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憨山大師夢遊全集序
憨山大師夢遊全集。嘉興藏函。止刻法語五卷。丙申歲。龔孝升入粵。海幢華首和尚得余書。楗椎告眾。訪求鼎湖棲壑禪師藏本。曹秋岳諸公。僐寫歸吳。謙益手自讐勘。撰次為四十卷。大師著述。援筆立就。文不加點。字句不免繁芿。段落間有失次。東遊時。曾以左氏心法序。下委刊定。見而色喜。遂削前藁。今茲讐勘。[A1]僭有行墨改竄。實稟承大師墜言。非敢僭踰。犯是不韙也。既徹簡乃為之序曰。佛祖闡教。以文說法。慈氏之演瑜伽。龍樹之釋般若。千門萬戶。羅網交光。郁郁乎。燦燦乎。千古之至文也。大教東流。人文漸啟。遁遠𤀹發於南。什肇弘演於北。推輪大輅。實惟其始。隋唐以來。天台清涼永明之文。如日麗天。如水行地。大矣哉。義理之津涉。文字之淵海也。逮及有宋。教廣而文煩。其最著者三家。鐔津以孤亢崇教。其文裁而辨。石門以通敏扶宗。其文粵而麗。徑山以弘廣應機。其文明而肆。夫文而至於辨也。麗也。肆也。其城塹日以堅。其枝葉日以富。其撈籠引接日以博。浩浩乎。巵言之日出。而岌岌乎。津梁之日疲也。繫辭有之。易之作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豈不信哉。我大師廣智深慈。真參實悟。惟心識智。夢授於慈氏。華嚴法界。悟徹於清涼。被根應病。橫說豎說。千言萬偈。一一從如來文字海中流出。以鐔津之崇教者。固其城塹。以石門之扶宗者。沃其枝葉。以徑山之應機者。暢其撈籠引接。務欲使末法眾生。霑被其一言半句。皆將飲河滿腹。同歸於智海而後[A2]已。雜華言。金翅鳥王。以清淨眼。觀察諸龍。命應盡者。以左右翅。鼓揚海水。悉令兩闢。取而食之。大師說法為人。欲搏生死大海水。取善根眾生。置佛法中。亦復如是。日者。廣南繕寫書生陳方侯。觸語悲悟。放筆薙髮。大師搏取深心。光芒昱曜。凌紙怪發。善根眾生。應機吸受。如方侯者。歷河沙劫。猶未艾也。嗚呼偉矣哉。大師與紫柏尊者。皆以英雄不世出之資。當獅絃絕響之候。捨身為法。一車兩輪。紫柏之文雄健而斬截。大師之文紆餘而悲婉。其為昏塗之炬火則一也。昔人嘆中峰輟席。不知道隱何方。又言楚石季潭而后。拈花一枝幾熄。由今觀之。不歸於紫柏憨山。而誰歸乎。後五百年。魔外鋒起。篤生二匠。為如來使。佩大法印。然大法燈。殆亦儒家所謂名世間出者。裨販剽賊之徒。往往篡統系。附師承。竊竊然為蚍蜉之撼樹。夫師之集行。如日輪當陽。魑魅[A3]斂影。而黶寐者。猶懵而未寤也。然則大師同體大悲。如作易之有憂患者。其何時而止乎。斯可為痛哭[A4]已矣。夢遊集初傳。武林天界。覺浪和尚。見而嘆曰。人天眼目。幸不墜矣。亟草一疏。唱導流通。毛子子晉。請獨任鏤。版。以伸其私淑之願。子晉歿。三子褒表。扆聿追先志。遂告成事。其在嶺表共事搜葺者。孝廉萬泰。諸生何雲。族孫朝鼎也。其次助華首。網羅散失者。曹溪法融。海幢月池。及華首侍者。今種。今照。今光也。皆與有法乳之勞。法當附書。上章困敦之。歲仲冬長至日。海印白衣弟子。虞山錢謙益焚香稽首謹序。
憨山老人自贊
威威堂堂。澄澄湛湛。不設城府。全無厓岸。氣盖乾坤。目撑雲漢。流落今事門頭。不出威音那畔。無論為俗為僧。肩頭不離扁擔。若非佛祖奴郎。定是覺場小販。不入大冶紅爐。誰知佗是銕漢。只待彌勒下生。方了這重公案。
康居國會尊者像贊寄憨山大師(并序)
三國為英雄之聚。亦刀兵之聚。慈悲般若。無有入處。而康祖一錫浮江。三稱如來。兩目流血。舍利投瓶。光燦六合。澤緜千古。當是時也。吳之君臣。莫不為之動心變色。即事徵理。知有佛而不疑。六度既譯。安般門開。無擇黑白。得法眼淨。與夫禪思入微者。不可計算。皆我祖為之嚆矢也。憨山清大師。因弘法戍瘴海。善以慈心三昧。普使朽骨生春。聖華居士。聞風感慕。特寫祖影。寄上曹溪。以為大師影響。嗚呼。曹溪肉佛所現。自唐及宋。飲曹溪而得道者。代不乏人。邇來曹溪涸矣。寶林蕭然。又藉憨師以謫戍為波瀾。而曹源復活。庸祖分身。髑髏眼開。恒沙難喻。豈可以有思惟心。測其功悳淺深者哉。達觀道人。不解逆風把柁。但解順水推舟。為之讚曰。
康祖來吳。清公謫粵。髑髏大師。金剛眼突。瘴海之慘。骨[A5]刺魂驚。大師得戍。彌感聖明。曹溪蠱毒。飲者皆喪。大師飲之。銷盡諸瘴。指撮舍利。康祖之貪。貪不為我。此心何慚。弘法得罪。命如單綫。千里瘴嶺。茫鞋踏遍。雷道岧嶤。颶風正高。盋瓶孤逝。舌相昭昭。南粵魍魎。白日鼓掌。我若無心。菩薩影響。有心之康。祖愚癡章。章甫適越。其誰不疑。石頭之別。肝膈冰冷。丁生吹火。寫康祖影。緣影得心。心亡性冥。大用無常。鐘以眼聽。根塵主客。收放夢醒。掌擎寶塔。牢山之頂。
達觀可道人撰
錄夢遊全集小紀
丁酉人日。中丞龔公孝升。過海幢。出宗伯錢公牧齋書。其於大師遺稿。流通之心真切無比。華首和尚觀之。亦讚歎無比。既以海幢所藏者簡。附龔公矣。復刊布諸剎。為博訪全收之計。又以八行致端州棲壑禪師。索其全集。禪師慮失原稿。未發也。二月之望。前孝廉萬公履安來。以錢公曾有專囑。為謀之方伯曹公秋岳。作書重請。於是再奉華首書。遣喻如筏。知客往。稿乃發。而曹公與學憲錢公黍谷。各捐資為繕寫費。適會城方有試事。諸士子之歸依華首者。聞之皆至。䑛筆落墨。數日而畢。其司較對。則一靈種侍者也。時一儒生陳方侯。於作字頃。有所感觸。便求出家。即日剃度。法名古值。字曰瞿滴。余為書助緣。偈曰。憨山一部遺稿。能使陳郎出家。時節因緣相值。將鍼引綫無差。現前同學大眾。幇他搭起袈裟。且看曹谿一滴水。研池裏面涌蓮華。此不獨見大師心光。攝受無量。亦見諸護法。一片心光。與無情筆墨。同向花首堂前。推出者僧。作大佛事。而此僧承是心光。為一切人。作發起導師。又未可量。則是書流通功德。豈可量耶。因記之。以博數千里外。一聲彈指。三月初六日。比丘今釋書。
夢遊全集日錄。編輯重較諸名。幸各存之。通炯號寄菴。為大師首座。今海幢諸僧。皆其諸孫也。劉起相。號中當。起家乙榜。任撫州司李。大師靈龕還曹谿。及收藏遺稿。皆與有力耳。今釋再白。
憨山老人夢遊集目錄
- 卷之一
- 像
- 贊
- 序
- 記
- 目錄
- 卷之二
- 卷之三
- 法語
- 示性湻禪人
- 示妙㴴座主
- 示靈洲鏡禪人
- 示歐伯羽
- 示馮文孺
- 示曾六符
- 示贊侍者
- 示明哲禪人
- 示舒中安禪人
- 示極禪人
- 示宗遠禪人
- 示念松通禪人
- 示佛嶺乾首座
- 示懷愚修禪人
- 示西樵居士
- 示陳生資甫
- 示離際肇禪人
- 示懷愚修座主
- 示了際禪人
- 法語
- 卷之四
- 法語
- 示容玉居士
- 示自菴有禪人住山
- 示慶雲禪人
- 示如常禪人
- 示小師悳宗
- 示慧侍者
- 示鄧司直
- 示妙光玄禪人
- 示寬兩行人
- 示如良禪人
- 示周暘孺
- 示舒伯損
- 示文軫
- 示劉平子
- 示歐嘉範
- 示李子晉
- 示李子融
- 示歐嘉可
- 示梁騰霄
- 示游覺之
- 示王伯選
- 示寂覺禪人禮普陀
- 示梁仲遷
- 示劉仲安
- 法語
- 卷之五
- 卷之六
- 法語
- 示歸宗慈長老
- 示王自安捨子出家
- 示靈原覺禪人
- 示蘄陽歸宗常公
- 示古愚拙禪人
- 示袁公寥
- 示參禪切要([A8]已下古本卷三)
- 示董智光
- 示聞汝東
- 示徑山幻有堂主
- 示徑山西堂靈鑒智
- 示知希先山主
- 示嵩樸恩山主
- 示椉密顯禪人
- 示曇衍宗禪人
- 示顧山子
- 示譚梁生
- 示曹居士
- 示馮延齡
- 示寒灰奇小師住山
- 示石鏡一禪人
- 法語
- 卷之七
- 法語
- 示太素元禪人
- 示恒河智禪人持經
- 示王鹿年
- 示在顒侍者
- 示在介侍者
- 示在淨沙彌
- 示性田行者
- 示朱素臣
- 示沈止止
- 示澹居鎧公
- 示念佛切要
- 示雲棲侍者
- 示等愚侍者
- 示玄津壑公
- 示了無深禪人
- 示雪嶺峻禪人
- 示劉道人
- 示非石玉禪人
- 示沈居士
- 示王子顒
- 示沈旅泊居士
- 示顏福堅
- 示顧汝平
- 示顏仲先持呪
- 示嘉禾楞嚴堂主
- 示東禪浪崖耀禪人
- 示王聖冲元深
- 示孫詵白
- 示姜養晦
- 示眾
- 法語
- 卷之八
- 卷之九
- 法語
- 示夜臺禪人
- 示省然覺禪人
- 示𩀙明道禪人
- 示魏聖期
- 示福敦禪人
- 示福厚禪人
- 示同塵睿禪人
- 示修淨土法門
- 示念佛參禪切要
- 示海濶禪人書經
- 示沙彌能化書經
- 示惺初禪人書經
- 示昭凡庸禪人
- 示履初崇禪人
- 示慧鏡心禪人
- 示修六逸關主
- 示慧玄後禪人
- 示淨心居士
- 示仁天老宿持經
- 示沈大潔
- 法語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法語
- 答湖州僧海印(九問)
- 答武昌段給諫
- 答徑山西堂廣智(六問)
- 答沈大潔(六問)
- 法語
- 卷之十二
- 法語
- 答徑山澹居(八問)
- 答王芥菴朱白民(三問)
- 示蕭玄圃宗伯(二則)
- 示周子寅(四則)
- 示黃惟恒
- 示馬居士
- 示王生更字
- 示周子潛
- 示沙彌祖定
- 示吳公敏
- 示澄鋐二公
- 示江吾與
- 示王周二生
- 示杜生
- 法語
- 卷之十三
- 卷之十四
- 卷之十五
- 書問
- 與陸五臺太宰
- 與李廓菴中丞
- 與許鑑湖錦衣
- 與孔原之
- 與郭太史
- 與吳運使
- 與黃子光
- 與高司馬
- 與黃梧山
- 與黃柏山
- 與江吾與
- 與即墨父老
- 與陸長公
- 與江仲嘉
- 與管東溟僉憲
- 與馮具區太史
- 與唐抑所太史
- 與王衷白太史(二首)
- 與曾見臺太宰
- 與王性海大行(二首)
- 與傳金沙侍御(二首)
- 與張大心
- 答柯復元孝廉(二首)
- 與丁南羽
- 與游二南
- 與屠赤水
- 與王念西太史
- 與徐明宇侍御(二首)
- 與陳劒南貳師(三首)
- 與楊元孺元戎
- 書問
- 卷之十六
- 卷之十七
- 卷之十八
- 書問
- 與王省東侍御
- 答陳無異祠部
- 答曹能始廉憲
- 答徐明衡司馬
- 答王東里明府(三首)
- 與鮑中素儀部
- 答錢受之太史(七首)
- 與徐清之中翰
- 覆段幻然給諫
- 答袁滄孺使君(二首)
- 與袁公寥
- 與周海門太僕
- 與賀函伯戶部
- 答吳觀我太史(三首)
- 答吳生白方伯
- 答李三近
- 答沈大潔
- 答郭千秋
- 書問
- 卷之十九
- 卷之二十
- 卷之二十一
- 序
- 贈無盡上人住持序
- 送建上人遊八桂序
- 壽一山上人序
- 送蘊素上人還山序
- 送吳將軍還越序
- 周子悟一篇序
- 贈太和老人序
- 壽曹溪住持賢公序
- 贈良醫序
- 別陳生序
- 方子振奕微序
- 送堅音還金沙序
- 送無言住持少林序
- 送仰崖畫道景序
- 賀應公住持慈壽序
- 贈大倫住持廣濟序
- 送暎川法師幻遊序
- 序
- 卷之二十二
- 卷之二十三
- 記
- 觀楞伽閣筆記
- 曹溪千日道場記
- 重修彭城洪福寺記
- 剏建長壽菴記
- 重修天心寺記
- 忠勇碑記
- 電白縣化城菴記
- 法性寺優曇華記
- 龍川淨土寺記
- 休糧山社記
- 重修海會菴記
- 南雄集龍菴記
- 記
- 卷之二十四
- 卷之二十五
- 記
- 廬山五乳法雲寺記
- 淨慈寺宗鏡堂記
- 徑山凌霄峰記
- 海虞尊勝菴記
- 忠懿王舍利塔記
- 讀異夢記
- 泰和縣真如庵記
- 清暢齋記
- 放生功德記
- 歸宗寺復生松記
- 金輪峰舍利塔記
- 明州育王舍利記
- 記
- 卷之二十六
- 卷之二十七
- 卷之二十八
- 卷之二十九
- 塔銘
- 徑山澹居鎧公塔銘
- 南岳瑞光祥公塔銘
- 古風湻公塔銘
- 龍華禎公塔銘
- 徐公願力碑銘
- 寶藏成公塔銘
- 無瑕玉公塔銘
- 勉菴幻法師塔銘
- 塔銘
- 卷之三十
- 卷之三十一
- 卷之三十二
- 題跋
- 跋可禪人行脚卷(二則)
- 題壇經首([A23]已下古本卷十八)
- 楞伽略科題辭
- 題金剛註解
- 書金剛經頌後
- 物不遷論跋
- 重刻楞嚴經跋
- 起信直解題辭
- 百法八識跋
- 題四十二章經
- 題十六妙觀後
- 題諸祖道景
- 題坐禪儀後
- 題書七佛偈後(二則)
- 丁右武浮海詩跋
- 為右武書七佛偈
- 包公研書心經跋
- 題東坡觀音贊
- 題鬼子母卷
- 書元旦大雪歌
- 題從軍詩
- 題臥病詩
- 六詠詩䟦
- 書懷李公詩
- 書山居十首䟦
- 紫柏觀病偈䟦
- 書范蠡論後
- 題書法華經歌後(二則)
- 題雪浪千丈
- 書顧寶幢居士事
- 題南臯萬法歸一卷
- 題圓覺頌
- 題幻予塔銘
- 金竹坪接待題辭
- 臺山竹林師卷
- 題壁光童子傳
- 題血書金剛經
- 書南潯報國寺疏
- 題華山銅殿二碑
- 題真慈達孝卷
- 弔遼陽將士文
- 題龍樹菴主傳
- 題跋
- 卷之三十三
- 贊
- 然燈古佛贊([A24]已下古本卷十九)
- 貝葉佛母贊
- 西方三聖贊
- 化佛贊
- 雪山苦行佛贊(七首)
- 舍那如來法身贊
- 思惟佛贊
- 思議佛贊
- 無量壽佛贊(二首)
- 接引佛贊(五首)
- 臥佛贊
- 阿彌陀佛贊(二首)
- 長齋繡佛圖贊
- 釋迦佛贊(四首)
- [A25]刺繡佛贊
- 毗盧佛贊
- 觀佛贊
- 經行如來贊(二首)
- 旃檀毗盧佛贊
- 熾盛光明如來贊
- 彌勒贊(三首)
- 布袋和尚贊
- 辟支佛贊
- 三大士贊
- 文殊大士贊(二首)
- 普賢大士贊(七首)
- 大悲觀音贊(五首)
- 水月觀音贊(二十四首)
- 比丘觀音贊
- 蓮葉觀音贊(二首)
- 瑞蓮觀音贊
- 蓮花觀音贊(二首)
- 禪定觀音贊(三首)
- 白衣觀音贊(十首)
- 魚藍觀音贊(三首)
- 紫竹觀音贊(二首)
- 南海觀音贊(二首)
- 巖龕觀音贊(二首)
- 巖樹觀音贊
- 應變觀音贊
- 自在觀音贊(二首)
- 御刻觀音贊
- 普陀觀音贊(二首)
- 贊
- 卷之三十四
- 贊
- 天衣觀音贊
- 草衣觀音贊
- 海潮觀音贊
- 海月觀音贊
- 空海觀音贊
- 將軍觀音贊
- 降魔觀音贊(二首)
- 圓通觀音贊
- [A26]刺繡觀音贊(二首)
- 渡海觀音贊
- 大悲觀音贊(二首)
- 四臂觀音贊
- 禮佛觀音贊
- 火光觀音贊
- 寶掌菩薩贊
- 準提菩薩贊(三首)
- 日光菩薩贊
- 維摩大士贊
- 陳如尊者贊
- 三十三祖道景贊
- 十八尊者贊(三首)([A27]已下古本卷二十)
- 園林遊戲圖合贊
- 十八尊者渡海贊
- 又贊(十五首)
- 又贊(十八首)
- 又贊(十八首)
- 金畫遊戲圖贊
- 十六應真圖贊
- 十四尊者贊
- 又十二尊者贊
- 十二尊者揭厲圖贊
- 補衲尊者贊(二首)
- 看經尊者贊(二首)
- 降龍尊者贊(二首)
- 伏虎尊者贊(二首)
- 調獅尊者贊
- 浮海尊者贊
- 渡江尊者贊(六首)
- 燒香尊者贊
- 贊
- 卷之三十五
- 贊
- 達摩大師贊(十六首)
- 六祖大師贊
- 永明大師贊
- 諸祖道景略傳贊(四十八首)
- 金剛墖贊
- 三教圖贊
- 文昌帝君贊
- 老子贊(二首)
- 孔子贊
- 彭祖贊
- 呂純陽贊
- 漢壽亭侯贊
- 玉峰和尚贊
- 寶峰和尚贊
- 紫栢大師贊(五首)
- 雲棲大師贊(五首)
- 無明和尚贊
- 無邊和尚贊
- 空印大師贊(二首)
- 紹覺法師贊
- 靈徹法師贊
- 自光長老贊
- 大歇耆秊贊
- 定宗老宿贊
- 雪嶠山主贊
- 楚懷山主贊
- 衲雲師贊
- 虗谷公贊
- 月岸公贊
- 雪嶺公贊
- 澹居鎧公贊
- 自贊三十三首
- 胡中丞贊
- 王宗伯贊
- 贊
- 卷之三十六
- 卷之三十七
- 卷之三十八
- 偈二(三百九首)
- 卷之三十九
- 卷之四十
- 卷之四十一
- 卷之四十二
- 法花擊節(古本卷二十六)
- 卷之四十三
- 楞嚴補注(古本卷二十七)
- 卷之四十四
- 楞伽補遺(古本卷二十八)
- 大學決疑(古本卷二十九)
- 卷之四十五
- 卷之四十六
- 徑山雜說
- 化生儀軌(古本卷三十二)
- 淨土會語(闕)(古本卷三十三)
- 性相通說(上下闕)(古本卷三十四)
- 卷之四十(七八九)
- 夢遊詩集上(古本卷三十五)
- 夢遊詩集下(古本卷三十六)
- 卷之五十
- 卷之五十一
- 卷之五十二
- (為靈通侍者戒酒文)
- (地脈緣起說)
- (曹溪僧眾寫經題䟦)
- (示曹溪僧眾法語)
- (常住清規)
- 卷之五十三
- 自敘年譜(上)(古本卷三十九)
- 卷之五十四
- 自敘年譜(下)(古本卷四十)
- 卷之五十五
夢遊全集目錄(終)
顯示版權資訊
【經文資訊】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 第 73 冊 No. 1456 憨山老人夢遊集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4-11,最後更新:2024-04-0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