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7]乾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8]立。目連悲哀,[9]即鉢盛飯,往餉其母。母得鉢飯,便以左手障[10]鉢,右手摶[11]飯。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連大叫,悲號[12]啼泣,馳還白佛,具陳如此。
佛言:「汝母罪根深結,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雖孝順,聲動天地,天神、地[13]神、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當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吾今當[14]為汝說救濟之法,令一切難皆離憂苦,[15]罪障消除。」
佛告目[A1]連:「十方眾僧[16]於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17]錠爥、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當此之日,一切聖眾或在山間禪定、[18]或得四道果、[19]或樹下經行;或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鉢和羅飯。具清淨戒聖眾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現[20]在父母、[21]七世父母、[22]六種親屬得出三途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23]復有人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若[24]已亡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25]受無量快樂。」時佛勅十方眾僧,皆[26]先為施主[27]家呪願[28]七世父母,行禪定意,然後受食。初受[29]盆時,先安在佛[30]塔前,眾僧呪願竟,便自受食。
[31]爾時目連比丘及[32]此大會大菩薩眾皆大歡喜,[33]而目連悲啼泣聲釋然除滅。[34]是時目連[35]其母即於是日,得脫一劫餓鬼之苦。
[36]爾時目連復白佛言:「弟子所生[37]父母,得蒙三寶功德之力、眾僧威神之力。故,若未來世一切佛弟子[38]行孝順者,[39]亦應奉[40]此盂蘭盆,救度現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為可爾[41]不?」
佛言:「大善快問!我正欲說,汝今復問。善男子!若[42]有比丘比丘尼、國王太子、[43]王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萬民庶人行[44]孝慈者,皆[45]應為所生現在父母、過去七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46]飲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47]乞願[48]便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餓鬼苦,[49]得生[50]天人中,[51]福樂無極。」
[52]佛告諸善男子、善女人:「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53]供養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54]常以孝[55]順慈憶所生父母,[56]乃至七世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若一切佛弟子應當奉持是法。」
佛說盂蘭盆經
顯示版權資訊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 16 冊 No. 685 佛說盂蘭盆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4-11,最後更新:2023-10-0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維習安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三寶弟子提供新式標點,張革豐大德提供新式標點重校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