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典資訊
- 第一
- 第二
- 第三
- 第四
- 第五
- 第六
- 第七
- 第八
- 第九
- 第十
- 第十一
- 第十二
- 第十三
- 第十四
- 第十五
- 第十六
- 第十七
- 第十八
- 第十九
- 第二十
- 第二十一
- 第二十二
- 第二十三
- 第二十四
- 第二十五
- 第二十六
- 第二十七
- 第二十八
- 第二十九
- 第三十
- 第三十一
- 第三十二
- 第三十三
- 第三十四
- 第三十五
- 第三十六
- 第三十七
- 第三十八
- 第三十九
- 第四十
- 第四十一
- 第四十二
- 第四十三
- 第四十四
- 第四十五
- 第四十六
- 第四十七
- 第四十八
- 第四十九
- 第五十
- 第五十一
- 第五十二
- 第五十三
- 第五十四
- 第五十五
- 第五十六
- 第五十七
- 第五十八
- 第五十九
- 第六十
- 第六十一
- 第六十二
- 第六十三
- 第六十四
- 第六十五
- 第六十六
- 第六十七
- 第六十八
- 第六十九
- 第七十
- 第七十一
- 第七十二
- 第七十三
- 第七十四
- 第七十五
- 第七十六
- 第七十七
- 第七十八
- 第七十九
- 第八十
- 第八十一
- 第八十二
- 第八十三
- 第八十四
- 第八十五
- 第八十六
- 第八十七
- 第八十八
- 第八十九
- 第九十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四十五
疏「戒定慧」下,四隨文正釋。於中有七:一指例略釋、二「智論」下引論總釋、三「然即轉前」下立五所由、四釋通妨難、五者出體、六會釋總名、七會通權實。前二可知。三中二:先正釋,即《智論》及《仁王》意。
疏「故仁王」下,引證,如次配之,居然可了。然新經即〈菩薩行品〉,經云「復次道種性菩薩,修十迴向,起十忍心,謂觀五蘊色受想行識,得戒忍、定忍、慧忍、解脫忍、解脫知見忍;觀三界因果,得空忍、無相忍、無願忍;觀二諦假實諸法無常,[14]得無常忍;觀一切法空,得無生忍。」今即前五,文是舊經,故次與此不同。
疏「知見與慧」下,[15]第四釋妨難,即相濫難也,先難、後答。言《佛地》三說者,今即第一釋。二云「一切皆是無礙緣解脫慧,名解脫知見。」緣解脫慧者,緣滅諦智也。緣餘慧者,緣餘三諦等智也。三云「一切通學無學,學位分得、無學圓滿,諸佛菩薩皆有五故。」
疏「此五別說」下,[*]第五出體。以解脫知見及慧,約所照異,故同是慧。慧即與想相應,解脫知見即與識相應慧耳。
疏「然此五分法身」下,[*]第六會釋總名出世。所以引《雜集》證,即上第一論也。
疏「問:無取五蘊」下,[*]第七會通權實。引純陀,如玄中。然《雜集》[*]第三亦云「無取五蘊,當言有為?當言無為?答?彼不應言有為無為。何以故?諸業煩惱無故,不應言有為;隨欲現前故,不應言無為。所以者何?無取諸蘊隨所樂欲而現其前,無為不爾,以常住故。」釋曰:此乃假說雙非,以約體用互奪,亦不[1]定言為無為也。又言[2]取五蘊,則顯凡夫是有取五蘊。《雜集》云「取蘊者,與取[3]和合[4]者故。取者,蘊中諸煩惱也。」純陀故實,已見玄談。
疏「第四有為」,先釋總名。引二論,「瑜伽[5]繫屬因緣」者,《正理論》第一云「有為者,眾緣聚集共所生故。未來未起,何為有為?是彼類故亦名有為。如所燒薪於未燒位,是彼類故亦名為薪。或據曾當,立名無失。如琴瑟等名為有聲,亦如乳房蓮華池等。諸未生法,不越彼類,故名有為。」其有生滅,此語猶略。《雜集論》云「若法有生滅住異,可名有為。一切法皆有為,唯除法界法法處一分,為捨執著無常我故。」釋曰:此中論答三問,一答云何為有為;二「一切法」下,答幾是有為;三「為捨」下,答為何義故觀有為。
疏「今略舉四[6]事」者,理實《智論》、《大品》等廣有多法。《大品》「云何等有為法?若法生住滅(此釋有為義),欲界色界無色界五蘊,乃至意識因緣所生受,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為一切智,是有為法。」《智論》釋云「有為法略說三相:一所謂生住滅、二三界繫義、三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雖有無為法,以有作故,是有為法。無為相,是無為法。」釋曰:今以十八不共等屬有記法,故但略出其四,眾生則攝蘊處界也。
疏「然所依處」下,釋三界義。「故論云」者,即《俱舍》第八。等字,等餘二界,[7]應云色所屬界名為色界,無色所屬界名[8]無色界。略去所屬二字,但名欲界等。如言胡麻飲及金剛環,飲之與環俱是總名,胡麻金剛並為別稱,以別依總名胡麻飲及金剛環,具足應言胡麻所屬飲等,略去所屬,但云金剛環等。界者,總名欲等別稱,略去中言,云欲界等。論云「此中欲言為說何法?答:略說段食,婬所引貪。」注云「婬貪名貪,食貪名欲。」然語猶隱,《本業》上卷云「佛子見著二業,迷法界中一切欲心故,欲所起報分為欲界報。佛子見著二業,迷法界中一切色心故,色心所起報分為色界報。佛子見著二業,迷法界中一切定心故,定心所起報分為無[9]色報。」是故於一法界中有三界果報。若更令易見,欲界有男女形婬欲受身故,色界無男女形唯有色故,無色界謂無[*]色故。前《本業》言見著者,彼經說有七見六著。經云「佛子!無明者,名不了一切法,迷法界[10]而起三界業果。是故我言從無明藏起十三煩惱,所謂邪見、我見、常見、斷見、戒見、盜見、疑見七見,見一切處求故說見。復起六著心,貪、愛、瞋、癡、欲、慢,於法界中一切時起。一切煩惱以十三為本,無明與十三為本,[11]無明與十三作念。」是以就法界中別為三界[12]想,即云見著二業等,如前所引。
疏「第五無為」,有六:一釋總名、二開合、三釋文、四揀權實、五出體性、六結示多聞之旨。今初,釋總名。「瑜伽」下,引證,如次[13]二論對前二義。《雜集》云「無生住滅故名無為,不墮數故。」即《淨名》阿難章云「佛身無為,不墮諸數。」數即有為,餘義但翻上有為,故疏結云「諸論總名大旨無別。」
疏「然其」下,二開合中「然小乘多說三種」者,即《俱舍》等論云「無漏謂道諦,及三種無為,謂虛空二滅。」而言多[14]分者,《分別論》有四:一虛空、二非擇滅、三想受滅、四真如。大眾部說九無為,謂三及四空、緣起支性、聖道支性。化地部亦九,三外加不動、三性、道支、緣起。
疏「[15]大乘[16]掌珍說四」者,於小乘三上加真如故。或說有六,《唯識論》等,廣如下說。或開為八者,《雜集》第二云「無為法有八種,謂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無記法真如、虛空、擇滅、非擇滅、不動及想受滅。如是建立八無為中,當知所依有差別故。分析真如假立三種,不由自性善法真如者,[17]謂無我性、空性、無相實際、勝義法界。何故真如說名無我?由彼自性無變性故,謂一切時無我實性無改轉[18]故。無改轉故,說無變異,當知此則是無我性,離二我故。何故復說此名空性?一切雜染所不行故。所以者何?由緣此故,能令一切諸雜染事悉皆空寂。有時說染但是客塵,諸相寂靜,故名無相。無倒所緣,故名實際。實者,謂無顛倒。此處究竟,故名為際。最勝聖智所行處故,說名勝義。一切三乘妙法所依,故名法界。如善真如,不善、無記當知亦爾。」餘如彼論。言「漸欲」下,疏出論意。
疏「此經說六」下,第三釋文。於中二:先總明有無;後「言虛空」[1]下,別釋,多用《唯識》。有六無為,即為六段。初虛空釋語,全是《百法》疏意。即《唯識》依[2]法性,假施設有義。彼論先釋法性云「謂空無我所顯真如,有無俱非、心言路絕,與一切法非一非異等。是法真理,故名法性。離諸障礙,故名虛空。」釋曰:彼論明法性空,但言離諸障礙。《百法》兼取外空,云無物所顯,故《俱舍》云「此中空無礙」。
疏「二涅槃」者,涅槃即同擇滅。先明性淨,乃傍出異義耳。[3]言「涅槃三十四亦同此說」者,此即《刊定記》釋,謂同此經所說虛空及涅槃也。故《涅槃經》釋緣生四句中云「有非緣生非十二因緣者,謂虛空涅槃是也。」此則同性淨義。二後義為正,云性淨之果即圓淨涅槃。應有問言:若是果者,何殊擇滅?由因果殊,故分二道,所以[4]先總明中以此義為正,云於擇滅中開出涅槃二道別故。「[5]然大乘」下,斷上二義。「則後解為正」者,若《唯識》解非擇滅云「不由擇力本性淨故」。
疏「三數緣滅」。「故唐三藏」[6]下,出其異名。「[7]謂擇力所得」者,是《俱舍》論釋。故彼喻云「如牛所駕車名曰牛車,略去中言,故作是說但云擇滅。」《唯識》釋云「由揀擇力,滅諸雜染,究竟證會,故[8]名擇滅。」
疏「然此滅[9]有二」者,別釋滅字。此二義稱滅。若兼能滅之智,智亦稱滅。
疏「四非數緣滅者」,故《唯識》云「不由擇力,本性清淨,及緣闕所顯,名非擇滅。」釋曰:論存[10]二義。初義異小,故上疏文取為楷定。言「緣闕」者,《俱舍論》云「畢竟礙當生,別得非擇滅。」下釋[11]云「言當生者,當來生法,緣會則生、緣闕不生,[12]緣闕之時得非擇滅。礙當生法令永不起,名畢竟礙。言別得者,謂非擇滅有實體性,緣闕位中起別得故,非擇滅得,不因擇滅但由緣闕,名非擇滅。」論指事明云「如眼與意專一色時,餘色聲香味觸等謝。緣彼境界五識身等,住未來世畢竟不生。由彼不能緣過去境,緣不具故,得非擇滅。」釋曰:謂眼緣色時,亦合緣聲等,以專注色故,耳等不緣聲等。同時聲等剎那已謝故,令緣聲等識更不復生。以前五識唯緣現量,不緣過[13]去未[14]來。而言觸等者,等取法中有與能緣同時為所緣境者,如他心智所緣境是也。此他心智,唯緣現在心王,亦合緣心所,以專注心王故,於心所得非擇滅。
疏「五緣起者」,疏文有二:一雙標;二「別謂」下別釋,先釋別、後釋通。今初,文有四節:一引小乘諸部所立。二「智[15]論三十二」下,引大乘論立證成上義。此中論文先有[A1]問云:聲聞法中何[16]以不說如是法性實際,而摩訶衍中處處說耶?答:聲聞法中亦說[17]此二。下與疏同,玄中已引。疏「涅槃亦說」下,[18]第三引大乘經立無為義。先引《涅槃》,即北經〈迦葉菩薩品〉第三十四經,而為品初。南經三十一。北經半卷向後列二十一諍論,此即第六,經云「或說十二因緣是有為法,或有說言十二因緣是無為法。」至第三十五方釋,經中[19]具云「善男子!我經中說云何名為十二因緣?從無明生行,從行生識,從識生名色,從名色生六入,從六入生觸,從觸生受,從受生愛,從愛生取,從取生有,從有生生,從生[20]則有老死憂悲苦惱。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十二因緣定是有為。我又一時告喻比丘作如是言:『十二因緣,有佛無佛,性相常住。善男子!有十二因緣不從緣生,有從緣生非十二因緣,有從緣生亦十二因緣。有非緣生非十二因緣。有十二因緣非緣生者,未來世十[21]二支也。有從緣生非十二[22]緣者,謂阿羅漢所有五陰。有從緣生亦十二緣者,謂凡夫人所有五陰。有非緣生非十二[*]緣者,謂虛空涅槃。』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十二因緣定是無為。」釋曰:若經中言,為與無為俱不解意。若遠公釋,各有所以,然有二意。今疏是第一意。第二意云:直就因緣事中現在之者名曰有為,在未來者未現起用名曰無為。釋曰:後釋順經後四句意,前釋順經初意及《智論》等意。疏「望今經」下,疏家第四出今意。次言「大品云」下,引他經證成上正義。此即《中論》青目所引,釋初因緣不生之義。疏「涅槃又云:十二因緣即是佛性」者,復引《涅槃》重成上義,即北經三十二〈師子吼品〉。經云「善男子!無明不能吸取諸行,行亦不能吸取於識也。亦得名為無明緣行、行緣識,有佛無佛法界常住。若言佛性住眾生中者,善男子!常法無住,若有住處即是無常。善男子!十二因緣無定住處,若有住處,十二因緣不得名常。如來法身亦無住處,法界、法入、法陰虛空,悉無住處。佛性亦爾,都無住處。」次下又云「佛性者,名十二因緣。何以故?以因緣故如來常住。一切眾生定有如是十二因緣,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十二因緣即是佛性,佛性即是如來。」釋曰:此上經意正取十二因緣之性以為佛性,故是無為。疏文中「雖舉[1]十二因緣」下,第二[2]釋通妨難云:若緣起無性即無為者,諸蘊界等豈有[3]諸蘊界性[4]也。故為此通,則意無不該。是故上引《涅槃》云「法界、法入、法陰虛空」,即說三科皆無住處,同佛性也。疏「法性住」者,即真如也,顯此法性即《唯識》等真如異名耳。疏「謂非妄」下,別釋其名。初釋真如自有二義:初合釋,唯揀於妄。二「[5]又真實如常」下,即是離釋。即《唯識》云「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是故疏云「揀妄揀事」。疏「於一切[6]位」下,釋法性名。故《唯識》偈云「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是也。次釋住字,亦有二義:一連上釋之則三字[7]一名,謂上之二釋順法相宗,加此住字順法性宗。法性[8]謂隨緣,住字為不變,以隨緣不失自性故。二義既具,即妄即真,故是法性宗義。[9]二「若準智論」下,別釋,取上法字及下住字自為一義,成七無為,則法字兩用。疏「然小乘」下,[10]第四對揀權實。初舉小乘;[11]後「若大乘」下,舉大斥小。「非唯數增」,已如前說。「義亦有異」,次下正明。小乘之義,略如上說,廣如《唯識》廣引廣破。疏「唯識論中二義建立」下,正辨大乘無為之相,即第二論。論中先破諸小乘宗等計於無為為實有竟,顯正義云:然契經說有虛空等諸無為法。略有二種:一依識變假施設有[12]為。謂曾聞說虛空等無為,遂於識上有此相現,此所現相前後相似無有變易,假說為常。釋曰:此空無為而無本質,唯心所變,猶如極微假而無體。於佛等處聞其名故,而心變之。次論復云「二依法性假施設有。謂空無我所顯真如,有無俱非、心言路絕,與一切法非一非異等,是法真理,故名法性。離諸障礙,故名虛空。由揀擇力滅諸雜染,究竟證會,故名擇滅。不由擇力,本性清淨,或緣闕所顯,故名非擇滅。苦樂受滅,故名不動。想受不行,名想受滅。」釋曰:疏取論意以釋經文,但順經有,不順論有。上釋非擇有其二義,依此論文。疏「此中法性」下,第五出體性,即彼論示無為體。論云「此五皆依真如假立。」「真如亦假施設[13]」下,至「故名真如」,皆是論文。「為法之性故名法性」,是疏義加,亦即前文《唯識論》意。「非離色心別有實體」者,取論意結,具足論云「不同餘宗離色心等有實常法名曰真如,故諸無為非定實有。」釋曰:言真如亦是假者,不得體故。遮空見者,說如[14]為有遮。小乘中化地部等執定實有,故說為空,非言無為體即空也。「勿謂虛幻[A2]」者,虛揀遍計、幻揀依他,即顯真如是圓成實。以無虛妄顛倒法,故名真如也。疏「今多聞之人」下,第六結示多聞之旨,可知。疏「第六有[15]記法」,中二:先釋總名、後別釋相。今初。先敘昔,即《刊定記》。《大品[16]經》亦云「若善法、若不善法、是名記法、如所說相不捨離故。」疏云「此[17]乃」下,辨非。以下無記既非三性,今此有記,安得[18]例之?後「[19]應云」下,辨正。疏「下出所[*]記」下,辨相中,先指所餘如前、後釋不欲繁文故。疏「四無[20]所畏」下,唯釋此一。言「今當略明」者,諸經[21]中多以五門分別:一辨名、二出體、三行相、四次第、五諸門。今疏但有三門,略無出體、次第。即分為三:初釋名、二辨相、三諸門分別。初中有二:先總名、後別名。今初,上二句標章,「謂外難無怯[22]故」下,正釋。「瑜伽」下,引證無怯之相。言「都不見有如實因相」者,謂其所難皆就跡生疑,不知所觀真實之理,故此所難無如實因。若實有可難,則[23]可怯畏;所難不實,何所畏耶?疏「無畏有四」下,二釋別名。文中但列而不解釋,釋名含在下行相中,故此略無。若具釋者,「一一切智無畏」者,《瑜伽》亦名正等覺無畏,謂[24]由正覺覺諸法故,名一切智。「二漏盡」者,諸煩惱漏,種現俱斷故。「三障道」者,亦名障法,說障礙法染必[25]為障故。「四出苦道」者,說出離道,諸聖修習決定出苦故。於此四中得無所畏,皆依主釋,謂一切智之無畏等。疏「此之四段各有難答」下,二辯相也。[26]一一切智無畏難,[27]於中有二:初牒舉所難、二「有諸比丘」下正難。於中,先出難所因。謂諸部律中多有此言「時諸比丘至如來所,頭面禮足。佛便問言:『比丘住止安樂不?乞求易得不?不以飲食為苦耶』」等。今云何故問者?即是難也。言「一切[1]智」下,結成難也。疏「佛自唱言我是一切智人」下,答也。於中先案定所難,明不失一切智義。若具皆云:我於此難正見無由,得安隱住,無怖無畏,自稱我是大仙尊位。[2]二從「但為攝受[3]來者」下,出是一切智之所以,示現問耳,非[A3]己不知。言攝受[4]來者,[5]要令發勝心,聞佛慰問發道心故。「隨順世[6]間師弟人事」者,此有二意:一者成上示現之相;二者亦令餘人審諦於事,佛知尚問,況餘不知?亦為後人作軌則故,見來發心,應為引攝,故云隨順世間。疏「二有難云」下,第二無畏。先難中,文亦有二:先牒舉所難,謂經中說言我諸漏已盡。後「何以愛」下正難,難之所因含在其中。謂羅睺羅被僧驅出在於廁上,佛語諸比丘言:「云何野干驅師子子?」即愛語羅睺也。調達頻為惡行,佛時罵言癡人,或云食唾小兒等。疏「佛於此難正見無由」下,答也。於中亦先案定所難,不失漏盡之義;[7]後「但為隨根而調伏故」,即出愛恚所以。謂羅睺譬之慧象,隨逐人心,軟言即調。調達喻之惡馬,楚毒方調。非是如來有愛羅睺、有恚調達,漏未盡也。疏「三有難云」下,第三無畏。先難之中亦二:先牒所難、後「何故」下牒疑正難。疏「佛於」[8]下,答中亦二:先案[9]定所難,不失欲為障道。若具亦應云:我於此難正見無由,安隱無怯,處大仙位,故云「自唱德號」。[*]後「我所說欲能障道」下,出不障所以。若說邪行障諸聖道,若說畜妻障離欲道,初二果人性戒久成故斷邪行,既未離欲不斷妻子,斯有何失?故諸染法非不障也。疏「四有難[10]云」下,第四無畏。先難中亦二:先牒所疑,謂如說我為弟子說出離道,諸聖修習,決定出離、決定通達。[*]後「何故羅漢」下,正難。既瘡潰蛇螫,豈非苦耶?羅漢豈是無聖道耶?豈非相違。疏「佛於此難」下,答。亦應具云:我於此難正見無由,安隱無怖,處大仙位。「我說聖道」下,通前難。然有二意:一者由於前世故業感身,於此身上得阿羅漢,苦依身在故有此苦,非得羅漢後有此苦。即今疏意。更有意云:無學實無苦果,為現惡因必有苦報,由此聖者示相受苦,起後教故。亦[11]由世尊受金鎗等,示義非實,故疏略無。
疏「四中初一」下,第三諸門分別,即《瑜伽論》。[12]於中有三:初約離障言、[13]次離煩惱、三是出離[14]道者,欲為道障,今出離故。四是出離之道者,諸出離道能出於苦。然其後二並約離煩惱障,三是所離之障、四是能離之道,而三就離因為難、四就離果為難。亦可後二通約因位。疏「初二自利」下,[15]第二二利料揀。然約答難,並是利他,如次下明。今約前二,就佛身難,是約自利德歎;後二約化他為[16]難,故云利他。疏「所以自歎此[17]四者」,第三彰歎所以。亦約被根差別,則[18]皆是利[19]他義。菩薩為求種智斷所知故,初一為之;二乘求盡諸漏,第二為之;欲皆障於三乘,三乘皆期出苦故,後二並為。疏「智論二十[20]八」下,總示其源。然《菩薩藏經》第五、〈般若〉五十三、〈顯揚〉第四亦廣明之。此中即有次第出體。言次第者,德用自在,智最勝故,首而明之。由具一切智,能盡諸漏。由具智斷,說法化生。說法之中,先說生死因、後出生死故。而此一門,即前二利門中已攝此意。若《瑜伽》、《對法》,出苦為第三,障道為第四,先果後因,亦如苦集。又依上次者,即倒對四諦,謂一切智約真道為難,二約真滅為難,三約集因,四約苦果。未見經論,義必應然。若出體者,總有五種:一剋性體,即信,進,念,定,慧為體。二引發體,若定若慧。三最勝體,即正體,後得二智。[21]四中,初一通二智,二即正體,三四皆後得,以是說法心故。若約自住,四皆正體。約能答難,此四並以後得為性。四相應體四蘊為性,五眷屬體五蘊為性。亦猶十力,道共、定共、無表戒色,助答難故。上之四體,即《瑜伽》五十七。及《雜集》說。《瑜伽》云「以信進念定慧及具知根為性。」《對法》云「若定若慧及彼相應諸心心所」,又云「若起作用,後得智為性;若住自性,正體智為體。」第五[22]一體,亦以義加。又無畏若約德[23]說,初即智德、二即斷德、三四恩德。今就能知,並智為體。餘義可知。第七無記。疏「今初,無記二義」下,即初徵名。於中四:一釋總名、二彰不答所以、三別示十四、四總會不同。今初。《刊定》亦立二義,而以前義為正;今依諸論,以後為正。《俱舍》第十九中,第二明無記中,自分為二:一明無記報、二因便明四記,前即對善惡之無記也,廣如彼論第二別明四無記事。頌曰「應一向分別,反詰捨置記,如死生殊勝,我蘊一異等。」釋曰:上兩句指事釋之。且問記有四:一應一向記、二應分別記、三應反詰記、四應捨置記(記者答也)。「如問死者,一切有情皆當[1]死不?應一向記:一切有情皆定當死。如問生者,一切有情皆當生不?應分別記:有煩惱者受生,無煩惱者不生。如問殊勝,應反詰記。有作是問:人為勝劣?應反詰言:[2]方何所[3]問?若言方天,應[4]言人劣;若言方下,應記人勝。」釋曰:下即惡趣。「如問我蘊一異者,謂若作是問:我與五蘊為一為異?應捨置記,此不應[5]答。若有我體,可問一異;本無我體,一異不成。如問:石女生兒,為白為黑?應捨置記。謂石女本[6]自無兒,何得論其白黑?」上依《毘婆沙》說。頌言等者,等取《發智》本論及契經說。今當敘經。云[7]何有問應一向記?謂諸行皆無常耶?此問名應一向記。云何有問應分別記?謂若有問:諸有故思造作業已,為受何果?此問名為應分別記。造善受人天,造惡受惡趣。謂若有問:士夫[8]報與我為一為異(此假問我)?應反詰言:汝依何我作[9]是問?答言:依麁我 (色蘊上我)。應記與[*]報異(報色不同故言異也)。此問名為應反詰記。云何有問但應捨置答?若有問:世為常(一問)?無常(二問)?亦常亦無常(三問)?非常非無常(四問)?世為有邊(五問)?無邊(六問)?亦有邊亦無邊(七問)?非有邊非無邊(八問)?如來滅後為有(九問)?非有(十問)?亦有亦非有 (十一問)?非有非非有(十二問)。為[10]身者[11]異命(十三問)?為命者異身(十四問)?此問名為但應捨置。此十四問,皆不可記,名十四不可記事。以我體既無,是故皆應捨置答也。《涅槃》三十五亦有四答,而一名小異。謂從經一半向後,因迦葉難佛性義有無,如來答云:「善男子!如來為眾生故[12]有四種答:一者定答、二分別答、三者隨問答、[13]四置答。如問作惡得何果耶?應答得苦果。是名定答。二善男子!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處、首楞嚴等八萬億諸三昧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五智印等、三萬五千諸三昧門、金剛定等四千二百諸三昧門、方便三昧無量無邊,如是等法是佛性者。如是佛性則有七事:一常、二我、三樂、四淨、五真、六實、七善。是名分別答。如汝先問:斷善根人有佛性者,亦有如來佛性,亦有後身菩薩佛性,是二佛性障未[14]盡故,得名為無,必定得故,得名為有。是名分別答。」三經云「如我所說一切法無常。復有問言:如是世尊為何法故說於無常?答言:為有為法故,無我亦爾。為何法故說一切燒?為煩惱故。是名隨問答。」四經云「若有說言:斷善根人定有佛性?定無佛性?是名置答。」下迦葉難云:「不答名置。如來今者何因緣答而名置[15]答?」佛答云:「善男子!我亦不說置而不答名為置答。善男子!置答復二:一者遮止、二者莫著。以是義故,得名置答。」釋曰:據上諸文,明是不答以為無記,非善惡中之無記也。據十四難,正同《俱舍》。準《涅槃》意,今文正當為遮止義,兼令莫著。疏「所以不答」下,第二彰不答所以。於中二:先總出意,亦《智論》意。後「智論第三」下,正引論釋。先引第三有五復次,多同答十四難,兼經中諸無記法。如第一,無實事故,正答十四。第二[16]車輪,即答何等為生死最初際。第三無利有失,兼答世界來去等,以從集因生歸寂滅理,妄徵來去即覆四諦。第四人不能知,兼答有幾佛幾眾生,以佛智知無盡法故。第五復次兼答佛等先後,通意可知。疏「第十七」下,二引此文,即引昔例。今其文稍略,具云:有一比丘於十四難思惟觀察不能通達,心不能忍,持衣鉢至佛所,白佛言:「佛能為我解此十四難,使我了者,當作弟子;若不能解,我當更求餘道。」佛[17]告言:「癡人!汝共我要誓:『若答十四難,汝作[18]我弟子』耶?」比丘言:「不也。」佛言:「汝癡人!今何以言:『若不答我,不作弟子。』我為老病死人說法濟度,此十四難是鬪諍法,於法無益、但是戲論,何用問為?若為汝答,汝心不了,至死不解,不能得脫生老病死。譬如有人身被毒箭,親屬呼醫欲為出箭塗藥,便言:『未可出箭。我先當知汝姓字親里父母年歲。次欲知箭出在何山、何木、何羽?作箭鏃者為是何人、是何等鐵?復欲知弓何山木、何蟲角?復欲知藥是何處生、是何種名?如是等事盡了知之,然後聽汝出箭塗藥。』」佛[19]問比丘:「此人可得知此眾事然後出箭不?」比丘言:「不可得知。若待盡知,此則已死。」佛言:「汝亦如是。為邪見箭愛毒所塗已入汝心,欲拔此箭作我弟子?為不欲拔箭而欲求盡世間常無常邊無邊等?求之未得即失慧命,與畜生同死,自投黑暗。」比丘慚愧深識佛語,即得阿羅漢道。復次菩薩欲作一切智人,推求一切法真知其實相,十四難中不滯不礙。知其是心重病,能出能忍是名忍法。釋曰:即疏下文引論廣破,及經結多聞之意是也。論文引毒箭之喻,與《涅槃》大同,前已引竟。疏「楞伽亦云」下,即第三經,佛令慎勿習近世間諸論。舉昔有婆羅門來問我云:「瞿曇!一切所作耶?」我答婆羅門言:「一切所作是初世論。」彼復問言:「一切非所作耶?」我復報言:「一切非作是第二世論。」復問言:「一切常耶無常耶?生耶不生耶?」我報言:「是六世論。」復云:「一耶異耶?俱耶不俱耶?一切因種種受生現耶?」我報是言:「十一世論(廣說云云)。」我言:「悉是世論,非我所說,是汝世論。我唯說無始虛偽妄想習氣,種種諸惡三有之因,不能覺知自心現量,而生妄想攀緣外性。」彼復問[1]云:「癡愛業因故有三有耶?為無明因耶?」我報言:「此二者亦是世論。」彼復問言:「一切法皆入自相共相耶?」我復報言:「此亦世論。婆羅門!乃至意流妄計外塵皆是世論。」又問:「頗有非世論不耶?」佛答意云:「外道中無。我論中有非世論。汝諸外道不能知,以於外性不實妄想虛偽計著故。謂妄想不生,[2]覺了有無。自心現量妄想不生,不受外塵妄想永息,是名非世論。此是我法,非汝有也。」偈中云「乃至心流轉,是則為世論。妄想不轉者,是人見[3]自心。來者謂事生,去者事不現,明了知去來,妄想不復生。」解曰:前偈無妄見,後偈了知妄滅。據今經文,[4]正是前文一段所有妄計。其再問癡愛因緣等雖是正義,不了自心故為世論,故《智論》云「覆諸法實相」,亦[5]同《涅槃》通遣著意。疏「言十四者」下,第三示十四相,可知。若曆五蘊三世成六十二見,[6]如前已說。疏「然諸經論」下,第四總會異說。言「相或同異」者,多同少異。諸處亦說名十四不可說,《俱舍》十九已如上說,正與此同。《智論》十七即釋《大品》,《大品》二十一〈佛母品〉云「復次須菩提!佛因般若波羅蜜,諸眾生心數出沒屈伸如實知。『世尊!云何知之?』佛言:『一切眾生心數出沒屈伸,皆依色受想行識生。佛於如是中知眾生心數出沒屈伸,所謂神及世間常是事實,餘妄語,是見依色神及世間無常等三句準知。又世間有邊是事實,餘妄語等,四句準知,皆是見依色。』」末云「依受想行識亦如是。神即是身,是見依色等,異身亦然,依受想行識亦然。」又云「死後有如去,是事實,[7]餘妄語。是見依色。二死後無如去,三死後或有如去、或無如去二句,同初結云依受想行識亦如是。」釋曰:斯即歷蘊諸句小異耳。《涅槃》三十九,先尼梵志問:「有我耶?無我耶?」等,廣有問難。亦是小異之相,繁不出之。
疏「文分五段」[8]下,二辨相也。便有釋文就常等破,皆《中論》意。疏文分五別,即第二辯相,便為釋文。疏「今初段中句雖十六」下,釋此第一就我明無記。[9]中二:先辯見所依、後正釋文。今初有三:一明不離斷常。二「言世間」[10]下,明世間同異,明見依我起。疏「準大品中通三世間」者,即上二十一經,而三世間是《智論》釋。論云「世間有[11]三種」等,餘如疏辯。三「初有邊四句」[12]下,釋。此我不同,不出三世,涅槃為起見處,就引《中論.邪見[13]品》。「我於過去世」等者,偈首之我即今世我。意問:今世之我於過去世,為先已有?為先未有?若先已有即是計常,若先是無今此[14]新起即是無常。三則雙立,四則雙非邊等諸義,次下當釋。《中論.涅槃品》偈云「滅後有無等,無邊等常等,諸見依涅槃,未來過去世。」釋曰:此即總示所依。依前別配,可知。疏「第一四句」[15]等,然論先明常等,後說邊等廣破常等、例破邊等。今順經次,先明邊等。文中有三:初辯四句之相、二明不答之意、三破其所見。今初,即前偈中「我於未來世,為作為無作。」初以無作為有邊,而是斷見外道,亦先偈首之我是今世我。四句之相,疏文自明。二「既皆邪見」[16]下,明無記義,即出不答所以也。三「若欲破者,初之二句皆墮無後世過」者,合破二句。論云「若世間有邊,云何有後世?若世間無邊,云何有後世?」釋曰:有邊則後無續,故無後世;無邊[17]則常相續,亦無後世。有邊則斷,無邊則常。疏「無後世者」下,出無後世過,亦即斷常過也。論又云「五陰常相續,猶如燈火焰。以是故世間,不應邊無邊」[1]等。前出過破,定有定無故墮斷常。今立理破,如焰從緣,不可為無;無定實故,不可為有。故離二邊。又前破人我,此破法我。今經正破人我,故不引破法。又論反破云「若先五[2]蘊壞,不因是五陰,更生後五陰,世間則有邊。若先陰不壞,亦不因是陰,而生後五陰,世間則無邊。」釋曰:此亦正破五陰世間。五陰和合為眾生世間,既破五陰即破眾生,眾生即假我故。上云外道依之計我,今破五陰亦已破我。又上二偈亦別破二句,亦兼明第三俱句。疏「第三句」等者,然論廣破常等,後例[3]破邊等。故論云「我於未來世,為作為不作?如是之見者,皆同過去世。」然破邊等無有,身一異破。身一異破,[4]即前破常等[5]之中。今依論例破,故取前勢。若論破第三句云:若世半有邊[6]半無邊,是則亦有邊亦無邊。不然。彼受五陰者,云何一分破,一分而不破?是事則不然。受亦復如是,云何一分破,一分而不破?釋曰:前偈破眾生即是遣我,後偈破受陰即是破法。然俱是相違破,無有一法亦常亦無常故。此相難見,故疏取前破常等例。前破常偈云「若謂我即是,而身有異相。當知離於身,何處別有我?離身無有我,是事為已成。若謂身即我、若都無有我,但身不[7]有我,身相生滅故。」釋曰:此則破常等以一異門,今將例破邊等四句也。疏若「謂捨人生天」下,遮救,即論正破邊等之意。然偈云「若天即是人,則墮於常邊。天則為無生,常法不生故。若天異人者,是即為無常。若天異人者,是則無相續。」釋曰:前偈破常即破無邊,後偈破斷即破有邊。次偈云「若半天半人,則墮於二邊。常及於無常,是事則不然。」今疏即影公取偈之意。「捨人生天,人分猶在天分更增」等,上即縱立則半天,下正破。結言略明,故皆不然。不然之由,即如偈文「亦常[8]亦無常,二相[9]違[10]故」,猶如水火,義無並立。疏「第四句」下,論但躡前破云「若有邊無邊,是二亦應成。」釋曰:此即縱破。亦相待破,有第三句可[11]待對。此有第四非有邊無邊句,以有無相待故。今無第三之源,何有第四之末?疏中即出過破。非有遮有故,未免於無;非無遮無,安得離有?故還成亦有亦無,無第四但非之義,以皆執取非中道故。「云何於[12]此」下,結斥邪見。疏「二常等四句」[13]等者,[14]方上破邊等,先出四句,後方別破。今則常句,便立便破。初常句中,先立。然前問偈云「我於過去世,為有為是無。」即問今之現我,過去先已有耶?今初句云有,故過去世我即是今我也。論初[*]破常句云「過去世有我,是事不可得。過去世中我,不作今世我。」疏「[15]若言常即有大過」等者,出過破也。即彼長行云「先世中我不作今我,有常過故。若[16]常,有無量過。何以故?如人修福因緣故作天,然後作人。若先世我即是今我者,天即是人。以罪業因緣故作旃陀羅,後作婆羅門。若先世我即是今我,旃陀羅即是婆羅門」等。疏「若謂我今」下,即第二句,亦先立、後「若爾」下,破。有二種破:先因緣破,緣作是無常,[17]汝立我常故。二墮無因故,故論云「過去我不作是事則不然,過去世中我異今亦不然。若謂有異者,離彼應有今我住過去世,而今我自生,如是則斷滅,失於業果報,彼作而此受,有如是等過。先無而今有,此中亦有過,我則是作法,亦為是無因。」釋曰:此中初二句牒計總非,次二句標有異過;次二偈二世相對以辯異過;末後一偈獨就未來以彰其過,上二句標,下二句顯,第三句由今始有故成作法即墮無常,次句指同前非云亦是也。前失業果即是無因,今我自生豈非無因?疏「第三見上」下,謂見前二過便即雙立。從「離身」下,破。即前所引偈中即離門[18]也。二「又成上二過」者,亦常同初句,亦無常同第二故。第四句但翻用前句而立破,則還[19]同第三。論偈但云「如過去世中,有我無我見,若共若不共,是義皆不然。」疏「又中論云」下,即[20]品末之偈,總結上過,示以性空。末後又偈云「瞿曇大聖主,憐愍眾生故,悉斷一切見,我今稽首禮。」即總結一品也。疏「三如來滅後」下,前明見所依,從其後義,云依涅槃起。而其前義,通依三世我陰而起,順於晉經。疏「若依中論」下,第二意中,於中二:先定見所依及如來不同,以外道自謂勒沙婆等是世尊、是如來故。故《百論》中[21]序德相形,言優樓佉等亦是世尊故。疏「有謂如來滅後定有不變」者,別示四句。先示可知;後「以其四句皆成戲論」下,明破無記之意。上依《中論.涅槃品》偈云「如來滅度後,不言有與無,亦不言有無,非有及非無。」[1]又云「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涅槃之實際,及與世間際,如是二際者,無毫釐差別。」釋曰:初之一偈依二諦說,後之二偈唯依第一義,與《瑜伽》同。疏「瑜伽八十七」下,證成上義。則顯《中論》初偈俱通二諦。約世諦中唯釋二句,等字等於三四。約涅槃中但釋初二句。從「又此涅槃極難知故」下,三義通顯離四句、絕百非。《中論》末後偈云「一切法皆空,何有邊無邊,亦邊亦無邊,非邊非無邊?何者為一異?何有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諸法不可得,滅一切戲論,無人亦無我,佛亦無所說。」釋曰:此偈可結無記一段,以文相續故此引耳。疏「四我及眾生有無等四句」中,言「雙立」者,雙立我法,眾生即蘊、蘊即法故,故疏直就緣生法理以辯有無。然此四句,《大品》、《智論》、《俱舍》等於此句立二句。《大品》等云身與神一及異成二句,《俱舍》即命與身即及離成二句。初句云俱有者,謂有執云:但有身處則有神我,有神我處其必有身,身之與神不相離故。釋曰:此即身神一句,故《智論》云「神即是身者,有人言:身即是神。何以故?分析此身,求神不可得故。受之麁妙皆是身故,故言身即是神。身異神異者,有人言:神微細,五情所不得,亦非凡夫人所見;攝心清淨得禪定人乃能得見。是故言身異神異。復次若身即[2]是神,身滅神亦滅,是邪見。身異神異,身滅神常,是邊見。」釋曰:論文但釋二句,今經中初句是論初釋身神一句;第二句是論復次身即是神,身滅神滅是邪見;第三句正是身神異句,雖麁妙之異身在俱有、身無俱無,為俱句也;第四即復是身神一句,以身隨神,體皆妙故俱離有無。疏「然此四句亦有單計」等者,此對前經中二雙立故,亦是《智論》約邊見意。其「我有所無」,[3]正同《智論》身滅神常。二「所有我無」者,身麁可見,我無相故。言「亦不離初之二句」者,我有所有合是初句,我無所無合為第二。疏「又合上[4]為第三」者,初句我亦有,第二句我亦無,初句所亦[5]有,第二句所亦[6]無,故合為第三。[7]四既合一處故互相奪。如我有合我無,則我非有;所有合所無,則所非有等。遮無,即為第一俱有句;遮有,即為第二俱無句,故云亦不出初之二句。問:如初我及眾生有,即是邪見,以計我故。次句云我及眾生無,則是二空,有何過耶?故疏中云定無著斷,以執定故,非緣生無。亦應破云:約計實我,此我非有;隨世假我,此我非無。故說俱無,亦非當理。疏「第三門」竪明中,言「有人答問」者,即水南善知識答燕國公張說問云:法在前?佛在前?答云:法在前,諸佛所師,所謂法故。便被難云:若爾,最初成佛,前無佛說,何由悟法?答云:自然而悟。如〈月令〉中「獺乃祭天」,豈有人教?燕公大伏。疏「亦為應機」者,歎其善對。「寧加置記」者,為順經文。從「若有初佛」下,出不及置記所以。既有初佛,佛數難窮。如來具足一切種智,直舉初佛則可示矣。故雖善對,未息難源。[8]疏「何法者?染淨一切法」者,即如真妄前後之難也。初會略明,初地當廣。疏「第四門徵世間所從」中,其諸邪見,初卷已廣。器界生死共因者,〈出現品〉說。三謂三災但壞器界,不壞有情。先令有情生上界竟,方壞器界故。「四器界因無永斷」者,如染剎之因已亡,不復更修染因招染剎也。有情染因雖滅,陰識不滅。五「器界斷而復續」者,約招成壞之剎,壞後更成。有情若捨異生之性,終不更為凡夫矣。然此與四似當相違,而四則器界約因斷果不生,有情因斷果不失。五器界約果斷果更續,有情約妄因已斷妄果不續。疏「謂若許有終必有始故」,亦如初地。疏「中論云:大聖之所說」等,即〈本際品〉偈,此中初偈引教立理,顯無始終;次二句仍上遣中,以無始終可待對故;後兩句遣其先後,略有三義。謂應有問言:生死二法為先生後死?為先死後生?為生死一時,一時名共?今且總非,下有偈出非所以,云「若使先有生,後有老死者,不老死有生,[9]生不有老死。若先有老死,而後有生者,是則為無因,不生有老死。」釋曰:前偈破先生後死。生必因死,今先有生,則不因老死而有,故云不老死有生,則亦令生無有老死,先獨生故。後偈破先死後生。生是死因,今死在前,則為無因矣。次破一時,偈云「生及於老死,不得一時共,生時即有死,是二俱無因。」釋曰:以生不因死、死不因生故。後結法空云「若使初後共,是皆不然者,何故而戲論,謂有生老死。」疏「既言本際」下疏釋論,正為證有始終之邪見故。疏「又有偈云」,此即〈邪見品〉[1]破有邊等偈後,前已引竟。疏「上諸邪見」下,總結上意。言「菩薩善知問答」者,具四種答:一正是置答;二如說生死無有始終,是一向答,三如云眾生器界五種不同,是分別答;四若有問云:世尊約何法說我、何法說眾生?應答言:約假名說我,約因緣說眾生,是名隨問答。若通前七以辨多聞,問答居然可知。餘可思準。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四十五
顯示版權資訊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36 冊 No. 1736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4-11,最後更新:2024-08-19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CBETA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