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費隱禪師語錄卷第十三
頌古
世尊初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活脫當陽第一機,騰今耀古廓玄微,瞿曇悟此超方便,個個都教撒手歸。
西堂、百丈、南泉隨馬祖翫月次,祖問曰:「正當恁麼時如何?」堂曰:「正好供養。」丈曰:「正好修行。」泉拂袖便行。祖曰:「經歸藏,禪歸海,唯有普願獨超物外。」
藏山於澤壑藏舟,天下無藏貫九流,兩手撒開隨步樂,騰騰三界不拘留。
馬祖陞堂眾纔集,百丈捲卻席子,祖便下座。
陞堂捲卻席子,當陽許會端倪,衝開碧落松千尺,截斷紅塵水一溪。
百丈再參馬祖,侍立次,祖視繩床角拂子,師曰:「即此用,離此用。」祖曰:「汝向後開兩片皮,將何為人?」師取拂子豎起,祖曰:「即此用,離此用。」師挂拂子於舊處,祖振威一喝,師直得三日耳聾。
顧後瞻前西復東,振威一喝絕行蹤,分明逼塞虛空也,饒舌安名三日聾。
南泉云:「馬祖說即心即佛,王老師不恁麼說,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分明有意云何述,進前擬欲求話會,白棒當頭直打出。
南泉因兩堂爭貓兒,遂提起白眾曰:「道得即救取貓兒,道不得即斬卻也。」眾無對,泉便斬之。趙州自外至,泉舉前話示之,州乃脫履戴頭上而出,泉曰:「子若在,即救得貓兒也。」
臨濟問黃檗:「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檗便打,如是三問三度被打皆不契,遂辭檗行腳去,檗指往大愚。師至大愚,愚曰:「那裏來?」師曰:「黃檗來。」愚曰:「黃檗有何言句?」師曰:「某甲三度問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被打,未審有過無過?」愚曰:「黃檗恁麼老婆,為汝得徹困,猶來這裏覓過在。」師於言下大悟曰:「元來黃檗佛法無多子。」愚搊住曰:「者尿床鬼子,適來道有過無過,如今卻道佛法無多子。汝見箇什麼道理,速道速道。」師於大愚肋下築三拳,愚拓開曰:「汝師黃檗,非干我事。」師還黃檗,檗曰:「返何速乎?」師曰:「秪為老婆心切。」檗曰:「有何言句?」師舉前話,檗曰:「者大愚饒舌,待見與他一頓。」師曰:「說甚待見,即今便打。」遂打檗一掌,檗吟吟大笑。
黃檗山中喫棒來,高安一撥笑顏開,翻身虎口超方外,發用施機猛似雷。
透過禹門三汲浪,身在雲霄總不知,忽被春風吹一線,飛騰萬里孰能羈。
臨濟半夏上黃檗,住數日乃辭,檗曰:「汝破夏來,何不終夏去?」濟曰:「某甲暫來禮拜和尚。」檗便打趁令去,濟行數里,疑此事卻回。終夏後又辭,檗曰:「甚處去?」濟曰:「不是河南便是河北。」檗便打,濟約住與一掌,檗大笑,乃喚侍者將百丈先師禪板几案來,濟曰:「侍者將火來。」
一棒當頭殺活行,翻身便去不多爭,途中不肯閒輕放,重復歸來意氣獰。
臨濟到鳳林,林曰:「有事相借問得麼?」濟曰:「何得剜肉作瘡?」林曰:「海月澄無影,遊魚獨自迷。」濟曰:「海月既無影,遊魚何得迷?」林曰:「觀風知浪起,翫水野帆飄。」濟曰:「孤蟾獨耀江山靜,長笑一聲天地秋。」林曰:「任張三寸揮天地,一句臨機試道看。」濟曰:「路逢劍客須呈劍,不是詩人不獻詩。」林便休。
作家相見不尋常,語脈往來自有方,敲磕當陽風骨露,令人千古見風光。
臨濟曰:「夫為法者不避喪身失命,我於黃檗先師處,三度問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被打,如蒿枝拂相似,如今更思一頓,誰為下手?」時有僧出曰:「某甲下手。」師度與拄杖,僧擬接,師便打。
憶得當年中毒來,懷抱何曾一打開,今日人前弄牙爪,擒龍捉虎活生埋。
麻谷問臨濟:「十二面觀音那個是正面?」臨濟下禪床擒住曰:「十二面觀音甚處去也,速道速道。」谷轉身擬坐,臨濟便打,谷接住棒,相捉歸方丈。
等閒借問曷為奇,賓主激揚似不知,拳踢相隨一場鬧,觀音正面付阿誰。
臨濟示眾云:「有一人論劫在途中不離家舍,有一人嘗離家舍不在途中,且道那箇合受人天供養?」
左手攀花右手空,要人於此定妖風,海門闊大誰能躍,攪浪潑天是大龍。
臨濟上堂次,兩堂首座相見,同時下喝,僧問:「還有賓主也?」無濟云:「賓主歷然。」復召眾云:「要會臨濟賓主句,問取堂中二首座。」
八兩半觔總一般,如何特地鼓疑端,機關撥動先能委,猛虎林中好往還。
臨濟與王常侍到僧堂,王問:「者一堂僧還看經否?」曰:「不看經。」王曰:「還習禪否?」曰:「不習禪。」王曰:「既不看經又不習禪,畢竟作個什麼?」曰:「總教伊成佛作祖去。」王曰:「金屑雖貴,落眼成翳。」曰:「我將謂汝是箇俗漢。」
丈夫氣宇自衝昂,佛字將來何處藏,不是王公具隻眼,個中消息也郎當。
將入棺材氣未斷,猶念家私要子知,突出逆兒親手撒,門閭從此喪無遺。
高沙彌住菴,一日雨中來看藥山,山曰:「汝來也。」師曰:「是。」山曰:「可煞濕。」師曰:「不打者鼓笛。」雲巖曰:「皮也無,打甚麼鼓。」道吾曰:「鼓也無,打什麼皮。」師曰:「今日大好一場曲調。」
藥山當頭一點,沙彌驀提古鏡,雲巖披精見光,道吾歷明睹面,左轉右旋共路行,一場曲調看針線。

幾畫做成似字樣,不是仄聲不是平,字義不諳來賣卜,惹多風雨落前庭。
慈明問谷泉云:「白雲橫谷口,道人何處來?」泉左右顧視曰:「夜來何處火,燒出古人墳?」明曰:「未在,更道。」泉作虎聲,明以坐具便摵,泉接住推明置禪床上,明卻作虎聲,泉大笑曰:「我見七十餘員善知識,今日始遇作家。」
好看兩虎上高山,頭角低昂不等閑,照用相將多意氣,清風明月動琅玗。
慈明禪師室中插劍一口,以草鞋一對、水一盆置在劍邊,每見人入室,即曰:「看看。」有至劍邊擬議者,師曰:「險喪身失命了也。」便喝出。
機關驀露無人識,壒𡒁堆頭狼藉深,收拾囊錐歸去好,打翻海水莫嫌貧。
僧問浮山遠禪師云:「如何是佛?」遠云:「大者如兄,小者如弟。」
尊卑上下各安然,體段誰知不解遷,撒手休攀雲外樹,石頭土塊亦能言。
僧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浮山遠云:「八十翁翁輥繡毬。」曰:「恁麼則一句迥然開祖胄,三玄戈甲振叢林。」遠曰:「李陵元是漢朝臣。」
不死老兒慣作偷,千方百計足機籌,等閒手腳遭人識,獨步翻身上玉樓。
僧問太子院道一禪師云:「如何是佛?」一云:「賣扇老婆手遮日。」
縱橫滿目是羅衣,透脫之人那肯披,本色還他活潑用,有錢不使許誰知。
巖頭作渡次,一日因一婆子抱個兒來,乃曰:「呈橈舞棹即不問,且道婆手中兒什處得來頭?」便打婆曰:「婆生七子,六個不遇知音,秪者一個也不消得。」便拋向水中。
抱個孩兒問作家,當頭一打意無差,兒郎即得隨拋卻,萬里山河獨步跨。
靈雲見桃花悟道偈云:「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而今更不疑。」玄沙云:「諦當甚諦當,敢保老兄未徹在。」
楊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數聲羌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雲門示眾云:「拄杖子化為龍,吞卻乾坤了也,山河大地從何處得來?」
一根拄杖化為龍,大地山河一口吞,頭角直衝霄漢外,拏雲攫霧雨傾盆。
玄沙普請斫柴見一虎,僧曰:「和尚虎。」師曰:「是汝虎。」
一虎生獰獨振威,直云是汝露風規,一聲咆哮驚天地,百獸林中我獨歸。
雪竇南遊首造智門即伸問曰:「不起一念,云何有過?」門召師近前,師纔近前,門以拂子驀口打,師擬開口,門又打,師豁然開悟。
驀口打,虛空怕,擬思量,牛拽耙,翻身跳出北斗藏,臨濟當年罵普化。
趙州因僧問如何是趙州,州云:「東門、西門、南門、北門。」
問既有主,答亦歸宗,四座城門今猶古,門門有路自來通。
暗裏相將各自猜,見神見鬼動人哀,最憐夜半窺門賊,卻被狗兒斷送回。
南泉一日不赴堂,侍者請赴堂,師云:「我今日庄上喫油餈飽。」者曰:「和尚不曾出入。」師云:「汝去問庄主。」者方出門,忽見庄主歸謝和尚到庄喫油餈。
半坐虛堂半擲鉤,竿頭手眼許誰酬,話端既落人間口,一任春風逐水流。
昔婆子供養一僧,一日令女抱定云:「正當與麼時如何?」僧云:「枯木倚寒巖,三冬無煖氣。」女舉似婆,婆云:「我二十年供養個俗漢。」遂遣出,燒卻菴。
從前將謂曉全機,一撥原來是別枝,燒卻茅菴明手眼,話流千古要人知。
頌德山托缽話
驀拶便回似無對,旁敲欲探語鋒長,將謂兒曹別有意,隨呼密啟以供贓,自此翻雲并覆雨,臨機照用合宮商。巖頭老,少賣弄,倒跨爺顛擾禪眾,雖活三年言似讖,如蟲禦木何輕重。咄咄。
判古(因僧請)
玄則禪師開堂日,李王與法眼俱在會,僧問:「龍吟霧起,虎嘯風生,學人知是出世邊事,到此為甚麼不會?」師曰:「會取好。」僧舉頭看師,又看法眼,乃抽身入眾,法眼與李王當時失色。法眼歸方丈,令侍者喚問話僧至,法眼曰:「上座適來問底話,許你具眼,人天眾前何不禮拜蓋覆卻?」法眼摵一坐具,其僧三日後吐光而終。
師云:「據者僧所問底話,言中露骨、句裏藏鋒,所以法眼許他問話具眼。玄則不辨來風,識他不破,故以實意酬對,以致此僧不服顧盻歸眾,可謂蹉過當機,一場氣悶。然而此僧亦是有前無後,待法眼云:『適來問話許你具眼,人天眾前何不禮拜蓋覆卻?』便云:『謝和尚證明。』遂禮拜。不妨有出身之路,免被法眼摵一摵入於黃泉之下。雖然如是,若對山僧云:『龍吟霧起,虎嘯風生,學人知是出世邊事,到此為什麼不會?』山僧但云:『少賣弄。』他若擬議,便與打出,要見臨濟門風自別。」
興教坦禪師受請陞座,有雪竇化主省宗出問:「諸佛未出世,人人鼻孔遼天,出世後為什麼杳無消息?」坦曰:「雞足峰前風悄然。」宗曰:「未在,更道。」坦曰:「大雪滿長安。」宗曰:「誰人知此意,令我憶南泉。」拂袖歸眾,更不禮拜。坦曰:「新興教今日失利。」便歸方丈,令人請宗至,坦曰:「適來錯抵對一轉語,人天眾前何不禮拜蓋覆卻。」宗曰:「大丈夫膝下有黃金,爭肯禮拜無眼長老。」坦曰:「我別有語在。」宗乃理前語至未在更道處,坦曰:「我有三十棒,寄你打雪竇。」宗乃禮拜。
師云:「據省宗發個反常問頭,以明心行之句,興教答雞足峰前風悄然一轉語,將風恬浪靜之意以答杳無消息庶幾相應,其實猶未明省宗句裏有藏機之問,故省宗又云:『未在更道。』興教又答云:『大雪滿長安。』則愈見不明省宗最初問頭心行,不能覿面為渠斬截,故落在無事甲裏,遂成無用死禪。省宗是個明眼衲僧,知他答話落虛,故云:『誰人知此意,令我憶南泉。』拂袖歸眾。興教見他不禮拜,纔知自[A6]己失其機用,故乃云:『新興教今日失利。』可謂自知較一半,遂喚省宗云:『適纔山僧錯答一轉語,人天眾前何不禮拜蓋覆卻?』而省宗明眼衲僧終是不變,且英氣挺特,乃謂:『丈夫膝下有黃金,不拜無眼長老。』興教見省宗氣概逼人,遂別轉機用云:『吾別有語在。』宗乃理前話至未在更道處,興教云:『我有三十棒,寄汝打雪竇。』省宗到此纔禮拜,以見興教能發機用,折得自[A7]己句裏有藏機之意也。雖然如是,若問山僧:『諸佛未出世,人人鼻孔遼天,出世後為什麼杳無消息?』便與一棒云:『且道是賞你是罰你?』他若擬議,即與推出,不惟免得許多曲折,亦令後人於此不疑。」
守廓到鹿門,一日後架見楚和尚與數僧道話次,鹿門下來問楚和尚:「你終日披披搭搭作甚麼?」楚云:「和尚見某甲披披搭搭那?」鹿門便喝,楚亦喝,兩家總休去。守廓云:「諸上座!你看者兩個瞎漢。」隨後便喝。鹿門歸方丈,卻令侍者請守廓上來云:「老僧適來共楚闍黎賓主相見,什麼處敗闕?」守廓云:「轉見病深。」鹿門云:「老僧自見興化來便會也。」守廓云:「和尚到興化時,某甲為侍者,記得與麼時語。」鹿門云:「請舉看。」守廓遂舉,興化問:「和尚甚處來?」和尚云:「遊五臺山來。」興化云:「還見文殊麼?」和尚便喝,興化云:「我問你還見文殊,又惡發作什麼?」和尚又喝,興化不語,和尚作禮。興化至明日教某甲喚和尚待問,和尚早去也,興化上堂云:「你看者個僧,擔條斷貫索向南去也,[A8]已後也道見興化來。」守廓云:「今日公案恰似與麼時底。」鹿門云:「興化當時為甚無語?」守廓云:「知和尚不會賓主句,所以不語。明日教某甲喚和尚擬待持論,和尚早去了也。」鹿門明日特為煎茶,晚參告眾云云(詳載《宗門統要》)。
師云:「據鹿門入一叢林出一保社,賓主相逢,只用一喝兩喝,以為了事。觀他與楚闍黎對喝,更不別轉機語,故遭守廓簡責。又昔因興化問他甚處來,鹿門云:『遊五臺來。』興化云:『還見文殊麼?』鹿門便喝,興化云:『我問你還見文殊,又惡發作什麼?』鹿門又喝,興化不語。後守廓述興化上堂語話,乃知鹿門不會賓主句。據此則賓主相逢,自有言句往來,或機或拶,合是有收有放,不是一味喝了又喝,只作儱侗顢頇,更無上下進退。就如臨濟會中有僧出禮拜,濟便喝,僧云:『老和尚莫探頭好。』濟云:『落在什麼處?』僧便喝,濟便打。又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濟便喝,僧禮拜,濟云:『汝道好喝也無?』僧云:『草賊大敗。』濟云:『過在什麼處?』僧云:『再犯不容。』濟便喝。據臨濟此兩則機緣,則賓主相見自是有收有放,亦見有炤有用,不是喝了又喝,儱侗顢頇,便堪為種草。然而山僧不妨別轉機語,如興化問:『甚處來?』答云:『遊五臺來。』興化云:『還見文殊麼?』但云:『和尚萬福。』如興化云:『恁麼則何曾到五臺來?』但云:『五臺不離者裏。』興化若拈棒,不妨便喝。若如此做次,則亦見賓主相逢,而有言句往來,非同喝了又喝而無機變者比。又代鹿門,如興化問:『還見文殊麼?』鹿門便喝,興化云:『我問你還見文殊,又惡發作什麼?』鹿門云:『某甲罪過。』如此應對,未論契與不契,亦見有放有收。當時鹿門若會如是做次,則免守廓點破,亦何用煎茶告眾來。雖然如是,興化亦不無放過,爭似當時見鹿門儱侗用喝,便與捉敗點發,使渠知恩有地,于法嗣中又添一人,豈不為之盛事。只默忍坐觀,縱更上堂亦何補於事?」遂喝一喝。眾擬議,師云:「蹉過了也不知。」
贊
觀音
自贊
天童老和尚贊
自贊(隱元琦請)
自贊(子穀蔡居士等描留鎮金粟常住永遠供養請題)
達磨(子穀蔡居士請)
達觀大師像贊(鑑圓禪人乞)
自贊(閩中寧德縣白漚上座請)
自贊(三笑密請)
泰宇趙居士乞題三十二應觀音
天童老和尚贊(悟原禪人請)
天童老和尚贊(玉可張居士請)
題自像(古淵成請)
大慧杲禪師(日至詹居士索題)
自贊(靈機觀請)
老和尚贊(僧請)
自贊(亙信彌請)
自贊(百癡元請)
諸祖圖贊(顓封陸居士請)
天童老和尚贊(從心師乞)
題金粟常住供養老和尚大像
題天童供養老和尚大像
自贊
自贊(穎正端上座乞)
題五十三應真馴伏靈禽異獸總畫軸
自贊(蓮如禪人乞)
老和尚贊(為泰菴吳居士)
題雲門湛和尚小像
自贊(龍華韜明上座乞)
題初祖像
自贊(天水廣請)
天童老和尚贊(善納禪人乞)
先師密老和尚贊(不知禪人乞)
自贊(古碧維那乞)
自贊(機來陳居士乞)
自贊(振玉禪人乞)
自贊(方淡禪人乞)
題三際法師像(朝徹上座乞▆係雙瞽)
草衣文殊贊
去習上座乞題聞谷大師像
中峰遠祖贊(有引)
[A13]己丑冬,通容在超果開法,至新春一百二十日事畢,小崑山素本上座特延隨喜此山,因知承上源流第十一世遠祖中峰本祖師亦在此山弘法,遂得瞻禮畫像。後二日即往虎丘掃隆遠祖塔,并應崇德福嚴寺之請。然通容向有修《五燈嚴統》之志,未得從事。今夏承雲間眾鄉紳尺素相招,到此以了前願,故于八月二十二日又至此院,坐月餘,修續此書二十五卷亦[A14]已閣筆,素本上座索題本遠祖像讚,遂合掌曰:
古風西堂乞自贊
白漢上座乞贊行樂圖
雲浪西堂乞自贊
自贊(公衡西堂乞)
樅堂上座乞自贊
贊魚籃觀音
師與雲臺蔡居士同坐山水圖自題
乞題祖鄰菴老師像
自贊
題老和尚像贊
題大悲像贊
正聞上座乞題離山禪德像
自贊(獨冠監院乞)
自贊(劍門西堂請)
自贊(百峰西堂請)
天童密先老和尚像讚(離言首座請題)
自讚(離言首座請)
自讚(絳雪西堂請)
費隱禪師語錄卷第十三終
顯示版權資訊
【經文資訊】嘉興大藏經(新文豐版) 第 26 冊 No. B178 費隱禪師語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4-11,最後更新:2024-09-2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嘉興大藏經(新文豐版)」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LINDEN 大德提供之部份經文,陳伯勳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剛剛突出娘生面,便向人前謾指蹤,怪道雲門要打
J26nB178_p0174a07:殺,丈夫誰不鎮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