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嵩山野竹禪師語錄卷七
源流頌
南嶽褱讓和尚
馬祖道一和尚
百丈褱海和尚
黃檗希運和尚
臨濟義玄和尚
興化存獎和尚
寶應慧顒和尚
風穴延沼和尚
首山省念和尚
汾陽善昭和尚
石霜楚圓和尚
楊岐方會和尚
白雲守端和尚
五祖法演和尚
圓悟克勤和尚
虎丘紹隆和尚
應菴曇華和尚
密菴咸傑和尚
破菴祖先和尚
無準師範和尚
雪巖祖欽和尚
高峰原玅和尚
中峰明本和尚
千巖元長和尚
寶臧普持和尚
東明慧旵和尚
海舟永慈和尚
寶峰智瑄和尚
天奇本瑞和尚
無聞明聰和尚
月心德寶和尚
幻有正傳和尚
密雲圓悟和尚
浮石通賢和尚
磚鏡完璧和尚(一諱行瀚)
牧牛頌
安南許鎮府就師求牧牛頌,師信筆書十首與之。其次十首,乃師在開聖時呈方丈者,并編於此。
撥艸尋牛
驀然見跡
捕步見牛
得牛貫鼻
牧童調護
騎牛歸家
忘牛存人
人牛雙忘
返本還源
入廛垂手
佛祖贊
釋迦佛
阿彌陀佛
彌勒
觀音大士
紫竹觀音
送子觀音(獨存李婆子請)
繪像觀音(許三山請)
布袋和尚
面壁達磨(堅副寺請)
又(李佛心請)
錫杖
夔州破山明和尚
安漢鐵龍䂐和尚
立禪和尚
雲翁吳檀越行樂圖(諱三汲)
潘契空居士小像
天童悟老人
報恩賢老人
長松璧老人
自贊
書問
上長松老人
不肖慧,幼未經學,壯值干戈,加之賦性昏瞢,材質樗櫟,吾師明鑒久矣。拜辭函丈,奔走無聊,況鬼方僰種,獦狫煙村,而不毛之土,安能樹吾師宗旨,少報萬一邪?雖梵剎屢主,燒香數回,終為小就,敢云光前裕後,以當不傳,甚盛事哉!未審吾師近日起居若何?慧歷年不得隨侍,惟罪是恐,欲差僧省覲,揣無可任者,恃在高明,或不加責矣。夜郎僧謀歸鄉之舉,聊附空函問安,容當專人恭候,伏冀洪慈,俯垂法庇,再祈吾師全錄一本,以便流通。慧臨啟無任瞻望之至。
复君用藺居士
山僧十年來枕煙霞、臥泉石,固守本分,不敢漏逗片語於明眼人前者,盍祖庭秋晚、佛道夌徲,加之野狐遍地、衷偽不分,此時若動一毫,必招若輩笑罵。昨者與居士一晤,不過口角中談論,孰知居士錯會,返引種種過譽并寄偈言?山僧籌之,又不敢緘默,恐墮疏謾之罪與孤居士問道之高意,是以就偈中喫緊處著一語以复,切勿笑為王蠻子也。如偈中云昆侖山上打坐者,祇如盡大地是一座昆侖山,居士作麼生坐?若道得一語,山僧當痛與三十棒。何也?寶所五百由旬,聊助居士發軔。
又
省手札,字字奇絕,且复擿地有聲,及再過一次,方知一味隔靴抓癢,未有實落。若是佛祖得力處,居士未開口前,正好驀口痛打;若知打意,自然得力。古人有言:「向父母未生前、未棒未喝前、威音那邊領略得,猶較些子;若直扶籬旁壁,絕無交涉。」倘居士痛念生死,只將父母未生前、未棒未喝前、威音那邊行住坐臥一一參究,參究到情忘意絕,忽地冷灰發燄,啐地折、嚗地斷,始不枉居士於戎馬留心空宗一番。若是半疑半信,有甚了期?不是山僧彊生支節,因翰示不得不直道一語。
與督府孫居士
奇逢昆海,聚首慈雲,未獲深談,便爾別去,令人不勝縣切。聞細柳營近在羅浮,此仙都也。想肅清萬里,恩威八荒,使魔王潛伏時,仍留心佛道。其諸仝輩,日論無生,而問道錄,又不知集幾許篇也。如不慧之山僧,每於塞雁南還,祝居士護衛三寶,當與髯將軍仝垂不朽耳。
再上長松老人
右慧啟:今月某日,承襲法印,再授金襴,以崇祖嗣者。竊以臨筵策眾,揚佛捺祖之無痕;就機接人,敲金戛玉之有器。大風歌威傳四海,小釋迦法震五天。正吾師之德功,乃我輩之眼目。慧抱志巖石,安靜林丘。與六七蠢蠢之徒,尋方拈韻;仝二三[言*(遻-(這-言))][言*(遻-(這-言))]之士,較雨量晴。雖聖人直不為,況虛名所可動。奈何習气未盡,繇是方便隨興。故燒香於名藍,因領眾於南徼,是欲報先宗之慈蔭,非敢揚弱質之微才。何當金襴之遠頒,再勞玉書之大賜。慧捐此病軀,圖報有日。但恐罪辱法化,難申赦原。恃在海涵胸襟,總叨法庇者矣。
复玄初劉居士
手札三賜,不及一言奉复者,盍山僧短於柬札,非敢疏謾為罪,不知別後道念若何?昨來一帖,方知慕愛未已,但苦於公事耳。然古人有於公事中大得意者,《傳鐙》諸書往往見之,雖公事亦何妨?學道所謂公事之餘喜坐禪,此濟川居士徹證處,非公事時得意,必不出此言也。居士以為何如?
又
福星當位,德音遠聞。彈丸地上,握靈蛇者幾人,而護持佛法者亦又幾人。居士居是任,不獨為祥為瑞,亦使見聞快意,敬信仰慕。但恨法社羇身,不得與居士密邇,說仝條生仝條死於三生石上耳。何時買舟過昆明,以晤言消此渴塵乎。臨楮悵悵,不勝神溯。
复本源和尚(諱照明)
一日隔三秋,況五六年不一見邪?月日梅孰,兄來得誦大教,不覺絕倒。且又知長松門下出一瞌睡虎,安得不咥人,直起吾師之道?至若妖鼠封狐,自當退步。弟學淺德薄,雖勉力支牚,終鼠臂蟲肝之伎,何敢當毒鼓聲而雷震乎?邇興土木,無物奉寄,聊贈茶鐺一具。倘鬻月烹流得句時,不可不寄一絕來。
寄大雲和尚
平城拜別,幾向鑊湯盧炭中出入,總賴佛祖之靈,今得穌矣!抑或可少報聖恩之德?不知法兄近日挂瓢何地?倘念眾生,不妨拈出長松宗旨,幸甚!幸甚!鴻便聊控鄙懷,并呈二頌:兄昔聖恩續道原,非仝點額泣龍門,昆明池上一方月,曾照夜郎第幾村?大雲名[A2]已播川雲,法乳源源流到君,珍重龍門舊日德,莫將獅象落狐群。
寄海月和尚(諱祖䂐)
龍門分袂,未卜動止何地?不磷禪人歸,始知剎竿已樹圓覺,唱和長松宗旨,而惡池一派屬兄掌握矣。弟不勝慶幸,盍佛道垂秋、師法不古,得兄塵頭一揮,是輩自合潛滅,令法久住,不惟利物,亦庶學者不入邪見稠林,則老人有望矣。但老人江南之行,弟阻萬里,老兄倘獲佳音,可走一帖為感。
复羨瞿煇監院
月日接賢徒手啟,太守公將獅山道場煥然一新,功冠南雲、美榮西竺,又欲老僧於此作主法。老僧薄德淺識,大不堪任。近又因王妃仙遊有像教之羇,擬柳眼拖金、枯梅含玉,或可攜笻過武陽,桃李谿上一話無生。至於主法兩字,斷不敢許,可多致意太守公,餘不多屬。
复通邑眾護法
來札懇留秋水住持涌金道場,甚為希有。此公等一種高意,不惟法門增煇,亦佛祖慧命有寄,而震旦之高風、竺乾之法運在此一舉矣。但慮秋水學識荒涼,取笑識者。公等既重方外友,祈輔訓之可也。若欲講明堂奧,則秋水棒頭喝下亦可領取,不須更問山野也。然佛法凋零之秋,護法者與主法者須鐵石心、勇猛志,庶魔軍滅跡、狐狗潛蹤。不然,則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之誚定在目前矣。
再复通邑眾居士
月日接眾君書云:謹諏七月廿四,請秋水上堂說法,欣動許多紳士,各願護法。八月六日,公請秋水實住涌金。山野始而喜,終而笑,何也?今海內稱知識者如麻粟,而入吾祖室者盍寡矣?山野戊戌入滇,法幢再樹,梵剎九遷,雖有一二彷彿者,亦不過勉彊印之,敢云宗揚六詔,名動五湖,老師大衲無不睹聞,而亦欲愛而續之,付此人也邪?況今一夥禿漢,未睹堂奧,未盡玄微,便將金帛市此祖位,到處蠱惑世俗,謂之傳佛心印。烏乎!是何幺[(序-予+林)/肉]亂法之甚也?眾君既留秋水住此道場,不可艸艸,須要萬仞壁立,令盡大地眾生見者聞者,一齊斷卻命根,與佛祖為師,始不負眾君衛法之心也。艸覆不盡。
复秋水長老
祖佛家法,在弘法者之楷模耳。欲楷模此法,必效先覺軌範,方不致魔彊佛弱而敗乃事。且今鼠竊狗偷,不可曲指。此輩既不具頂𩕳眼而入衰見稠林,我輩不以萬世師法、千古龜鑑臨之,則與此輩等也。月日,接通邑紳士書,並省賢徒書,知賢徒已作涌金主人,共多士廝結眉毛,作驢年友,不德有望矣。冬閒張盧韝,與湖海英俊從事,可報佛祖深恩也。所呈上堂,但離師太早之過,汝宜知之。餘意盡在來人口頭,茲不多贅。
复良之徐居士
適才午睡,偶聞門外剝啄聲,方下榻,有某居士至,言居士尚念山僧不置口。复出手札,即啟讀之,不惟天涯咫尺,而清風沁人,快不能喻。然非良之不至此也,何時一接笑談,消我渴塵萬斛?
上福海老人
七年秋七月四日,上子自淮南馳吾師書至,拜讀一過,訓誨諄諄,幾如親炙。又知近日福祉無恙,六七年哀慕之思,捧此可消半矣。又蒙遠賜佛果諸錄,慧雖不敏,不敢與諸祖等,然竊向往之,即他日與諸祖把臂性海,自此始也。吾師之德,銘刻五內,何可忘哉!昆明風景,翻然改觀,慧短拙之一人,而當二三百嗷嗷蛄[虫*施],在江南雖是泛常,在滇中則竭盡心力也。關山修阻,不能趨侍,倘吾師原之,慧受賜侈矣。
复竹眉長老(附來啟)
月日省啟,知將歸江夏,令先君八尺可封矣。不知此後可再會滇中不?夫佛祖慧命,非敢如此,第以女素來投機,非仝淺士,驗之吾心久矣,故遣人再印之以衣原。倘他日為吾拈出,不但吾門幸甚,開聖幸甚,而先宗亦幸甚也。山僧從此可高眠泉石,身上亦無他事矣。餘不多屬。
伏聞中諦含遠,五眼莫得從窺;佛教崇虛,三賢未能取證。大龜尚嗟窮子,善吉猶申自訶。苟非神悟於機先,終是喪膽於喝下。宏自破家散宅,躡屩四方,二十餘載,回首家山,雨淚莫禁。常思出世因緣,既不逢人,罔聞入路。歲戊戌,扣法慈雲,蒙指崨徑,再造金齒,深荷垂慈。宏受誨以來,捐埃難報,今又玉音遠錫,愛宏何深。宏自慚樗櫟之材,難當大任之責,欲躬親繳上方丈,奈眾兄說之再三,加之間關萬里,難以孤征,只得遙空頓首,暫存方底,俟先君堂成,再覲慈顏,方盡褱抱。癸卯冬月望日,宏再拜上。
嵩山野竹禪師語錄卷七(終)
顯示版權資訊
【經文資訊】嘉興大藏經(新文豐版) 第 29 冊 No. B224 嵩山野竹禪師語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4-11,最後更新:2024-04-0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嘉興大藏經(新文豐版)」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LINDEN 大德提供之部份經文,CBETA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