([5]法雲寺明空述釋上宮疏)
  • 大乘顯正破疑決一卷(釋道瞻述)
  • 天台大師手書一紙
  • 臺山記一卷(南岳大師撰)
  • 四十二字門二卷(臺山[6][7]南岳大師撰)
  • 隨自意三昧一卷(臺山[*][8])
  • 圓教六即義一[9]
  • 皇帝降誕日於麟德殿[10]大方廣佛華嚴經玄義一卷
  • 請賢聖儀文并諸雜讚一卷
  • 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讚一卷(南岳沙門法照述)
  • 大唐代州五臺山大華嚴寺般若院比丘[11]素所習天台智者大師教迹等目錄一卷
  • 天台智者大師遺旨并與晉王書一卷
  • 荊溪和[12][13]佛隴無常遺旨一卷
  • 諫三禪和乘車子歌一卷([14]化寺超律和尚作)
  • 思大師歌餞智者臺山并智者酬思大師歌一
  • 思大禪師酬鵲山覺禪師[15]訢老詩一卷
  • 南岳思大和尚德行歌一卷
  • 達摩和尚五更轉一卷(玄弉三藏)
  • [16]玄奘三藏法寶義論一卷(北齊稠禪師)
  • 羅什法師十四利無行一卷
  • [17]大師弘教誌一卷
  • 五臺山大聖竹林寺釋法照得見臺山境界記一卷
  • 沙門道超[18]處臺山得生彌勒內[19]記一卷
  • 五臺山大曆靈境寺碑文一卷
  • 五臺山土石二十丸([20]石各十丸)

    右件教迹等於大唐代州五臺山大華嚴寺經夏寫得謹具錄如前[*]石等者是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住處之物圓仁等因巡禮五頂取得緣是聖地之物列之於經教之後願令見聞隨喜者同結緣皆為大聖文殊師利眷屬也

  • 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無垢大乘經一
  • 一切佛心中心經一卷
  • 寶星經略述二十八宿佉盧瑟吒仙人經一卷
  • 陀羅尼集要經一卷
  • 蘇摩呼童子[21][22]
  • 新譯般若心經一卷(般若三藏譯)
  • 佛說[23]利多軍荼利護國大自在拔折羅摩訶布陀羅金剛大神力陀羅尼一卷([24]多三藏日照三藏翻譯)
  • 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25]
  • 觀自在菩薩如意輪念誦儀軌一[26]
  • 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一卷
  • 普賢菩薩金剛薩埵瑜伽念誦儀軌一卷(大興善寺沙門不空譯)
  • 金剛頂瑜伽金剛薩埵五祕密修行念誦儀軌一卷
  • 金剛頂勝初瑜伽經中略出大樂金剛薩埵念誦儀軌一卷(不空)
  • 觀自在如意輪菩薩瑜伽法要一卷(金剛智譯)
  • [27]如意輪菩薩真言注義一卷
  • [28]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念誦法一卷
  • 葉衣觀自在菩薩法一卷
  •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品灌頂部錄出中印契別行法門一卷
  • 阿閦如來念誦供養法一卷(不空金剛譯)
  • 修真言三昧四時禮懺[29]儀要一卷
  • 金剛頂經瑜伽十八會指歸一卷
  • 佛頂尊勝陀羅尼注義一卷
  • 最上乘教授戒懺悔文一卷
  • 太元阿吒薄句無邊甘露降伏一切鬼神真言一卷
  • [30]施燋面一切餓鬼念誦陀羅尼法一卷
  • 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一卷
  • 唐梵對譯金剛般若經二卷
  • 唐梵對譯阿彌陀經一卷
  • 唐梵對譯般若心經一卷
  • 唐梵兩字最勝無垢清淨光明大陀羅尼一卷
  • 唐梵兩字不空羂索真言一本
  • 唐梵兩字青頸大悲真言一本
  • 唐梵兩字一切佛心真言一本
  • 唐梵兩字一切佛心中心真言一本
  • 唐梵兩字灌頂心真言一本
  • 唐梵兩字灌頂心中心真言一本
  • 唐梵兩字結界真言一本
  • 唐梵兩字祕密[1]真言一本
  • 唐梵兩字祕密心中心真言一本
  • 唐梵對譯普賢行[2]讚一本
  • 唐梵兩字大佛頂根本[3]一卷
  • 唐梵兩字大佛頂結[4]一本
  • [5]唐梵兩字大隨求結護一本
  • 唐梵兩字天龍八部讚一本
  • 唐梵兩字百字讚一本
  • 唐梵兩字送本尊歸本土讚一本
  • 唐梵兩字觀自在菩薩讚一[6]
  • 唐梵兩字彌勒菩薩讚一本
  • 唐梵兩字虛空藏菩薩讚一本
  • 唐梵兩字金剛藏菩薩讚一本
  • 唐梵兩字文殊師利菩薩讚一本
  • 唐梵兩字普賢菩薩讚一本
  • 唐梵兩字除蓋障菩薩讚一本
  • 唐梵兩字地藏菩薩讚一本
  • 唐梵兩字滿願讚一本
  • 唐梵兩字毘盧[*]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吉慶伽陀讚一本
  • 唐梵兩字釋迦如來涅槃後彌勒菩薩悲願讚一卷
  • 唐梵對譯金剛般若經論頌一卷
  • 唐梵對譯法華[7]二十八品題目兼諸羅漢名一卷
  • 淨名經記五卷([A4]量義寺文襲述)
  • 淨名經集解關中疏四卷([8]聖寺道液集)
  • 淨名經關中疏釋微二卷(中修山沙門契[9])
  • 法華經銷文略疏三卷(天長寺釋延秀集解)
  • 肇論略疏一卷(東山[10])
  • 肇論抄三卷(牛頭山幽西寺[11]澄撰)
  • 肇論文句圖一卷([12])
  • 肇論略出要義兼注附焉并[13]一卷(沙門零興撰)
  • 因明糅抄三卷(章敬寺擇隣述)
  • 因明義斷一卷(大雲寺苾蒭沼述)
  • 因明入正理義纂要一卷(大神龍寺沼集)
  • 劫章頌一卷
  • 劫章頌疏一卷(岑山沙門遍知集)
  • 劫章頌記一卷(沙門道詮述)
  • 劫章科文一卷
  • 智者大師修三昧常行法一卷
  • 五方便念佛門一卷(智者大師[14])
  • 觀心[15]口決記一卷(智顗大師述)
  • 四十二字門義一卷(南岳思大師述)
  • 釋門自鏡錄五卷(僧惠[16])
  • 觀心十二部經義一卷(天台頂述)
  • 形神不滅論一卷(雲溪沙門海雲撰)
  • 法華三昧修[17]決一卷
  • 天台智者大師所著經論章疏科目一卷
  • 鳩摩羅什法師隨順修多羅四悉檀義不墮[18]門一卷
  • 大般若經[19]兼二十九位法門一卷
  • 量處重輕義一卷([20]宣絹)
  • 羯磨文(西大原寺懷素撰)
  • 略羯磨一[21]
  • 說罪要行法一卷[22](義淨三藏撰)
  • 諸天地獄壽量分限一卷
  • 受菩[23]戒文一卷
  • 最上乘佛性歌一卷(沙門真覺述)
  • 大乘楞伽正宗決一卷
  • [24]廬山[25]愛寺慧珍禪師念佛三昧指歸一
  • 梵語雜名一卷
  • [26]戒并大小乘戒決一卷
  • 南岳思禪師法門傳二卷(衛尉承[27]柆朏)
  • 天台大師答陳宣帝書一卷
  • 天台略錄一卷
  • 智者[28]松讚(頂禪師撰)
  • 天台智者大師[29]十二所道場記一卷(灌頂述)
  • 法花靈驗傳二卷
  • 感通傳一卷(道宣)
  • [30]涼山略傳一卷
  • 大唐韶州雙峯山曹溪寶林傳一卷(會稽沙門靈[31])
  • 上都清禪寺至演禪師鐘傳一卷([32]理牛肅與僧至演同敘)
  • 南荊州沙門無行在天竺國致於唐國書一卷
  • 內供[33][34]法師[35]齋格并文一卷
  • [36]舊齋文五卷(上都雲[37]寺詠字太)
  • 觀法師奉答皇太子所問諸經與義并[38]
  • [*]道俗德文三卷
  • 揚州東大雲寺演和上碑并序一卷(李邕)
  • 唐故大廣禪師大[39]楞伽峯塔碑銘并序一([1])
  • 唐揚州龍興寺翻經院故慎律和上碑銘并序一卷(李花撰)
  • 唐故大律師釋道圓山龕碑并序一卷(李邕)
  • 大唐大慈恩寺翻經大德基法師墓誌銘并序一卷
  • 大慈恩寺大法師基公塔銘并序一卷
  • 唐故終南山靈感寺大律師道宣行記一卷
  • 大唐西明寺故大德道宣律師讚一卷
  • 天台大師答陳宣帝書一卷
  • 大唐新修[2]公卿士庶內族吉凶書儀三十(鄭餘慶重修[3])
  • 開元詩格一卷
  • 祗對義一卷
  • 判一百[*]一卷(駱賓王撰)
  • [4]膺詩集一卷
  • 杭越寄和詩集一卷
  • 詩集五卷
  • 法華經二十八品七言詩一卷
  • 大毘盧[*]那大悲胎藏大曼荼羅一鋪(五輻苗)
  • 金剛界大曼荼羅一鋪(七輻綵色)
  • 供養賢聖等七種壇樣一卷
  • 金剛界三十七尊種子曼荼羅樣一[5]
  • 金剛界八十一尊種子曼荼羅樣一張
  • 法華曼荼羅樣一張
  • 胎藏曼荼羅手印樣一卷
  • 南岳思大和尚示先生骨影一鋪(三輻綵色)
  • 天台大師感得聖[6]影一鋪(三輻綵色)
  • 阿蘭若比丘見空中普賢影一張()
  • 法惠和上閻王前誦法花影一張()
  • 山登禪師誦法華感金銀殿影一張()
  • 惠斌禪師誦法華神人來拜影一張()
  • [7]禪師誦法花善神來聽經影一張()
  • 定禪師誦法花天童給事影一張()
  • [8]向禪師誦法花滅後墓上生蓮華及墓裏常有誦經聲影一張()
  • 秦郡老僧教弟子感夢示宿因影一張()
  • 道超禪師誦法華感二世弟子生處影一張()
  • 法惠禪師誦法華口放光照室宇影一張()
  • 大聖僧伽和尚影一張()
  • 舍利五粒(菩薩舍利三粒辟支佛舍利二粒盛白[9]小合子并安置白石瓶子一口)

    右件法門等大唐開成三年八月初到揚州大都府巡諸寺尋訪抄寫畢先寄付使下准判官伴宿禰管雄[10]已送延曆寺訖然都未具[11]申官今謹具錄數申上

    以前件經論教法章疏傳記及諸曼荼羅壇像等[12][13]恩隨使到唐遂於揚州五臺及長安等處尋師學法九年之間隨分訪求得者謹其色目如前謹錄申上謹言

    承和十四年月日入唐天台宗請益傳燈法師位圓仁上

    延文四(己亥)年四月九日於東寺西院僧坊以或本書寫訖追可比校證本()

    大法師 賢  寶

    元文四年歲次己未七月二十二日命岡本深慶令修補了 權僧正 賢  賀

    文政三年庚辰十一月中旬以東寺觀智院本令書寫之

    台嶽已講權僧正 真  超

𮘆 𭑲 𬿾 𭏘
【原】鎌倉時代寫高山寺藏本,【甲】大日本佛教全書
十【大】,十九【甲】
三種【大】,〔-〕【校異-甲】
二【大】,一【甲】
(中間…法)十七字【大】,〔-〕【甲】
通諸佛頂【大】,〔-〕【甲】
字【大】,字輪【校異-甲】
(亦名…義)十七字【大】,〔-〕【甲】
不空【大】*,〔-〕【甲】*
空【大】,空更有別本一卷阿目跋羅說【甲】
法【大】,〔-〕【校異-原】
門【大】,行【甲】
經【大】,〔-〕【校異-原】
義【大】,儀【甲】
(仁王…空)二十二字【大】,〔-〕【校異-原】
(新譯…空)十九字【大】,〔-〕【甲】
此前行甲本有金剛頂經瑜伽文殊師利菩薩法一品一卷不空十九字
(略述金剛頂瑜伽分別聖位修證法門序一卷(不空))二十字【大】∞(受菩提心戒儀一卷(不空))十字【甲】
序【大】,〔-〕【校異-甲】
(受菩提心戒儀一卷(不空))十字【大】∞(略述金剛頂瑜伽分別聖位修證法門序一卷(不空))二十字【甲】
經【大】,〔-〕【甲】
耶【大】,〔-〕【甲】
佉【大】,迦【校異-甲】
(佛說…譯)二十字【大】,〔-〕【甲】
(亦名…法)七字【大】,〔-〕【甲】
犀【大】,匕摩魚【甲】
五【大】,一【甲】
提【大】,薩【校異-甲】
行【大】,〔-〕【校異-甲】
共【大】,與【甲】
大【大】,〔-〕【校異-甲】
(亦名…也)三十二字【大】,〔-〕【甲】
力【大】,力迦【甲】
不空【大】,〔-〕【校異-原】
大元率【大】,鬼神大【校異-甲】
心【大】,〔-〕【甲】
注【大】,經【校異-甲】
怪【大】,帖【校異-甲】
陀【大】,陀羅【考偽-甲】
興善寺三藏譯【大】,不空【甲】
惟謹【大】,〔-〕【甲】
列【大】,利【校異-甲】
多【大】,跢【校異-甲】
一【大】,三【校異-甲】
遮【大】*,舍【甲】*
自在陀羅尼【大】,〔-〕【甲】
提【大】*,薩【甲】*
根本【大】,心【甲】
(梵字…本)二十三字【大】,〔-〕【甲】
慈【大】,慈護【考偽-甲】
菩薩【大】,〔-〕【甲】
智【大】,知胝ィィ【甲】
女【大】,子【甲】
施【大】,梵字施【校異-原】
文【大】,梵字文【校異-原】
尊【大】,〔-〕【甲】
釰【大】,劫【甲】
羅【大】,羅尼【校異-甲】
卷【大】,篋【甲】
三藏譯【大】*,〔-〕【甲】*
世【大】,苦【甲】
卷【大】,卷不空【甲】
本【大】,卷【甲】
述【大】,集【校異-原】
中【大】,上【甲】
地【大】,地戒【考偽-甲】
沙門入法【大】,門人法海【甲】
譯【大】*,集【校異-原】*
撰【大】*,撰禪【甲】*
十【大】,一【甲】
液【大】,緣【校異-甲】
法【大】,沙【甲】
弘沇【大】,弘沅【校異-原】,知悅【甲】
從【大】,依【甲】
河【大】,阿【校異-甲】
(因明…利)十字【大】,〔-〕【校異-原】
利【大】,和【甲】
選【大】,翼【校異-甲】
𮘆空【大】,誓雲【校異-甲】
則【大】,剛【甲】
唯【大】,唯住【甲】,住【校異-甲】
杜【大】,林【甲】
經【大】,〔-〕【甲】
徵【大】,微【校異-甲】
邑【大】,邕【甲】
莫【大】,草【校異-原】
州【大】,〔-〕【甲】
貞【大】,真【甲】
(天台…卷)八字【大】,〔-〕【甲】
(此圖…了)二十五字【大】,〔-〕【校異-甲】
副【大】,嗣【甲】
卷【大】,卷依藏人所宣符大宰野小貳進上已了【校異-原】
如【大】,加【校異-甲】,〔-〕【校異-甲】
卷【大】,卷同進官了【校異-原】
傳【大】,以心傳【甲】
珠【大】,〔-〕【校異-原】
牙【大】,身【校異-原】
供奉【大】,養【甲】
𭑲【大】,壽【甲】
一【大】,二【甲】
索徵【大】,隱微【甲】
杭【大】,私【甲】
解【大】,嶰【甲】
僕【大】,𬿾【甲】
臺【大】,素【校異-甲】
一卷【大】,〔-〕【甲】
本【大】,文【校異-甲】
前【大】,件【校異-甲】
淨【大】,諍【校異-甲】
法【大】,方【校異-甲】
釋上宮疏【大】,〔-〕【考偽-甲】
私【大】,和【甲】
揚【大】,偈【甲】
撶【大】*,搆【甲】*
南岳大師撰【大】,〔-〕【甲】
皮【大】,皮南岳大師撰【校異-原】
卷【大】,卷南岳大師撰【甲】
講【大】,誦【甲】
貞【大】,真【校異-甲】
尚【大】,上【甲】
佛隴【大】,山巃【甲】
惠【大】,柬【甲】
訢老詩【大】,讚老諸【甲】
玄奘三藏【大】,〔-〕【甲】
(大師…卷)七字【大】,〔-〕【甲】
久【大】,父【校異-原】
宮【大】,空【校異-甲】
立【大】*,土【甲】*
請【大】,請問【考偽-甲】
一【大】,二【考偽-甲】
阿【大】,阿蜜【考偽-甲】
地【大】,地瞿【考偽-甲】
二【大】,一【考偽-甲】
卷【大】,卷大興善寺不空譯【校異-甲】
如意輪菩薩真言注義一卷【大】∞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念誦法一卷【甲】
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念誦法一卷【大】∞如意輪菩薩真言注義一卷【甲】
供【大】,供養【甲】
此前行甲本有火壇供養及供養十六法一卷十二字
心【大】,〔-〕【甲】
願【大】,印【甲】
讚【大】,讚等諸雜讚【甲】
護【大】,讚【甲】
此前行甲本有唐梵兩字大隨求大結護一本十二字
本【大】,本落歟【甲】
經【大】,〔-〕【甲】
資【大】,賢【甲】
真【大】,甚【甲】
雄【大】,炬【校異-甲】
惠【大】,〔-〕【甲】
澄【大】,證【校異-甲】
序【大】,得【甲】
述【大】,作【甲】
遊【大】,遊心【校異-甲】
詳【大】,行【甲】,祥【校異-甲】
論【大】,證【甲】
員【大】,負【甲】
開【大】,關【校異-甲】
宣絹【大】,室絹【甲】,宣緝【校異-甲】
卷【大】,卷義淨三藏撰【校異-甲】
義淨三藏撰【大】,〔-〕【校異-甲】
薩【大】,提【甲】
隋【大】,濟【甲】
遺【大】,貴【校異-甲】
條【大】*,修【校異-甲】*
柆朏【大】,村腦【甲】,杜朏【校異-甲】
檖【大】,𭏘【甲】
十二【大】,主【甲】
清【大】,傳【甲】
徹【大】,𧗹【甲】,徵【校異-甲】
理牛肅【大】,聖生書【校異-甲】
奉【大】,養【甲】
莚【大】,延【甲】
歎【大】*,難【甲】*
新【大】,雜【甲】
花【大】,光【甲】
牋【大】,牒【甲】,錢【校異-甲】
和【大】,和上【甲】
亘【大】,宣【甲】
定【大】,宣【甲】
定【大】,宣【校異-甲】
元【大】,無【甲】
張【大】,卷【甲】
像【大】,僧【校異-甲】
映【大】,皎【甲】,膜【校異-甲】
惠【大】,定【甲】
蠇【大】,錯【甲】
船【大】,殆【甲】
目【大】,自【甲】
伏【大】,狀【甲】
國【大】,因【甲】
无【CB】,旡【大】 刺【CB】,剌【大】 劉【CB】,㔁【大】(cf. B25n0143_p0212a03) 无【CB】,旡【大】

顯示版權資訊
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