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屾峰憲禪師語錄卷九
真贊
釋迦佛
威音非前,彌勒非後。垢衣時挂暫云逢,珍御纔披渾莫覯。法無法,東震西乾;住無住,烏飛兔走。祇者是,還依舊,山河萬古長如繡。
普賢大士洗象圖
大士心聞,踰彼留礙,為覺前驅,處無不逮。侍多億佛,形影相對,彈指剎塵,分身淨穢。踞象王時,白雲靉靆,香水何來?從空澍溉。水既是塵,悟身無在,踏遍落紅,峨峰如黛。稽首瞻依,花開石碓。
觀音大士像
坐斷圓通二十四,心無心相平等視。眾生善惡不可數,菩薩化現亦隨類。鼻臭耳聲眼色界,門門自在而遊戲。根塵無礙不思議,散髮翛然為伊示。眾生機鈍劣知見,但識名字亦不異。心量如空無有盡,譬彼方圓但除器。我心狹劣異群生,拈卻淨瓶俱不識。俱不識,補陀石上花狼藉。
魚籃觀音像
行六度萬行,現三十二影。有時似井覷驢,有時如驢覷井。虛空逼塞耳門,到底自知煖冷。提條赤稍鯉魚,卻是雲門胡餅。
布袋大士像
纔跨明州,艸鞋挂起,愛赤條條,坐鬧市裏。冷眼一雙,赤腳千里,佛小不為,肚大如許。一個布袋,遮風蓋雨,問我生涯,逢人便舉。呵呵!十字街頭,畢竟那個是你?
又
倒臥橫眠全沒量,笑殺叢林費鹽醬。憨憨何處覓藏身,三十六條花柳巷。
普門大士像
玻璃瓶插柳枝新,坐斷那伽定裏身。影現秖瞻三十二,鳥啼花笑是何人。石齒齒,水粼粼,不露毛端遍剎塵。
又
不住補陀,寧居竺土。跨個金毛,爪牙不露。手眼通身,因人吞吐。為物作則,用拔諸苦。時人不識,故號慈父。自一返聞,當下勘破。
三星拱日圖
泰初未形,混元一氣。何物芸芸,始為天地。爍破扶桑,一輪涌沸。萬象舒光,六眼同覷。羃羃雲凝,泠泠風御。始知彭籛齡延八百未為高,唐虞富有萬方奚足貴。試問者三個阿翁,那時曾出頭也未。
師子吼佛(有從者持函經錫杖)
古非前,今非後。踞個師子,隨時哮吼。爪牙不露,劣根難搆。拈起神珠,光吞左右。錫搖六振,花雨四飛。密諦在函,剖上上機。古今十世,當念悟迷。花劈芥孔,橫納須彌。電光石火,東震乾西。
老子像
同根天地何終窮,沖虛萬物其猶龍。青牛化去不知處,遺言五千播玄風。誰言周室柱下史,我道老𣆀不姓李。深藏若虛貌若愚,言獨存而骨朽矣。描不就兮畫不像,肉眼同觀無兩樣。喚出關尹問來由,而今不在函關上。莫求天上覓人間,清淨無為真供養。
觀音大士像(手提魚籃斗笠)
菩薩以不思議願力,度一切眾生。而眾生亦以不思議業力,成就諸菩薩之大願。眾生無盡,菩薩之願力亦無盡。菩薩之願力既無盡,而眾生之數量益無盡。所以云:眾生無盡,我願無窮。以此知窮未來際,及無始時,未有不乘願菩薩,未有不造業眾生,未有不度生菩薩,未有不作佛眾生。當知菩薩眾生,原以一鼻孔出氣,直下求眾生相,菩薩名字,了不可得。譬如一燈,然于巨室,一燈之光,遍照室內,千燈照室,交互無盡。菩薩眾生,亦復如是。合掌頂禮,而說偈曰:菩薩影現諸形像,手攜種種示眾生。眾生睹相而執著,云是菩薩度異類。無我不一亦不異,同入菩提大願海。我今稽首而贊歎,生佛平等福無比。
至聖大成文宣王像
道之宗,世之師,德性尊而黎庶化,天心合而上下位。生唐虞之後,闢上古洪荒;居佛老之左,復太初混沌。法垂萬世,哲人咸沐斯文;道統無疆,至聖特尊其德。威儀麟鳳,容止海山,穆穆淵淵,栖栖厄厄。至哉
大聖,蓋天地一人,古今無間然耳。其餘刪詩書,定禮樂,立綱常,一治亂,轍環天下,坐不暖席,亦猶十日並照不得專其明,百川歸海不能盡其廣。天高地厚,魚躍鳶飛,一貫無餘,萬物皆備,予小子不得窺其門墻之萬一也。謹顙首頓首拜贊。
大聖,蓋天地一人,古今無間然耳。其餘刪詩書,定禮樂,立綱常,一治亂,轍環天下,坐不暖席,亦猶十日並照不得專其明,百川歸海不能盡其廣。天高地厚,魚躍鳶飛,一貫無餘,萬物皆備,予小子不得窺其門墻之萬一也。謹顙首頓首拜贊。
李老君像(并序)
未始有天地,未始有有,未始有無,無可名狀,強名之曰道。虛無為體,杳冥為用,自然為理,無為為宗。曰老子,子在重閬,而容貌[A1]已老,知其未始有始。既去函關,不知所之,知其未始有終。道無終始,惟至人為能化。贊曰:
名無可名,道無可道。母于帝先,出玄入妙。知稀曰貴,寵辱若贅。恍惚希夷,迥無外內。萬物紜紜,孰窺其根。至道寓庸,無毒無門。玄言五千,道德斯傳。清風紫氣,望之窅然。
關夫子像
不二英雄,人天丈夫。義扶西漢,智服東吳。持正氣名垂宇宙,竭丹衷威鎮寰區。提青龍而偃月,嘗為佛氏金湯;躍赤兔以追風,永作邦家城塹。星纏武曲,位並文台。靈山未散,大道心開。雲端獨步,得旨西來。大哉大哉!三分鼎立成三義,一體君臣秖一人。
達磨初祖像
從何處來,卻恁麼住。齒豁當門,眼突似漆。自毒毒人,東撞西沒。梁殿風清,嵩庭雪赤。茫茫隻履渡流沙,至今多半道不識。踏遍支那活賺人,無端無端甘受屈。屈屈,百步紅心誰辨的。
觀音大士像(騎吼,有善財)
稽首圓通大自在,慈悲填卻眾生債,猛獸心同童子心,爪牙露地渾無礙。耳門空處倒聞機,動靜不生如何會?繁興大用展毫頭,法界重重無內外。婆心太煞視眾生,眾生甘墮閻浮界,你若無瞋我不悲,兩彩齊來多一賽。
呂祖像
袖拂青雲氣宇閒,踏翻蓬島枕三山。桃花千度看如昨,轉眼乾坤一嘯間。跨浩劫,露仙班,天地容渠一醉顏。
愚菴老和尚像
吾師乎,誰倫匹,奔軼步趨終莫及。坐斷威音古佛心,世出世間非一一。淵默時電卷雷奔,鬧浩中纖塵不立。橫眠倒臥,那管是我是渠;打雨敲風,誰識非凡非聖。等閒接個人,瑪瑙階前老倒愛騎白牯;冷地劫枚賊,鴛鴦湖畔頹然懶放金毛。拈出睦州蒲履,喚卻誌公剪刀。形卓卓,語昭昭,月在潭心不用撈。識得者翁真面目,好來親與驗同條。
五臺先生刻藏經卷
大樹垂蔭,祖風奕奕。有宋振典,璿公始闢。開演陀那,天花降席。代有哲人,燈傳紫柏。密藏繼之,布通方冊。紺殿嵯峨,光交金碧。法付王臣,道同今昔。斯卷斯人,惟金惟石。聲公寶之,還珠合璧。千古一揆,遇之旦夕。
靜聞關主師像
胸豁町畦,懷抱瓊玖,與世同和其光,泛愛淵默而吼。闢丘墟為濟眾之覺場,掩丈室杜譚空之異口。豎毘尼幢于叔世,記莂難忘;溯逆流水于當年,果懷不朽。越古稀行比嬰孩,緬夙志氣容牛斗。隨意指揮,首眾曾臨萬指;惠風獨扇,益我寧非三友?咦!兒孫都認關中主,原來卻是贈雲叟。
高閒大師像
濟海智航,燭昏慧炬。煦嫗其容,哆和其語。古瀾翻而恥鑽故紙,懷坦夷而勤復天心。有時奪標萬指,不露爪牙;有時高枕長林,豁開胸肚。追亮公之跡于花雨層臺,空憶西山橫暮雨。契皋亭于霜楓斷岸,閒看南浦帶朝霞。驀地金風體露,頓然玉麈塵生。識得無半點淆訛,不識添幾許折合。與麼來,休辨別。渠是石傘親孫,何勞眼中著屑。
王太素居士像
所欲從心莫計春,龐家風物老猶真。譚玄不借維摩舌,說法還從居士身。白社十年恢半壁,青蓮萬卷破微塵。家山儘有通霄路,不二門前休問津。
鄒瓶山居士像(鄒孟翁請題)
吾觀德粹者溢乎聲光,懷坦者煥乎儀表。神存靜默,固太古之稀音;貌若沖虛,儼谷神之不死。矯矯立世,挺百尺寒松;楚楚凌波,涵千頃虛碧。是以得繩繩步武,克振嘉猷;脈脈雲仍,纘斯風度。展孝思可伴長齋繡佛,晨昏不昧本來;念慎終何妨春釀蒪羹,歲臘尚歆時薦。即丹青之點染,真響應之無私。咦!漫勞頰上更添毫,左右昭昭恍如在。傳曰:誠之不可掩如此夫!
勝果梵點禪師像
貌古神清,形臞氣爽。握太白之靈符,慈悲作則;續鄧村之繁絃,和意近情。一條楖栗木,縱橫原在我;幾莖白麈尾,收放豈由人?有時馬駒寺裏,水漲船高;有時勝果山頭,鞋寬腳瘦。是渠也是大神咒,非渠也是大明咒。呵呵!更有個末後句子,不妨分付外甥虀臼。(請贊者乃梵公外甥。)
孔顏克居士小影
嘯傲溪山,眼空雲漢。滌彼清流,身心如泮。煙磬聲遙,秋鴻影斷。玩世轆轤,閱人冰炭。兀坐蘿陰,日當停午。手把遺編,不問稼圃。道達衣冠,脈傳東魯。晚歲逍遙,誰堪稱伍。古今一人,為君鼻祖。
潘毅所居士小影
閬苑天遊古岸前,蹇驢倒跨入寒煙。蒼梧拾得還丹訣,覷破誰家象帝先。
鄒孟欽居士小影
朱了凡居士小像
者個阿翁,幾莖長髭,一雙青眼。鬧處尋幽,澹中覓趣。見善不怕,逢瞋且喜。無說無言,弄個如意。愛尋白社口喃喃,門門自在而遊戲。者回覿面問渠儂,要且不是西來意。咄!
陶子仙小像
道子即仙,蓬壺何處?道子非仙,塵攖不住。非即都忘,翛然人世。愛佛日以徜徉,抱天心而得趣。等閒撥轉關捩看,始信從前俱瞥地。
介如禪宿小影
秖者阿師,胸無個事。拂面松風,白眼看世。寂寂惺惺,三昧遊戲。隨意指揮,拈個如意。有時恁麼,一切放下。有時不恁麼,都道不是。行藏卻值古稀年,勘破庭前柏樹子。金博金,水洗水,須彌倒卓天龍指。
東塔世益耆宿像
坐磐石,聽流泉。身唯瀟洒,性本天然。松聲鳥語,覿面談玄。機能杜德,物乃不遷。何須更恁麼,勘破祖師禪。惺惺晝夜一百八,特地無勞叩大顛。無端無端,驀直走入阿閦國,腳下無私遍大千。
題郭母李孺人像
昔之孟光,今之少君。舉案盡敬以齊眉,裝飾棄美而勿珍。撫嗣君以慈愛,事姑嫜以孝聞。無虧淑德,有裨嘉聲。何期上品之音書遽至,那管五濁身世之浮生。兒孫鼎足承垂範,傳得遺容永可親。
已【CB】,巳【嘉興】
己【CB】,巳【嘉興】
己【CB】,巳【嘉興】
已【CB】,巳【嘉興】
顯示版權資訊
【經文資訊】嘉興大藏經(新文豐版) 第 34 冊 No. B298 屾峰憲禪師語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4-11,最後更新:2024-11-0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嘉興大藏經(新文豐版)」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CBETA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資料庫版權宣告】